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983年夏天,十八歲的宋曉婉踏入汶匯科技大學校門,一個人,提著簡單的行李,坐長途,倒公交。她此前一個人來過,輕車熟道,拒絕了媽媽執意要來送她的要求:媽媽,你日後再來看我,好不?!撒著嬌,甜甜蜜蜜,媽媽沒法拒絕。
這樣也好。孩子大了,該獨立。父親宋福臣說,他是所在地級市的宣傳部長。
四年後她大學快畢業時,父親被提拔為該市市委副書記。四十八歲的他應當說正是壯年,人生最黃金的歲月。但他已經感覺到,繼續常規的發展在正常情況下在這種位置呆著,這輩子也基本就這樣。很多前輩的經曆和歸宿,給了他足夠的啟迪和暗示。
他是1962年地質係的畢業生,那年他二十出頭。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江三峽庫區搞水文地質勘探,最終留在了這個地級市。他經常對女兒說,為人要知足常樂。在女兒眼裏,父親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滿足,這也是為什麽他當初即使是在窮山溝生活,也能活的開心。今天在從政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無所求,最終倒是給了他獨特的機會。
遠離鬧市,山區的條件雖艱苦,但是,卻讓他躲過了文革中無數次政治運動的打擊,也算是不錯的回報。他說:命運有時就這樣,你孜孜以求,很可能就是看著近在咫尺,實際遠在天邊。而你在無意中獲得的,可能又是不少人終身追求所得不到的。滿足吧,知足常樂。
蒼劍評論說:人生就是場賭局。從開場起,每個人都會基於自己的判斷下注,一場場的下來,有的人獲得了想要的,有的人沒有。如果多數人能做到隨緣,並且過的舒適自在,那麽,這樣的賭場就是好的,有益於大家。
她笑他:賭場還有好的?十個賭徒九個敗家!最後那個是死在賭桌旁。
她雖然這麽奚落他,但是他知道,她能明白自己到底在講什麽。兩個人的默契和相互間的理解,就是在這樣看上去小小的話語和邏輯中表現出來,感情也因此而加深。默契是種感覺,默契給人帶來舒適和安全感。
在那裏,她的父親是最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在改革開放後,中央強調幹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現代化,給了他得以升遷的機會。他溫和的個性,讓他在那過的順風順水。
原本以為,自己的人生就此打住,可以安安穩穩的就這樣子過到退休,然而,89年那場不期而至的政治風暴,卻給他帶來沒有想到的機會。90年初他被組織調到省城所在的燕湖市,擔任燕湖市市委組織部部長,隨後不久被任命為副市長,再幾年後是副省長。
那是94年初春的事。已經是省委常委的他才五十五歲,已經被組織部內定,將接替即將退休的一位副省長職位。具體的工作還沒最後敲定。
父親的升遷,對於曉婉的生活沒有實質性影響。她依然按部就班做她的研究,寫她的論文,出版她的專著,教書育人。有一度,曾有人就她後來的升遷向組織部告狀:說是學校為了討好領導做了不公平傾斜。
本科畢業後,曉婉從物理係到管理係,攻讀現代金融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前就被內定畢業後轉去深造。這段曆史也曾被人刨出,作為不公平對待競爭對手的證據。她也懶得去爭辯。知情人明白,那時他的父親還默默無聞。她被看上,主要是她四年各科優異的成績和在校學生會表現出的領導潛質,最關鍵的還有她那篇用物理學原理來分析投資風險管理的論文。
前者說明她的潛力,後者表現了她的興趣和能力,兩者結合讓她成為最佳人選。那時的中國還沒有幾個人懂得什麽叫股市,什麽是金融投資。
她的論文,從後來她自己所理解的專業角度看,相當膚淺,但是那畢竟是在1987年。在那個年代她有那樣的視角和眼光已經很超前。在中國最近幾十年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擁有超前眼光跟緊世界前進步伐的人,最後基本上都成為超級精英。碩士畢業後,她又考取金融所的博士。父親已經是市委高級領導。此時,能和她競爭就讀資格的對手少了很多。很多人在碩士畢業後,選擇深造的多去美國。她沒有走,主要原因還是有個蒼劍在。
他們是在89年春天,櫻花盛開的三月結婚的。喜慶的日子在3月20日。這天氣溫溫和,天氣晴朗,亦如87年3月20日。
學校規定在讀書期間不能結婚,他倆隻好偷偷的借助於父親的關係在她的家鄉辦。那天下午,他們又火急火燎的趕到仙人渡天池那塊他們恩愛起點的大石,度過了他們的新婚之夜。這次他們要了輛車,父親專用的,將他們送到愛的小巢。他們在仙女峰的山頭滿滿呆了三天三夜。
仙人渡天池位於楓林鎮南郊的鳳凰山的山坳之中。被稱為又被稱為木蘭天池,據說當年花木蘭就是在這個山坳偷偷的練武,一練就是十年,風雨無阻,很多時候還直接赤手空拳的和迅猛的野獸對抗,最終才有資本,獲得在戰場上的戰功卓著。她的成績,不僅僅來自她的勇氣和責任感。花木蘭的故事,給了兩個年輕人不少的啟迪和鼓勵。
起初,這裏隻是一個小小的山間池塘,是花木蘭的戰馬飲水池。後來,由於花木蘭的勇敢和替父從軍的壯舉,最終感動上蒼,一夜之間,一個小小的池塘變成了一大片深水水庫,才有了今天的木蘭天池。由於來自仙人之手,又有了個仙人渡的稱呼。
可是,當年花木蘭內心的無奈和痛苦,又有幾個人去深思。
那時的蒼劍,實實在在的是深愛著曉婉,她是他的唯一,他的整個世界。誰都沒有想到會有後來她父親如此快速的升遷,更不可能想到,他能夠借助於這種升遷,而獲得如此巨大的經濟收益。他稱之為自助者天助之。
多少年後,蒼劍自問:如果沒有她父親的升遷,如果自己沒有下海,如果繼續在大學當教書匠,他人生的軌跡又會是個什麽樣子的?更好嗎?什麽又叫做更好呢?
人生的禍福,誰能說的清楚。人生的優劣,誰都判斷不了。
1989年春天,多事。初春開始,學生們開始從重視學習變到關注政治。原本擁擠的圖書館,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空位。他和她在忙於修築愛巢,無暇顧及周邊的變化。
結婚後回校,有天在校園偶遇歐陽少霖,大學時代最好的朋友。從那以後,他開始心事重重。蒼劍在87年本科數學專業畢業後,隨即轉到經濟係攻讀計量專業的碩士。他的情形和她的類似。一方麵是因為他在本科階段的優異成績,他四年讀完了人家六年的課程,基本上完成了微分拓撲專業碩士學位所需要的全部專業課程的學習。他本科的畢業論文,是用微分拓撲的不動點理論,證明不完全競爭條件下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和穩定性。
他在前輩論文的基礎上做了條件修改,拓展了理論的適應環境。這篇論文不僅讓他得以進入研究生院深造,還被認為是富有潛力的天才。隨後有人說,論文將作為數理經濟學基礎的均衡理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甚至有人認為,他有潛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若幹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陸天沐在曉婉那看到了那篇論文,用了幾分鍾讀完。
覺得怎樣?有獲得諾獎的希望?她以開玩笑的口吻問。
嗨嗨。他憨厚的笑笑。隨後接著說,如果是我,在那時也會毫不猶豫的錄取他做自己的研究生!他知道,蒼劍的導師是從美國歸來的博士。今天在耶魯,他還認識一位當年老教授的同學,在幾年前獲諾獎。蒼劍論文裏所討論的理論,是六十年代開始七十年代基本完善的領域。老先生在五十年代初就已回國。每每想到教授的人生,他都感覺一份淒涼。這份淒慘是誰造成的?現在已經沒人在乎。他有時想,如果是在美國,遭受如此之久如此之大的惡待,國家必然會支付一大筆的賠償款。
她看著他靜思了片刻,似乎想說點什麽但還是打住。她能理解他話中的意思:作者努力的精神值得肯定!如果繼續努力,他有潛力。蒼劍使用的方法,在六十和七十年代的學術界比較流行。采用這種方法能做出的好結果都已做出。由於消息閉塞和訓練不力,蒼劍做了很多低效率的,甚至是無用的功。
他看到的實際上還遠不止這點:這篇所謂的論文,有最基本的邏輯錯誤。但是,這麽重量級的名牌大學,居然沒有人看到而他幾分鍾就看出來。
當年,他們兩人同時決定,用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來寫一篇在管理和經濟理論應用上的論文,作為畢業論文。有時談情說愛會讓人頹廢,有時愛情還能成為催人上進的巨大動力源。
1987年後,大環境已開始慢慢的發生著變化。
在78年“科學的春天”開始時和隨後幾年,年輕學子多將精力傾注於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春回大地,萬物複蘇”的興奮感,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飄散。當年在大會閉幕式上,已經86歲高齡卻依然占著中國科學院院長頭銜的郭沫若,在《科學的春天》的書麵發言中,用詩一般的語言對大會的讚美,和向廣大科學工作者表達的,期望中華民族能夠為人類曆史創造“一部巨著”,“一部不是寫在有限的紙上,而是寫在無限的宇宙之間”的願望,被現實中人類對於個人利益的貪婪和追逐所遺忘。
量變到質變,才有後來的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暴。當時一直實行計劃經濟,采用固定計劃價格體係的經濟學係統,在試行計劃價格和市場價格並行的價格雙軌製,嗅覺敏感又有門道的人,開始利用這種雙軌製避免不了的利益差的存在搞套利。官倒和套利行為的盛行,帶來了高通貨膨脹和腐敗流行。平均製的打破,高失業率造成更多人的赤貧,外加知識界對自由和民主的倡導,政府以高壓為主的打壓政策的實施,造就了民眾和政府的對抗。前任總書記胡耀邦的突然離世催生了運動,運動的失控又導致當任的總書記趙紫陽被免職。
大環境的變化對年輕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影響,無聲無息卻巨大而長遠。一個小事件,可以擊敗幾十年的意識形態教育戰果。政治覺悟,看上去高大強壯,實際上卻是如此脆弱。
研究生第二年的下半年,秋天。
校園很安靜,機動車不多見,隨處可見的是自行車。
突然有一天,一陣馬達聲將路麵上的樹葉卷起,在圖書館前停下。
車上坐著一位看上去五大三粗的壯漢,赤裸的手臂上還有幾條耀眼的紋身。
它的到來已經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目光,又一陣喇叭聲之後,一個穿著時髦講究的靚麗女子從圖書館裏麵一蹦一跳的走出。隨即坐在摩托車後座,在眾人還未緩過神來的功夫,就已經突突地走遠了,留下還在空中飛揚的塵土和樹葉。
坐在後座的,就是當時校園大家口中的校花之一賀慧敏,吳榮康班上的同學,當時他的暗戀對象。隨後,很多人開始談論她的選擇,又隨著開始討論知識的價值和金錢的地位。
理想,就這樣悄悄的從父輩不著邊際的“解放全人類最後解放自己”,到離現實有點近的“用科學技術來幫助國家強大”,再到現在的,先得認認真真的考慮自己個人的利益。
從著眼全人類,到以國家利益為重,再到實實在在的個人利益。轉了好大一個圈,卻依然還是得羞羞答答。
關於那個男人的背景,後來傳的越來越神:勞改釋放犯什麽的都有。
從那開始,蒼劍對大環境變化的關注傾注了巨大熱情。
婚後不久,他們在校園附近的城府花園買了套兩室一廳的公寓。私人住房建築還沒正式開始,有膽量的人卻在校園附近建了一片兩證不全的公寓。價格不高,需求量也不大,在朋友的慫恿下他們買下一套。沒有想到,很年後再回頭看,這還是一筆不錯的投資。說是買,他們既沒有支付首付、頭款,也沒有支付月貸,隻是付了月租金,並且答應,如果兩年內付清買價,就算成交。是賣家求買家,條件好談。這幾年,他寫稿子,去工廠講課,也賺了點錢,都用在房子上了。
有天回到家,蒼劍正在做晚飯。
真香。回鍋肉,青椒炒豇豆!滿屋都是三種食物加熱混合之後饞人的氣味在回蕩,讓她口水直流。不對,還有小魚炒辣椒絲!哪裏來的小魚?
親戚送來的。他說。人呢?她問。
是宏誌叔。我是想留他喝酒。小魚還是新鮮,他早上逮的。怎麽這麽晚才回?
剛才碰到老林,和她嘮叨了會。她不知道誰是宏誌叔,他在鄉下有不少親戚,時不時的會來串串門。
張家長,李家短?
哪裏有那功夫。她向我訴苦。家裏急需錢,可手裏幾百元的國庫券卻派不上用場。
什麽國庫券?
就是國庫券。咱們家也有不少。伶牙俐齒的曉婉這時用循環定義。她不明白,為什麽還有人不知道什麽是國庫券。
國庫券?國家發行的政府債券?有政府的財政做後盾不可能有問題,到期自然就可以兌現的,可能還是不錯的一筆定期存款。蒼劍的回答心不在焉,口裏在按照從書本學來的語言對答,手裏在忙乎著烹調。
幾天後,蒼劍和群朋友在球場踢球,一位看見另外一位穿了雙新式運動鞋,頗為羨慕的問:哪裏買的?那位反問:也想來一雙?這位肯定:耶。
沒問題。不過,你得支付手續費。哈哈。對方一邊大笑一邊將球踢進了球門。
這時,有人提起國庫券的事:真不明白,國家強製性的銷售國庫券,又不說什麽時候兌現,最終不成了強製性收稅?說話的是經濟學係的研究生。
聽說已經可以部分兌現。據說給的收益還不錯。
回到家,不知道什麽原因,幾件事匯合在一起,突然讓蒼劍對妻子所說的國庫券有了興趣。第二天,他騎著自己那輛破舊自行車出了校門,到離學校不遠的幾家大銀行門市部,打聽國庫券的兌換可能性。回家後他問妻子:家裏有多少錢?
什麽意思?你我都是學生,能有多少錢?她覺得奇怪,一直對管錢沒興趣的他,突然問了這樣的問題。而且,家裏本來就沒幾個錢。
有沒可能性,籌集到一兩千來塊的現金?
要這麽多錢幹什麽?從哪裏去變那麽多,你以為是孫悟空?百來塊還差不多。她沒太認真的回答,也沒意識到蒼劍可是很認真的。
就是從那天開始,蒼劍對金錢認真了起來!他已從擁有住房上感覺到有錢的好處和壓力。
(原創,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