我在這裏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正文

我有新水試新茶

(2018-06-08 05:20:50) 下一個
每年的4,5 月份, 我變得分外的忙,因為中國的新茶上市了, 每年我都需要幫我們鎮上的幾家中國人買茶葉,這些茶葉除了讓自己家喝到來年, 還要饋贈跟我們一樣身處海外, 不能及時嚐到新茶的親友, 因為每次購買要幾十斤之多,為了避免讓人心疼的國際運費, 需要動用公司的很多人力, 乘他們出差的過程中分批捎帶過來。
我們買的茶產自江蘇宜興。茶樹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 溫度最好在10都到30度之間, 太熱太冷都不適宜。同時茶樹又喜歡雨水多的地方,, 因此很多著名的茶都出自於環境溫度特別適宜的長江流域, 比如江南。中國第一茶龍井就是產自杭州蕭山。
新茶上市, 是冬去春來的四五月份,天氣和暖, 夏天的燥熱又還沒得及侵占過來,正是訪親會友,或者遠足踏青的最好時間,這時候, 看看茶山, 滿山遍野春色秀人,綠意盎然。遠離大城市的喧囂,精神馬上隨之一暢。茶葉隻使用新出的嫩芽, 每一片都隻能用指頭采摘下來, 看看那穿插在茶樹叢中青春健美的采茶姑娘,手指翻飛如同蝴蝶煽動翅膀, 光看看這采茶過程就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我們買的這種茶葉, 喝一口清洌甘香, 味道一瞬間滲透五髒六肺,透徹心田,不僅好喝,價格還很便宜。有的茶雖好, 一看價格,實在不是可以讓我奢侈的用來日常享受的, 也隻好忍痛割愛了。我發現的唯一可稱為缺陷的就是我們買的這種茶葉味道偏輕,加兩回水茶葉的香味就很淡了, 因此最好時時更換,像我這樣一杯在手,無限次的續杯,在辦公室耗上一天的, 終究不是愛茶之人,隻是《紅樓夢》中妙玉口裏用茶來解渴的蠢物,登不上品茶的大雅之堂。
說起茶來, 愛茶的人可以嘮嗑個三天三夜, 從茶葉出產, 到炒茶過程, 茶葉的保存,茶葉的分類。。這幾千年的文化習慣可不是一本書, 一篇文章能說完的。 這裏就光說說泡茶的水吧。《紅樓夢》中曾經專門描述過泡茶用的水,妙玉提到了兩種水, 一是請賈母喝的老君梅, 用的”舊年的雨水”, 一是妙玉招待黛玉和寶釵及跟在後麵沾光的寶玉喝的是”五年前在蟠香寺住著,梅花瓣上收集下的雪水, 一共才收集了一翁, 埋在地下五年, 去年才開了”, 剛才那個”舊年的雨水“跟這個水一比,就十分滯重, 連吃也吃不得了。
且不說這舊年的雨水或者五年前的梅花瓣上雪化的水是否有保質期, 就說妙玉對這品茶過程的追求真的可謂精益求精,窮無止境, 跟“金門玉戶神仙府, 桂殿蘭宮妃子家”的賈府絕對有的一拚。
來到了英國後, 才發現英國人對茶的熱愛一點不比中國人差,利物浦航海博物館記載了當近兩百年前利物浦第一次跟上海通航時, 就為英國的上層階級帶回來大量的中國茶葉, 可惜的是, 近幾年來,英國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好的中國茶葉了, 原因是因為中國的茶農為了增加出產,大量使用化肥, 使茶葉的化肥殘餘含量遠超過標準。嗐,真是不知讓我說什麽是好。
不過化肥殘餘指標在我這兒都不是事, 每年五月, 新茶克服了種種周折後,如網購,發到無錫,到處打聽可能出差的同事,陪笑臉請他們一批批攜帶等等,飛躍高山大陸,來到我們家, 光看看這樸實的包裝,如同家鄉樸實的采茶人,再看看這茶葉,似乎還散發出家鄉風霜雨露的氣息,還沒開始喝都覺得心滿意足了。
與這新茶相得益彰的是泡茶的約克郡的水, 英國的水龍頭的水放出來都是可直接飲用的,在 約克你可以到處見到散落在山間,巨大的如同湖泊一樣的蓄水池,水麵平靜如鏡,時不時的有野鴨子野鵝悠然浮在水麵,帶一份不沾塵世世外桃園的氣息,周圍樹林環繞,農家零落,是周末散步的好去處。這水入口也有一種天然的甜味, 號稱英國質量最好的水,據說倫敦的水就能一口喝出漂白粉的味道, 跟約克的沒法比。即使我這樣的描述, 仍然不能讓兒子滿意, 他皺著眉頭, 嚴肅的更正我說, 約克的水不僅是英國最好的飲用水, 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飲用水! 好吧,我就滿足一下這長在約克,說著一口約克腔英語的小英國人的民族家鄉的自豪吧, 我們在約克有著全世界最好的飲用水,正好來搭配我這關山萬裏 遠途而來的中國新茶。
(Manchester Dovestone 水庫,照片來自網絡)
蘇軾寫過一首《望江南》, 最後幾句是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現代生活的便利衝淡了海外遊子流浪在外的滄桑,詩人的那一份思鄉不得的惆悵已不再是個難解之題,但詩人對生活的這份豁達,感恩正是需要我們具備的。也讓我們好好的趁著這歲月正好,年華未老,美美的嚐上一口新茶,來細品生活的甘美吧。
(照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