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LORD JIM》 by Joseph Conrad
接著上個月繼續讀康拉德。其實《吉姆爺》這部小說才是他最有名一部,《黑暗之心》倒還在其次。
故事其實非常簡單:身為大副的吉姆一直有著當英雄的夢想,然而,在一次海難中,他與船長等4名白人棄船逃生,置船上八百多名去朝聖的穆斯林於不顧。雖然那艘船最後還是獲救,雖然相比逃走的船長等人,隻有他一個人留下來接受審判,他仍是一個未能履行水手紀律和職業道德的罪犯。審判結果是他被取銷了航海資格。其實這個懲罰並不算太重,然而吉姆從此良心深受折磨,不但無法再繼續他的航海事業,還東躲西藏,生怕別人認出他來,知道他的汙點。最後,故事敘事者馬洛(康拉德的海洋小說裏基本都由這個人物出麵講述故事)介紹他來到幾乎與世隔絕的叢林裏,吉姆因為智慧、勇敢、正直,成了當地土著的偶像,實現了他的英雄夢,更被當地人尊稱為Lord,吉姆爺。然而,由於他心軟救了一夥白人海盜,最後,害死土著領袖的兒子,自己也在土著領袖的槍下飲彈自盡。
康拉德展現了吉姆的弱點,那就是懦弱。一心想當英雄的吉姆成了懦夫,究其原因,是人性中最普遍最無法抵抗的懦弱。懦弱源自恐懼,而人的恐懼是一種本能。那些對生命有著深刻理解的人們,都對吉姆抱有最為深刻的同情和發自內心的惋惜。白力厄利說,“我們為什麽糟蹋那個年青人”;史泰說,“他太癡心了……” 每個名留青史的英雄,他們不過是正好抓住了命運給予的機會,才機緣巧合變得熠熠生輝。那些嘲笑吉姆、看低吉姆、非議吉姆、站在道德製高點上指責吉姆的人,他們隻看到了吉姆那臨了的一跳,卻看不到吉姆備受煎熬的良心。他們也看不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吉姆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吉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吉姆的夢想,吉姆的軟弱,或許也會遭到與吉姆類似的命運,但有些人卻不一定有吉姆的羞恥之心。吉姆之所以令讀者同情,是因為他本應是個英雄,卻因為一念之差成了懦夫,並且在此後的歲月當中,都無法從這個夢魘中逃開。如果吉姆將苦難和不堪作為一種記憶封塵在心中,那它的疼痛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弱,但是吉姆卻將這苦痛融化在血液裏。他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愁苦淒慘的。吉姆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借用書中Stan的話:他是個浪漫的人。他從小就有著浪漫主義的英雄夢。可惜,他太年輕,沒什麽經驗便當上了大副,因為年輕,他不識人,跟一班流氓一起混。也因為年輕,遇上海難時,不知如何應對。出於求生的本能,縱身一跳,跳下了救生艇,仿佛“跳入深井,跳進一個沒有底的窟窿”,從此他“退出了一個世界”,東躲西藏,甚至不願與父親通信,他把秘密與痛苦深藏心底,飽受良心的譴責與折磨。吉姆是浪漫的,吉姆是纖細敏感的,但他不夠灑脫。他的自尊心和羞恥感使得他無法忘記自己所犯的——也許是唯一的錯誤,為此付出一生的代價。
吉姆來到巴多森,逃過了疾病、躲避了暗殺、甚至收獲了愛情,看似他功成名就,但是他始終無法正視和接觸巴多森以外的世界,他仍受著那個可怕事件的折磨。而這個軟肋讓他犯了人生中第二次最大的錯誤。他的憐憫和軟弱蒙蔽了他的理智,輕信騙子白朗,放過了這群野心勃勃的流氓,他寬恕白朗,就好像寬恕了當初棄船逃離的自己,全然不想這隻是言而無信的騙子們編造出的下流謊言,結果把他的朋友和自己的未來都葬送了。然而這一次,吉姆沒有逃開自己的責任,當子彈劃破他的肌膚穿透他的胸口,他終於從自己的恥辱中解脫了,他拯救了自己的靈魂。他總算成了英雄,也許他在第一次錯誤之後就一直在等待著這樣一個機會。
有評論把吉姆跑到土著中去生活看作是他的贖罪,我還是不太認同,我認為他還是在逃避。如果真的要贖罪,他應該留在他自己的人們中間,在哪裏犯的錯,便在哪裏贖罪。這樣大老遠地躲到別人不認識他的地方去,即使有了些成就功績,說明他仍然不敢直麵自我,果然,最後他死了,他終於不用再逃避了,可憐的吉姆。
康拉德以綿密細膩到瘋狂的筆觸講述了這麽一個簡單的故事,他專注於人物的內心世界,他探索吉姆這一角色的心靈世界,刺入內心,拯救靈魂,達到了一定的深度。
本書最有特色的便是康拉德的敘事結構。故事一共四十五章(說實話,太囉嗦了點,好在他的文筆很優美),前四章是以普通第三人稱敘述方式敘述的,第四章作為一種過渡,介紹了整個故事的主要敘述者——船主馬洛,就此,從第五章直到第三十五章,均以馬洛的第一人稱來講述,從他口中聽到看到吉姆,看到別人眼中的吉姆,深入的敘寫吉姆的形象及心靈;在第三十六章,出現了疑是作者的形象——“他”,馬羅以書信繼續講述完整個故事。
而整個故事,康拉德並沒有按時間順序來講述。他先從中間切入,描寫吉姆不能再從事航海後,給人當水上夥計時的與眾不同,說他有名無姓,說他這樣隱姓埋名,不是為了隱瞞身份,而是為了掩藏一件事實。然後,再說到他退到土著人中,並贏得了Lord的稱號。接下來,筆鋒一轉,以船長馬洛的第一人稱口吻開始了綿密的敘述,通過法庭審判,說吉姆如何發現船出事,如何跳船、如何接受審判、如何到處躲藏。故事雖然簡單,但馬洛的敘述中包含了對吉姆人生意義與道德的探索,引人深思。第二部分在吉姆達到人生巔峰時告一個段落,算是整個故事的高潮。第三部分算是收場,以書信的形式敘述了吉姆的最後人生。能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支離破碎,這也需要功力深厚的作家才做得到。
(電影的吉姆爺長這樣,還挺帥的。沒辦法,電影總這樣,要找個醜的不容易。小說裏吉姆很壯實,沒說帥不帥。)
這樣敘述結構的確獨出心裁,讓讀者始終與吉姆保持一定的距離,方便讀者更好地認識吉姆,也能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心靈。講述中有敘寫、有分析、有猜測,使讀者更深的了解人物。康拉德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如此支離破碎,也算得上文字駕馭功力雄厚。然而,人稱的不斷變換,讀起來真的有點亂。
深刻的道德寓意、獨特的敘事手法、細膩的心理描寫、詩情畫意的優美語言,這就是這本書的全部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康拉德的聲望越來越高,著名文學評論家F. R. Leavis將其列為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五位作家之一,認為康拉德之後,沒有哪位用英語寫作的作家的書值得一讀。這本《吉姆老爺》也成為英國文學史上的裏程碑。另一位知名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認為康拉德不但對T.S.艾略特影響巨大,而且對上個世紀 20年代至40年代的英美作家影響深刻,對一係列電影從奧爾森·威爾士的《公民凱恩》至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都有巨大影響。唉,我隻記得他二十歲時還隻知道6個英文單詞呢。
康拉德筆下的神秘海洋,與雨果筆下的海洋絕不一樣,這海洋有康拉德困惑苦惱又勇敢堅毅的靈魂。文中的白利厄利是個神秘的一筆,作者隻說了他的成功,年紀輕輕,功成名就,成了審判吉姆的法官之一。然而,在審判完不久,他航海時便自殺身亡了。為什麽?作者沒有留下一絲線索。是因吉姆的遭遇而感同身受?還是有過不為人知的過去,而終於無法麵對自己的良心?不知道,我們不知道。
《青春》 (Youth)by 康拉德
有詩一般氣質的一個短篇。特有的康拉德式的青春。
主人公“我”,很可能就是康拉德自己,年紀輕輕,才二十歲就被任命為二副,帶領商船去往神秘的東方。除了眼前洶湧的波濤和心中不變的終點,一切都是未知。這艘船是怎麽修也修不好的老船,一會差點漏水沉掉,需要不停的往外舀水;一會又著火需要不停地灌水澆滅。他的青春與衰老的破船算是鮮明的對比,再伴上幾位真正稱得上硬漢的老水手,老到可以蔑視一切驚濤駭浪,老到可以不念得失拚盡全力航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文中歌頌的青春:“O youth! The strength of it, the faith of it, the imagination of it! ”其實不光是體現在主人公身上,也體現在老船長甚至這艘破船身上。梁遇春說康拉德“書裏的每隻船都有特別的性格,簡直跟別個小說家書裏的英雄一樣。”真的,康拉德筆下的船都似有生命力,像是他作品中的一個角色。這艘破船即便一次次被迫停泊港灣修補,總還會起航去往心中不變的方向,不負青春。
最後以文中最後的話來結尾:
……and, tell me, wasn’t that the best time, that time when we were young at sea; young and had nothing, on the sea that gives nothing, except hard knocks—and sometimes a chance to feel your strength—that only—what you all regret?
閑話:看康拉德也牽扯到梁遇春,因他翻譯過康拉德,無奈沒有譯完便染急病去世,英年早逝。他的散文寫得極好。記得讀過他的《春醪集》,文人清談,也挺有意思的。寫徐誌摩,kissing the fire,還記得。
一年將盡,發現看的書大都為英文書,決定找幾本中文書來看。想來想去,最好還是彌補一下自己的空白,將中國四大名劇(非四大名著)看一遍。《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和《桃花扇》
四部中,詞藻最優美的當屬《西廂記》和《牡丹亭》。我知道這兩部劇,應當是從《紅樓夢》裏寶林二位偷看禁書得知的。《紅樓夢》第23回中寶玉說:“真正是好文章!你若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黛玉看了,“但覺詞句警人,餘香滿口”。看這樣的書,最好是讀出聲,至少是默讀,才有點音韻感覺。唐音宋韻元腔。像“也麽哥”啊,“顛不剌”啊,“耍一回去來”這些古語詞凝結出的遙遠氣息都能體現出來。
《牡丹亭》 湯顯祖
我最先看的是《牡丹亭》。原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自《牡丹亭》,孤陋寡聞啊。全劇五十五出,其中《驚夢》、《尋夢》幾出非常精彩。杜麗娘慕色而亡,又慕色還魂,古人浪漫起來也不得了。還有,《牡丹亭》不但大雅,亦大俗也,第十七出《道覡》便是典型代表,要多汙有多汙。
摘幾處精彩的,養養眼: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忙處拋人閑處祝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隻有情難訴。玉茗堂前朝複暮,紅燭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
“偶然間心似繾, 梅樹邊,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淒淒慘慘無人念,待打並香魂一片,守得個陰雨梅天。”
“人易老,事多妨,夢難長。一點深情,三分淺土,半壁斜陽。”
《西廂記》
西廂記有董西廂和王西廂之分,我看的是王西廂。
明人朱權認為:“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
金聖歎對《西廂記》評價很高。他點評了六部才子書,王西廂排名第六,與莊子、屈原、司馬遷同列才子,地位很高了。(第一才子書:莊子《莊子》 第二才子書:屈原《離騷》 第三才子書:司馬遷《史記》 第四才子書:杜甫《杜詩》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 第六才子書:王實甫《西廂記》。)
個人感覺《西廂記》不如《牡丹亭》,因為不太喜歡張君瑞這個人,簡直是個色鬼,純粹是見色起意,很難保證遇見另一個美女不會將鶯鶯拋下。一天到晚就想著著美女,居然一應考就當了狀元,這等情節也隻有小說裏才有!所以,《紅樓夢》裏賈母批評的也對,才子佳人,沒意思。鶯鶯想愛又不敢愛,刻畫的很形象,受身份的製約,收到情書時、張君瑞跳牆相見時的表現欲迎還拒,很符合當時的女性形象。
沒想到的是,《西廂記》是當前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推薦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將其列為《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之一。我們那個時候還不可想象。
第四本第四折有點意思。寫張生赴京趕考,路宿一間客店,夜來作夢:鶯鶯孤身來找他,找到店中,卻有強人欲搶。醒來發現不過一夢。
有一段可以說道盡了男人心聲的話,據說出自《西廂記》,不過我讀完也沒看到這段話,也許是版本不對?
娶妻娶德,納妾納色。 妻妾之差,妻同度歲月,妾權錢導向。 妻乃朋友間之攀比,場合間之應侍,德高者,談吐優雅豁達,恪守婦道,極盡增光之事。妾乃歡喜樂事,床地之術精熟,寂寞而就。嚶嚶細語則心性愉悅,遊戲間,心情舒暢,一解身心之疲。
也摘抄幾句:
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幽僻處少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
雲路鵬程九萬裏,雪窗螢火二十年。
侯門不許老僧敲,紗窗外定有紅娘報。
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他傾國傾城貌。
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裏程。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至於《紅樓夢》裏引用“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出自第三本第二折《鬧簡》。“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了,出自第二本第一折《油葫蘆》。
洪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朝初期劇壇的雙璧,當時有“南洪北孔”之說。粗粗翻了翻,唐明皇被寫成了多情種。其實這兩部劇政治曆史情節較多,更多的是通過男女主角的悲歡離合,串演一代興亡的曆史故事。不過,李香君的形象就比楊玉環高大了許多。
《長生殿》刻畫的唐明皇形象鮮明,楊玉環相對太弱,不足提也,她在第25出《埋玉》就被賜自縊而亡,後麵主要是唐明皇的對她的思念了。
《桃花扇》多說幾句。整個四部劇中,我最喜歡李香君,這部劇像是烈女傳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李香君卻奩罵逆賊。孔尚任開篇就說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而該書絕大部分筆墨也是在講述南明王朝的風雨飄搖,全劇四十出,侯李的故事隻有三四出吧,雖是貫穿全劇的主線,但卻細微到若隱若現,像個引子。當然,讀者們讀懂了作者最想表達的東西:南明王朝內部的紛爭、賣弄權勢的黑暗、侯方域等救國青年的軟弱,而我隻想讀懂李香君的心。可歎佳人是真佳人,才子卻是懦弱小人。最後金陵城到底還是陷落了,卻不是為了成全他們,不像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最後的道士道:“嗬呸! 兩個癡蟲,你看國在哪裏,家在哪裏,君在哪裏,父在哪裏,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麽?”然後兩人就一聲“曉得了”,便入了道家。好不容易相逢就這樣結束了。我覺得好莫名其妙,國破與他們的愛情何關?為何國破就必須斬情?
又一次孤陋寡聞,沒想到這個出自《桃花扇》: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總之,若將《西廂記》與《牡丹亭》相比,我喜歡《牡丹亭》。若將《長生殿》與《桃花扇》相比,我更喜歡《桃花扇》。
最後,又看回英文小說 。
《死者》
——選自《都柏林人》 詹姆斯 ·喬伊斯
喬伊斯是意識流大師。我有自知之明,《尤利西斯》、《芬尼根守靈夜》我壓根從沒想過要去讀,但是他的《都柏林人》卻是讀了好多遍,中譯本、英文原版。十五篇小說篇篇精彩,他筆下是那些人人都曾經曆,最平淡無奇、轉瞬即逝的時刻。然而,如果細心體會,你會心有同感,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過往的小片段,埋藏在記憶深處,被喚起後卻又撩動你心弦。
這些故事喬伊斯縱向上按照“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會生活”四個階段安排故事順序,在橫向上描繪了各個階層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人,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喬伊斯自己說這部短篇小說的主旨:“我的意圖是為我們國家的精神道德史寫上一個篇章,而我之所以選擇都柏林作為背景是因為我覺得那座城市是癱瘓的中心。”我覺得“癱瘓”一詞譯為麻木更合適。文章的主旨是人性中的麻木,而不是人性的泯滅。他以怎樣的態度來寫都柏林人的?同情還是嘲諷?我想還是同情,對掙紮於困境中的同胞的同情與理解。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喬伊斯對自己至愛的國家與同胞,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他下筆時,與人物們保持一定距離,帶著同情介入。更多的時候,欲言又止,在文章裏留下空白,讓讀者自行思考體會。
喬伊斯文學才情高,寫這部短篇時1907年,大約二十多歲。他喜歡玩文字遊戲,搞文體實驗。除了寫實的白搭手法外,也大量運用象征表現。比如《死者》裏,妻子的一雙靴子一隻站立,一隻倒下。象征著夫妻兩人不同調,同床異夢。當然,也可能是我們讀者的附會。Donald Torchiana說喬伊斯具有超乎常人的才能,他的文字遊走於悲劇與喜劇之間,惡毒與濫情兼而有之。
《死者 》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講述的是主人公加布裏艾爾在姨媽家聖誕晚會上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晚會後他和妻子格莉塔回到旅館後所發生的事情,妻子因一首歌曲而懷戀少女時期因她而死的初戀情人。加布裏艾爾的心情在此事件前後的轉變。第一部分現實主義手法,而意識流貫穿第二部分。
“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 本文的中心事件聖誕盛宴,一次狂歡,作者事無巨細地描述參加宴會的人們、談話、音樂、舞蹈,看似快樂,然而仔細品味,都柏林人的精神世界 , 他們循規蹈矩的生活和無可奈何的心態正是愛爾蘭人當時在英國控製下的麻痹人生的真實寫照。比如屋內冬烘的溫暖與窗外的寒冷、喧鬧與寂靜、嘈雜與諦聽、高談闊論與闐寂的記憶。在快樂中突然被悲哀的浮思所擊中,憂傷之念來無蹤,去無影,卻在轉瞬之間改變了“歡樂”的性質。
喬伊斯筆下的“ 死者”包括三類人:第一類是已經死去的人,如格莉塔少女時代的戀人邁 克爾·富裏。第二類是即將死去的人, 如加布裏艾爾兩個年事已高的姨媽。第三類是那些活著的但還未從精神創傷中解脫的人,即“活死人”。 例如,加布裏艾爾的妻子格麗塔,雖已為人妻為人母,但仍未能忘懷昔日戀人,一首舊歌便令她動情傷感不能自已。 其他人,諸如:瑪莉·簡自從父親死後就一直和兩位姨媽住在一起,老姑娘了。年輕的女仆莉莉似乎有一段痛苦的經曆,“被一個男子騙走了身上所有的東西,” 一提起結婚就心酸。 弗雷狄·馬林斯,嗜酒,永遠“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還有那些梅勒裏山修士們,他們“從不說話, 每天兩點鍾起床,晚上睡進為自己準備的棺材裏”。至於主人公加布裏艾爾,是《死 者 》中著墨 最多的人物,他也包括在喬伊斯筆下的死者之列。
關於加布裏艾爾這位主人公:加布裏艾 爾的形象多少帶有喬伊斯本人的影子。從表麵看,他受過高等教育,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職業教師,業餘為報紙寫文學評論)。妻子美麗,有兩個孩子。本來,他覺得自己十分幸福,而且他在這個大家庭中的重要位置在晚會中已經充分體現出來。然而,他很敏感,時時提醒自己盡量避免和別人打交道,不要淩駕於他人之上,他在心理上不能和別人溝通。作者用三人故事來描述:第一次是他剛一進門見到女仆莉莉時,愚蠢地問她什麽時候結婚,令她尷尬,而莉莉的回答又讓他尷尬。他從小就認識莉莉,而此時他卻感到人與人之間心理上很陌生。第二個小故事,跟女同事艾弗絲一起跳舞時的談話,他和她本來是同一階層,社會政治等觀點卻格格不入,最後,艾弗絲沒有吃飯便提前離開。第三個故事最重要也最嚴重。作為丈夫,他自以為幸福, 卻不知道妻子心底埋著初戀情人,更不知道她的初戀情人因她而死。而他作為她的丈夫,“ 竟在她的生活中扮演了一個多麽可憐的角色”。多年相處的妻子,現在竟變得這麽陌生,作為一個活著的人,卻受到感情癱瘓的煎熬。於是他想到了死者——那個曾為格麗塔而死的邁克爾·富裏。他由此想到了行將死去的人——可憐的朱莉婭老姨媽,想到了包括自己在內仍 活在世的人們,“一個個地都會成為幽靈。”
再來說說小說中的高潮,妻子初戀情人的幽靈的出現:喬伊斯設計這個故事時,先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樓台相會的一幅畫作鋪墊,然後這個故事由一首民謠歌曲《奧格林的少女》帶出。妻子站在第一段樓梯平台處,凝神靜聽,這個形象深深打動了丈夫加布裏艾爾。音樂將逝去的人與眼前的世界聯係起來,也許妻子的初戀情人邁克爾的靈魂也在現聲傾聽呢?Michael O’Brien說,“音樂是文本裏的一麵鏡子,反應人物角色的過往形象。”少年早逝的邁克爾的愛戀形象一直活在妻子心中,最優美的歌曲表達最悲傷的故事,最遙遠的故事最貼近人的心靈。這首歌曲拉近了時空隔絕的一對戀人,仿佛人鬼在聖誕節時再度重逢。當妻子在丈夫的追問下,說出戀人因她而死,情勢即刻逆轉。加布裏艾爾覺得“一陣莫名的恐懼,罩頂而下,仿佛在他眼看著即將成功之際,某個無以名狀的、蓄意複仇的東西衝著他而來,集結了幽冥世界的力量要來對付他。”知道邁克爾這個人的存在,知道他為妻子 而死,顛覆了他對夫妻關係的認知。他覺得“他和她仿佛不曾有過夫妻一場”,這個近乎危機的領悟,引發他的深思,自己的枕邊人,竟然在內心深處另有愛戀,他憤怒、他羞愧。真愛讓邁克爾雖死猶生,而他卻由欲望主宰,麻木地活著,雖生猶死。這一醒悟與發現,讓他恐懼、讓他懊悔。回想自己的虛榮,對女仆莉莉的傲慢、言語輕佻,回想對艾弗絲理不直氣不壯的爭論,對時日無多的朱莉亞姨媽的嘲笑。心中徒留悵惘。想著自己與妻子,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看著妻子睡熟的容顏,加布裏艾爾淚水盈眶,“一個人曾經為她而死去,……她的丈夫,在她一生中扮演了一個多麽可憐的角色。”子夜獨思,窗外大地白雪覆蓋,此時,生者與死者,距離是那麽近。他想到死,“一個接一個,他們都變成了幽靈。與其隨著時間流逝,黯然地枯萎凋零,不如趁著滿懷激情的青春年少,勇敢地跨進另一個世界。”他想到死者邁克爾,“他從未對任何一個女人動過那樣的感情,但是他知道那一定是真愛。” 他仿佛看到了邁克爾,“一具年輕的形體,站在雨中的樹下。”加布裏艾爾悟到:生命本來就蘊含著死亡,生者與死者互為異已。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生宿命,無從逃避。但死亡也會鼓舞生者,勇敢地活下去,創造生命的意義。從這一點上來說,《死者》這篇小說與其他十四篇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加布裏艾爾的覺醒,他不再麻要,他說“是時候啟程西行了。”這句話猶如一句謁語,他聽見了自己內心的召喚。他想要采取行動,改變現狀。西行意味著什麽?歐洲大陸在愛爾蘭的東麵,西行意味著重返愛爾蘭,考慮到他與艾弗絲小姐的對話,西行還有深層的文化回歸與民族認同的積極意義。
一場聖誕舞會晚宴,眾聲喧嘩,最終歸於黑夜白雪。
大雪這個意象在全文中出現了十多次,最後一段最為精彩:
It had begun to snow again. He watched sleepily the flakes, silver and dark, falling obliquely against the lamplight. The time had come for him to set out on his journey westward. Yes, the newspapers were right: snow was general all over Ireland. It was falling on every part of the dark central plain, on the treeless hills, falling softly upon the Bog of Allen and, farther westward, softly falling into the dark mutinous Shannon waves. It was falling, too, upon every part of the lonely churchyard on the hill where Michael Furey lay buried. It lay thickly drifted on the crooked crosses and headstones, on the spears of the little gate, on the barren thorns. His soul swooned slowly as he heard the snow falling faintly through the universe and faintly falling, like the descent of their last end, upon all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喬伊斯筆下的雪花似乎已經變成了命運的精靈,伴隨著加布裏埃爾一瀉千裏的幽思,整個愛爾蘭,整個世界,包括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為茫茫大雪所覆蓋。大雪落在艾淪沼澤、香儂河穀和十字架的頂端、荒叢中的墓石上,飄落到所有生者和死者的身上。大地白茫茫一片,它是這個世界最終的主宰。在我看來,這篇小說不止是悲哀,簡直是哀慟。在快樂的對立麵,不是悲傷,而是虛無和無邊無際的寂靜。最後這一幕雪景,加布裏艾爾對真愛與欲望,對死亡與生命的領悟,對世俗生活的困境、對國家民族命運的爭議,在一片大雪中,得到了超脫。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如果,現在有人再寫一篇類似的小說,有人會理解嗎?會仔細體會領悟作者想要表達什麽嗎?
電影
《控方證人》
導演:比利·懷爾德 主演:泰隆·鮑華, 瑪琳·黛德麗, 查爾斯·勞頓
黑白影片,瑪琳·黛德麗50多歲的高齡一點不覺老。構思很巧。情節不反轉幾次怎麽能算得是燒腦電影的鼻祖?
本月看了幾部公路片。以前看過的有《末路狂花》和《在路上》。本想重溫一次《末路狂花》的,不過沒時間就沒看了。
《瘋狂的麥克斯》
Mad Max Fury Road
我覺得這不應該算公路片,應該是科幻片,雖然所有的打鬥都在中路上完成的。我最不喜歡看科幻片,因為科幻片隻帶給我冰冷與絕望。這部也差不多,總之是世界末日。不知道為什麽把這部影片算到公路片裏去了。至今未看過《三體》。
非常不喜歡這類電影,把它看完,我也算自虐。
《逍遙騎士》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羅賓·威廉斯。影片最後很震憾,兩人就這樣被人一槍一個的轟掉了。
影片裏,幾個人每次深夜閑聊總是越聊越深,深到無法繼續下去,沉默。
三個男演員,個個大名鼎鼎。
《荒野生存》In The Wild
真實事件改編。
擁有時不知道珍惜,失去後再想要就不可能了。
《肉與靈》 (On Body and Soul)
2017年柏林金熊獎最佳影片。匈牙利電影。
這部電影一般人看不下去,我也看不下去。悶。一路悶到底。又很creepy。比如電影的設定在屠宰場。有些鏡頭不能多想,比如屠宰牛的過程。最後,女主自殺,很清晰的鏡頭,鮮血淋漓。然而,因為男主的一通電話,她自己包紮傷口,去醫院處理,跑雲跟男主去做愛了。這個有點搞。
當然,影片最大的賣點,之所以得獎,我想是構思奇巧。一中年男,一年輕女,總是做同樣的夢,在夢裏,兩人都是鹿,一起找樹葉吃,一起喝水,但並沒有交配。現實中,最後兩人上床了,再也不做相同的夢了。
影片的結尾,隻有白雪茫茫的森林,再沒了那兩隻鹿。
整個故事像講述soul mate的故事。女主本來是孤僻木訥,不苟言笑。但最後做完愛第二天清晨一起早餐時,她笑了。也許是因為孤獨的靈魂總是互相吸引?
《暴雪將至》The Looming Storm
太像了,電影各個方麵都讓我想到那部韓國電影《殺人回憶》。連續多宗女性被奸殺的案件難以偵破,下雨天泥濘滿地的場景設置,非常地像。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
段奕宏在東京電影節上奪得大獎。
我覺得唯一與《殺人回憶》不同的就是男主角背景的設定,一個工廠保衛科的想上調至公安局,這個情節很有中國特色。
本月的句子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本月有什麽我記得的事?
11 月25日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他的作品很唯美,他的軍國主義意識我並不認同。不知怎麽,就是他切腹這件事很震憾。
這個月寫了一篇很長的故事,暫名《人間四月芳菲盡》。寫完就扔一邊了,必須得晾一段時間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