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ay or One Life

唯讀書與寫字不可辜負
正文

2017年10月閱讀觀影筆記

(2017-11-01 14:31:47) 下一個

這個月除了沒認真寫什麽文章外,書讀了7本,電影看了4部,算不錯了。

1.《Understanding Fiction》 by Cleanth Brooks and Robert Penn Warren

這是第三版,早已不是奧康納看的那版了。

為什麽看這種書?直接看原著不就行了?著者前言裏有段話說得挺好:A spectator who really understands football or baseball certainly enjoys witnessing a game more than one who scarcely knows the rules of the game. 我看這種書大概是為了今後讀小說時獲得的快感更大點吧。僅看了前兩章,以後留待下月再看。下麵揀些有意思的說說。

1.《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by James Thurber

Thurber 是《紐約客》的編輯與漫畫家,他筆下的Walter Mitty已經成了一種代表性人物,Mittyesque因此而成了一個新詞,意為逃避現實,追逐白日夢的人。2007年我在博客上寫過一篇介紹Thurber的文章,現在連是哪個博客也不記得,更別說打開再重讀了。電影也拍過幾版,《白日夢想家》就是出自此文。

2. 《Young Goodman Brown》 by Nathaniel Hawthorne

霍桑的書太陰鬱,也許是時代太遙遠太陌生。當時宗教之於人的意義太大,大到我無法理解的程度。文中有關森林的意境營造得很好。

3. 《The Furbished Room》 by O. Henry

我一直不喜歡歐亨利的小說,太取巧,太多的巧合與surprise,削弱了小說其他東西的作用。情節、內容、意義、談話皆為著最後結尾那驚人的一筆。

但是這篇小說有一樣有趣的東西:縈繞的氣味仿佛會說話會召喚。Oh, God! Whence that odor and since when have odors had a voice to call?

4. 《Vanka》by Anton Chekhov

年紀大了,簡直不敢看這種太悲苦的小說。

但是,如果從分析寫作的角度看,這篇好過歐亨利的小說。《凡卡》的結構很奇特,簡直算不上一篇小說,就是凡卡在寫信,訴說自己悲慘的學徒生活,許諾對爺爺好,求爺爺接他回去。然而,小說結尾,沒有地址的信投進郵箱,這一舉動使這篇小說才在結構上成為一篇小說,gives the story its shape。這大概也是情節的作用。上麵提到的歐亨利的那篇不如本篇,就在於情節上的不夠連貫、不夠真實,而這篇naive factuality改變了小說的基調,hardens the reader’s heart.

5. 《Araby》 by James Joyce

嚴格來說,這算不得一篇小說,說是散文似乎更合適。全文緩慢地敘述一件一件小事,交待他小時候的玩伴、死去的牧師、他的姑姑姑父。全是從一個孩子眼中看世界,然而,如果它們隻是起到背景交待的作用,或純粹是為了營造氣氛的話,未免所占比重太大。實際上,把它們串起來看,它們的作用很大,且不可少。所有這些人或事,都指向了這個孩子的失望(disappointment)與孤單(isolation)。這也是這篇小說的主題。這個故事表麵似乎在說小男孩的puppy love,實則是反應了他的isolation。

……其他的懶得一篇篇地寫了。

本月閱讀的重點:Joseph Conrad

康拉德出生在沙俄統治下的波蘭,父親是政治犯,遭流犯。12歲時,父母雙亡,跟隨舅舅生活。16歲,離開大學,前往法國馬賽,開始船員生涯。後來,主要在英國商船上當水手,一直做到船長。29歲加入英國國籍,32歲時開始用英語寫作。出來闖世界時,隻認識6個英文單詞,卻在後來以英語寫作成為著名的文體作家,堪稱文學史上的奇跡。對比他,真是叫學了幾十英語,現在英語國家生活的我情何以堪。另,康拉德從事寫作,離不開約翰·高爾斯華綏的鼓勵。後者是當時英國著名作家,乘坐康拉德的船,在船上,兩人經常討論文學。

(我就是喜歡八卦:高爾斯華綏以《福爾賽世家》獲得諾爾獎。而他的寫作卻又少不了他的堂嫂的鼓勵。他迷戀堂嫂,後者卻讓他別浪費了才華,好好寫作。於是他就一發不可收拾,寫了幾十年。貴族子弟啊,貴族子弟!)

有評論說康拉德的寫作:筆走龍蛇,凡星河晨霧、海濤孤帆無不翩翩入畫,亡國之恨、無家之苦莫不剪裁成書。一顆心在茫茫大海中跳動,外界 與內心既淺近清晰,又朦朧深遠。多民族文化背景交相掩印,憂鬱和曠達融為一體,懷疑和信仰鑄於一爐,宇宙和內心彼此交融,海濤的聲響與船員的呼喚此起彼伏——悲涼、雄偉、壯闊、深沉,這位海員作家的境界真的非同凡響。陸地與海洋、文明與原始、黑與白便是他的主題。作家思想的深度決定小說主題的深度,作家生活的積累決定小說內涵的廣度與厚度。康拉德的小說正體現了這一點。

康拉德的作品被分成三類:海洋小說、亞非小說和以歐洲為背景的小說。前兩類有些融合之處,難以分清,其實寫亞非的小說很難與海洋分開,而歐洲類的小說往往參雜了政治元素,也可以稱為政治小說。

這個月我讀了他的三本代表性作品,上述三類作品各一。

2. 《黑暗的心》 (Heart of Darkness - 1899

這是康拉德最為有名的一部小說 。

The Horror! The Horror!

彌漫全書的夢魘般的氛圍和讀來幾乎是喃喃自語的筆法,講著一個傳奇故事,卻又沒有一點傳奇跌宕的情節,甚至連真正完整的人物關係都沒有,觸目驚心之處隻是夢囈般輕描淡寫。The Horror! The Horror!

黑暗之心果然黑暗,到處都是等死的黑人白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情景氛圍營造之逼真,任何作者所感受到的,細小的感覺都會無限放大。到處都是描寫景物,加上心理活動。長句子、排比,情節發展的很緩慢。這正是我缺乏的能力,下筆往往是直入主題。看看名家的小說,許多都是以景物入手,表現主題,比如福樓拜。本書中許多語句精彩值得摘抄。

康拉德是現代主義小說的開山筆祖。有人說:如果隻能選擇一本現代主義小說,那就非《黑暗之心》莫屬。這篇小說短短四萬字,隻是個中篇,但它有兩個很大特點:第一,在寫作手法上,采用第一人稱敘事,從一個不知名的人角度中來聽查利·馬洛講故事。而真正的故事又用馬洛的口吻講出來,仍是第一人稱。無名氏與馬洛有交流,而馬洛與真正的主角Kurtz也有交流。當然,讀者主要是隨著馬洛看完這個故事。第二,這個故事開啟了意識流的寫作手法,對之後的伍爾芙,甚至對博爾赫斯影響都很大。在讀這個故事時,經常是看著馬洛說啊說,寫景狀物,抒發感情,由此塑造了一個非洲腹地的蒼茫景象(“蒼茫”兩字似不準確,但暫時還未想到更合適的詞)。

所謂“黑暗之心”一是說非洲黑暗的叢林,因為非洲像顆心,而剛果處於這顆心的中心。再就是象征比叢林更黑暗的人心。

有意思的是,Kurtz雖是小說主角,但其實著墨並不多, 主要是采取迂回手法,讓讀者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先從馬洛一路上遇見的各種人口中聽到有關Kurtz的軼事,等作者好不容易見到Kurtz時,他已一病不起,沒多久便死去了。其實Kurtz本人與馬洛並沒有太多直接交流或對馬洛有多大直接影響。應該說整個非洲叢林、土著黑人的悲慘加上Kurzt合在一起給了馬洛這種“黑暗之心”的印象。

說說Kurtz這個人:從一些人口中相傳,他什麽都會,音樂、美術、政治,隻要他想做什麽,沒什麽辦不到的。他利欲熏心卻精神強大,馴服了土著並且讓他們具備了“攻擊”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不算是純粹的守財奴。他對黑人的影響多少有點正麵意義(不知道我這麽說,會不會被當今的種族主義者批評)。他就是人類那顆黑暗的心。一個正直的騎士進入黑森林變墮落,或者幹脆變成了魔王,用象牙誘惑貪婪的人類,當他們受盡折磨找來時他卻死去了;或者說貪婪的人為了象牙進入森林卻被下了咒語,墮落成財寶的奴隸了等等。

我不懂為什麽有人會批評康拉德對黑人的態度。我們首先要明白他所生活的時代,他對黑人的認知必定有時代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認他是同情黑人的。比如他說,設想一隊帶著各種可怕武器的黑人闖進英國某條街道,把前後左右的鄉巴佬都抓來幫他們搬運東西,那麽頃刻間那兒的每座農場、每間茅屋都會空無一人的。他設身處地的理解黑人的痛苦,但他並沒振臂一呼,起身領導黑人反抗。畢竟他是19世紀末殖民主義大英帝國的白人,能有這種同情心已是不錯。

馬洛厭惡撒謊,他說:You know I hate, detest, and can’t bear a lie, not because I am straighter than the rest of us, but simply because it appals me. There is a taint of death, a flavor of mortality in lies –which is exactly what I hate and detest in the world—what I want to forget.但是當他回到西方社會,見到了庫爾茲的未婚妻。為了拯救她的靈魂,馬洛說了謊,於是也成了自己所看不起的那種人。因為謊言,因為虛偽,西方文明得以繼續存在下去,庫爾茲將在這個世界裏被人記住再被遺忘。

關於那個非洲土著女人,她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Kurtz的情婦,她更像征著豐饒而神秘的非洲那巨大軀體,是晦澀而熱烈的非洲靈魂。從唯有她不害怕汽笛來看,她是非洲黑暗力量最佳的代表。

這本書其實不用作廣告就已是非常有名的一本書,不過,我還是願意為它再做做廣告:

  1. 海子自殺時,身邊帶著四本書,《黑暗之心》便是其中之一。海洋、神秘主義、冒險、我們甚至可以破解“海子”這一筆名。難道他是說他自己也有一顆“黑暗之心”?
  2. 著名電影《現代啟示錄》便是改編自本書。導演科波拉、主演馬龍·白蘭度隻不過把場景轉換到了越戰時期的越南東南亞地區。看電影時,能感覺到很多細節出自此書。

3.《水仙號上的黑水手》(The Nigger of the 'Narcissus' - 1897

此書是康拉德著名的“海洋小說”的代表作之一。黑人水手惠特一上船就病倒在床,對整個航行沒有出過一點力,卻處處表現出“暴躁和怯懦”。最後,惠特死在船上。海員們為他舉行了水葬,惠特的屍體剛一掉在海裏,海麵上就刮起了一陣怪風,在惠特死之前,船員們心懷鬼胎,互相猜忌。風暴開始船員沒有了開始自私、無情,經過共同團結戰勝了風暴,並且的此後一切正常,“水仙號”抵達英國,海員們登陸後四散而去。

惠特這個獨特的形象激起過評論家們的巨大興趣,評論《水仙號》成了解釋惠特的意義,結果又多少康拉德評論家就有多少惠特。而其實,惠特不過是陸上千千萬萬具體社會現象投向大海的陰影的焦點。康拉德把人類的普遍痛苦“物化”成了惠特,從而塑造出一個獨特的人物。我覺得奇特的是,當時是19世紀末期,奴隸製並沒有廢除,惠特雖是個黑人,但他沒有一點自卑或奴性。他可以懶惰,可以怯懦、可以暴躁,但他從未表現出自己低其他白人船員一等的態度,他從來是不卑不亢,甚至可以指使白人船員為他幹活。而其他船員也聽從。要說原因,可能是海洋上人與人之間更平等,沒有陸地上那麽等級森嚴。

康拉德小說的一個重要敘述特點就是多重聲音的混用,前麵在《黑暗之心》裏已提及過。此書中亦如是,敘述聲音從非人格化到第一人稱複數再到第一人稱單數的變化,與作者在小說裏所表現的海員從孤獨到團結再到分離的主題有對應關係。不僅敘述者的身份,連作者的語言和態度都在不斷變化,以適合表現主題的敘述需要。作者一會兒是船上的海員,參與其他海員的勞作,一會兒仿佛置身船外,以超脫的身份對船員的行動品頭論足。

4.《秘密特工》 (The Secret Agent - 1907

看過格雷厄姆·格林、毛姆、約翰·勒卡雷的間諜小說,沒想到康拉德也寫了間諜小說。這本書雖不如上述那些間諜小說精彩,但仍值得一看。而且,之所以不夠精彩刺激,是因為作者的寫作重心並沒有放在情節的設計上,康拉德是想表達對無政府主義、恐怖主義的反感。

此書的靈感來自於1894年,一個法國無政府主義者因攜帶的炸藥提前爆炸而慘死在格林尼治公園,死者原本的爆炸目標和目的不得而知。康拉德以此為素材創作了本書。此書預見了20世紀恐怖主義和無正義主義的猖獗。據說,911事件後,該書成為“美國媒體引用最多的三部文學作品之一”。另兩部是什麽,我不知道。但這本書之所以被引用是有原因的,我摘抄一段裏麵人特討論恐怖襲擊的片段:

“……你們可以去襲擊皇室成員或者總統,會造成轟動。但隻是暫時的,而且也不如過去的效果好。現在的政府首腦一上台就做好了被襲擊的準備。刺殺總統現在也已經不是什麽大事件了,有很多總統被刺殺,人們見多了。再比如,襲擊教堂,看起來很恐怖,但效果不好,因為蠢人們會認為你是因為宗教信仰問題而選擇教堂的。同理,如果你去飯店或劇院搞一場爆炸,人們也會忽視你的政治訊息,他們會以為這是一個被生活所迫的窮人的無奈之舉,或是報複社會的行為。這些襲擊都過時了,給無政府主義新人當教材都過時了。我們要製造一起爆炸案,要對社會有足夠衝擊力,要有十足破壞力,表示你們會對這個社會造成重創。而比如,襲擊美術館,會引起轟動,但影響力不夠……”

你能想到這是寫於1907年嗎?難道那個時候恐怖襲擊就那麽流行了?原來歐洲是恐怖襲擊的發源地。這些什麽ISIS、什麽基地組織、什麽塔利班,太弱了,不過是抄襲而已。歐洲才是恐怖襲擊的老祖宗!

這本書也被改編成了電影,上一部也是。

5. 《中國近代史》 蔣廷黻著

寫史最緊要客觀,然而,寫史書的人無不有自己的立場,所以史書又極難客觀。蔣先生的這本《中國近代史》,短短五萬字,編年體,無太多具體的細節,卻條分縷析,娓娓道來,深入淺出,語言精練又理性,讓人在獲得閱讀快感的同時,把握近百年曆史的脈絡,曆史變遷的內在聯係和對曆史問題的理性詮釋。

他說:從民族的曆史看,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的致命傷。失敗以後尚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倘使 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移到道光鹹豐年間,我們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遠東的近代史就要完全變更麵目。

——可歎啊,失敗後還不知道敗在哪裏,尚不思改革,這才是民族致命傷。

他對公認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提出不同看法,認為他明明知道中國的問題在哪,但他不敢公開提倡改革,不願妄自清議,讓主持清議的士大夫睡在夢中,他讓國家日趨衰弱,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鬥。對於曆史教科書中的賣國賊如琦善、耆英等人。他說:我們不責備他們,因為他們不足責。 對於恭親王亦?、文祥評價卻很高。總體印象,他對我們曆史課本中的賣國賊們,如琦善、李鴻章等人的分析都很客觀,解釋了他們為什麽會主和。當然,主和造成了割地賠款,他們成了千古罪人。可見我們民族還是好戰,不願妥協。

這本書成書於1938年,有人批評他全盤西化,這要與他的個人經曆掛鉤來看。他一生主要是做官,做學問的時間很少。書中談及曾國藩時,他說,是洪秀全而非曾國藩才是皇權的崇拜者。曾國藩一方麵想要革新,接受西洋文化;另一方麵,又想守舊、維護舊有的秩序,保護中華民族固有的美德。我倒覺得,曾國藩的道路,也許是未來中國可行的道路。

小小一本書,讀完意猶未盡。如果當今的中學生在學中國近代史時能補充閱讀這本書就好了。另,沈渭濱寫的導讀太長,除了蔣先生的生平介紹外,其他未讀。

又是湖南人。中國近代史上多少湖南人!他是民國時期的重要人物。可惜,一生也有很大汙點。奪下屬的妻子,與原配離婚,導致原配到處大鬧,令其顏麵盡失。說實話,如果光看他的麵相,而不說他的文章,我很不喜歡,總之這種麵相不像好人。

6. 《帶著鮭魚去旅行》 (意)安伯托·艾柯

艾柯(Umberto Eco)是著名意大利學者(中世紀學家、符號學家)與作家。他極為博學多才,橫跨多個領域,並在這些領域中都有建樹。其最有名的小說是《玫瑰的名字》,中世紀的謀殺案,全是修士,圖書館或宗教辯論。他甚至寫了好幾本童書。

這本書是他的一個小集子,以仿諷出名,讀來讓人忍俊不禁。來看看他的搞笑功力:

……有一個判斷電影是否色情的標準,就是根據浪費掉的時間來計算。……我重申一遍,你到電影院去看電影,如果角色從A點到B點花費的時間超出你願意接受的程度,那麽你看的就是一部色情片。

書中還有關於蒙娜麗莎的驚人描述,實在不雅,我就不抄在這裏了。

可惜,作者去年2月19日已作古了。

7. 《人類群星閃耀時》 茨威格

一般人所知的茨威格大約就是他那篇著名的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記得還是中學時讀過,同一時期還讀過一篇施篤姆的《茵夢湖》,總把兩者弄混,其實後者更優美一點。

茨威格其實寫了許多人物傳記。這一本《人類群星閃耀》類似於曾經在中國大陸火過一時的房龍係列,屬於科普類型。作者不愧為名家,筆下文學很有激情,所以曆史事件讀來栩栩如生,其真實性如何就不得而知。

開篇第一個故事便是穆罕默德二世攻占拜占庭。在這個年代再讀這個故事,真是驚心,哪一天奧斯曼帝國卷土重來怎麽辦?我真的有點phobia。其他故事也各有各的精彩,但我要格魯希元帥鳴不平,單純把滑鐵盧一戰的失敗歸罪於他有點過了。天時地利人和,估計那時,拿破侖已是大勢已去,即使贏得這場戰爭也難挽頹勢。更何況,用人不當也是他的責任,再說,他明明要決一死戰,卻派走一支部隊,這也是拿破侖用兵上的問題,單純把格魯希沒有自作主張回來增援當作死罪真是不公平。

這本書讓我想起肉聯上8、9月份的苦丁山大師,一樣的風格啊。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是個和平主義者,又傾向於蘇聯。晚年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而亡。

 

 

電影

《Ms. Sloane

電影真好看。這個女人真可怕,太強大了。“全盤掌控,一招致勝,所有人都在她的布局之中,局中最大的棋子是她自己,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劇末,律師問:這樣值得嗎?她說:Career suicide is not so bad when you consider the alternatives is suicide by career.

導演John Madden名字不太熟悉,但其實他是《莎士比亞在戀愛》的導演。

 

 

 

《Whiplash(爆裂鼓手)

如果玩音樂玩到這個份上,真說不出是enjoy or torture。我佩服主人公的執著。我甚至覺得一個人的passion 可以彌補他才華上的不足。不瘋魔不成活。

這個老師是魔鬼。我看著他的照片都怕。

邁爾斯·特勒 (Miles Teller)的電影看了有幾部,這部最好。

本片榮獲聖丹斯電影節最高榮譽評審團獎和觀眾選擇獎,入圍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提名同誌棕櫚獎,並入圍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斬獲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音效三項大獎。

新銳導演Damien Chazelle因此片聞名,也以編劇身份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並以導演身份入圍英國電影學院獎和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提名。

《Apocalypse Now(現代啟示錄)

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馬龍·白蘭度

太冗長,觀影者的普遍反映。因為這部電影改編自《黑暗之心》,而該書的重點便是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而非KURTZ的什麽光榮曆史,沒有太多情節,所以電影也是,重點在於通過尋找KURTZ的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來反映越戰。說實話,電影裏KURTZ的情節比重很大了,馬龍·白蘭度肯定要曝光率的。小說裏KURTZ出場沒多久就死了。

哈裏森·福特那時候還是個青蔥小夥子。

《The Way We Were(往日情懷)

導演:西德尼·波拉克  主演:巴巴拉·史翠珊  羅伯特·雷德福

鬧片荒的時候,就翻出電腦裏的這部電影再看一遍。

波拉克擅長拍攝反映當今社會政治問題和揭露社會現實的影片。這部愛情電影具有濃厚政治意味,更因為濃厚的知識分子味道,在好萊塢別具一格,是好萊塢經典愛情電影。

編劇Arthur Laurent是當時好萊塢知名編劇。出自他手的電影有《西城故事》等。他畢業於長青藤學校康奈爾大學。他讀書時,有個同學就熱衷於政治,並竭力說服別人同意其政治觀點,他以此為原型塑造了Katie這個形象。據說此片拍完後,他非常不滿意。導演波拉克亦承認拍得不好,但沒想到社會認可度很高。

有意思的一點:本片是詹姆斯·伍茲的電影處女作。在這部電影裏,他演一個亦步亦趨,跟隨Katie 的小跟班。

其他:

本月好像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事。

首先當然是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不要被他的名字蒙騙,他是英國人,用英語寫作,主題似乎與記憶有關,當然日本人也是他小說裏的人物。我還沒讀過他的作品,要讀的書太多。而關於他的書一些介紹總吸引不了我去讀他。

然後, 10月19日是魯迅逝世八十周年紀念。這個時代以貶低他為榮的人太多了。但是他的文字對中國文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試問當今中國出名的作家,誰敢繞開他,說沒受過他的影響?《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太多了。前幾天,還讀了一篇分析《孔乙己》的文章,分析得很到位。

這裏放個鏈接,感興趣的可以讀,分析的文章寫得比原小說還長。http://bbs.tianya.cn/post-books-599304-1.shtml

最後想說一下的便是新聞:金庸的小說《射雕英雄傳》要出英譯本了。以前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原來還沒有武俠小說被譯成英文過。也是,太難譯了。江湖怎麽譯,怎麽理解啊?但願能譯好一點,讓外國人也能體會一下中國的江湖。

我這個月沒有寫出什麽像樣的東西來,唯有寫了一篇《我的武功很高》的打油詩。讓我激情澎湃了好久,聽了好久的武俠歌曲。

 

 

句子迷:

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不知在哪裏看到的這句話:圈子從來就不是你能融進去的,而是你被圈子接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cc_clai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三俗不俗' 的評論 : 謝謝鼓勵。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是什麽,都會很快樂。
三俗不俗 回複 悄悄話 每次讀你的博文都有收獲,Jobs曾說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所有的一切會碰撞融合,直到某天機緣際會,水到渠成,自然成功。加油!
cc_clai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喜歡就好,老電影,看了好多遍了。
cc_clai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randa0318' 的評論 : 謝謝,你是對的,我少了一個“不”字,已改了。以後一定抽時間讀讀石黑一雄的書。
miranda0318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我一年也讀不了你兩個月讀的書,太慚愧了!

建議你讀一讀石黑一雄的 The Remains of the Day,中文譯成《長日將盡》(或去日留痕,長日留痕等等)。同名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及愛瑪湯普森出演。這本評價兩極分化,討厭的說完全看不下去,喜歡的,嗯,它榮獲英國的布克獎。我最初對它感興趣是想看看一個六歲移居英國的日本人怎麽會寫這種題材。結果是書與電影都看了,兩者都喜歡。

想問一下你最後引用的那句話,“圈子從來就是你能融進去的”,是不是少了一個“不”字?否則後麵那句接不上。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提到往日情懷這部電影,我想起來我看過,電視裏,卻沒有看見影片名字。看到劇照,立刻想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