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曆時三個月,將所有奧康納的作品讀完了。心中滿是失落。就這樣就完了?一個39年的生命,我隻用三個月的時間就讀過了一遍?這三個月來與她相伴,讀她寫的小說,看她與友人的通信,仿佛她就生活在我周圍,又好像我回到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多少了解了一些這位作家。1951年她大病一場,醫生說她is dying,起初家人朋友並未告訴她實情,1952年她還是知道了。此後十多年,她一直靠類固醇激素藥物控製紅斑狼瘡,但長期服用激素,讓她鈣質流失嚴重,骨頭支撐不了她的身體重量,有好幾年她要靠拐杖行走。此外,她不能見太陽,也不能吃鹽。晚期因惡性貧血,並動手術切除了一個良性纖維瘤,導致紅斑狼瘡惡化,腎嚴重感染,最後不治去世。終年39歲。然而,雖然她心裏做好了隨時離世的準備,但在她的書信裏,沒有抱怨,沒有焦慮,沒有害怕,偶爾提到自己吃藥、住院,仿佛就是平常感冒,並未將疾病變成她小說的主題。她就是那樣活著,寫作閱讀,這是她的生存習慣。
《The Violent bear it away》 暴力奪取
小說看完了, 不長,冰冷的文字精準有力,吸引著我一口氣讀完了,可惜,似懂非懂。
宗教是作者永恒的主題。宗教與世俗。命運不可抗爭。
14歲的男孩會這樣成熟嗎?他的思維完全是成人的思維,或者說,有些成人都沒有他成熟。當然,我不能這樣去質問作家。
男孩想擺脫自己當先知的命運,然而卻還是一步一步朝這個命運走去。小說開始,他是抗拒的,小說結尾,他是主動的,積極的。這個轉變是靠的暴力。宗教與世俗對他的奪取,最後宗教贏了。他還是成了先知。
哈羅德·布魯姆的批評是,學校教員(無神論者)是小說的反麵人物,也就說是作者心中的反麵人物。我也是無神論者。我挺喜歡作者的書,然而……我發現,由於信仰的不同,我完全領會不到作者的意圖,甚至領會錯了。她心目中的正麵人物,比如TARWARTER, 比如GREAT UNCLE,在我看來都是反麵人麵,而她心中的反麵人物學校教員,在我看來卻是好的,他極力想拯救TARWATER。真是,不看她的書信集,根本不會了解她的創作意圖。
天啊,我太喜歡她的語言了。
小說結尾部分的那個戀童癖應該就是男孩腦中一直出現的那個聲音的具體化,是惡魔的現身。隻是小說以這種方式結尾讓我有點吃驚,不管怎樣,這部小說要好於她的第一部長篇《智血》,也許是後期她的創作思路更清晰了?
小說名字的由來:出自《聖經》馬太福音11:12,耶穌對眾人講論施洗約翰,說:你們出去是去看什麽的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since the time of John the Baptist until now, the kingdom of heaven suffereth violence, and the violent bear it away.”我上網查了一下中英對照《聖經》譯本,中文譯文是: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如果按這個解釋,書名譯得不太準確。至少標題中的“it”指的是天堂。至於violent到底是拚命努力的意思還是暴力的意思,我真說不好,不過,如果中英文對照看《聖經》,你會發現很多譯文並不準確。
《Mystery and Manners》
似乎目前還沒有中文譯本,新星出版社雖然號稱出版了奧康納的全集,其實這本書沒有出,隻是將其中幾篇文章放入下麵這部《生存的習慣》裏,合並了。這樣不好,會讓中國讀者誤以為那幾篇文章是《生存的習慣》裏的。
《神秘與方式》?《神秘與態度》?whatever, 書中主要是奧康納成名後應邀去各地演講的講稿,談論的是寫作、南方文學、宗教文學等。書中第一篇《百鳥之王》卻是完全不同,專寫她養的那些孔雀。奧康納的孔雀也算有名,她常常用孔雀羽毛作為禮物送給朋友。據她說,她們縣裏的老太太們幾乎人人都有一根孔雀羽毛,插在帽子上作裝飾。我甚至想像了一下那畫麵。
至於關於寫作的文章,最好的一篇是《The Nature and Aim of Fiction》,算是對我有所啟發。從她的講稿中也可以理解她的各部小說的創意圖。
《The Habit of Being》 (生存的習慣)
關於寫作:
她說: 小說的結尾不能太平坦平泛(flat),而要有更大的展望視角(a larger view)。
她引用契柯夫的話:“他和她”是讓小說運轉的機器。
她說:我動筆時並沒有將一切構思好,總是邊寫邊想,寫到哪想到哪;如果寫之前便想好一切,那就太乏味了,我還不如不當作家,去開個孵化場好了。
她還說:每天給自己三個小時的寫作時間。那三個小時裏,不幹任何別的事,隻寫作。如果什麽都寫不出,那就幹坐著也行,反正不幹任何事,不閱讀,不寫信。什麽也不幹。因為如果靈感來了,你正好可以不受幹擾地接受到,並寫下來。
她分析自己後期寫作,說因為到處演講,寫那些有關寫作的講稿,把手寫壞了,影響了她的寫作風格。這點我也認同。
關於對自己作品的解讀
奧康納非常喜歡《Good Country People》,我也是,我想所有她的讀者都會喜歡。
她不喜歡《A Stroke of Good Fortune》,我也是。看完後還特地回頭重翻了一下,沒有亮點。
她說最喜歡自己的《The Artificial Niger》。我也喜歡,但還是 更喜歡《Good Country People》。 我還喜歡一篇《The Lame Shall Enter first》。這篇小說有個故事,奧康納身體不好,有段時間要拄拐杖,有次出門,上電梯時,旁邊有個老太太老是盯著她打量,受不了這種目光,奧康納等不到自己要去的那層樓,提前先下了。出電梯時,老太太說了句:“The lame shall enter first。”事後,她詢問朋友,才得知這是約翰說的。
她說“自己的氣質是Nelson和Hulga兩者的結合,不過這樣說也許還高抬了我。”
她的閱讀史:
小時候:先讀了希臘羅馬神話《The Book of Knowledge》;然後讀了《The Slop Period》? 再然後是愛倫·坡的《The Humerous Tales of E.A. Poe》。大學時,讀了些社會學方麵的著作,但基本上她在讀碩士之前並未有係統地讀文學作品。在到Iowa讀碩士後,她開始大量閱讀,讀了所有天文教作家的作品,如Mauriac, Bernanos, Bloy, Greene, Waugh。 Greene是天文教作家,這我知道,但讓我驚奇的是Evelyn Waugh也是,看來我是知之甚少。她還讀了“all the nuts”作家的書,如Djuna Barnes 和 Dorothy Richardson及 Va. Woolf;她讀了美國南部作家的書,如大名鼎鼎的Faulkner,還有Tates, K.A. Porter, Eudora Welty 和 Peter Taylor。外國作家中,她提到了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讀得不多,但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柯夫和果戈理。她在其他書信中提及過後兩位俄羅斯作家。奇怪的是,她幾乎沒有提到過英國作家,連大名鼎鼎的勃朗特也一帶而過,並不喜歡。
她非常喜歡Joseph Conrad,幾乎讀遍了他的所有作品,並說,她不會刻意地去模仿,她希望他的作品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她的寫作。她還讀了Henry James的所有作品。但是她沒怎麽讀過卡夫卡,雖然她的《智血》出版後,很多人將她的作品與卡夫卡的比較,覺得類似。她覺得霍桑是個非常不錯的作家。她不喜歡杜魯門·卡波第和田納西·威廉姆斯。對麥卡勒斯評價也不高,雖然後人多將她二人相提並論。她多次提及喜歡Peter Taylor的書,雖然過去這麽多年,曆史上顯然這位Taylor 不如她本人的名氣大, 我還是想找來讀讀,看看她為什麽如此推崇此人。查了一下,實力不容小覷,得過普力策獎,短篇小說寫得也很好。
要想理解她的小說,一定要從宗教的角度出發,至於什麽美國南方、什麽哥特風,都不過是她作品的附屬產物罷了。她的小說主題便是宗教,信仰、救贖、對宗教的理解,宗教在她小說裏的各種幻化。
奧康納的兩大缺陷:音樂盲,缺乏古典知識。
好,最後貼一張她的生活照,就此與孔雀女奧康納告別,因為她,我下個月的書單也列好了。她不是美女,激素類藥物讓她總是胖胖臉。
《Humorous Tales》by 愛倫·坡
愛倫·坡以懸疑驚悚恐怖小說出名,大家也許還知道他寫詩。但是,這本幽默故事集卻劍走偏鋒,幽默搞笑。看完後,我的感覺是這一定他在喝醉後寫的,用詞那麽誇張,可想象力又那麽豐富。也許是因為好笑才恐怖,又或者是因為恐怖才好笑。誰知道呢?
《病隙碎筆》 史鐵生
史鐵生有幾篇小文很打動我,便看了這本書,但是不覺得很好。那幾篇能打動我的文章,可能還是因為有真情在裏麵,依稀記得是回憶他母親的文章。
(書影不貼了,太大。)
電影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
這是一部獨立影片,拍攝於2007年,並沒有像我想象的那麽老舊。
本片製作人Eric D. Wilkinson前所未有地公開向那些沒有明確許可而使用P2P軟件(如BitTorrent)來分發電影的用戶表示感謝,此舉提升了觀景者對影片的關注度。
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Jerome Bixby(1923-1998)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其科幻作品《It's a Good Life》曾入選“世界100部最受歡迎的科幻短篇”,他還曾參與著名科幻電視劇集《Star Trek》的劇本編寫。所以這算是科幻電影?我從沒看過這樣的科幻電影,沒有特技,整個故事就在一間房子裏展開,全靠幾個人的對話,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沒有一般科幻電影帶給我的冰冷無望之感。
看完後我特意上IMDB網站查了一下,本片在IMDB上得分8.0,相當高了。
老實說,不看中文字幕我是看不懂的。因為影片是幾位哈佛大學教授們在討論人類學、考古學、宗教、全是智辯。即使是中文字幕,我也並不理解有些專有名詞的真正含義。
宗教便是selling hope and surviving。
《Wise Blood》
在youtube上看的。1979年的電影,通過它,可以了解作者筆下的環境,那個時代的人物風貌。
電影本身倒沒什麽可說的。肯定是看小說好,我甚至覺得電影破壞了小說在我心中的形象,本來閱讀小說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直接交流,而看小說改編的電影,必然有編導對小說的理解,破壞打斷了我與作者的直接交流。
演HAZEL的演員真不行,動作幅度太大,表演太誇張,這不是舞台。He's always angry, always shouting, yelling. 然而,有兩位忠實觀眾留言說電影很好,忠於原著。 我想說,execuse me?完全破壞了小說在我心中的形象好嗎。
推薦一部電視連續劇 ——《黑皮記事本》
現在有部國產熱門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我隻看過亦舒的同名小說。據說電視劇裏女主羅子君的前半生靠男人,後半生靠閨蜜和靠(搶)閨蜜的男人。本來小說有點女性勵誌意味的,電視硬是拍成了一部霸道總裁愛上我似的中年瑪麗蘇神劇。
而這部日本電視劇《黑皮記事本》,同樣主打女主逆襲的勵誌路線。劇中女主元子從一貧如洗的負債女,變身銀座最年輕媽媽桑。她所打拚的世界,更殘酷,也更真實。她沒背景,沒靠山,不靠男人,全憑自己,逆襲上位。她不是楚楚可憐的小女生,讓男人憐愛起保護欲。她也不是先好後壞不得已而為之,她從一開始就是黑的。勾引男人,利用女人,敲詐勒索,不擇手段。觀眾偏偏還對她恨不起來,隻覺得以惡製惡,以暴易暴,黑吃黑,看得真正爽。這才叫《我的後半生》。
《黑皮記事本》屬於日本經典影視,改編自日本推理大師鬆本清張的同名小說。前後共有6個版本,最早的追溯到1982年。這次最新電視劇一共10集,情節緊湊,絲毫不拖泥帶水。不敢想,這如果是中國拍攝,會拍出多少集來?!女主由武井咲飾演,那眼神裏柔媚中帶著狠厲,把這個腹黑女演繹得活靈活現。男主江口洋介。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狩獵》
這是一部丹麥電影。看得讓人揪心、虐心、冷峻、殘酷。影片的題材也取得好,用兒童的謊言來顛覆成人世界。飾演男主角的麥斯·米爾克斯很棒。
IMDB 8.3, 豆瓣 9,Rotten Tomato 94.
《黑洞頻率》: 沒什麽新意。不想多言,也許是這類影片看多了。
句子:
最近知乎上有個話題:有哪些最喪的古詩。
我想首推這句: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