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軸心時代在上一圈,因為曆史螺旋上升

(2017-05-02 19:57:36) 下一個

中國的軸心時代在上一圈,因為曆史螺旋上升

“軸心時代”的中國思想是人的百家爭鳴在人類曆史的上一圈,而當時的希臘哲學是宗教哲學在下一圈,因為,希臘至今依然是宗教社會,印度根本就是宗教,百分之百的宗教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發現公元前500年左右幾百年是個特殊時代,因為那時在全世界各地出現了很多大家,他給那些年取了個名字叫“軸心時代”,可是不同的就是上麵那句話

維基百科說:

“軸心時代(德語:Achsenzeit),由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提出的哲學發展理論。意指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兩百年之間,在這段時期中,世上主要宗教背後的哲學都同時發展起來。一些人類學家相信,軸心時代由農業引發[1]。

這個理論由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曆史的起源與目標》(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中提出的哲學發展理論。他認為,當時世上主要宗教背後的哲學都在公元前1千年的600年間發展起來,大約從公元前8世紀到前2世紀之間,都有革命性的思潮湧現[2]。

在中國,軸心文明的標誌就是孔子(所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及其儒家學說,基本上是一些倫理綱常、道德說教。軸心時代中國的聖人是孔子[來源請求],西方在這個時期則是蘇格拉底,而印度文明則對應的是釋迦摩尼。”

關於這個問題,我如鯁在喉已經很多年了,說實在的,那時對西方來說可以是“曆史的起源”,對中國來說就不是了,因為,那時的中國已經不玩兒宗教了,也就是說那時的中國文明是沒神的,或中國社會是世俗的,至少政府是世俗的,中國的“法”肯定是世俗的,比如“商鞅變法”,對應的,西方的法治來自摩西“十誡”是神的法,《聖經》至今在美國法庭和法製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而且是西方法製的基礎

當然了,中國人也是從愚昧走過來的,中國的“曆史的起源”也有各種各樣的“神”,比如中國人把老子“仙化”了,還有各種各樣的“大師”,隻不過屬於民俗,但是,中國民俗到了西方文明和社會就登堂入室成了宗教了,比如“宇.宙.大.法”就得到西方政府的尊重、資助和保護

所以,“軸心時代”的這些大家們有本質區別,因為,他們各自生活的社會有本質區別,他們各自生活的社會處於人類曆史的不同螺旋,中國已經在人類曆史的世俗這一圈了,其他社會還在人類曆史的宗教那一圈,所以,他們不可相提並論

我說幾條吧

1,古希臘哲學家都信神,所以他們的後代也都信神,至今依然都信神,對應的,老子和孔子都不玩宗教

可惜的是,今天的希臘人信的是亞洲來的處女的兒子基督,也就是古希臘的神在希臘都不是神了,可憐的古希臘宗教被拋棄,古希臘哲人的宗教都沒了,他們的哲學在西方有多少影響力是可疑的,比較處女的兒子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當然了,今天的希臘人統一了多神信一神,算是進步,今天的印度人還信多神,也就是還沒統一他們的神們

2,在自己的國家和文化的影響大不同,老子和孔子在中國的影響遠遠大於古希臘哲人在希臘的影響,至少古希臘哲人們的神沒了,他們的影響遠遠小於亞洲中東來的處女的兒子

3,希臘哲學家生活的希臘社會是宗教社會,所以他們的後代也都生活在宗教社會,至今依然是,對應的,那時的中國文明已經沒神了,或世俗了,老子和孔子都生活的沒神或世俗社會,印度就不用說了,比如釋迦牟尼基本上沒影響

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古希臘哲人們給他們的學問的名字是“愛智慧”,也就是今天的人們叫的“哲學”,這在中國人看來就有點奇怪,“愛智慧”,“智慧”明擺著是好東西,愛好東西至少對我來說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如果注意到他們生活的是宗教社會,而在宗教社會,有兩種“智慧”,一種是“神的智慧”,另一種是“人的智慧”,因為,希臘人接受了基督的智慧,所以,我猜古希臘哲人們的“愛智慧”指的是“愛人的智慧”,所以,古希臘的哲學是相對宗教智慧的哲學,或者說希臘哲學跟宗教是伴生關係,後來的西方哲學家也都是基督教士,不是基督教士的也信基督,不是基督教士的也不信基督的西方哲學家就屈指可數了

對應的,中國春秋戰國是人的百家爭鳴,純粹的人的智慧,因此,中國人的思想是獨立的,所以,可以說中國沒哲學,就是說中國沒有西方的那種宗教哲學,就是沒有“愛智慧”那種哲學,而且,因為,隻有一種智慧,也就談不上愛不愛,明擺著的嘛,好比天下隻有一個女人,就沒有男人們愛她這個問題

4,那時的中國文明已經有家庭觀念了,而且家庭觀念比較強,“姓”是證據之一,老子和孔子都有“姓”,也就是有家庭的名字,對應的,那些希臘哲學家都沒“姓”,也就是沒有家庭的名字

歐洲人有“姓”比較晚了,最早也在基督教以後,因為,《聖經》裏的人物都沒“姓”,歐洲人有“姓”差不多也就1000年左右,日本人還要晚一些,幾百年

5,那時的中國文明的曆法已經準確到天了,孔子的生日(注)就有記載,可以算出來對應的公曆,當然老子的生日沒記載,春秋戰國的大事都有準確到日的記載,對應的,那些希臘哲學家都沒生日

不僅那些希臘哲學家都沒生日,就連後來成了他們的後代的真神的處女的兒子都沒生日,因為,希臘的基督教是東羅馬的東正教,東正教的基督的生日跟西羅馬的基督的生日不同

因為,生日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所以,有沒有生日,或重視不重視生日,是一個文明和文化發展的一個標誌
總之,西方文明還在宗教文明發展階段,英國需要神保佑女王,美國需要神保佑美國,法庭裏需要把手放在《聖經》上宣誓,等等等等,對應的,中國文明至少已經超越宗教2000多年了

人需要解決兩種聯係問題,人聯係自然的問題和人聯係人的問題,解決前一種問題比較容易,證據是新方法層出不窮,解決後一種問題比較困難,證據是新方法不多,以至於人們還在讀幾千年前的老書,解決前一種問題的方法是科學技術,新方法很多,大家都讀新書,解決後一種問題還讀老書,比如中國人還讀《論語》等等聖賢書,西方人還讀《聖經》,都是幾千年前的老書

 

注:關於孔子的生日不可靠

隻是寫這個帖子沒必要引入別的有可靠生日的人

基本上還是因為如果拿一本中國的書對應西方的《聖經》的話,就隻能是《易》,而《易》很重視生日加時辰,這個傳統就早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人物的生日還是可靠的,還有一些重大事件的日子,比如“會盟”什麽的,畢竟孔子出生的時候不是什麽重要人物,在他家都不算重要人物,至少據說他媽不是明媒正娶的,加上孔子的學校也算不上正式學校,他的學生也都不是什麽重要人物,至少不是貴族,不然不會到孔子的學校上學

 對應的,希臘的那些哲人可都是貴族,他們的學校就是絕對的正式大雅之堂了,他們的生日沒記載基本上就可以推論那時的希臘文化不重視生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