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書筆記:“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2018-05-31 06:43:34) 下一個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是美國作家Anthony Doerr 2014 出版的一部暢銷小說,獲得 2015 年普利策獎。小說采用簡短的章節,對環境和人物刻畫細致,文筆生動,優美流暢。整個讀書的過程十分享受,眼中看到的是一行行文字,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不像讀書,更像是看一部電影。小說展現的第一個鏡頭是1944年8月8日的法國小鎮 Saint-Malo。兩個月前盟軍在諾曼底成功登陸,正以勢不可擋的氣勢掃除盤踞在各地的德國軍隊。被德國占領四年的Saint-Malo正處於兵臨城下的境地。在小鎮的一個旅店裏,一名17歲的德國士兵正在地下室焦灼的等待著盟軍的下一次空襲。在小鎮一個六層小樓的頂層閣樓,一個16歲的女孩正在不安之中等待著戰爭的結束。兩個素不相識,本來相隔數百裏的少年因為這場戰爭,永遠刻在了彼此的生命之中。

這位德國士兵叫Werner Pfennig,,在德國一個煤礦長大,是個孤兒,和妹妹在孤兒院中相依為命。他從小癡迷於無線電,是電子技術方麵的天才。八歲的時候,Werner和妹妹在孤兒院發現一個破舊損壞的短波收音機。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居然修好了這個收音機。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他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自學,成了遠近聞名的修理收音機的技師。很長一段時間,她和妹妹每天在半夜收聽一個法國人講述科學常識的電台。15歲經過層層考核之後,Werner順利進入了培養納粹精英的軍事學院。在軍事學院,他跟隨一位教授,發明了一種尋找敵方電台的設備。軍事學院畢業之後,走向戰場。他的任務就是帶著一個小分隊,到處搜尋敵人的電台。確定電台位置之後,悄悄摸進,殺死操作電台的敵人。他們戰鬥在俄國,烏克蘭,波蘭等多個國家,一個星期能找到兩個電台,一年下來殺死一百多人。他對這種殺戮越來越感到厭倦。最讓他崩潰的是,一次錯誤定位,導致他的同伴殺死一對無辜的母女。就在這時,他接到上級命令,前往Saint-Malo,鏟除那裏的一個電台。

法國女孩叫Marie-Laure,雙目失明,她的爸爸是巴黎國家博物館的一個鎖匠。博物館裏有個稀世珍寶,一顆被稱為 Sea of Flames的藍色鑽石。傳說誰擁有這個鑽石就會長生不老,但是這個人身邊的朋友親人卻會遭遇不幸。1940年德國攻占巴黎的前夕,博物館做了三個鑽石的贗品。這三個贗品還有那個真品分別交給了四個人,讓他們向四個方向逃跑。Marie-Laure的爸爸拿到一個,等他到了交接鑽石的地方,接收鑽石的人已經逃到了英國。沒有辦法,他隻好去投奔住在Saint-Malo的叔叔,Etienne。沒過多久,他爸爸接到博物館的通知,要求他返回博物館。恐怕路上不安全,他把Marie-Laure 留在叔叔家,一個人上路。結果在半路被德國人抓走,送到德國做苦力。Etienne和他們家的保姆,參加了法國抵抗德國的隊伍。他們利用藏在閣樓中的電台向法國抵抗組織和盟軍發送情報。

Werner到達 Saint-Malo 沒幾天就接聽到了Etienne發送的情報。聽到Etienne的聲音,他渾身戰栗,這正是當年她和妹妹蜷縮在閣樓,聽到的那個講述科學知識的法國老人的聲音。他和妹妹曾經多次想象著這個老人的樣子和老人住的房間,沒想到會在這裏碰到。Werner沒有驚動同伴,假裝什麽都沒有發生。第二天,他找到了Etienne和女孩Marie-Laure的住所,他想親眼見見這位科學啟蒙老師。其實,Werner當年聽到的科學講座是Etienne的哥哥。Werner沒想到從房裏走出來的是一個盲女。Marie-Laure的任務是到一家麵包店取情報。Werner悄悄尾隨Marie-Laure,當她看到Marie-Laure拿著一個麵包走出麵包店的時候,他猜出來了Marie-Laure此行的目的,但是他又一次背叛了自己的職業。

在盟軍又一次強烈空襲之後,Werner差點丟了性命。當他從廢墟中爬出來之後,首先想到的是Marie-Laure的安危,立刻來到Marie-Laure的住所,正碰上為鑽石而來的一名德國軍官,Werner救了Marie-Laure,二人一起渡過了他一生中最愉快的一天。Werner被俘,後來踩在地雷上身亡。Marie-Laure迎來了勝利的光明,回到巴黎,後來在博物館工作。不幸的是她的父親死於戰亂。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所有我們看不到的光"。Marie-Laure看不到任何光,但是她可以用耳朵來感受,用心來描述。當她行走在街道上的時候,她能感受到路邊的大樹,身邊的鐵門,用心來想象它們的樣子。當躺在草地上的時候,她靜靜地欣賞蜜蜂的鳴叫,蝴蝶的飛舞,鮮花的芳香。當漫步在海灘的時候,她熱情的擁抱海浪的聲音,輕輕地撫摸岩石上的蝸牛。所有看不到的光都在她的心中。我們看不到Marie-Laure所"看到"的光。

Werner是個無線電天才,當他擺弄收音機的時候,他似乎能看到電磁波被手中的收音機接收,電子在收音機中流動,從一個元件流動到另外一個元件,最後到達耳機,讓他聽到了清晰的聲音。然而明亮的眼睛和聰明的大腦並沒有讓他看到應該看到的光明。在煤礦裏長大,按照當時德國政府的規定,他成年之後的唯一去處就是當煤礦工人。他靠自己的才華考進軍事學院,本以為可以追尋自己的無線電夢想。然而軍事學院裏培養的是對領袖的絕對忠誠和服從,是要麽殺人要麽被殺的理念,是對不服從者的無情,是對敵人的殘酷。軍事學院一年一度的狂歡,是把一個犯人脫光了衣服,在滴水成冰的季節裏綁在室外的木樁上,然後每個學員往他身上潑水,直到這個人凍成冰柱。Werner沒有拒絕參與。Werner最好的朋友被一次次的責罰直到被打成腦癱,Werner無動於衷。在法西斯的黑暗統治之下,他空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卻看不到光。

當Marie-Laure參與傳遞情報的時候,被人稱讚為英雄,而她自己說,"我不是勇敢,是因為沒有選擇"。Werner的好朋友在納粹軍事學院被打成腦癱,他本來可以不參加軍事學院,但是他沒有選擇。16歲的Werner被政府把年齡改為18歲從而可以“合法”走上戰場。在戰場上一次又一次的執行屠戮,他沒有選擇。在戰爭和政治的黑暗之下,個體太渺小了,我們看不到光,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沒有選擇。很多時候我們做一件事情隻是因為別人都這麽做。Werner踩在地雷上身亡似乎有點牽強,作者也許想要表明的是在黑暗中試圖尋找光明要付出生命的代價。Werner最終營救Marie-Laure的選擇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小說沒有隨著戰爭的結束而結束,故事延續到30年後的1974年,60年後的2014年。在和平環境中長大的第二代,第三代沒有戰爭的創傷,沒有黑暗中尋求光明的痛苦,然而這種自由來之不易,讓我們珍惜。

小說的內容非常豐富,有大量的細致入微的描寫,除了男一號和女一號之外,幾個配角的描寫也非常生動。這個書評難免掛一漏萬,強烈推薦親自一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曉龍東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heFei' 的評論 : 謝謝!
ZheFei 回複 悄悄話 我讀了這本書,也非常喜歡。你寫的書評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