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2024 (1325)
專注教育木暖月 影評人 花落無心驚飛鳥2023-07-14
2、其實來華留學生自費占多數
之前我也一直這麽認為,所以這次濟南大學留學生補助事件,最初我也是罵有關部門又在優待洋鬼子了。
但後來,我發現原來我錯了。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那麽到底是怎麽回事兒呢?
為了搞清楚中國到底有多少留學生,各大高校都給了留學生哪些好處,我這兩天查閱了大量教育部以及各大高校留學官網,看了大量官方文件和數據。
在搜索查閱大量資料以後,我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在來華留學生事務方麵,不僅沒有給他們太多超國民待遇,而且本身是賺錢的。
是賺錢的啊。很多人都不信吧?
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咱們要搞清楚一個事兒,來華留學生到底有多少人,在全球留學市場處於什麽位置?
我先去教育部官網搜索相關信息,隻找到教育部發布的2016年度我國來華留學生情況統計

根據這個官方文件,2016年來華留學生數量一共是44萬人,比上一年增長4.5萬人。
後來我又搜索相關資料,發現來華留學生數量一直是增長狀態。到2018年已經突破50萬人。其中亞洲國家留學生一直占大頭。

就在教育部這份官方公告中,我發現了一條關鍵信息

2016年來華留學生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生49,022人,占來華生總數的11.07%;自費生393,751人,占來華生總數的88.93%。
自費生占89%啊同誌們,自費生占了絕對多數啊。
根據我搜索資料,去美國留學能夠拿到獎學金的比例也就是10%多點

所以咱們國家這個留學生獎學金比例真不高。
再看這個圖,全球八大留學目的國,咱們中國排第三位,沒想到吧?

美英排全球前二,這個很正常,美國一直都是全球留學熱門國,每年有超過100萬各國學生去美國留學,獨一檔。英國留學也一直很熱門,不僅中國人愛去,很多英聯邦國家都要去倫敦留學,所以排第二。
但你能想到,來華留學生規模居然排第三?超過傳統留學大國土澳和加拿大?
所以在看到這2個表以後,我就基本上斷定,教育部給來華留學生超國民待遇說法不成立,中國靠給錢給特殊待遇吸引留學生來華也不是事實。
自費生接近9成,每年有差不多50萬人來華留學,等於是40多萬人都是自費來中國留學,那怎麽可能是咱們求著他們來?分明是外國人求著來中國啊。
然後再看看每年中國在來華留學方麵花了多少錢。看看教育部2019年度預算,在來華留學教育方麵,一共花了39億

要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有專門官網。有差不多6個類別。

中國政府給來華留學生獎學金一般覆蓋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3大塊,以及其它醫療保險等相關雜費。
?咱們看外國人來華留學學費標準,以我母校武大為例,研究生最低標準是文科類,23000元一年,最高的是醫學類,博士需要55000元一年
再看住宿費,基本上也是一年1萬左右。
前麵說的生活費補助大概是每個月2500-3500,一年算下來是3萬-4萬左右。
當然,除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各個省,各高校也有一定比例獎學金。但相當於國家獎學金來說,數量非常少。
我查到北大有一些其它方麵獎學金,比如孔子學院獎學金,2018年度一共就隻有2個名額。
還有其它一些北大學校獎學金,也就幾十個名額。
北大目前每年有差不多8000多國際留學生,所以能拿到獎學金的人,占所有留學生比例其實非常低。
國開行有專門獎學金,從2006年到2019年一共也隻有數百人獲得過資助。
所以,總的來說,相對於中國政府獎學金,其它獎學金數量非常少。
所以每年來華留學生獎學金也就是教育部支出占大頭,40億左右,上麵說到2016年來華留學生獲得獎學金一共5萬人左右,到2019年這個數字肯定有增長,就算6萬人左右吧,估算下來差不多是每個來華留學生每年獲得獎學金7萬左右。
每個留學生來華一年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最低標準差不多是5.5萬-6萬之間,前麵說到的獎學金也就剛好覆蓋住。如果是學費更高,住宿和生活費標準更高,獎學金肯定沒法完全覆蓋。
這還是能夠拿到獎學金的那10%,近9成來華留學生拿不到獎學金。他們隻能是自費。當然和很多中國人去美國留學可以刷盤子一樣,來華留學生當然也可以打工,學校也會給一些生活補助什麽的,像這次濟南大學應該就是學校安排一些勤工儉學崗位,每個月發點補助。
3、為什麽外國人願意花錢來中國留學?
拿不到獎學金的話,來華留學每年要花費差不多6、7萬。
但這正是很多外國人願意來中國留學的原因。和美國英國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來中國留學實在是太便宜啦。一年也就1萬美金而已啊。你要去美國留學一年那就是6、7萬美元了啊。
那有人也許會問了,雖然來中國留學便宜,但是中國高校文憑含金量在國際上並不太好使吧?他們為什麽願意來留學呢?

還是回到教育部那份官方公告,2016年來華留學生接受學曆教育共計20萬出頭,非學曆教育23萬,超過一半。
什麽是非學曆教育?
簡單來說,就是短期來中國進修漢語,或者就是想來中國長期遊學,找個留學的名義而已。這些人之所以願意來中國,就是因為他們對中國有很大興趣。
記得我當年在武大讀書期間,認識了幾個韓國留學生(韓國一直是來華留學最大生源國),其中有2人明確說就是想來中國轉轉,看看中國各地,學習中國文化,來一年就回去。他們這種就是非學曆留學。
所以看武大這個留學生收費標準,有專門針對短期語言進修,甚至可以精準到多少周。
那麽這種非學曆教育,其實就和咱們國內很奪在職學曆教育,或者各種總裁班、emba班類似,就是開班賺錢。
不過像這些發達國家,他們收入比較高,一年也就花10萬人民幣不到,就可以在中國長期待著,比去美國歐洲便宜太多了啊。
所以這是很多外國人願意來華旅遊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外國人來中國留學,是真的想學一門手藝。比如很多印度留學生(每年大概2萬人,規模第4)來中國學醫。教育部每年在全國數十所高校開辦英語授課臨床醫學類專業,就是針對很多有這種需求的留學生。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2019年有2.3萬名印度學生來中國留學,其中2.1萬人注冊了臨床醫學專業。
這是因為在印度國內,醫生地位非常高,但印度沒有足夠的大學開辦醫學類專業,有很多印度學生去美國或者歐洲留學,但顯然中國留學費用要便宜太多,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印度學生來中國學醫。
不過,根據其它報道,印度學生在中國留學取得的文憑在印度國內並不完全通用,所以他們還要回國參加類似執業藥師資格相關考試。但不管怎麽說,至少來中國留學可以學到真正醫術。所以據說如今在印度很多邦的大街小巷都有來華留學小廣告了。
如你所知,這些印度來華留學生主要也是自費。
所以說吧,其實來中國留學,對很多外國人確實有很大吸引力。並不需要咱們給予額外“超國民待遇”來吸引他們呀。
如果你的觀念還停留在來華留學生都被優待階段,顯然那已經過時了。
熱門評論 30條
過去10年,曾經有4個留學生出現在我的學生名單上。
有2個我從來沒見過,給他們直接打了0分。
有1個上課來過一次,說自己有病,要求我給他及格,被我拒絕。然後再沒出現過,考試曠考,我也給他打了0分。
還有1個來上過5,6次課,考試試圖作弊,被我製止,然後卷麵分數10分左右。
我發誓上述內容絕對屬實。
這個根本就不是優待不優待的問題。
我就想問下,招這種留學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這些留學生不來上課,基本都是在打工,或者做生意,或者在社會遊蕩,學校為什麽不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
文中八大留學目的國圖片錯了,正確圖片是這張,中國多年來一直都是全球熱門留學目的國,而且增速很快。當然最近2年因為疫情影響,來華留學生數量有所下降了,今年正常以後,相信來華留學生數量還會增加。
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以及對整個東南亞、中亞影響力越來越大,肯定還會有更多亞洲留學生來中國。
這篇文章隻說了部分數據,但是其實內裏的東西沒搞透。
一般到中國的留學生的獎學金分為三塊:國家、省市、留學生所在國家(有條件限製,且不是所有國家有)。
隻要留學生申請在中國高校學習,特別是一帶一路的,通過了,就能獲得國家資助的獎學金。
高校或者當地政府鼓勵建設綜合型大學,為了獲得國際視野,也是有鼓勵政策,會有獎學金。
另外有的小國家,對出國的留學生承諾,隻要拿到學位返回自己的國家工作,有資金獎勵。
以上所有加起來的錢一般足夠貧窮地區的留學生拖家帶口到中國全脫產讀書,也確實大大高於中國學生。
其他的隱形福利也就是,為了克服語言困難,導師或留學辦安排中國學生平常幫助一下。多的就沒有了。
同時,好處也是有的:比如往返中國來的交通費用是自費的,到高校吃吃喝喝、住宿都需要自費花錢(住宿費高於中國學生,當然條件也好點),到寒暑假會在中國旅遊消費,有的高校要求學習中文課或過中文考試方便傳播中國文化。
一般留學生省著點花,能賺錢。不排除有大手大腳的留學生,那就是我們賺錢。
2005年就讀北大,2010年拿到北大社會學博士學位。按照他在讀書情況(香港排前麵的港大中大都上不了),跟國內同台競爭根本爭不過內地學生。大家有興趣可以查一下此人就知道何等諷刺。
而且大多數外國人來中國留學,基本上都不會留在中國。
所以,大可不必為外國人很容易上985名校感到不公。
至於你說的港澳台胞直接錄取清華北大這種情況,這個確實和國內文憑一樣,他們上清華北大比國內大多數人容易。這個是事實。
然而這是因為港澳台有桶蘸價值啊。
其實就是外國人來華留學,也有很多“假洋鬼子”,本身父母都是中國人,去辦了一個外國國籍——很多情況下兩邊都保留了,然後以外國人身份留學來上清華北大,這種情況也有,就是被某些人鑽了空子。當然他們畢業證和國內學生也不一樣,隻不過人家也不在乎,他們就是想要清華北大經曆,拓展人脈資源。
還有一些其它類似特權,導致很多權貴子弟更容易上985,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了。不多說。
所以你說的外國人上國內名校比普通中國人確實容易太多,這是事實,尤其是很多外國人申請國內985,都不需要考試,隻需要麵試。這是因為中國在全球留學市場上,還沒有美英那樣名氣,還處於開拓階段,當然就不能太挑挑揀揀。
但,大多數外國留學生在國內真沒有超國民待遇。他們都是要自費花錢的。相比咱們國內學生每年6000學費,2000住宿費,他們每年要花6、7萬,就這點來說,給留學生專門公寓什麽的待遇,確實也沒啥毛病。
咱們覺得很多留學生有特權,其實是種誤會。
今年清華對留學生補助提高到30萬了,這兩年中國大學對留學生補助力度提高的特別大。
你拿2016年的數據來證明2023年?
早已今非昔比了好吧
我要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共同營造“陽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評互動環境。
全部評論 318條
過去10年,曾經有4個留學生出現在我的學生名單上。
有2個我從來沒見過,給他們直接打了0分。
有1個上課來過一次,說自己有病,要求我給他及格,被我拒絕。然後再沒出現過,考試曠考,我也給他打了0分。
還有1個來上過5,6次課,考試試圖作弊,被我製止,然後卷麵分數10分左右。
我發誓上述內容絕對屬實。
這個根本就不是優待不優待的問題。
我就想問下,招這種留學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這些留學生不來上課,基本都是在打工,或者做生意,或者在社會遊蕩,學校為什麽不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
是不是隻有“編故事”帶節奏才有說服力?
過去10年,曾經有4個留學生出現在我的學生名單上。
有2個我從來沒見過,給他們直接打了0分。
有1個上課來過一次,說自己有病,要求我給他及格,被我拒絕。然後再沒出現過,考試曠考,我也給他打了0分。
還有1個來上過5,6次課,考試試圖作弊,被我製止,然後卷麵分數10分左右。
我發誓上述內容絕對屬實。
這個根本就不是優待不優待的問題。
我就想問下,招這種留學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這些留學生不來上課,基本都是在打工,或者做生意,或者在社會遊蕩,學校為什麽不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
第二,如果校領導真的這麽要求,我也不會提升學生成績,這個是我作為一個教師基本的尊嚴。
第三,很多人說什麽為了飯碗不會硬杠,這個說明是完全不了解高校機製的,就算是得罪了院領導,哪怕是校領導,也不可能丟飯碗,沒有正當理由,不可能開除我。對於有些想當官的,想評職稱的,可能有顧慮,怕影響前途,對於我這種職稱已到位,不想當官的,校領導在麵前我也要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