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2024 (1325)
欠熟手專員安裝設備
劉德音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自2021年4月開始興建,第1期晶圓廠進入處理和安裝最先進及精密設備的關鍵階段,但在半導體設施中能熟練地安裝設備的專業人員數量不足,須從台灣調派經驗豐富的相關專業人員,培訓當地技術員工,影響4納米量產時程延遲。
台經院產經數據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說,在未發生美中兩強對抗之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是以自由貿易和各國專業分工模式運作,半導體製造產能往亞洲地區挪移。
美國建廠挑戰較預期大
她表示,如今美國要逆向將半導體製造產能移回國內,違反市場原先的自由運作機製,很多周邊配套措施不夠完備,勢必讓美國麵臨建立在地化半導體供應鏈的高難度,且付出更多成本。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4納米量產時程延遲,顯示美國建廠的挑戰度較原先預期高,同時印證張忠謀對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的看法。
張忠謀曾多次表示,美國半導體製造人力短缺,且設廠及製造成本昂貴,以台積電過去經驗為例,同樣的產品比台灣廠成本貴上5成,難與世界競爭。
劉佩真說,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完成建廠後,未來生產營運仍有挑戰待克服,包括建立適合台灣與美國的文化等。從台積電遭遇的狀況,預期三星(Samsung)及英特爾(Intel)等半導體廠在美國擴產可能麵臨更多困難,包含訂單來源掌握。
劉佩真表示,盡管建廠難度與成本高,由於各國政府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視度淩駕於商業利益考量,預期短期內各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趨勢將不會有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