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滿腦子宏大理想,老想著如何改變世界、如何達成終極目標的紅胡子社會活動家而言,這個地方有點怪。然而,不知怎麽,它很適合蕭伯納。畢竟,他是個悖論大師,而且,所有作家需要的,即便那些最公眾化的作家需要的也不過是寫作時不受打擾而已。“人們總是煩我,”蕭伯納承認。“我來這兒是為了要躲開他們。” 在這個最簡陋的藏身之所,他可以不受打擾地去煩他人。
1906年,年逾50的蕭伯納在這兒住了下來,雖說這地方有點怪。赫特福德郡埃奧特聖勞倫斯村隻有一家商店、兩座教堂、沒有鐵路站、報紙送不到這兒。如果不是忙得不可開交,如果不在導演戲劇或發表演講、如果不是在攻擊出版商、與傳記作家們爭論、如果沒有滿世界旅行的話,蕭伯納便會回到這個隱居之處教訓所有的人。
本來這座普通的郊區寓所是為教區長而建,蕭伯納和其夫人都不喜歡這兒。但他太忙了,便沒有搬到別處去,就這麽住了下來,直到1950年去世。到那時,人們已把這兒稱為“蕭之角”。
他喜歡從後門出去走到前麵書房去,這樣他妻子可以告訴來訪者他“外出”了。這間小書棚,有時被稱作“涼亭”,有時又被誤認作工具房。他從屋後走廊(他稱之為“我的蔚藍海岸”)出發,一兩分鍾即到。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間書棚有點像神秘博士(Doctor Who)的時空飛行器,外麵看上去比裏麵小。書棚還給人一種錯覺:它一直在繞著地球飛行,隻要早晚用力推上幾把,它甚至能繞著太陽旋轉。誰能想得到這樣簡陋的書棚裏竟然還有這麽多高科技?有電取暖器、有打字機、有張小床可供他小憩片刻,還有部電話可以與主屋通話,主要用於午餐之類的緊急事件,當然還包括一個作家可能需要的一切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