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華為的高薪,轉頭就把核心技術賣了!” 最近最高人民檢察院曝光的這起案子,把不少網友氣炸了 ,14 個曾經在華為海思幹活的 “自己人”,用截屏、抄筆記、微信傳文件的辦法,偷偷把華為 Wi-Fi 芯片的核心技術弄走,給華為造成的損失沒法估量。如今判決下來,帶頭的前高管張某被判 6 年,還罰 300 萬,剩下 13 人也全進去了。這事兒不光讓華為糟心,更給所有搞科技的企業提了個大醒:家賊難防啊!
前海思負責人當 “內鬼頭”:離職開公司,專挖老同事偷技術
要說這事兒最讓人膈應的,是主犯張某以前的身份 , 他曾是華為海思射頻芯片開發部門的負責人!要知道,海思是華為自己的子公司,為了搞 Wi-Fi 芯片,從 2011 年就開始砸錢,十幾年下來,人力物力投了多少就不說了,好不容易把核心技術攻下來,還特意做了保密措施:技術文件誰能看、誰不能看都有限製,員工入職前都得簽保密協議,就是怕技術外流。
可張某倒好,從華為離職後,自己開了家叫 “尊湃” 的公司,一上來就打老東家的主意。他想做和海思一樣的 Wi-Fi 芯片,可從零開始研發太慢,還得燒錢,他就動了歪心思:拉上幾個也從海思走的老同事 , 周某甲、劉某、周某乙、顧某,讓這 4 人在尊湃當高管,專門管技術。5 個人湊一塊兒一商量,就定了個損招:從海思挖人,順便把技術偷出來!
在張某的指揮下,周某甲他們用 “高薪 + 升職” 當誘餌,專挑海思裏懂技術的員工下手。很快,高某、王某等 7 個海思技術骨幹就被說動了,一個個辭了職去尊湃上班。更過分的是,這 7 人離職前,還按尊湃的要求,偷偷摸摸幹壞事:有的趁沒人注意,把技術文檔截屏存手機;有的怕留下痕跡,幹脆手抄核心參數;甚至還有人勾結還在海思上班的趙某、屠某,通過微信把偷來的技術文件傳出去。就這麽著,華為十幾年的研發成果,直接成了尊湃的 “現成資料”,幫尊湃省了好幾年時間和好幾億的研發費。
3.17 億技術被盜,14 人全獲刑:有人緩刑仍罰百萬,沒一個跑掉
2024 年 4 月,上海市檢察院第三分院盯上了這起案子,以 “侵犯商業秘密罪” 把張某等 14 人告上了法庭。辦案的時候,檢察官就盯著兩點查:一是被偷的技術是不是隻有華為知道的 “核心機密”;二是尊湃用的技術,是不是跟華為被偷的一模一樣。
庭審的時候,還有被告人想狡辯,說 “就是憑自己的經驗做的,沒偷”。結果公訴人直接甩出證據:微信聊天記錄裏的技術文件截圖、尊湃芯片和海思芯片的參數對比表,還有他們自己承認偷技術的錄音…… 鐵證如山,14 人再也沒法抵賴,全都認了罪。
今年 7 月 28 日,法院的判決下來了,沒一個人跑掉:
- 主犯張某最慘,判 6 年有期徒刑,還得交 300 萬罰金;
- 周某甲、劉某等 4 個核心成員,也判了 3 到 5 年,罰金從 120 萬到 150 萬不等;
- 高某、王某等 9 人,因為參與程度沒那麽深,判了有期徒刑但給了緩刑,可罰金也不少,最少 20 萬,最多 100 萬。
現在 14 人都沒上訴,判決已經生效了,拿著高薪不幹正事,非要走歪路,最後落得個坐牢又罰錢的下場,純屬活該!
最高檢劃重點:技術是企業的命,更是國家的關鍵
這案子之所以能上最高檢的披露名單,不隻是因為涉及華為,更因為它關乎 “核心技術安全”。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廳的負責人說得特別明白:商業秘密不是普通的公司文件,那是企業的 “命根子”,更是國家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像華為海思這樣的企業,花十幾年研發芯片,就是為了打破國外的壟斷,要是核心技術被輕易偷走,企業十幾年的心血白費不說,國家在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也會受影響。
其實這些年,科技公司被 “內鬼” 泄密的事兒不少見,很多企業都在加強防備:技術文件加密、不讓隨便拷貝、員工離職時查電腦手機。但這次的案子也提醒所有人:不管以前在公司多牛,離職了都不能動 “偷技術” 的心思。靠偷別人的成果走捷徑,不光丟了職業操守,更是犯法,最後隻會像這 14 人一樣,把自己的前途全毀了。
現在華為海思還在接著搞 Wi-Fi 芯片研發,可這起 “內鬼案” 留下的教訓,值得所有企業和打工人記牢:企業要看好自己的技術家底,個人要守住職業底線,靠真本事吃飯才踏實,走歪路早晚得栽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