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dglance

疾惡如仇,柔情似水。重情感,意境,和哲理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愛蓮說 (宋)周敦頤

(2007-08-26 06:46:52) 下一個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注釋 ] :

   (1)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 蕃:多。

   (3) 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 (365-427) ,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 ( 現在江西省九江縣 ) 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菊花,常在詩裏寫到,如《飲酒》詩裏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裏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裏說:“京城貴遊,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 ( 一株 ) 有直 ( 同“值” ) 數萬 ( 指錢 ) 者。”

   (5)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汙泥裏生出卻不被沾染。淤泥,池塘裏積存的汙泥。

   (6) 濯 (zhu ó ) 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裏洗過卻不妖豔。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裏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7) 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8) 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9) 亭亭:聳立的樣子。

   (10) 褻 (xi è ) 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11) 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裏,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汙,便隱居避世。

   (12)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 噫 (y ī ) :歎詞,相當於“唉”。

   (15) 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

   (16) 鮮 (xi ǎ n) 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17) 宜乎:宜,當,這裏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 譯文 ] :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汙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汙染,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裏,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麽人呢?至於愛牡丹的人,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說”,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誌。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誌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 賞析 ] :周敦頤,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他的這種高潔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大家黃庭堅所譽:“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而他的傳世散文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歎的對象,但大多數文人都是驚歎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概歎。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於其一個“潔”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汙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裏外貫通、外表挺直、表裏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誌的自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台詞就是感慨於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誌。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高明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構謹嚴。 在文章結尾,作者一歎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歎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歎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美簡練,的確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沒有多餘的無用之語

蓮花的美麗別稱

(1) 芙蓉 : 《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芙容。”

(2) 芙蕖 : 《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

(3) 藕花 :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

(4) 水芙蓉 : 《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

(5) 草芙蓉 : 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6) 水花 :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7) 淨友又稱淨客。蓮花潔淨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淨友。

(8) 水芝 :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9) 澤芝 : 《類聚》郭璞《爾雅圖讚 ·芙蓉讚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

(10) 靈草 : 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11) 玉環 : 《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2) 君子花 : 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君子,蓮又稱“君子花”。

(13) 水宮仙子 : 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麵,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

(14) 菡萏 : 《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

蓮花與佛教

據說,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薩,下凡降生到迦毗羅衛國淨飯王處。淨飯王的王妃摩耶夫人 , 長得象天仙一樣美麗,性溫和賢淑,與國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憶新婚之夜,她朦朧中看到遠處有一個人騎著一頭白象向她走來並且逐漸變小,從她的右肋處鑽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預感到菩薩化作一頭白象入胎。日後,身懷有孕的摩耶夫人臉上,微微泛著紅暈,那色彩鮮豔的綠色領口花邊象一片蓮葉,她的臉兒象一朵綻開的蓮花。後來摩耶夫人在娑羅樹下降生佛祖時,百鳥群集歌唱,天樂鳴空相和,四季裏的花木都一同盛開,尤其是沼澤內突然開放出大得像車蓋一樣的蓮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不僅如此,蓮還與佛教醫學有著密切關係。蓮花含有豐富的營養,既可食用又可藥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帶露的蓮花敷麵美容,或服食蓮花以養顏。蓮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能潤澤膚色。初放鮮嫩的蓮花用開水泡飲,其汁翠綠清香,有清暑解熱和生津開胃之功效。蓮的地下根莖稱為蓮藕。相傳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結核,目犍連來探望他,並得知舍利弗喜歡吃蓮藕,就帶些新鮮蓮藕讓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蓮藕後果然病愈。後來,佛祖弟子經常用蓮藕作為藥用來治病,並發現了蓮藕的許多藥用價值。

蓮花的美好品質

在千古第一詩人屈原的代表作 《離騷》中有這樣的詩句“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詩人為了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要穿上用蓮花做成的香氣馥鬱的衣服。在這裏,蓮花這一形象,不僅象征著詩人高潔的品質和美好的修養,而且表現了詩人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以及《離騷》這首不朽傑作的浪漫主義特色。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是漢代樂府民歌中的一首極為清新優美的小詩。在這首小詩中,“蓮”既指實物花卉蓮花,又是愛憐的“憐”諧音,以魚戲蓮葉隱喻男女之間的愛情,極其生動形象。在秀美的江南水鄉的大背景中,采蓮的男女主人公搖著小舟,自由地歌唱著純潔美麗的愛情,該是一幅多麽清新的圖畫!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在唐代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這首《采蓮曲》中,采蓮少女的美麗雖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因為她們的身影已與風光秀麗、如詩如畫的荷塘、蓮花融為一體了。從這自然渾成、耐人尋味的意境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吧。

代表著南朝樂府民歌最高成就的《西洲曲》,更是對蓮花和采蓮有著細致入微的描寫:“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這首詩中采蓮的情形,不僅生動地展示了江南水鄉人民的生活,而且寫出了采蓮女主人公對遠行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語言清新明麗,意境悠遠,情思纏綿。

以“誠齋體”聞名南宋詩壇的著名詩人楊萬裏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這首詩中,詩人擷取了“接天蓮葉”和“映日荷花”兩個典型景物,以通俗明快、流轉圓活的風格,寫出了六月裏西湖的美麗風光,一改宋詩瘦硬生澀的弊端,極具自然靈性。

宋朝理學的創導者、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有這樣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之君子者也。”在這篇托物言誌的散文中,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麵寫盡了蓮花的高潔品質、優雅氣質、優美的姿態和莊重的儀表,表達了封建士大夫高潔的情操和誌趣。自此,蓮花便有了靈性,步入花中君子之列。

明代的許仲琳,在其著名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塑造了一個蓮花化身的少年英雄哪吒的形象,他純真勇敢而又法力高強,敢於蔑視神權、打抱不平,極具正義和反抗精神,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人物形象之一。透過哪吒這一神話人物形象,我們看到蓮花又變成了正義和勇敢的化身。

一代散文大師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通過高超的藝術手法和情景交融的意境營造,寫出了月下荷塘素淡朦朧的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麵,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婀娜的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月下的荷葉、荷花和荷塘,在現代作家朱自清的筆下簡直就像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筆畫。


PS:   蓮,  秀美而不俗, 清逸而不平. 有種清淡高雅之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2ndglance 回複 悄悄話 除了芙蓉姐姐。。:)) 她硬把芙蓉給弄俗了。。。
暗香清影 回複 悄悄話 借花喻人, 借花明誌, 自古以來, 文人墨客都喜歡整這含蓄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