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路德小要理問答第三課:主禱文(馬太福音6:9-13)

(2017-03-11 04:37:32) 下一個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馬太福音6:9-13,

9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10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11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12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13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或作脫離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有古卷無因為至阿們等字)

感謝神的話語。今天我們來學習主禱文。如果今天我們把主禱文放在上述交叉結構中,你們是否會有新的發現呢?

11節位於中間,就指向了“天上降下的糧”,就讓我們想起“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你們拿著吃”,“你們都喝這個”……這也讓我們記住主耶穌的教導:“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加福音9:56)。“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食物和生命的關係讓所有的邪教無地自容。以基督釘十字架為中心的交叉結構中,9與13節前後呼應,就成為上帝和魔鬼的對立;而魔鬼對人最大的試探就是它自己及其兒女起來演神,妄稱主名,並在地上建立天國。10與12節則按真理建立了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兩方麵的信息都指向教會。

當M-舍勒定義人是一個祈禱的X的時候,也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人為什麽需要禱告,或者說,上帝為什麽要人禱告。禱告指向兩個存在的事實:問題及其解決。一方麵,人是有限的,會遇到問題;另一方麵,人都追求問題的解決,祈求更高的能力幫助他解決問題,上帝是問題的終極解決者。不僅如此,如果人不和上帝分享他的問題,就會跟人分享他的問題,但所有人都缺乏愛心、能力和真理去解決別人的問題;更因人是罪人,罪人之間的互動常常互相敗壞。但是,即使人麵向神祈求幫助,也會與神處於戰爭狀態:人要求神按自己的意思解決問題,但神有祂自己的理。於是祈禱就需要神的教導。於是我們有了主禱文。

導論: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

對主禱文所教導的禱告(προσε?χομαι)讓我們震驚於兩大事實:

第一、教會長期以來斷章取義於馬太福音6:9-13,忽視馬太福音6:1-8與馬太福音6:14-34,以及馬太福音6:9-13、馬太福音6:1-34在馬太福音5-7章,甚至在整卷馬太福音中的位置。這種偏離會失去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方麵,我們看見教會和基督徒幾乎正在與主耶穌教導的禱告針鋒相對。耶穌禁止人前表演性的禱告(馬太福音6:1-8),但教會的禱告表演成風。另一方麵,耶穌禁止將禱告變成控告或利用禱告報複吃人自肥(馬太福音6:14-15),耶穌禁止人前自義的禱告(馬太福音6:16-18),耶穌禁止為日用飲食之外的貪欲禱告(馬太福音6:19-34);但是,基督徒的禱告基本上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吃人自義,自私貪婪。路加福音18:9-14生動地讓我們看見,何為神最厭棄的禱告。不僅如此,如果我們將主禱文放在整個登山寶訓的語境中,甚至放在整卷馬太福音的架構中,我們就能看見兩個事實:第一、馬太福音6章的主題是禱告,而馬太福音5章的主題是律法,馬太福音7章的主題是末世論。耶穌更嚴格的律法解釋,將我們帶入絕境;於是我們隻能禱告神拯救我們。在主禱文中,也預告了基督的死而複活。耶穌的十字架應許了我們的禱告,於是我們進入教會生活,開始天路曆程。但是教會不是法院,不是彼此論斷,泛濫私刑和公審的醜惡舞台。我們要在教會生活中彼此相愛,將仇怨留給基督複臨。與此同時,即使把主禱文放在馬太福音整卷書中,我們也能看見,馬太福音5-7章的教導,都應驗在馬太福音22-24中了,這三章經文同樣論及律法、禱告和末世。當然,包括主禱文在內的登山寶訓,最終應驗在十字架事件上:耶穌成全了律法,耶穌複活使我們稱義,耶穌升天預備祂的再來,從教會一直到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另外,應該注意主禱文與十誡的平行關係。

第二、就主禱文本身而言,我們需要注意三個基本事實。首先,主禱文實際上顛覆了所有人本主義的異教禱告,確立了神本主義的禱告方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四福音書中,耶穌自己的禱告也率先垂範:以神為中心,而非以人為中心、以自己為中心。其次,人們一直忽視了主禱文中的基督和基督事件,因此請參考這篇講章:《2015年受難節與複活節專題:主禱文中的基督與複活》。再次,教會忽視了主禱文與教會的關係,將主禱文僅僅應用於個人禱告生活。主禱文中“我們”一詞是至關重要的,這個“我們”指向會眾,指向擁有一位共同的天父、一主、一洗、一信、一靈的“基督新娘”。其中“你們”(?με?ς)出現1次;“我們”(?μ?ν,?μ?ν,?με?ς,?μ?ς)出現了9次。忽視這10次重複的複數禱告主體,不僅會從改革宗和靈恩派那裏濫觴出“蝗蟲式群口禱告運動”,甚至在路德宗誘發與不信者一起“禱告會”的惡俗;也會離開更為基本的教會真理:“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以賽亞書56:7;另參馬太福音21:13,馬可福音11:17,路加福音19:46)。在使徒行傳中,“禱告”可以作為教會或聚會崇拜的“提喻”(使徒行傳1:14,1:24,3:1,4:31,6:6,8:15,14:23,16:13,16:16,22:17;另參哥林多前書11:4-5;歌羅西書4:2;帖撒羅尼迦前書5:17,5:25,提摩太後書2:22,猶大書1:20等)。我這樣說當然不是反對個人禱告,更非將禱告等同於教會;隻是強調,禱告是與教會緊密聯係在一起的,而主禱文是教會的元首在帶領教會禱告。

最後需要強調:我的主所教導的禱告是用正常的人話禱告,不是用所謂的“方言”禱告。

一、我們在天上的父

首先,禱告的對象。禱告不是冥想和自言自語。而我們禱告的對象是神,而祂是我們的天父。這意味著父神願意垂聽兒女的禱告。關於“父”,我們在使徒信經中有所討論,此不贅言。需要強調的是馬太福音7:7-11,“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9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10求魚,反給他蛇呢?11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這裏特別強調“父”是“天上的父”,這個天上不僅指向父神的超越性和權能,也指向天上的聖殿——主在教會中垂聽我們的禱告。禱告的一切前提是:你信神,信祂是你的父。而這一點與教會真理更加密切相關:“11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12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13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14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15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10:11-15)。另外,馬太福音6:9a可以與十誡中第一條誡命平行(出埃及記20:1-2).

二、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這條禱告文可以與出埃及記20:3-7節,或十誡中的第二誡命和第三誡命平行。人禱告麵臨兩種最大也是最危險的試探:第一、向假神禱告;第二、妄稱主名,追求像神一樣,甚至吃人自義。主耶穌嚴嚴禁止了這種褻瀆的禱告。

首先,原文中並沒有“人”這個概念,因此這不是對每個人的吩咐,而是對“我們”的吩咐。這是對教會的教導。

其次,“你的名”(?νομα)。我們必須信神的名,祂的名就是“自有永有”的,就是“耶和華”(出埃及記3:13-15)。這個“名”與“信”要求祈禱者必須順服,禱告的第一課就是順服。你不能利用神,你不能抗議神對禱告的處理。大部分情況下,上帝不聽我們出於自己意思的禱告,這恰恰證明祂是神;祂為自己名的緣故按真理回應我們的禱告。不僅如此,這個“名”是“你的名”,不是“我的名”,不是任何假神的“名”。因此你必須按神的真理禱告,不能忘記主的名(創世記4:26),不能張揚自己的名(創世記11:4,11)。這也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的基本含義,當然,基督是祈禱者的中保(約翰福音14:13-14,15:16,16:24-26)。值得強調的是,這裏的“你”顯示“天父”就在我們中間,而且和祈禱者形成親密的對話關係——主在聖殿中!不僅如此,這句禱告也指向教會的擴張:“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馬太福音28:19)。另外,“你”的在場,意味著禱告與第三人的垂聽和垂注無關。禱告具有屏蔽第三人和任何表演的功能。“你”在主禱文中重複出現了4次。

最後,“聖”(?γι?ζω)至關重要。遺憾的是,包括路德在內,對尊主名為聖的解釋都偏向了人本主義的方向。問題根本不在這個地方:無論人如何上帝的名都是聖的;問題也不在這個方麵:基督徒的軟弱和罪就會侮辱主的名。我們本是罪人。問題在於,基督徒是可能褻瀆主名的,而最大的褻瀆乃是人冒充主名;不僅不認罪,反而自以為神,自以為聖人。其實聖人都是吃人自聖的妖魔。如果把“聖”僅僅理解為道德上的聖潔,就是“蠓蟲駱駝”之謬。因此這個前綴先的含義就是“分別”:一方麵,你必須把天父上帝和所有假神區別出來,祂是無與倫比的(出埃及記20:23;以賽亞書40:25,46:5);祂不受賄賂,隻按真理和愛回應我們的禱告。天父是以色列的聖者(以賽亞書1:4等)。另一方麵,你必須把自己和神分別出來,你不能將自己的私意強加於神。願我們永遠銘記摩西的教訓:“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數記20:12)。

三、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這條禱辭與第四誡命即安息日平行,涉及神的教會。一方麵,教會就是神國的開端;另一方麵,基督徒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教會是天國的殖民地(腓立比書3:20)。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教會建造在神的旨意或真理的根基上——以聖道為根基的教會才是真正的教會,才是神國的起點。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這句禱告文放入交叉結構:國度-旨意-天上。當然,這句禱告也是在信靠基督的第一次來和複臨(約翰福音3:13;提摩太後書4:18)。首先,“願你的國降臨”。一方麵,這世界是魔鬼和罪惡統治的,我們另有祖國和家鄉在天上(希伯來書11:16);另一方麵,我們禱告不應求地上的事,而應求上麵的事(腓立比書3:19;歌羅西書3:2;約翰一書2:15-17)。這句禱告也教導我們要擁有一個“國度的觀念”,反對極端的宗派主義。國度(βασιλε?α)首先要有君王和國民,就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基督,和祂的信徒。隻是神國的降臨有一個過程,因此請注意馬太福音中耶穌關於天國、神的國的教導和幾個比喻。那麽神的國怎樣才能降臨呢?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旨意,θ?λημα,意願,可指向神的真理,特別是信基督進教會得永生的真理(馬太福音7:21,12:50,18:14,21:31,26:42;另參馬太福音16:23,約翰福音6:40)。任何國度都有憲法,神國的憲法就是聖道。保羅也這樣談到神的國:“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隻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14:17;另參哥林多前書4:20)。神的旨意行在地上與教會的福音使命密切相關(馬太福音28:18-20,馬可福音16:15,路加福音24:47,使徒行傳1:8;約翰福音20:21,21:15-17)。但教會是一場殉道(撒羅尼迦後書1:5,提摩太後書1:8,約翰福音21:18-19)。因為地上有攔阻,有吃土和傷腳跟的蛇(創世記3:14-15),教會要不斷經曆產難和愛情的洗禮(創世記3:16),地上的亞當要經曆勞苦和死亡(創世記3:17-19);地上有異教和邪教的試探——“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創世記4:3);“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世記6:5),“世界在神麵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創世記6:11);地上犯罪的人類,用泥土建造巴別塔,要傳揚自己的名(創世記11:1-9)。而且地上的居民都分散了,若非真理的聖靈的工作,不能聚集(使徒行傳2:1-5)……

但是,神的國降臨最大試探就是:教會成為世界的一部分。一方麵,教會與世界苟合,按世界的方式建立教會,這是羅馬和日內瓦共同的淫亂。另一方麵,基督徒要在地上建立天國。正因為如此,上帝吩咐摩西建立會幕的時候,反複強調要按“山上的樣式”建立會幕;而耶穌在彼拉多麵前宣告:“我的國不在這世界上”。這兩方麵的經文都是在進一步解釋這句禱告文:“如在天上”。保羅也這樣教導:“不要效法這個世界。隻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天上”(ο?ραν?ς)這個概念也與“天上的父”形成呼應關係。而副詞?ς(as, like, even as,)則讓我們看見,雖然天國已經在我們中間,雖然天路已經開始,但尚未完全——“像”不完全等於“是”。這就是末世論的真理:已經開始,尚未完全。正因為如此,我們將教會理解為天路的起點,而基督徒的成聖是一個漸漸更新的過程。不僅如此,?ς也可以表示時間,連接同一時間發生的兩件事(馬太福音1:24,6:12)。在教會中,天國正在降臨:我們在地上崇拜,此時此刻,我們也在天上。

四、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我已經將這節經文特別指向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事件,此不贅言。當然我們也可以按字麵的意思解釋,我們為日用的飲食感激祈求天父。借此我們至少可以學習如下真理。

第一、知足。我們要把自己的“物欲”限製在今日和必須的水平上,而不能妄求(路加福音3:14;雅各布書2:15,4:3;提摩太前書6:8;腓立比書4:11-12;提摩太前書6:6;箴言30:7-9,15;傳道書6:7;以西結書45:9;哈巴穀書2:5)。一方麵,σ?μερον(今天)將我們關於食物的要求限定在今天;你不要為明天和下一代求什麽名利。要避免這種生命的悲劇:一直準備生活卻從來沒有生活過。另一方麵,?ρτος(飲食)僅僅是普普通通的麵包,普通的水和麵粉的混合物;?πιο?σιος(日用的,必需的)也進一步強調飲食限於生活必需。你不能祈求滿漢全席。

第二、感恩。要常常為生活感恩上帝。δ?δωμι(to give)這個概念已經與恩賜相關聯,隻是世人從不為神的供養感恩。基督徒謝飯也是操練這種感恩之心,好與奴性分別。埃及的奴隸有一個非常吊詭的習性:“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民數記11:5)。他們忘記了,即使這些埃及的食物,也是神賜給他們的;然而,奴隸隻是一味地抱怨生活,即使在飽足的時候,卻從不感謝賜下食物的上帝,更不會進入教會崇拜神。相反,他們會偶爾感激魔鬼和罪人以及偶像,而魔鬼和罪人往往扮演賜食物者(馬太福音4:9):“用甘甜的乳汁將我養大”,“生我是這塊土地,養我是這塊土地”……我們要感恩,同時要教導我們自己擁有正確的感恩之心。

第三、相愛。這裏的禱告者和代禱者都是複數的“我們”。我們不僅要感謝上帝賜給我們自己飲食,也要幫助那些缺少衣食的弟兄姐妹。從這個角度說,主禱文也是教會的禱告。這是聖經一貫的教導:“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未記23:22);“你的弟兄在你那裏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利未記25:35)。神祝福幫助和救濟別人的人(箴言19:27,28:27)。主耶穌進一步教導教會裏麵要彼此相愛,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以及“新命令”都與此有關;而在馬太福音中,耶穌賦予弟兄相愛以末世論的意義。初代教會充滿了這種實踐,就是幫助窮人,支持傳道人(使徒行傳4:34,6:1-6,24:17)。使徒也不斷這樣教導會眾(羅馬書12:13;哥林多後書9:12;提多書3:13;雅各書2:14-20;提摩太前書5:17;加拉太書2:10,6:6等)。

第四、信心。這條禱文也教導我們,無論如何,天父都養活我們(詩篇23:1);所以我們要靠著這樣的信心勝過“災民理性”或生存恐懼導致的勞碌、貪婪與犯罪。這個意義上說,這條禱文也可與安息日關聯,因為魔鬼往往使用罪人對飲食的恐慌和貪求,廢棄了安息日和教會生活。當然,這樣的信心並不是要人懶惰,隻是反對貪婪。箴言多次多方地教導人,懶惰是罪。新約聖經更教導基督徒:六天你要作工,“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3:10)。

五、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我們可以把這條禱文與第五到第十誡全部鏈接起來。如果說前麵的禱告主要涉及人與神的關係、人與飲食的關係;那麽,這條禱告則涉及人與人的關係。若非靠著禱告,我們不能按真理建立與神的關係和與物質世界的關係,或者不信神,搶奪神;或者崇拜“大自然”,或者踐踏和毀滅環境。而不藉著禱告,我們也不能按真理處理人際關係。人際關係首先是親子關係、敵友關係,然後是男女關係和夫妻關係,再次是鄰舍關係,涉及別人的財產、名譽和一切所有。在這些人際關係中,人最不能勝過的就是從人而來的傷害,這是隻有靠著祈禱才能麵對的試探。

在這方麵要警惕兩種高調:我自己能饒恕人;在饒恕的問題上慷人之慨。人的饒恕若不是謊言,就是惡謀;甚至會因此積蓄更大的憤怒。那些沒有教會生活的人高唱寬恕,你們不要信,我們已經看見他們的醜態與惡行了。當然,那些高唱“一個也不饒恕”的魯迅,你們不要被他的“誠實秀”所迷惑,他們隻是硬著頸項的地獄之子,在等候用火焚燒。實際上他們已經在陰間了,魯迅的另外一個名字叫西門,彼得對他說:“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使徒行傳8:23)。他們被鬼縛著,一會兒在水裏,一會兒在火裏。沒有禱告,就沒有饒恕。所謂饒恕(?φ?ημι,to send away,to forgive)就是讓死死捆綁的那人那事離開,你好真正得以自由。饒恕不是道德高調和寬容表演,僅僅是“讓他走”,讓它滾;如同滾開墳墓前的巨石。饒恕是新生和複活的前提。神實在知道我們饒恕別人有多難,所以馬太福音6:14-15再一次重申饒恕的真理,上帝介入我們之間的恩怨,並親自藉著聖道和聖禮帶領我們勝過仇恨的試探。

當然,上帝對人間恩怨最終的解決是藉著祂兒子在十字架上的工作:所有的債都赦免了。“債”(?φε?λημα,?φειλ?της)這個概念,已經指向了十字架上的重價和贖價了(哥林多前書6:20,7:23;馬太福音20:28,提摩太前書2:6)。另外請注意饒恕這個字在這節經文的兩次出現,但用法不同。求神饒恕我們,情態是Imperative;而我們饒恕別人,情態是Indicative。這並非說我們自己有饒恕人的能力,而是因為我們相信:如果我們饒恕別人,神就一定會饒恕我們;並因為這樣的信心,我們祈求神賜給我們饒恕的能力。

六、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

這一條禱告是帶領我們勝過魔鬼和它的差役。這裏的兩個概念都是指向魔鬼的:試探和凶惡。

首先注意試探這個字,魔鬼被稱為“那試探人的”(馬太福音4:3)。πειρασμ?ς,an experiment, attempt, trial, proving;先試探,然後論斷,審判;最後則借此刺激你失控,背叛神,淪為撒旦的奴仆。這個字在馬太福音出現2次,另外一次是馬太福音26:41,“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魔鬼總是藉著肉身(肉欲與野心)試探我們(加拉太書4:14,提摩太前書6:9,希伯來書3:8,雅各布書1:14)。在馬太福音4:1-11節中,我們看見魔鬼試探人的三大手段,先彎曲神的話語,然後刺激人的眼目(悅人的眼目)、肉體的情欲(好作食物)和今生的驕傲(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馬太福音4:1-11與創世記3:1-5以及約翰一書2:13-17是平行的。路加福音8:13強調,魔鬼試探我們的目的首先是奪去我們聽信的聖道。我們要常常經曆試探(使徒行傳20:19);但我們經曆的試探都是我們能承受的;神會搭救我們離開我們不能忍受的試探(哥林多前書10:13;彼得後書2:9;啟示錄3:10)。人自己不能勝過試探,當祈求不要“遇見”(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如果遇見就當禱告神;若非藉著禱告和教會生活,這類鬼不會離開(路加福音20:40,46;另參馬太福音17:14-21)。魔鬼試探我們是要刺激我們得“熱病”,因此聖靈吩咐我們在試煉中要喜樂(彼得前書1:6,4:12-13;雅各書1:2,12)。另外,我們當記得曠野中的瑪撒事件(出埃及記17:7;申命記6:6,9:22,33:8)——魔鬼藉著肉身試探教會,引起爭鬧(米利巴)和分裂,奪去主與教會同在的信心,最終消滅教會。

其次,凶惡,πονηρ?ς。這個字本是勞苦愁煩、重擔艱難之意(full of labours, annoyances, hardships);轉意為邪惡、凶惡、敗壞(evil, wicked,bad)。魔鬼也被稱為“那惡者”(το? πονηρο?)。魔鬼試探人不是要試煉你,而是要敗壞你。它出於惡意,說謊是為了殺人(約翰福音8:44)。現在讓我們藉著聖經來認識那惡者要怎樣敗壞我們,而我們當怎樣藉著禱告求主帶領我們勝過它。首先,那惡者要敗壞我們的話語,使我們作假見證陷害人(馬太福音5:37)。其次,那惡者要奪去我們裏麵已經領受但尚未紮根、明白的神的話語(馬太福音13:19)。再次,那惡者要把貌似或彎曲過的聖道,或者傳播異教、邪教的人送到教會來,像稗子一樣種在我們中間,作我們的假弟兄(馬太福音13:38)。他們大多是律法主義者(哥林多後書11:26;加拉太書2:4)。再次,魔鬼動員世界(包括假弟兄)起來恨我們、逼迫我們,借此讓我們淪為政治基督徒與世界爭戰;或者落荒而逃,成為異教徒逃回山林和內心,或者在教會之間竄堂漂流(約翰福音17:14-15)。我們怎樣才能脫離那惡者呢?第一、神怎樣拯救我們呢?就是建立我們對祂的信心,從而放棄以惡報惡,讓那惡者的火箭因我們的信心化為烏有(以弗所書6:16;帖撒羅尼迦後書3:3;約翰一書2:13-14)。第二、特別要避免仇恨激動你起來成為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約翰一書3:12)。在十誡中我們已經談到,這種殺害包括控告、誹謗、釘弟兄的十字架。第三、麵對試探,要靠恒久忍耐才能脫離那惡者;特別是當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的時候,即當大家都罵你、都羞辱你,都棄絕你的時候,你必須忍受苦毒和眾人的踐踏,繼續堅信主的同在(約翰一書5:18-19)。祂必救你!你信嗎?“智慧要救你脫離淫婦,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箴言2:16)。“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箴言20:22)。

不僅如此,禱告和祈求神的拯救(??ομαι),這已經意味著,麵對試探,我們一定不要與那惡者及其差役針鋒相對。你越是聚焦試探並與之爭戰,那惡者就越是強大,它總是將計就計。試探的目的就是要激動我們起來迎戰,正如它曾經激動大衛起來數點以色列人。所以必須注意這節經文中那個強烈的轉折(?λλ?!)。麵對試探,我們要向希西家一樣進入耶和華的殿,在那裏祈禱神的拯救。

七、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到底是靠著怎樣的信心才能勝過試探、脫離那惡者呢?我們相信什麽?我們相信“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我個人願意將這句話歸入13節中的禱告,而不是將之首先視為是主禱文的總結。正因為我們相信上帝在所有地方掌權,並且相信祂是榮耀的神,得勝的神,永生的神,麵對試探和凶惡,我就會一無所懼。甚至暫時的苦難和身體的死亡,也不會再恐嚇我們。這必勝的信心最後指向基督的複活。我信複活,因此我們一無所懼。“連死都不怕”的人,是不可戰勝的。而我們之所以不怕死,乃是因為我們的主複活了,在天上和陰間都掌權。

今天我們可以重點說說榮耀(δ?ξα)。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最早出現在馬太福音4:8-9,“8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9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馬太福音6:13與馬太福音4:8-9的連接是緊密的。一方麵,魔鬼妄稱它擁有權柄、國度和榮耀;它因此才具有捆綁和敗壞生命的能力。但另一方麵,主禱文將國度、權柄和榮耀都歸給了神,這就從根本上廢棄了試探,拯救我們脫離了凶惡。這個字也指向最後的審判(judgment),特別是屬天的賞賜。馬太福音5:10-16已經預告了逼迫、國度和榮耀的關係。當然,榮耀也與基督的複活密切相關,這個關係在約翰福音中啟示得更為完全。馬太福音19:28和24:30以及25:31則用榮耀強調耶穌基督的複臨。基督複活了,祂得了榮耀,而且將在榮耀中降臨。麵對試探和凶惡,我堅信兩件事。第一、主必與我同在(使徒行傳9:16,18:9-10;提摩太後書4:17)。這位榮耀的上帝,在天上看見我經曆的一切苦難,正如祂看見了殉道的司提反。第二、在我跑盡此生的時候,祂必將我歸到祂的榮耀裏(馬太福音16:27)。因為這種末世論的信仰,所以我在試煉和苦難中不僅不憂愁,反而有大喜樂。因為苦難是榮耀之橋。這是保羅的見證:“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17)。“7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8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7-8)。

最後讓我們感謝主賜給我們主禱文。不存在誰配不配禱告的問題,上帝吩咐每一位兒女都應該向祂禱告。但確實存在禱告本身配不配垂聽的問題——如果你按自己的意思禱告,這樣的禱告根本不是聖經說的禱告。另外,舊約聖經中禱告一詞主要是??????,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是“中保”、代禱(to intervene, interpose, pray;創世記20:7)。因此,??????也是預表基督的。基督在天上為我們禱告,我們奉基督的名禱告,我們按基督教導的主禱文禱告。願主與你的靈同在。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阿門。

任不寐,2016年4月21日

附錄:主禱文中的基督與複活

今天是主的受難日(Good Friday)。這座城市正經曆著第一場春雨。2015年的複活節對我有著特殊的含義,因為複活對我從未如此真切。清早起來將自己安頓在主禱文中,祈求太平洋兩岸複活的生命連成一體。在這樣的日子裏,普世教會共同使用的聖經經文,不是福音書中某一段關於複活的見證,而是主禱文。不過長期以來,主禱文的應用一直存在一個奇怪而共同的問題:從內容上看,主禱文幾乎與耶穌基督無關,甚至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這樣的告白也沒有。主禱文雖然是主所教導的禱告文,但每一句禱告,僅僅被理解為信徒和天父上帝之間的直線關係。然而耶穌自己說:整卷聖經都在講祂,主禱文更是在講耶穌基督,包括祂的降臨,受難與複活,以及複臨。所以我今天在這裏和大家分享我對主禱文的另外一種領受,即主禱文中的耶穌基督及其複活。盼望我們在這樣的日子裏,就這樣住在主的話語中,更深刻地經曆今年的複活;黑夜直到黎明。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凶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馬太福音6:9b-13

對我來說,主禱文不僅是主教導的禱告文,更是主教導我們怎樣跟天父求最重要的恩典,即耶穌基督。這一點正如馬太福音6:7-9a所說的:“7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8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9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可以把主禱文看成是三重的三次禱告,共九項訴求;這符合希伯來文對“三”這個概念的神學寓意。而每三次禱告,都指向耶穌基督和祂的工作,並指向耶穌基督三重核心事工。易言之,主禱文所祈求的,乃是祈求天父上帝將祂的兒子賜給我們,正因如此,主禱文和整個“山上寶訓”一樣,都是在預備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第一重三項禱告,是求主的降臨或道成肉身(名、國、旨意);第二重三項禱告,指向十字架(天糧或受難、赦罪稱義或複活、得勝升天或聖靈教會);第三重三項禱告在預告基督的再來或羔羊複臨(永遠的國度、權柄和榮耀)。

一、道成肉身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με?ς Π?τερ ?μ?ν ? ?ν το?ς ο?ρανο?ς, ?γιασθ?τω τ? ?νομ? σου, ?λθ?τω ? βασιλε?α σου γενηθ?τω τ? θ?λημ? σου, ?ς ?ν ο?ραν?, κα? ?π? τ?ς γ?ς

這段經文我在《問答與回應:穹頂之上看柴靜,那最後一隻潛鳥》中已經有過比較詳細的討論。今天隻是進一步說明這些信息與耶穌基督之間的關聯。首先,上帝借著耶穌基督與人重建父子關係。恢複罪人和上帝之間的父子關係,乃是耶穌基督進入世界的真正目的,所謂“叫人與神和好”並且複活。我們是在基督裏呼喊“在天上的父”。請參考如下經文。馬可福音14:36,“他說,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隻要從你的意思”;羅馬書8:15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 4:6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作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羅馬書5:10-11,“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借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不但如此,我們既借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借著他,以神為樂”;羅馬書11:15,“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複生嗎?”哥林多後書5:18-20,“一切都是出於神,他借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神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們。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借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以弗所書2:16,“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借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歌羅西書1:20-22,“既然借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你們從前與神隔絕,因著惡行,心裏與他為敵。但如今他借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你們引到自己麵前”。易言之,若沒有耶穌基督,“我們在天上的父”這個呼告是不可能的;而且神也不可能垂聽我們。

1、神的名

在基督裏認識上帝是誰。若非借著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我們根本不可能認識神。參考如下經文:馬太福音1:21,“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馬太福音1:23,“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2:21,“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馬太福音21:9,“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稱頌的話)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路加福音1:49,“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約翰福音1: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翰福音20:31,“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使徒行傳3:16,“我們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他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麵前全然好了”;使徒行傳4:12,“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10:43,“眾先知也為他作見證,說,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傳22:16,“現在你為什麽耽延呢?起來,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2、神的國

神的國在基督裏降臨。若非借著耶穌基督,沒有人認識和能進入神的國。參考經文:約翰福音14: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馬太福音4:17,“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23,“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馬太福音12:28,“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馬太福音22:2,“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路加福音10:9,“要醫治那城裏的病人,對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路加福音10:11,“說,就是你們城裏的塵土,粘在我們的腳上,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雖然如此,你們該知道神的國臨近了”;路加福音21:31,“這樣,你們看見這些事漸漸的成就,也該曉得神的國近了”;哥林多前書4:20,“因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

3、神的旨意

第一、耶穌就是神的旨意,或在耶穌身上父神將祂的旨意啟示出來;第二、耶穌讓信徒效法祂凡事遵行神的旨意;第三、神的旨意就是要世人因信祂的兒子得救。參考經文:馬太福音7:21,“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12:50,“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馬可福音14:36,“他說,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隻要從你的意思”;約翰福音4:34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翰福音6:40,“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複活”;加拉太書1:4,“基督照我們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舍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以弗所書1:11,“我們也在他裏麵得了基業,(得或作成)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以弗所書3:11,“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所定的旨意”;以弗所書6:6,“不要隻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仆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馬太福音16:23,“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隻體貼人的意思”。

二、十字架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凶惡。τ?ν ?ρτον ?μ?ν τ?ν ?πιο?σιον δ?ς ?μ?ν σ?μερον, κα? ?φες ?μ?ν τ? ?φειλ?ματα ?μ?ν, ?ς κα? ?με?ς ?φ?εμεν το?ς ?φειλ?ταις ?μ?ν, κα? μ? ε?σεν?γκ?ς ?μ?ς ε?ς πειρασμ?ν, ?λλ? ??σαι ?μ?ς ?π? το? πονηρο?.

第二重的三項禱告,重點在耶穌基督在地上的工作,就是十字架上的工作。我們可以按這樣的邏輯來分析主禱文的結構:第一、人與神的關係,人的屬靈需求(馬太福音6:9-10);第二、人與物質世界的關係,人與飲食需求(馬太福音6:11);第三、人與人的關係,超越嫉妒、控告與怨恨(馬太福音6:12);第四、人與魔鬼的關係,靠基督勝過陰間的權勢(馬太福音6:13)。但是,我們今天在這裏要強調的是,唯有在基督裏,這些關係才可能是得勝的關係。另外,道成肉身是十字架工作的前提:耶穌以肉身的方式在受難、複活和升天;不僅承擔了我們一切肉身的罪惡;更要讓我們在肉身中向基督複活。這也是使徒信經第三章的內容:我們罪得赦免、身體複活,並且永生。

1、受難

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τ?ν ?ρτον ?μ?ν τ?ν ?πιο?σιον δ?ς ?μ?ν σ?μερον。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麵來學習這節經文,首先是按字麵的意思,即“沒有耶穌基督”的前提下,研討我們和食物的關係。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食物這個字:?ρτος,這個字就是以色列人常用的餅,也指任何普普通通的食物。一方麵,我們都是食物需求者。雖然基督徒以天為天,不以食物為天;但是,我們仍然需要食物。另一方麵,我們需要的是簡簡單單的食物,把食物製作藝術化,滿漢全席的鋪張,也是一種罪。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不應該消耗大量的時間在飲食和財富上;更不應該多占資源。其次,這個句子有兩個代詞,表示我們(?μ?ν,?μ?ν)。一方麵,我們需要的隻是屬於我們的食物,而不是屬於別人的食物。在食物供應的問題上,上帝禁止剝奪、強占和偷竊。另一方麵,食物在“我們”中間的分配應該是公平的,應該照顧到每一個人。

動詞δ?ς,δ?δωμι,give。我們的日用飲食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更準確地說,是上帝借著我們的勞動賜給我們的。這裏麵有三個基本真理。其一、感恩。對基督徒來說,我們將一切看成是上帝賜予的恩典,因此我們活在感恩之中,而不是抱怨和攫取之中。所以我們有謝飯禱告。我們羞恥談論“這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賜的”;因為“自然而然”這個說法將人變成不知感恩的消費性動物。其二、工作。上帝的“動作”要求人的同工。這個給予,不是讓人坐等和寄生,而是要人起來靠著工作去領取。帖撒羅尼迦後書 3:10,“我們在你們那裏的時候,曾吩咐你們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所以一個基督徒不能總是抱怨自己的貧窮,卻一直不肯作工。真正的基督徒必須是一個勤勞的人,一個愛惜自己身體(聖靈的殿)因而具備勞動能力的人。上帝將整個伊甸園都賜給亞當夫婦了,但他們仍然要耕種、修理、看守。其三、給予。上帝將食物賜給我們了,這是白白的恩典。神就是愛,因為祂是給予的上帝。神怎麽愛了我們,我們因此應該彼此相愛。所以主教導我們:“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舍去”(馬太福音10:8b)。基督徒不能活在索取和占便宜的罪惡生活中,所以基督徒有奉獻生活,傳統教會甚至有奉獻禮儀,就是要培養和見證這種給予的愛。

這個句子中有兩個表示時間的詞。第一個是形容詞,?πιο?σιος,daily;日用的,每天必須和足夠的。這個形容詞隻出現了主禱文中(馬太福音6:11;路加福音11:3)。第二個是副詞σ?μερον,this day,今天,應該今天發生的事。這兩個字共同強調了我們麵對物質需求的一個基本態度,目的是勝過貪婪和焦慮。馬太福音6章剩餘的經文,可以說是按交叉結構進一步解釋11和12節的禱告。其中馬太福音6:19-34全部都在解釋基督徒麵對飲食或財務的態度。馬太福音6:19-24針對的是貪婪問題;25-34針對的是焦慮問題。當然,貪婪和焦慮這兩種罪性是有聯係的,貪婪的人總處於焦慮之中。

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在耶穌基督裏來領受這節經文,就會進入道成肉身的受難。首先,罪人不過就是一個吃貨,一方麵是食物采集者,另一方麵是道德吃人的食人族。就是在“必須吃什麽”這種情況下,耶穌成了罪人的食物替代,並指向永生。耶穌首先降生的馬槽——馬槽是牲口或畜生的餐桌,耶穌取代所有被吃的對象,成為畜生一樣的人類的食物。耶穌來就是要被我們吃掉的,以便替換所有被吃的人,並拯救吃人的人。這方麵的經文在舊約中表現為各種獻祭的祭物;在新約中,可以參考如下經文:約翰福音6:27,“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約翰福音6:32-35,“32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33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34他們說,主阿,常將這糧賜給我們。35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51-58,“51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52因此,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個人怎能把他的肉,給我們吃呢?53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麵。54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複活。55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56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裏麵,我也常在他裏麵。57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58這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吃這糧的人,就永遠活著,不象你們的祖宗吃過嗎哪,還是死了”。

特別是下麵這些經文,更清楚地用“飲食”指向基督的受難。約翰福音12:24,“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當然,更重要的經文就是“主設立聖餐文”;僅以哥林多前書11:23-26為例,“23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24祝謝了,就掰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舍有古卷作掰開)。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25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26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2、複活

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κα? ?φες ?μ?ν τ? ?φειλ?ματα ?μ?ν, ?ς κα? ?με?ς ?φ?εμεν το?ς ?φειλ?ταις ?μ?ν

我們仍然按以上兩種方式來學習這節經文。首先,字麵解經。這個句子換一種翻譯可能更好理解:免我們的債,同樣,我們免別人的債。首先,基督徒真正關切的不應該是別人和上帝的關係,而是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換句話說,不是別人怎樣犯罪得罪了神,而是我們自己怎樣犯罪得罪了神。我們不要在別人身上扮演上帝和審判者;而應該在上帝麵前承認自己是罪人,求神的饒恕。“我們”這個代詞也表明,“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在神麵前都是有罪的。沒有義人一個都沒有,在神麵前人人平等:有罪平等,救恩平等,審判平等。同時,在麵對別人的罪的時候,應該彼此代禱,而不是彼此控告。在這方麵千萬不要作魔鬼的兒子,就是天天誇別人的軟弱,日夜控告我們的弟兄。實際上,隻有假基督徒,就是那些根本不承認自己有罪,而把自己的所謂“生命”視為自己的善工而不是上帝的恩典的人,才會淪為別人罪惡的揭露者、控告者和審判者。

其次,我們怎樣麵對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和犯罪。如果一個基督徒真的相信自己在神麵前是一個罪人,並且被基督的代死所赦免,又被基督的複活所稱義,他就應該饒恕別人對他的過犯。這是一個清清楚楚的邏輯,沒有條件,沒有假冒——你不能假冒上帝說:我控告別人對我的傷害是為了捍衛上帝的公義和教會的聖潔;是因為我愛你,怕你下地獄。這種假冒隻是人神共知的謊言,實際上犯了更大的罪,就是耶穌在馬太福音23章中曆數的法利賽人的罪。這種罪就是褻瀆聖靈的罪;不僅不得赦免,甚至最後因為一直甘心作撒旦的差役說謊食人,而遭遇永罰。這是神的話語:“14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15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請記住,神的話語是不會落空的: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當然,我們承認人不過是人,人的局限是這樣:我們總是刻骨銘心地記住別人對我們的傷害,但輕輕鬆鬆遺忘我們對別人的傷害。因此,我們需要禱告,饒恕是需要藉著禱告和教會生活從神那裏支取的屬天力量。約瑟的選擇是“瑪拿西”,不再更高的調子,這已經是蒙福了。在饒恕這個問題上不要過分表演,因為你常常沒有你誇張的那麽能更饒恕人。你常常會饒恕火星上的人,但對身邊的人睚眥必報。

正因為如此,我們來思想這段經文:“16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17 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18 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隻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16-18)。我個人領受,這段經文是對馬太福音6:12的進一步解釋。禁食就是認罪。一方麵,“免我的債”,這是我們自己跟上帝的關係:神赦免我們的罪。我們根本不需要在別人麵前公開認罪,比誰的臉更難看,然後由那些法利賽人評比你的認罪悔改是否過關,並取得他們的認可和褒貶。另一方麵,我們的認罪悔改是我們跟神的關係,根本不是我們跟人的關係——人算什麽呢,你承認不承認,同意不同意,喜悅不喜悅,對我都是糞土。因為是基督為我釘了十字架,不是你。我們的父在暗中觀察,祂洞明一切。這也意味著我根本在神麵前無法表演和躲藏。天國沒有遮羞葉子,那葉子是人與人之間的表演。我在神麵前完全袒露,無處可逃(詩篇139:7)。因此,我在神麵前是否認罪,用不著任何人操心,而且都操心成撒旦之子了。但我們必須戰戰兢兢在神麵前,隻有那裏是聖潔公義的,隻有那裏有真正的愛和憐憫。

最後,我們看這節經文中的耶穌基督。罪人和上帝的關係就是債務人和債主的關係;而耶穌十字架的工作,就是為我們償清了一切債,這就是救贖的恩典。這更涉及複活稱義的基本真理。所謂稱義,一方麵是赦罪,另一方麵是賜下永生。換言之,基督徒之間“不得不互相饒恕”,乃是因為上帝在耶穌基督裏饒恕了我們每一個人,並已經稱每個人為義。基督徒之間的控告和報複,隻能出於魔鬼。可以參考如下經文:羅馬書3:24,“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馬書4:25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複活是為叫我們稱義”;加拉太書2:21,“我不廢掉神的恩。義若是借著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路加福音6:37,“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作釋放)”;羅馬書8:33,“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或作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 ”撒迦利亞3:2,“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啟示錄12:10,“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神麵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

實際上,關於“飲食”的禱告和關於“饒恕”的禱告之間存在邏輯上的緊密關聯:耶穌基督已經作為飲食賜給你們了,你們就不要再互相吞食。這一點正如加拉太書5:15,“你們要謹慎。若相咬相吞,隻怕要彼此消滅了”。你們一方麵吃著上帝兒子的身體,喝著祂的血;一方麵相咬相吞,這是不合適的。哥林多前書10:16-17,“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掰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哥林多前書10:21-24,“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我們可惹主的憤恨嗎?我們比他還有能力嗎?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不僅如此,主的靈也進一步勸勉我們:“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2);“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13)。

3、升天

13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或作脫離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有古卷無因為至阿們等字)κα? μ? ε?σεν?γκ?ς ?μ?ς ε?ς πειρασμ?ν, ?λλ? ??σαι ?μ?ς ?π? το? πονηρο? ?τι σο? ?στιν ? βασιλε?α, κα? ? δ?ναμις, κα? ? δ?ξα, ε?ς το?ς α??νας ?μ?ν

首先我們按字麵解經。魔鬼被稱為“試探人的”(馬太福音4:3;帖撒羅尼迦前書3:5)和“那惡者”(馬太福音5:37,13:19,13:38;約翰福音17:15;以弗所書6:16;帖撒羅尼迦後書3:3;約翰一書2:13-14,3:12,5:18-19)。所以,這一句禱告乃是帶領我們處理與魔鬼的關係。我們可以先從以下兩個角度來領受這節經文。

第一、不叫我們遇見試探。κα? μ? ε?σεν?γκ?ς ?μ?ς ε?ς πειρασμ?ν,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帶領我們不要進入試探。ε?σφ?ρω,lead,帶領。一方麵,麵對魔鬼的試探,我們需要神的帶領;另一方麵,不是經曆試探,最好是根本不要遇見或進入試探。這兩方麵的信息都在警告我們,魔鬼比我們更聰明,因為“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創世記3:1)若沒有神的帶領,我們根本不能勝過魔鬼的試探。創世記3:1非常經典地告訴我們魔鬼是怎樣進攻的:它找最薄弱的環節,它找我們最寵愛和親近的人,它利用人的驕傲和自以為是,它挑撥最為敏感的信徒與神的關係,它彎曲神的話語,她用蛇說取代神說……所以主耶穌這樣警告彼得:“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路加福音22:31);又這樣責備彼得:“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隻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3)。而彼得也這樣向我們作見證:“5:8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那麽到底什麽樣的試探是最危險的呢?吃喝嫖賭這類試探你靠“道德”就可以麵對;唯有“你們像上帝一樣道德”的試探,所向披靡。

第二、救我們脫離凶惡。?λλ? ??σαι ?μ?ς ?π? το? πονηρο?,已經陷入魔鬼網羅的人,當奮力呼求神的幫助和拯救。動詞拯救??ομαι的用法是Middle Deponent(ε?σφ?ρω則是acitve),這有特別的含義:在我們從魔鬼的權勢下逃脫的時候,也需要我們自己靠神努力爭取。同時也請大家注意,“我們”這個代詞排除了“我們”中有誰可以誇口的可能性。我們都需要神的帶領,我們都需要神的救贖。沒有誰在魔鬼麵前比別人更勇敢和偉大。彼得指著自己誇口,跌倒了;保羅指著自己誇口,軟弱了。而你若指著別人的軟弱誇口,恰恰證明,你已經被鬼附著了,更需要醫治。πονηρ?ς這個字也常常用來描述魔鬼的行為或撒旦差役的工作;我們可以借此來學習怎樣靠主脫落凶惡。

首先就是靠著稱義的救恩喜樂平安地麵對毀謗或控告:“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馬太福音5:11;參考5:37)。其次,神要我們避其鋒芒,不要與魔鬼肉搏:“隻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那惡者)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馬太福音5:39)——魔鬼的戰術是,你越是用血氣反擊它越瘋狂和強大。再次,要憐憫每個魔鬼捆綁和使用的人(馬太福音5:45)。第四,不要矚目、聚焦撒旦之子的言行,離他們遠一點(馬太福音6:23)。第五、求告天父的憐憫和幫助,你是祂的孩子,祂一定拯救你出離一切絕境(馬太福音7:11)。第六,悔改更新,努力結出好果子;不是給人看,而是獻給神(馬太福音7:17-18)。第七,自己不要作法利賽人,自己不要陷入試探;因為他們表麵上律法主義,“心裏懷著惡念”(馬太福音9:4,12:34-35,15:19)。很多時候,法利賽人的控告會激起法利賽式的反擊,於是魔鬼總是得勝。因此基督徒必須靠主學習勝過法利賽人試探的能力。第八,要認識到這個世代是魔鬼作王的世代,要靠著基督和教會與之分別(馬太福音12:39,12:45,13:49,16:4)。第九,抵擋魔鬼最好的方法是堅守神的道(馬太福音13:19,13:38)。第十、當在愛和饒恕中勝過魔鬼的權勢,勝過嫉妒所製造的陰間般的殘忍(馬太福音18:32,20:15)。第十一、靠著末世論信仰勝過魔鬼(馬太福音22:10)。第十二、靠著侍奉和使命勝過魔鬼的捆綁(馬太福音25:26)。

另一方麵,我們來看這節經文和耶穌升天的關係。人靠自己是不能勝過魔鬼的,即那位試探人的和惡者。我們獲得勝過魔鬼的能力,乃是升天的基督賜給我們的。這可以包括兩個方麵。第一、升天的基督賜給我們從上頭來的能力,使我們可以過得勝的生活。馬可福音16:17-20,“信的人必有神跡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麽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跡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使徒行傳1:8,“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馬可福音12:36,“大衛被聖靈感動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希伯來書1:13,10:13);以弗所書4:8,“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第二、升天的基督賜下聖靈給我們,而聖靈的工作就是建立教會——基督徒在教會生活中,靠著施恩之具麵對試探,脫離凶惡。參考經文:約翰福音約翰福音16:7-8,“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就差他來。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使徒行傳2:1-2,“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啟示錄2:7,“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馬太福音12:31,“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  

不過有一個問題需要強調,就是魔鬼的試探。魔鬼的試探從始至終都是一樣的。在創世記3:1-5中表現為這樣三重試探:“神豈是真說”;“你們不一定死”;“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在馬太福音4:1-11則相應地表現為這樣三重試探:“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請大家自己對應這兩場試探中每一重試探之間驚人的一致性。我隻強調一個問題:魔鬼對人的試探,主要並非援用權力、金錢和美色;而是道德,或自義,即鼓勵人自以為神。換言之,像神一樣,或作為神的兒子、天子,良心和道德智慧的化身,這才是罪人麵對的 致命的試探。毫無道理、莫名其妙、遺傳而習慣成自然地認為自己總是好人,別人總是壞人;自己是君子;別人是小人;自己一生下來就無恥地成為這樣的人: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別人都很賈府,我總是寶黛愛情;總是眾人皆醉我毒性(獨醒)……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震撼而恐懼的看見:中國文化或世界文化的本質就是魔鬼文化——每一個人一出生就帶著自義這種原罪,並在本罪中將之進行到底,在成為別人的地獄的過程中,直到自己進入地獄。

魔鬼的試探,因此才稱為魔鬼的試探:第一、無人能擋;第二、奴役所有人;第三、棄絕基督。絕對沒有“像神”和“道德”更能試探人的了;絕對沒有比“我比別人更像神”、“我比別人更道德”更能試探人的了。既然你已經像神,你就不再需要神 。而且,魔鬼的試探一定導致這種後果:人吃人及反咬一口,魔鬼從此成功統治所有靈魂,並使之遠離基督的義。魔鬼的試探就是讓罪人釘罪人的十字架自以為神;同時讓基督的十字架徹底落空。

這種魔鬼性和妖精氣質覆蓋整個華人教會,最經典的表現就是“聖靈總是我們家養活的”,聖靈總是和我保持一致與別人爭戰,總是我教導別人“你們要悔改,天國近了”;我們總是先驗地認為自己是義人,代表神的義;自己總是聖經的正麵人物,而鄰居總是聖經中的負麵人物我總是亞伯,別人總是該隱;我總是拿單,別人總是大衛;我總是約伯,別人總是約伯的朋友;我總是為你禱告,我總是要看你的果子……這些邪教徒很生動地顯示,他們正在與蛇共舞。在十字架之外,魔鬼的試探及其得勝,對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曆史以及我們祖國,都是全局性、根本性的。每一個人那張自以為義 的表情,一定作道德的人上人那種妖氣,那種根本有病的替天行道不過就是熱病(義怒與嫉妒)和痢疾(變色與控告),無所不在,深入骨髓。中國人一開口就是魔鬼的兒子。他們隻是控告別人或諂媚人,並且藉著控告和諂媚演上帝。這是絕症,完全沒有辦法控製,甚至根本缺乏罪惡的意識;早已經習以為常。所以,我們需要這樣的主禱文。而若不要基督的義,要自己的義,不僅棄絕基督,而且一定吃人。於是他們用基督吃人,而不是救人;他們滅人的性命,而不是救人的性命。從始至終,魔鬼裝作光明的天使,而神對假冒偽善深惡痛絕。蛇成功絆倒了該隱、含和法利賽人。因此我們一定要明白到底何為魔鬼的試探:你起來扮演上帝的兒子,成為人的審判者,靠不要基督地自以為義。但是,讓我們讚美神,上帝的獨生子揀選了一個最卑微的位置進入世界,揀選了最羞辱的十字架,複活升天。而使徒揀選了罪魁的位置,來見證“得救本乎恩”。神的兒子徹底扭轉了魔鬼的試探,讓自義、特別是吃人自義這種魔鬼文化第一次被顛覆。

三、羔羊複臨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τι σο? ?στιν ? βασιλε?α, κα? ? δ?ναμις, κα? ? δ?ξα, ε?ς το?ς α??νας ?μ?ν。

1、國度

最後的禱告轉向基督的複臨。這裏的“國度”轉向未來的新天新地,或完全的天國。可以參考下麵的經文。馬可福音9:1,“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嚐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馬可福音13:29,“這樣,你們幾時看見這些事成就,也該知道人子近了,(人子或作神的國)正在門口了”;馬可福音14:25,“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國裏,喝新的那日子”;路加福音13:29,“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神的國裏坐席”;路加福音17:20,“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路加福音17:21,“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心裏或作中間”;路加福音12:32,“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哥林多前書15:24,“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帖撒羅尼迦後書1:5,“這正是神公義判斷的明證。叫你們可算配得神的國,你們就是為這國受苦”;路加福音23:42,“就說,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希伯來書1:8 ,“論到子卻說,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使徒行傳1:6-7,“他們聚集的時候,問耶穌說,主阿,你複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

2、權柄

三位一體信仰的一個基本真理是,聖靈教導我們,聖父將審判世人的權柄交給了聖子。所以這裏的權柄主要指向末世的審判。一方麵,上帝讓祂的教會擱置審判或論斷而充分自由地履行福音使命;另一方麵,上帝將在基督複臨中實施最後的審判。參考經文:羅馬書12:19,“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希伯來書10:30,“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哥林多前書4:5,“所以時候未到,什麽都不要論斷,隻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裏得著稱讚”。一方麵,世人無權審判我;另一方麵,我努力侍奉主,直到站在那白色大寶座下麵。馬太福音28:18,“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路加福音12:5,“我要指示你們當怕的是誰。當怕那殺了以後,又有權柄丟在地獄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正要怕他”;約翰福音 5:22,“父不審判人,卻已經把審判的權柄完全交給子”;約翰福音5:27,“並且因為他是人子,就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啟示錄2:26-27,“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製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轄管原文作牧),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啟示錄5:12,“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啟示錄12:10,“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神麵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啟示錄22:14,“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裏,也能從門進城”。

3、榮耀

福音書中講基督得著榮耀,一方麵指向耶穌的死而複活,另一方麵則指向耶穌的再來。前者如路加福音24:26,約翰福音7:39,約翰福音12:16,12:23,13:31,17:1,17:4-5;羅馬書6:*等。後者可以參考如下經文:馬太福音16:27,“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馬太福音19:28,“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複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馬太福音24:30,“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馬太福音25:31,“當人子在他榮耀裏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馬可福音8:38,“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馬可福音10:37,“他們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裏,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馬可福音13:26,“那時他們(馬太二十四章三十節作地上的萬族)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路加福音21:27,“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雲降臨”……啟示錄1:7這樣描寫再來的基督:“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而啟示錄1:12-16讓我們看見榮耀的基督:“12我轉過身來,要看是誰發聲與我說話。既轉過來,就看見七個金燈台。13燈台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14他的頭與發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15腳好像在爐中鍛煉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16他右手拿著七星。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麵貌如同烈日放光”。  

不僅如此,末世論信仰具有重要的當下意義。如果最終國度是基督的,權柄是基督的,榮耀是基督的,永遠是基督的;那麽,人類、世界與那惡者能把我怎麽樣呢?最後這句禱告在鼓勵一種殉道的能力——即使被逼迫和踐踏至死,我們仍然有主同在,並且要在末世進入基督的國度、權柄和榮耀之中。一般來說,魔鬼讓我們屈服,主要是通過屬世的國度、權力和榮耀試探和捆綁我們;但如果我們相信神的國度、權柄、榮耀,那惡者能把你怎樣樣呢?人能把我怎麽樣呢?失敗和跌倒的基督徒,從根本上說,是貪愛世界和不信末世論。然而這是聖靈對我們的安慰:“31 既是這樣,還有什麽說的呢?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32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 33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或作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34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裏複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有基督雲雲或作是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裏複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的基督耶穌嗎) 35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饑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36 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37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38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39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羅馬書8:31-39)。阿門。

任不寐,2015年4月3日星期五

附錄:穹頂之上看柴靜,那最後一隻潛鳥

叔叔,最近中國網絡上最火的事情是對柴靜的《穹頂之下》的討論,你對這個影片怎麽看?

六月的女孩:不寐發明“霾國”這個概念已經有五年了吧,今天,藉著《穹頂之下》開始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常識。真是讓人感慨不已。不需要對柴靜進行更多的政治分析或動機分析,總體上說,她的續貂之作,仍然是有正麵意義的。但問題是,能否給我們一些神學上的啟示和安慰,好讓我們去安慰和幫助那些仍在霾國中生活的親人和朋友。謝謝!

sancaitaba:任先生,不知道您最近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麽。我看了一篇評論文章,裏麵提到,中國的霧霾,正處於下行趨勢。另外,文中也提到了所謂的綠黨問題。我知道您一貫關心中國的環境問題,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

平安。柴靜做了一件好事。當然,在任何意義上,柴靜顯然不是抗霾第一人。但那些對她進行政治攻擊的人,不過就是出於嫉妒或既得利益那點兒破事兒,不需置辯。我不否認,柴靜和她的《穹頂之下》首先是對一個時代的政治清算,“自將磨洗認前朝”;其次也有非權力的民意背景:忍耐三十年黑暗之災的霾人,已經忍無可忍,一直在尋找一種可以被容忍的表達方式。然而我對這場熱議缺乏政論的興致,我想趁機對柴靜和她的作品進行一次“神學評論”。既然是神學評論,外邦人的臧否與我無幹。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什麽相幹。我的評論從兩個角度展開。第一、對柴靜的神學分析——“霾人良知”是神學分析的範本,每個霾人都自詡良知。柴靜所代表中國人的公共言論的兩大特征:良心的自我指認和言論的歸罪使命。一方麵,他們總是毫無道理地,或按鬼魔的道理,想當然地將自己視為人民的良心;可以是全世界都沒有這麽“不要麵子”的知識分子。另一方麵,這個“良心工程”總是通過揭露問題、追究和編輯製造問題的罪魁並將之控訴和示眾,最後用以自我榮耀或賣錢。我將借著主禱文的應用,來分析這種“控告者人格”,他是“禱告者”的對立麵。第二、對霧霾的福音啟示。柴靜所揭示的霧霾問題,可以和福音事工連接。我將應用出埃及記中黑暗之災的經文,來討論在黑雲壓城之際,穹頂之上的公義與恩典。

一、主禱文:禱告者與控告者

馬太福音6:9b-10,“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Π?τερ ?μ?ν ? ?ν το?ς ο?ρανο?ς, ?γιασθ?τω τ? ?νομ? σου,?λθ?τω ? βασιλε?α σου γενηθ?τω τ? θ?λημ? σου, ?ς ?ν ο?ραν?, κα? ?π? τ?ς γ?ς(直譯: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被成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被成就,如同在天上,並且在地上)”。

在這個主日的基要真理課程中,我們要學習主禱文,學習主禱文的第一部分(馬太福音6:9b-10)。主禱文的第一部分對應了十誡的第一部分,重點在神與人的關係(主禱文的第二部分對應了十誡的第二部分,重點在人與人的關係。這是我們下個主日的學習內容)。根據我們的直譯,我們可以將主禱文放在如下結構中;我們要在釋經的基礎之上,以“霾國柴靜”為範本,討論霾人話語的致命缺陷和罪性。

1、我們

柴靜,“我們”到底是誰?你是誰?

聖經對人的定義是:人是祈禱者(祈禱的X)和被救者(罪人)。耶穌首先是禱告者,是向祂的天父的禱告者。這是新人的基本樣式。這個樣式在於否定舊人的樣式,舊人就是魔鬼權勢下麵的控告者。控告者先質疑上帝和一切(“神豈是真說不許”),藉著質疑將自己上升到上帝的位置。其次,控告者成為無神論者,沒有神,沒有永生和永死,沒有審判(“你們不一定死”)。最後,人要自己起來扮演上帝,通過審判別人自我拯救(“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人類曆史的罪惡,就是罪人起來審判罪人自以為神的罪惡。耶穌來要徹底超越這個絕境,將控告者更新為禱告者,並就拯救的主體和傾聽者、審判者,從人那裏奪回,歸給上帝。主禱文將我們定義為祈禱的主體,而不是拯救和審判的主體,就是將人和神徹底區別出來了,將良心歸給上帝,將反省留給人類。不僅如此,在上帝之下,這個複數第一人稱的“我們”被“同質化”了。首先,我們都一樣,都是罪人,沒有誰有資格成為別人罪惡的揭露者和審判者,或者成為別人的救主。其次,這個我們從控告關係,變成了弟兄關係——因一位共同的天父的關係,彼此相愛取代彼此相吃。“我們”不再是互相審判和互相崇拜的關係,上帝在基督裏把人類或“敵我”變成“我們”。

但這樣的福音或重生的神跡,在柴靜所代表的霾國主流社會還是天音。柴靜是以“女神”的身段出現的,她不是祈禱者和蒙恩者,不是施害者和幫凶;而是受害者、抱怨者、嘲笑者、調侃者、揭露者、審判者,是社會的良心。

我絕非說柴靜發現的問題不是問題;正相反,她甚至某種程度上正確地揭示了問題;她的不幸在兩個方麵,她自己是這不幸和罪惡的一部分;她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救主,因此隻能投靠偶像,新權力或所謂人民,但後兩者同樣是霧霾的責任者。所以在以柴靜為中心的演播室大廳裏,我們幾乎可以聽見“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詩篇2:4)。在那將自己都感動了的嚴肅氣氛中,缺少一種堅固的道義支撐或主體缺位:你們是誰,這些年你們去了哪裏?這些年你們在幹什麽?你們找到什麽救星可以真的解決這個問題?柴靜是誰呢?一個在……那麽多年的人,在任何意義上,你和天良無關,你隻是宇宙真理的HS。在屏幕上抑揚頓挫著、娓娓道來著、侃侃而談著,天真無罪著的柴靜,就像一個扁平的皮影,在撒旦操作下知道著別人的罪。你會發現,從柴靜這個罪人嘴裏出來的每一句“修辭”,都是怨言,而不是祈禱。這就是漢語語言和文學的共性。而演播室中那些神情專注,若有所思的表情;或者這幾天熱鍋上螞蟻一樣沸騰的輿論,每個圖騰下麵都掩映這一個事實:你就是那人,他們都是資源消費者和黑霾生產者。這些義憤填膺的人民,很像這樣一群罪犯:他們一邊施暴,一邊對暴行表示遺憾。

上帝從始至終憎惡這種偽善:罪人起來扮演人類的良心或替天行道者。這種人類就是釘死基督的人類。控告者更深刻地支配著霾國教會的文化。2015年從暮冬到早春,霾國教會黑雲滾滾。但這個事件的本質很簡單:這是一場“邪教內戰”,被人戲稱為“褲衩調查團”所領導的教會文革運動,或者教會掃黃行動,比政治反腐更極端。這不過兩個宗教舞台之間,或一個宗教舞台對另外一個宗教舞台如陰間般的殘忍。道理是一樣的,“褲襠調查黨”也許揭露的是某些事實,但是,他們根本不配將自己裝飾成柴靜那樣的表情。沒有聖經根據,沒有生命見證。“我們”根本不認識“我們”是誰(路加福音9:55)。

2、在天上的父

霾國有雲: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個判斷有一定的神學價值。實際上柴靜比她女兒更可憐,她不如那位希臘的母親。這是無父的孤兒,亞細亞的孤兒繼續在風中哭,在瘋中吃人自義。天父首先是創造者。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而這個形象是什麽呢?這是上帝最初關於人和世界關係的定義:“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28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麵,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7-28);“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世記2:15)。我們不僅貢獻了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或者說,將上帝賜給我們的家園成功變成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而我們也用這個人定勝天和民以食為天的“政績”,證明我們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或出賣了長子的 名分。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不配再稱為“人”。我們不再是世界的管理者,而是淪為消費者,動物。

這種不配借著“移民柴靜”更生動地表現出來了。移民柴靜,顯示你就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消費主義蝗蟲——將上帝恩賜和托管的家園糟蹋盡淨之後,又“腆著臉”帶著女兒到西方來消費來了。你可否想過,你蜂擁到的那個新國家,那裏的文化和資源,你沒有任何的貢獻。還有一種叫“海外愛國華人”的偽類,他們一邊幾乎無償地消費著新國家,一邊高叫他們深愛著被自己禍害得山窮水盡,始亂終棄的舊國家。柴靜隻是一個代表性的符號,她就是我們。我們都已經厚顏成了沒羞沒臊的純爺們,即純蝗蟲。公共們最高的境界隻是在奢談霾人怎樣從口腔 階段進化或改良到肛門階段,生殖、繁殖、消費(弗洛伊德);但隻有到聖道階段,你才開始成人,或重新做人。事實上這些年來,“移民的羞恥心”、“國際消費者的罪惡感”,深深傷害著我自己。我們不敢仰望天父,如同一個不負責任犯了大錯的孩子。我隻能逃到基督那裏,不敢求神的公義,隻敢求祂的憐憫。我更求神賜給我自己一個機會,重建管理和看守家園的責任。這樣,我們到了2015年的春天。

3、你,你,你

在主禱文中,我們或人被置於和神的關係中,這是壓倒一切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和“你”的關係。第二人稱代詞“你”在這裏重複三次,表明在一個正常的人的生活中,每天最重要的生活乃是“我”向“你”祈禱的生活。但在中國文化中沒有神性的你;穹頂之下的柴靜完全看不見穹頂之上的天父,因此看不見人對上帝的責任和犯罪(以賽亞書40:22)。 這個“無你無罪”的柴靜,隻有人性的你,是用來吞吃和投靠的。首先,你是用來作替罪羔羊的。柴靜的“你”不是上帝,而隻能是鄰居——都是“你們”惹的禍,因此“你們”應該承擔責任。她走遍了千山萬水,淘金了朝野上下,盼望找到凶手:女王懷孕了,是誰幹的?《穹頂之下》隻有一個目的,誰是那個應該釘上十字架的“你”!柴靜永遠不會知道,包括她自己在內,這些年不僅僅借著“可憐江山貧到骨”、“斷子絕孫”的劣跡,深刻而殘忍地傷害了那個神聖的“你”;而且每個你,都覺得應該“從我做起”,無需認罪隻需定罪就可以撥雲見日。其實上帝跟柴靜和霾人要的很少,甚至就是一句話:主啊,我們對不起“你”!

4、尊聖、降臨、成就

主禱文中有三個動詞:尊聖(被動),降臨(主動),成就(被動)。動詞顯出兩個基本事實。第一,上帝是負責任的上帝,祂臨在。霧霾中就包含著上帝的行動和旨意,無論是審判還是救贖。第二、人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應該行動起來,順服上帝的旨意。這三個動詞可以視為一個交叉結構。首先,人尊上帝為聖,而不是自以為齊天大聖。這解決了“價值判斷”的問題。在柴靜的電視片中,她不知道自己的動機是什麽。唯一實在的理由就是為了女兒。是的,這很實際,神吹也很感人。但是,如果你僅僅是為了女兒,就會遇到一個根本性的難題:霾國人民恰恰也是為了女兒才走到今天的。人如果不是為了上帝,他們犯罪和良心的理由就可能合二為一。如果柴靜今天為女兒跟惡人拚了;明天出於同樣的理由,就會和另外一群良心們不共戴天。

中間的信息,上帝是臨在的上帝,在基督裏臨在,在基督的救贖和審判中臨在。恐怕再也沒有比霧霾這個事實,更能形象地說明上帝存在,並且怎樣駕著黑雲降臨了。

最後,神的救贖旨意一定會被神借著教會完成。這三個動作也可以分別對應聖父、聖子和聖靈的工作。在中國,一直不存在製度缺失的問題,那些製度中心派和啟蒙學者隻是一些半吊子的蠢貨。霾國真正的問題是:你的啟蒙和製度怎樣成為實踐。換句話說,若非聖靈感動,罪人不可能按神的旨意生活。“霾國”這個無可置辯的事實,至少出於四種不可救藥的罪惡。第一、霾國的宗教不是一種懺悔型的宗教,而是自義型的宗教;佛教的眾生平等觀念實際上瓦解了人對世界管理的責任。第二、霾國的政治目標不是建立責任政府,而是維係劫持體製。第三、霾國的經濟原則是消費主義,而不是服務精神。第四、霾國的組織動員是良心的隨機感動和舞台表演,而不是教會的主日規範與Divine Service。穹頂之下這種痙攣式的道德抽搐,不可能有“安息日”或“第七日文明”那種日常的更新和動員能力——感動幾天之後,霾人繼續在過去的宗教、政治和經濟軌道上生活,直到末日徹底來臨。一陣騷動,一條新法律,但是,霧霾將繼續愈演愈烈。不僅如此,這四種罪惡恰恰是符合人的“利益選擇”的,柴靜的旨意不能成就。離開聖靈感動,人不可能稱耶穌是主,隻能以自己的經濟學理性為主。在聖靈之外,所有的理由都支持這樣的生活:不顧一切繼續追求消費主義的生活,直到世界末日,直到洪水滔天。必須有理性之外的一種邏輯和意誌,才能將經濟動物從封閉性的自殺鐵幕中拯救出來,賜給他們死而複活的新生命。

5、神的名,神的國,神的旨意

現在我們來分析主禱文中的三個名詞:你的名,你的國,你的旨意。釋經學的奇妙法則是以經解經——我們隻有通過以經解經,特別是“最近的以經解經”(同樣出於馬太福音的相關經文),才能更清楚地理解這些概念是什麽意思。

我們先看“你的名”。第一、尊重祂的名,就是接收祂的救恩,相信祂的同在(耶穌、以馬內利、和散那;馬太福音1:21,23;21:19);這意味著柴靜和任何人不能在霧霾的問題上扮演救主。這不是要取消公共批評的責任和人管理的能動性,而是要求人限製自己的道德自負和理性自負。所以,第二、不要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不可自以為神,將自己一切言行意念捆綁神,上帝憎惡“良心代言人”或“替天行道”的騙子和代主審判的政客(出埃及記20:7,馬太福音7:22;馬太福音24:5)。第三、為神的名被萬人恨惡(馬太福音10:22;馬太福音24:9) 。你若真是為了真理,你必須等候受苦,而不是眾人喜悅。就霧霾這個災難來說,隻有甘願成為眾人仇敵的“領袖”,才可能略有作為。諂媚民眾的人,必然半途而廢——因為你觸犯的將是每個人切身的利益。在這一點上,柴靜倒是有善可陳。第四、祂的名要被傳到外邦(馬太福音12:21)。引申到霧霾治理,這應該是一個持續的工程。第五、奉主的名接納罪人(馬太福音18:5)。這場運動不能搞政治報複,隻能在愛的原則內進行。第六、奉主的名聚會(馬太福音18:20)讚美稱頌主的名(馬太福音 23:39);奉三位一體神的名教導人,給人施洗(馬太福音 28:19)。我們祈禱神興起教會,召聚更多的人靠著信仰舍己,作新造的人。第七、奉主的名舍棄世界(馬太福音19:29)。當然,這需要靠著信仰仰望一個更新的國度。

其次,“你的國”。第一、“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這終結了一部分人勉強另外一部分人悔改的邪教曆史和魔鬼倫理(馬太福音3:2,4:17)。第二、勝過萬國榮華的試探;不相信罪人地上能建立天國,我們的國不在這地上(馬太福音4:8,約翰福音18:36)。不要對霧霾治理抱有太高的期望。不僅僅山西是中國的縮影,中國更是世界的縮影。“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這個基本趨勢是不可阻擋的(詩篇102:26;以賽亞書50:9,51:6,希伯來書1:11)。因此,第三、教會的主要使命不是治理霧霾,而是救贖靈魂;要在罪人中間傳神國的福音,遵行神的道(馬太福音 4:23,9:35,10:7,5:19-20;7:21)) 。第四、隻有靈裏貧窮的人或謙卑的人、為義受逼迫的人,才能承受神的國(馬太福音5:3,5:10,11:11-12,19:12,20:23)。至少目前的柴靜是與神國無份的。第五、神國的“自由選擇”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馬太福音 6:33;13:44-46)。在這個問題上,霾國無信仰;因為霾人隻求自己的國和自己的義。第六,這需要信仰(馬太福音8:11,26:29;13:11,19,24)。第七、 存在兩個國度的戰爭:“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馬太福音12:28)。第八、神的國在信徒裏麵逐漸長大、在教會中潔淨,在世界裏分別出來的(馬太福音13:31,33,38,41,43,47,52,21:43;16:28;24:14;馬太福音25:1)。第九、基督將天國的鑰匙賜給了教會,教會是天國的門(馬太福音16:19;22:2)。第十、認罪悔改、謙卑和饒恕是天國公民的重要品質(馬太福音18:1-4,23;19:14;20:21;21:31;19:23,20:1;23:13); 24:14)。第十一、天國降臨的時候有最後審判(馬太福音25:34)。

最後,“你的旨意”(θ?λημα)。第一、天父的旨意是願意人都進天國。馬太福音7:21,“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第二、天父的旨意是讓基督徒都成為彼此相愛的家人。馬太福音12:50,“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第三、天父的旨意是願萬人得救,每個人得救。馬太福音18:14,“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第四、天父的旨意是願意罪人認罪悔改信基督得救。馬太福音21:31,“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那一個遵行父命呢?他們說,大兒子。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第五、天父的旨意是藉著祂兒子在十字架上的受死、複活、升天和再來拯救一切相信的。馬太福音26:42,“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借此我們對柴靜有什麽勸勉呢?你們到底要什麽?穹頂之下隻有慢慢的死亡,而這個死亡即使在霧霾大大減輕的時候,仍然最後會撕裂母女之情。事實上,在藍天下犯罪死亡和在霧霾中犯罪死亡,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呢? 我盼望霾國人民早日生活在藍天之下,因為那裏也有我們的骨肉之親和我所愛的人。但我更祈禱,他們不僅生活在藍天之下,更生活在恩典之下。

6、如同在天上

按原文的順序,主禱文第一部分可以進一步交叉結構如下:

我們

在天上的父

願你的名被尊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成就

如同在天上

和在地上

我們知道馬太福音的中心信息是天國,是國度,所以,“願你的國降臨”位於這個交叉結構的中心。最後一句經文 ?ς ?ν ο?ραν?, κα? ?π? τ?ς γ?ς(as in heaven and in earth)可以有另外一種理解,這個並列的介詞短語不僅僅是修飾“旨意”的,而同時修飾三重禱告的全部內容:你的名、你的國度和你的旨意都完全在天上和地上。不僅如此,這個介詞短語也一一呼應“在天上的父”和“我們”。一方麵,“如同在天上”呼應“天上的父”。不過兩個介詞短語略有不同。“在上天”(的父),?ν το?ς ο?ρανο?ς,這裏的天是有定冠詞的,是特指上帝的寶座;(如同)在天上,?ν ο?ραν?,這裏的天沒有定冠詞,應該是泛指天上的使者和聖徒以及國度。

7、和在地上

另一方麵,“和在地上”呼應“我們”,“我們”在地上。天地之間現在完全貫通的,首先,創世記中的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上帝(創世記1:1,2:1);啟示錄中的上帝是創造新天新地的上帝(以賽亞書65:17,66:22;彼得後書33:13;啟示錄21:1)。因此,這個“在地上”的祈禱,一方麵指道成肉身的耶穌第一次來,住在我們中間,開始創造新天新地(路加福音2:14;約翰福音1:14);另一方麵指末世之後,耶穌第二次來到地上,新耶路撒冷從天上降臨:“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示錄21:2)。隻有到那個時候,這被咒詛的地才能徹底脫離各種“霧霾”的災難(創世記3:17-19)。但無論如何,在亞當裏,天地正在衰敗和死亡;但同時,在基督裏,天地正在更新。

二、十字架:埃及的黑暗之災

但這個“天地同春”的福音已經傳給我們了,這個“天地同春”的天路已經啟動了。舊約的先知預告了這個進程,新約在基督裏全麵啟動了這個進程。霧霾本身,就包含著天國降臨的福音。上帝總是借著災難提醒人類改變,特別是悔改。創世記1:1-5,“1 起初神創造天地。2 地是空虛混沌。淵麵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5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上帝借著霧霾也要要在中國重造新人,這是祂不變的旨意,對人類不變的旨意。這不僅僅是對以色列人的旨意,更是對所有新以色列人的旨意。換言之,藉著霧霾,上帝來尋找中國人,因為在這裏也有很多祂的百姓。撒母耳記下22:10,“他又使天下垂,親自降臨。有黑雲在他腳下”;詩篇18:9,“他又使天下垂,親自降臨。有黑雲在他腳下”。黑雲中的上帝至少有兩大旨意。第一,懲罰我們的犯罪。創世記3:17-19,5:29;利未記18:25;彌迦書 7:13 )。第二‘呼召祂的百姓從世界分別出來,歸向祂。

這個霧霾神學特別生動地表現在出埃及記的十災中了,特別是其中的黑暗之災。當然,沒有人能完全周延埃及的情況和霾國的情況。但基本原則是一致的。一方麵,埃及就是世界;另一方麵,基督徒就是新以色列人。黑暗之災的目的首先是警告和懲戒埃及人的剛硬。然後是Let my people go(出埃及記4:23,5:1,6:11,7:2,8:1,9:1,10:3)。值得一提的是,黑暗之災是最後的“自然災害”(出埃及記10:21-29);“這黑暗似乎摸得著”。而黑暗之災之後,就是擊殺埃及的長子。換言之,自然災變之後,人的健康和生命就受到了威脅,懲罰一步一步加重。中國近年一些疾病的泛濫,是這場災難的一部分嗎?當然,最後這場黑暗之災的咒詛,都歸到基督身上了:“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馬太福音27:45;參考出埃及記12:1-28)。

我不搭理“看不見的手”已經很多年了。我故鄉的小河、森林、草地和鳥群都已經滅絕;這是一個基本事實,柴靜是我故鄉的發言人,最後一隻潛鳥(Margaret Laurence :The Loons,1970);那個背著自己可憐的小baby在末世河床上哀鳴的潛鳥。西方在城市用看不見的手滅絕教會;東方在農村用看得見的腳在毀滅土地。東方的道路和西方的道路都是罪人的道路。但問題是,罪人仍然相信罪人,包括相信罪人對罪人的審判,以及對世界的救贖。

柴靜的演播室同時也是一個道德十字架的行刑場。因為霾人精神高度隻能在穹頂之下,穹頂之下的政治正義就是都犯罪,但誰來負責。基督來了,祂說我來負全責,你們得自由。演播室文化和調查團同時被釘到十字架上。今天,我們需要借著禱告祈求上帝將基督十字架的救恩臨到霾國演播室中每一張自以為義的表情上,讓耶和華的臉光照每一位女兒和母親,部長和老板。這些表情我們看了5000年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這是導致問題的態度。這是一種霾國正義或霾國文明之癌。罪惡和黑暗也不能通過柴靜們的道德胃痙攣解決,霾人需要從演播室出來進入教會。每個道德著、深刻著 、忙碌著、咬文嚼字、一針見血的柴靜都需要悔改。霾國新LD說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法治問題的要害是徒法不自行。今天,你們不知道的“可行”的辦法我告訴你們:你們需要人手一本《災變論》。當然。若有人願意人手一本聖經,我可以將拙作付之一炬。這話你們懂嗎:

“34 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隻是你們不願意。35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路加福音13:34-35)。 阿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