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故事是芥川最有名的一篇,雖然在初發表時並未引起太多重視。而如今,即使不知道芥川、沒讀過這篇小說的中國人,肯定也聽說過“羅生門”這三個字。羅生門在中文裏已成了一個流行語,被賦予了“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
需要澄清的是,羅生門的這個詞義是由電影《羅生門》引申而來。然而,其“各說各話,真相不明”之義卻來自於芥川的另一名篇《竹林下》, 因為電影《羅生門》將芥川的兩個短篇《羅生門》和《竹林下》合而為一, 羅生門在電影中不過提供了個場景,電影的內容其實出自《竹林下》。
說回《羅生門》這篇小說。羅生門是日本京都平安京中央通往南北的朱雀大道上南端的城門。一個下著大雨的黃昏,一名遭主人辭退的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雨不停地下,家將心煩地想著明日的生計,“窮途末路時,隻想要擺脫困厄,哪裏還顧得上選擇手段?”要從無辦法中尋找辦法,便隻好不擇手段。但是,此時的家將還隻是想想而已,“對於無奈之中淪為盜匪,他還缺乏勇氣。”
待他爬上樓,看到死人堆裏,一個老太婆在拔死人頭發。一開始,他對老太婆是憎恨的、反感的,覺得“揪撥死人頭發是無法容忍的一種邪惡”,此時的他忘了自己剛才還想過當強盜,一心想著主持正義呢。
然而聽老太婆說揪下死人頭發隻是為了做假發,這麽平凡的回答讓家將再次生出憎惡之感。何以如此?難道是因為答案太平凡,令他無法施展正義?而老太婆的辯解將家將徹底推向了正義的反麵。她說,這個死去的女人生前也不是什麽好人,將蛇肉當魚幹賣。不過,老太婆也說,她並不認為那種欺騙有什麽對,“那也是沒有辦法呀,總比餓死好吧。”這也算在為她自己辯解。惡人總能為做惡找到借口,甚至打著正義的幌子,這樣惡人就不需承擔作惡的後果。
家將聽了這番說辭,最後的一點道德正義也褪去了,他“心中鼓起了勇氣”,是開始沒有的當強盜的勇氣。他不再為餓死還是當強盜的兩難選擇煩惱了。為了不餓死,為了自己的活路,他毫不猶豫地剝下老太婆身上的衣服,離開羅生門,躍入黑暗中,不知去向……
這故事像個寓言,表達的是人的利已主義。人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時,便顧不上仁義道德或他人的生死,此乃人性之惡。芥川將人心變化從猶疑到作惡一步步寫來,看得人心驚。家將獨處時尚無法決心作惡去當強盜,反而老太婆一句話,便堅定了決心。何以如此?難道是群體為惡讓他有了依托?初見老嫗拔頭發時,家將抽出刀,貌似正義,貌似對惡的憤怒,其實恐怕也是欺淩弱小。老太婆覺得賣蛇女生前不是什麽好人,故而覺得拔她的頭發無所謂;家將厭惡老太婆的行為,所以覺得扒其衣著也沒什麽;每一個對惡的厭惡(貌似正義)結果又演化為新“惡”。
古人有雲: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竟是這個故事的最好注解。為了自己活下去,有什麽不可以做的呢?道德仁義已沒有辦法約束個體的行為。從死去的女人到拔頭發的老嫗再到想做強盜的家將, 每一個人的惡都被自己或被他人原諒,因為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不然要餓死。我們不也聽說過,為了活下去,人吃人的故事嗎?我們其實都知道人性在極端的情況下會變得肮髒汙濁,再想下去,我竟沒辦法去譴責家將,我無法想象自己處於困境時會是如何想如何做。然而,難道我們因此就可以沉淪嗎?有了借口,我們就可以肆意作惡嗎?人的內心是脆弱的,無論多麽強大的道德、宗教,在人的本性之下都會瓦解嗎?所以我們才需要外部的製約嗎?如果沒有外界的約束,這個世界會不會是個人間地獄?……
通篇讀下來,隻有醜與惡。芥川探求人性,揭露人性之惡,並非投機取巧,賺人眼球,實是他對人性善的渴求,1914年1月21日他給同學恒藤恭的信中寫道:“我覺得善惡並不相反,而是相承……波德萊爾的散文詩,最令人感動的,不是對惡的讚美,而是他對善的憧憬……”
波萊德爾說過:“善並不等於美,美同樣存在於惡與醜之中。”以前一直不解,讀了此篇,似有所悟。
補充:這個故事頗有哥特味道。從芥川的書信散文看,他讀了不少波德萊爾、愛倫•坡的作品,受其影響也並非不可能。故事裏的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生動形象地配合了這個主題。大雨中的黃昏、破舊腐朽的羅生門、散發惡臭的死人堆、矮瘦的白發老嫗在拔死人頭發!請想象一下故事結尾的畫麵:仿佛死人一般、渾身赤裸的老嫗從死人堆中爬起,她在火光中爬至樓梯口,白發倒懸在樓梯旁,望著羅生門下黑洞洞的夜。
很可怖也很精彩。
水滸裏麵的那些落草的好漢,墜入青樓的歌女,初次受賄的人民公仆們,都經曆過羅生門吧。最近有部電影《Platform》,也都有羅生門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