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朋友主內平安。首先讓我們為過去的“三年神學院”感謝讚美主。在過去三年的時間裏,常有愛我的人說:任不寐這三年真是不容易:教會創建之初百廢待興;新人信仰之初紮根建造。我今天要在這裏說,這三年你們更不容易,我要為所有忍耐到底,不離不棄的你們感謝讚美主。但我今天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這“都不容易”的三年結束了,我們開始轉向“你們都行”的新三年。這新三年就是“使徒行傳”的三年。三年之後,你們就是基督的使徒。我們將用三年的時間學習使徒行傳,同時,學習像使徒那樣生活。使徒行傳是新約聖經的曆史書,最長一卷書,也是連接福音書和書信的中間環節,我們可以以此為紐帶,學習整本聖經。願主與我們同在。
為了將這兩個三年的道理講得更清楚,我們來讀兩段經文。 使徒行傳1:1-2,“提阿非羅阿,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 直到他借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Until the day in which he was taken up, after that he through the Holy Ghost had given commandments unto the apostles whom he had chosen)”;使徒行傳1:8,“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這兩段經文可以從兩個角度對應這我們信仰生活的兩個三年。首先,“提阿非羅阿,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前書”是我們前三年或三年神學院的核心功課。這個功課包括兩個十字架:一方麵,接受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另一方麵,天天背起十字架跟隨主——這兩方麵的功課都包括認罪悔改信基督和因信稱義的基本真理。這兩個十字架是我們常常感受“不容易”的根本原因。但這是紮根建造的工作,使我們的信仰真正建造在純正的真理之上。三年神學院就是不顧一切人性的喜好、抵擋和誹謗,也不顧主流教會的主流偏好,以確保我們所信的是聖經啟示的那位耶穌基督;而不是任何異教文化所要淫亂我們的各種精神偶像。在某種意義上,這三年就是“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三年,就是把提阿非羅大人變成提阿非羅,讓所有的提阿非羅仰望救主基督的三年;為此我們要將前書中基督一切所行所教訓的,傳講和充滿我們。有弟兄抱怨說:到“他們教會”人家都興高采烈,到“任不寐教會”總是紮心恐懼。這就是答案了——我們隻傳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現在我們將從前書傳到後書——使徒行傳及使徒書信,從“三年神學院”進入“使徒的三年”。這三年的主題將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們本不行,才能接受基督的行。但是,我們經過瑪拉,到了以琳;我們將靠著真理的聖靈,開始使徒的生活。 “直到他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借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為止”。接下來的三年,就是耶穌藉著聖靈吩咐我們承擔福音使命的三年。這絕對不是說十字架的功課完成了,也不是說隻用三年時間就能完成使徒的使命。一方麵,過去三年,我們隻是將十字架的基本真理告訴諸位了,但願我沒有一樣未傳給你們;但我們自己要繼續在生命中經曆神和祂的真理,進一步經曆十字架。另一方麵,我們要在大使命中繼續經曆十字架的功課,並至少用三年的時間,通過使徒行傳來學習這使徒的道理。這個大使命是什麽呢?就是使徒行傳1:8所總結的。這節經文不僅對整本使徒行傳提綱挈領,也進一步解釋了基督“借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的基本內容,或者說,使徒的三年,我們的基本使命。
我按中文將《使徒行傳》分成兩部分:“使徒行,使徒傳”,這也可以是使徒行傳1:8的兩個基本信息。首先,你們行,因為。“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聖靈是真理的聖靈,祂將十字架的真理賜給了我們,並要與我們同在;這使我們“必得著能力”;我們從完全不行的蒙恩的罪人,變成了可以承擔福音使命的蒙恩的罪人。我們仍然是有限的,但聖靈定意要使用我們這有限的信徒,去成為教會曆史的一部分。其次,我們靠著聖靈去行,行出來,活出來,然而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呢?基督徒所謂行出來,中心的功課就是:“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這至少包括三個方麵的重要信息。第一、使徒行出來就是使徒行傳所記載的行出來,就是將福音傳遍地極。傳福音,“誇誇其談”就是我們的生命,就是我們的見證。第二、根據使徒行傳,使徒行出來和傳出去,絕對不是個人的修身養性或和個人自由主義行動以及平民布道行動,而是以教會為根基,以植堂為目標的教會行動;人類曆史就是福音曆史,福音曆史就是教會曆史。第三、行出來,傳出去,是一場見證。一方麵,見證的目標是基督,而不是任何人;另一方麵,見證就是殉道——福音一定在逼迫中得勝,而我們將在屬天的喜樂和平安中分享基督的勝利。
過去的三年,我們反複強調,我們不行,我們需要基督。這是一場洗禮,將那創世之前就揀選的子民,按神的美意,從提阿非羅大人變成提阿非羅;同時,那些硬著頸項的提阿非羅大人,因聽道成仇而成為教會的職業拆毀者。但無論如何,我們到了新的一站,無論過去三年我們遭遇怎樣的屬靈寡婦還是三姓家奴,這一切都被埋葬在曠野之中了,不再形成我們的任何攪擾。拆毀神的家的人他們的家將繼續被拆毀,但我們徹底自由地繼續前行。所以這兩個三年之間,我們安排了幾個月的“曠野時期”。曠野之後,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願主的同在帶領我們從紮心的三年,轉到行傳的三年,恩上加恩,力上加力。
使徒行傳是聖經上最簡明易懂的一卷書。既沒有深奧的神學難題,基本上是曆史事件的平鋪直敘;也沒有律法書中宗教儀式的繁文縟節,基本上是由時間、地點、人物組成的。但是,使徒行傳和現實的教會生活密切相關,她既是曆史,也是現實;如何處理曆史和現實之間的關係,反而會引起很多爭議。事實上,教會的分裂在某種程度上,常常根源於對“使徒傳統”的不同理解。加之使徒行傳是新約聖經中最經典的希臘文本,因此,需要根據原文釋經領受更豐富、精確的信息。由於這兩方麵的緣故,要求我們返回教會的曆史遺產中尋找幫助,就是需要從聖靈所在的教會曆史中,翻找前人關於使徒行傳的經典著述。因此我在這裏推薦大家一些參考書目,特別是那些有誌於用三年時間詳加考察使徒行傳的弟兄姐妹,應該仔細選讀這些書卷。我的推薦僅僅是從我自己的閱讀經驗出發的,我偏重的是釋經而不是神學,偏重傳統而不是現代。同時,我所推薦的書目首先考慮了國內讀者查找的可能性,這些書大部分可以直接在網絡上找到電子文本。
Adam Clarke,Commentary on Acts,1832
Albert Barnes,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 Acts,1834
Henry J. Ripley,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843;
William Humphry,A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854;
Joseph Addison Alexander,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857, 1866;
Henry Alford,Acts Commentary,1810-1871;
Joseph Addison Alexander,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Explained,1857;
William Arnot,Acts Commentary,1873;
W. Denton ,A Commentary of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874;
Lyman Abbot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with Notes, Comments, Maps, and Ilustrations,1876;
Johann Bengel, The Critical English Testament,Commentary on Acts,1877;
Horatio B Hackett,A Commentary on the Original Text of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882;
Thomas M. Lindsay,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with Introduction, Notes, and Maps,1884;
John Williams,Studies in the Book of Acts,1888;
Edited by H. D. M. Spence and Joseph S. Exell ,Pulpit Commentary,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Exposition and Homilies,1890s;
eorge Thomas Stokes,Expositor's Bible,Commentary on Acts of the Apostles,1891;
David James Burrell and Joseph Dunn Burrell,The Early Church: Studies in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897;
Richard Rackham,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An Exposition,1904;
George Holley Gilbert,Acts,1908;
H. T. Andrews,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908;
Arno C Gaebelein,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An Exposition,1912
R. J. Knowling,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912
William Owen Carver,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916;
Frank Allen,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931;
A. T. Robertson,Word Pictures on Acts,1932-1933;
G Campbell Morgan,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Commentary,1947。
Spence, H. D. M., ed., A. C. Hervey and others, The Pulpit Commentary, Volume XVIII,1950;
Carter, Charles W. And Ralph Earle,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956;
Thomas, W. H. Griffith, Outline Studies in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956;
Blaiklock, E. M., Acts, the Birth of the Church,1960;
Bruce, F. F.,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Acts,,1971;
Harrison, Everett F., Acts: The Expanding Church, 1975;
Tenney, Merrill C., and others, The Zondervan Pictorial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1975;
Barnhouse, Donald Grey, Acts, An Expositional Commentary,1979;
Arrington, French L.,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1988;
Kistemaker, Simon J.,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Exposition of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1990;
Stott, John, The Spirit, the Church, and the World, The Message of Acts,1990;
Phillips, John, Exploring Acts,1991;
Soards, Marion L., The Speeches in Acts, Their Content, Context and Concerns,1994;
Boice, James Montgomery, Acts, An Expositional Commentary,1997;
26 authors,Classic Commentaries and Studies on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31 vols.),1843–1919。
蒙特利爾華人基督教會“使徒行傳係列課程”將於2013年8月11日起開講,曆時大約三年時間。每一篇講章都會陸續發布在“不寐之夜”網站上。我們歡迎世界各地的讀者以各種方式參加學習,彼此造就。在這三年時間,我們也正在計劃另外一場“福音之旅”,就是跟隨使徒保羅的腳蹤,進行一場從耶路撒冷到羅馬的旅行。這個計劃仍在籌備中,需要各種援助。當計劃成型之後,會在不寐之夜公告相關信息。2013年8月11日主日證道中開始第一課,即“使徒行傳概論”。第一課主要講兩個內容:使徒行傳的基本精神和使徒行傳的基本結構。這篇概論得益於上述參考書,是值得再這裏特別加以說明和感謝的。我們的世代仍然是釘死基督的世代,也是基督複活的世代;仍然是使徒遭遇逼迫的世代,也是福音不斷興旺的世代。無論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遭遇怎樣的難處,無論前三年怎樣嘔心,後三年怎樣瀝血;神的話語並隻有神的話語,永遠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是我們的生命。“他們人類”繼續吃人自肥,我們繼續獻身於天上的嗎哪。主的道如日中天;我們更加坦然無懼地前行。主已經掃清了曠野,願基督在我們的生命裏勝之又勝,阿門。
任不寐,201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