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牛鬼蛇神消聲黃賭毒黑匿跡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牛鬼蛇神消聲,黃賭毒黑匿跡,拐賣婦女兒童、假冒偽劣蕩然無存,世間一切邪惡藏形遁影,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爾虞我詐,物價穩定、社會安定,拾金不昧、夜不閉戶,犯罪少之又少的中國。
在走資派鄧小平特色政府改革開放後土地私有製的基礎上,全中國農村的封建文化完全複興。封建迷信在農村已經泛濫成災。舊社會所有的神鬼廟寺,全部修飾一新。還加上了現代化的建築技術,信男信女成群結隊,燒香拜佛,求神保佑一生平安,發財致富,到處香火旺盛。有些地方竟出現了有錢蓋新廟、無錢辦學校的怪現象。除了敬神,就是恢複塋地,有些有錢有勢的人,占用大片土地,花上百萬元,建造豪華墳墓。再就是過年貼對聯,內容庸俗,都是如何發財、聚寶吉慶祥和、心想事成,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這些現象,充分說明人們的思想境界已恢複到國民黨時代的水平。唯心論、宿命論、輪回學說又成了多數眾生的信條,許多共產黨員也成了封建文化的信徒。
毛主席時代,僅僅27年就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曆史絕無僅有而不可思議的神話。它為其後的中國改革開放奠定了政治基礎、物質基礎、人力資本基礎、對外開放基礎,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享用毛澤東時代那些有價值的曆史遺產。偉大的毛澤東時代雖然已經成為曆史,再也回不去了,但不能否認,那是一個開天辟地的時代,是一個讓華夏兒女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揚眉吐氣的時代,也是一個令對手感覺懼怕卻又無限尊敬的時代,更是一個永不磨滅的時代。
懷念毛澤東時代,不是想要重新回到那個年代,而是希望大家找回當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倡導的那麽一股子勁,那麽一股子精神,並且予以創新發展,以推動中國人民革命事業前進。
毛澤東時代,特指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這一段的中國曆史時期。
毛澤東主席在世83歲,一生大致可平均分為三個28年。
第一個階段的28年,這是毛澤東為勵誌而奮鬥;
第二個階段的28年,這是毛澤東為建立新中國而奮鬥;
第三個階段的27年,是毛澤東為建設與發展新中國而奮鬥。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用二十多年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係,國民經濟高速發展,GDP提升到世界第六,年均增長13%,成為“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大力發展農業,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化肥從無到有,發明雜交水稻,解決中國幾千年來未解決的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保證國家糧食和副食品的充足供應,人民衣食無憂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在極短的時間裏進入世界先進科技行列, 擁有“兩彈一星”,運載火箭、核潛艇、各種噴氣式飛機、汽車、火車和輪船樣樣俱全,自己解決了合成胰島素,自己生產了石油,自己讓所有敵人都卡不住脖子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大力辦學,建立免費的教育體係、完善的基礎教育體係,全民開展“掃盲運動”,讓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文盲率,在20餘年裏由80%以上縮小至不到20%,創造世界掃盲速度和掃盲人口數量曆史最高記錄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咬牙堅持國家補貼搞公費醫療和合作醫療,老百姓看病不要錢,在全國消滅了嚴重危害人民生命的天花、麻風、痢疾、霍亂、傷寒、肺病、血吸蟲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極大提高,人均壽命增長一倍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文藝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指引下,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精品力作競相推出,文化建設高潮迭起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鼓勵植樹造林,大力根治大江大河水患,保護農田、土壤,天藍地綠水清,老百姓呼吸著新鮮空氣、吃著放心食品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建成一百多萬公裏公路,兩萬多公裏鐵路,新開辟了國際國內水路和空中航線,覆蓋全國的交通運輸骨架基本建成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牛鬼蛇神消聲,黃賭毒黑匿跡,拐賣婦女兒童、假冒偽劣蕩然無存,世間一切邪惡藏形遁影,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爾虞我詐,物價穩定、社會安定,拾金不昧、夜不閉戶,犯罪少之又少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人民滿懷革命理想,人人都願意為國家舍身取義,在物質極度貧乏的條件下苦幹之餘依然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不怕苦、不怕累,人心齊,泰山移,創造出了紅旗渠、南京長江大橋、三線建設等令國人驕傲令世界仰慕的驚天動地奇跡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道德風尚良好,全社會崇尚先進,人人都敢於與壞人壞亊作鬥爭,邪不壓正,壞人不敢張狂,英雄輩出、群星璀璨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工人階級領導一切,貧下中農受到尊重,當兵是青年夢想,婦女得到解放, 幹部從工農中大量提拔,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社會平等,貧富差別幾近於無,人與人之間有淳樸、善良、幹淨的人際關係,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有人情味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孩子上學不用發愁,住房不用借貸,看病不用舉債,就業有保障,養得起老、送得起終,一個普通老百姓家庭能養四五個孩子,人民無後顧之憂、幸福指數很高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吏治清明,被國際組織評為廉潔指數在6以上,絕大多數官員都懂得為人民服務,幹部黨員吃苦在先、享受在後起模範表率作用,毛主席的一件睡衣補了73個補丁,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三年災害”期間有8個月沒有沾過葷腥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各民族一律平等、團結互助、共同發展繁榮,五十六個民族一條心,全國各族人民眾誌長城、凝聚力空前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自已並不富裕,卻慷慨無私援助別的國家,朋友遍天下,被第三世界窮弟兄敲鑼打鼓用轎子抬進聯合國,與世界上180個國家中的118個國家正式建了交的中國。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國家有尊嚴、不畏強暴、敢於硬碰硬,五次對外戰爭完勝,永遠不再擔心挨打,泱泱大國屹立於世界東方而無人敢小覷的中國。
毛主席時代,僅僅27年就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曆史絕無僅有而不可思議的神話。它為其後的中國改革開放奠定了政治基礎、物質基礎、人力資本基礎、對外開放基礎,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享用毛澤東時代那些有價值的曆史遺產。偉大的毛澤東時代雖然已經成為曆史,再也回不去了,但不能否認,那是一個開天辟地的時代,是一個讓華夏兒女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揚眉吐氣的時代,也是一個令對手感覺懼怕卻又無限尊敬的時代,更是一個永不磨滅的時代。
懷念毛澤東時代,不是想要重新回到那個年代,而是希望大家找回當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倡導的那麽一股子勁,那麽一股子精神,並且予以創新發展,以推動我們事業前進。
在走資派鄧小平特色政府改革開放後土地私有製的基礎上,全中國農村的封建文化完全複興。封建迷信在農村已經泛濫成災。舊社會所有的神鬼廟寺,全部修飾一新。還加上了現代化的建築技術,信男信女成群結隊,燒香拜佛,求神保佑一生平安,發財致富,到處香火旺盛。有些地方竟出現了有錢蓋新廟、無錢辦學校的怪現象。除了敬神,就是恢複塋地,有些有錢有勢的人,占用大片土地,花上百萬元,建造豪華墳墓。再就是過年貼對聯,內容庸俗,都是如何發財、聚寶吉慶祥和、心想事成,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這些現象,充分說明人們的思想境界已恢複到國民黨時代的水平。唯心論、宿命論、輪回學說又成了多數眾生的信條,許多共產黨員也成了封建文化的信徒。
在走資派鄧小平特色政府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的利益導向作用,迫使每一個人去為自己奮鬥。把個人和小集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為了自己“富起來”。運用非法的與“合法”的各種手段參與競爭,甚至掠奪。人們的私欲極度膨脹。從追逐個人利益和小團體利益出發,向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見利忘義、非法牟利猛進,追逐金錢、美女、升官發財已成為許多人的世界觀。目前,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已成為社會的公害。成為一切違法犯罪的主要根源。“商品“以它不可阻擋的威力改造著每個人,己將自己作為商品。中國青年一代在呼吸著商品經濟的空氣長大。這些思想意識是新老私有製經濟基礎和西方所謂自由民主思想的混合產物。它對人們的世界觀起著極大的塑造作用。這種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在各個領域都在與馬列毛主義、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對抗著、鬥爭著。人人為己,全國又成了一盤散沙,又回到了抗日前的極度自私狀況。
在走資派鄧小平特色政府改革開放後產生的道德危機。資產階級的性自由、性解放,台風似的橫掃祖國大地。商業活動中的“公關”、“三陪小姐”、“坐台小姐”、“吃喝嫖賭”、“賣淫嫖娼”到處可見。家庭婚姻方麵的“試婚”、“第三者”、“小秘”、“形式夫妻”、“一夫多妻”等違犯婚姻法的行為也較普遍。人們把眼前的物質利益(錢、權、色)當作人生的奮鬥目標。失去了長遠理想的追求,必然陷入功利主義的泥潭不能自拔。社會主義的公德也蕩然無存。於是形成了道德危機,主要表現在“道德評價失範、價值取向紊亂,各種非道德主義泛濫、社會道德失去控製、道德教育扭曲變型等五個方麵。
鄧小平生前就決定, 他不進八寶山, 在火化後將骨灰撒進大海. 這也就是赫魯曉夫的名言: "焚屍揚灰". 鄧是屬於自我"焚屍揚灰"。 他的做法並非是大公無私 光明磊落。恰恰是極度的畏懼心理。 他恐懼將來遭到清算, 他恐懼自己的魂魄不得安寧, 骨灰撒向大海就沒有了清算的目標。
鄧小平自我焚屍揚灰是曆史的必然, 他有自知之明的。 因為他的行為, 自絕於人民,自絕於中國共產黨 , 被永遠的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蘇聯的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是:每年春季在蘇聯有很多人要開展星期六義務勞動
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是指每年春季在蘇聯有很多人要開展星期六義務勞動。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在蘇聯莫斯科-喀山鐵路分局的15名工人在下班後“義務加班”,搶修了3台損壞的機車。隨後,該鐵路局職工響應蘇聯共產黨號召,為支援前線、保衛蘇維埃政權,在星期六從事義務勞動。
這一活動很快得到全國工人響應。
1920年5月1日星期六,舉行了全俄星期六義務勞動,時任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人列寧參加了克裏姆林宮區域內的清掃工作。
之後,這一活動在蘇聯全國各地展開,一直持續到1991年,蘇聯被共產黨內的修正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將蘇聯分化為15個小國家後,前蘇聯被解體前。2014年為激發民眾的愛國主義精神,俄羅斯決定恢複這一傳統:每年春季開展星期六義務勞動。
蘇聯的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是指蘇俄的工人階級為反對外國武裝幹涉,保證國內戰爭的勝利,積極響應俄共(布)的號召,在每周末進行的自覺的義務勞動。
這一群眾性運動從1919年5月起在全國展開。
幾十年前,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共和國麵臨著嚴重的困難;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白匪軍聯合起來,向年輕的蘇維埃國家發動猖狂的進攻,妄圖把它“扼殺在搖籃裏”。
1919年春天,英、美、法、日等帝國主義集中全力對付蘇維埃共和國,他們掩護高爾察克、尤登尼奇、鄧尼金等白匪軍進攻蘇維埃共和國。
就在這危急存亡的關頭,列寧提出:“必須竭盡一切力量來擊潰高爾察克”。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提出“一切為東線!”的口號。
為響應黨和列寧的號召,莫斯科和彼得格勒派了五分之一的共產黨員和十分之一的職工會會員到前線去。共青團派了幾千名最優秀的青年到東線去。不能到前線去的工人在後方勞動戰線上表現了忘我勞動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1919年5月10日,聯係東線的鐵路幹線莫斯科—喀山鐵路莫斯科調車站的共產黨員和工人發起了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搶修機車。這一次,二百零五個工人以一千零十四個工時,修好了四個機車和十六個車廂,裝卸了九千三百普特材料。
起初,有些人認為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的意義不大,但是,列寧熱烈讚揚這一舉動。列寧曾在好些講演和文章中,提到它的重大意義。
列寧說:“普通工人起來克服極大的困難,奮不顧身地設法提高勞動生產率,設法保護每一普特糧食、煤、鐵及其他產品,這些產品不歸勞動者本人及其‘近親’所有,而歸他們的‘遠親’即歸全社會所有,歸起初聯合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然後聯合為蘇維埃共和國聯盟的千百萬人所有,——這也就是共產主義的開始。”
在紅軍殲擊下,高爾察克等白匪敗北了,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燃料恐慌的嚴重威脅。
1919年11月,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在給各級黨組織的指示信中強調說:“應當更經常地、更積極地、更有係統地、更有組織地進行星期六義務勞動,首先是利用這種勞動來解決燃料問題。”
1920年5月1日(星期六),舉行了全俄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列寧在克裏姆林宮參加了這一運動。從此以後,這個運動在蘇聯各地蓬勃地開展著,成為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開端。
2019年是蘇聯時期創立的“星期六義務勞動”100周年,為紀念傳統,2019年4月20日,俄羅斯各地開展了義務勞動。有數百萬俄居民來到街道、公園和廣場打掃環境衛生。人們清掃垃圾和枯枝敗葉、種植花草樹木、幫助修理損壞設施,忙得熱火朝天。
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也參加了此次活動。他表示:“今天有150多萬人參加義務勞動,以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整潔、美麗和舒適。我非常感謝所有參加活動的勞動者。”俄人民演員諾日金稱:“我們這些老年人也來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這是民族團結互助的象征,有助於提高民族凝聚力。”
除了莫斯科外,在聖彼得堡,20日也開展了義務勞動,約有25萬人參加。在普斯科夫市,數十名俄共黨員攜家帶口來到當地的列寧紀念館,清掃紀念館及周邊衛生。
新中國從1949年開始都是問蘇聯學習社會主義的。包括五一國際勞動節,八小時工作製,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住房,義務勞動。沒有流浪漢,沒有妓女,沒有吸毒,沒有資本家等。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工作是終身的鐵飯碗。
從1980年開始,中國被共產黨內的修正主義分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叔派鄧小平們篡權改革開放後,完全複辟資本主義道路,工人成了打工者,資本家要求996工作製。即每天工作從上午9時做到下午9時,每周六天。甚至更多加班。教育,醫療,住房,都很貴。有流浪漢,有妓女,有吸毒,有資本家等。
19世紀,資本主義高速發展,資本家為追逐利潤,普遍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以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工人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工作環境十分惡劣。以美國為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的巨大憤怒。為了爭取基本的生存條件,工人們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當時提出的罷工口號,就是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製。
1884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8個國際性和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集會,決定於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迫使資本家實施8小時工作製。5月1日,美國各地同時爆發了罷工運動和示威遊行,20多萬工人參加了鬥爭。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致使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處於癱瘓狀態。
罷工運動所表現的革命力量使政府當局和資本家極為恐慌,但他們不甘心接受工人的條件,5月3日,芝加哥政府當局用暴力鎮壓工人。他們組織破壞分子在警察的保護下混進罷工隊伍,故意製造混亂,以此為借口,當場開槍打死打傷4名工人。
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極大憤慨,第二天,上千名工人為死難工友舉行追悼會,聲討政府當局的暴行。在大會即將結束的時候,近百名警察衝進會場,掄起棍子,朝工人頭上、身上打去。偽裝在工人隊伍中的資本家走狗,向人群投擲炸彈,當場有幾名工人倒在血泊之中,幾名警察也被炸死炸傷。這是資本家故意製造的事端,為政府當局大規模鎮壓工人提供了借口。政府立即調動大批軍警,瘋狂向工人隊伍開槍,有多名工人被打死打傷,更多的工人被逮捕,其中包括8名工人領袖被交付法院。
8月20日,法院判處7人絞刑,一人15年徒刑。工人們不服,向州最高法院上訴,裁決是維持原判。後又向聯邦最高法院上訴,但他們根本就不受理此案。這激起了美國各地工人群眾的強烈抗議,工人們聯合起來,紛紛舉行抗議集會。但政府當局仍然於次年11月殺害了其中4名工人領袖,3人改判無期徒刑。一名則死於獄中。美國芝加哥工人的鮮血,燃起了全國工人鬥爭的烈火,並迅速蔓延到歐洲和其他大洲。全世界的工人階級紛紛舉行罷工運動,與資本家鬥爭。
在世界馬克思主義進步輿論的廣泛支持下,在全世界工人階級的堅持鬥爭下,美國政府終於在一個月後,宣布實施8小時工作製,美國工人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為紀念美國工人的罷工運動,1889年7月14日,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召開成立大會,會上宣布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者的共同節日———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勞動節。五一國際勞動節是一項由國際勞工運動所推動,全世界勞工和工人階級在每年的五朔節(5月1日)舉行的慶祝節日。
國際勞動節最早是在1889年國際社會主義大會上確立的。第二國際在該次大會上通過了一項決議,決定在某一天舉行大規模的國際性遊行示威,以讓勞動者在同一天裏要求執政當局從法律上把每天的工作時間限製在8小時以內,並表示支持美國勞工聯合會的決定,定具體日期為1890年5月1日,以紀念芝加哥工人為爭取八小時工作製而被警察武裝鎮壓的幹草市場事件,後來該項活動演變為了國際勞動節[5]。第二國際在1904年阿姆斯特丹的會議上進一步號召“各國社會民主黨組織和工會聯合會都要在每年五月一日堅決要求從法律上規定八小時工作製,擁護無產階級的階級要求和擁護世界和平”。
5月1日在世界許多地方是法定假日,大多數情況下為“勞動節”,“國際工人節”或類似的名稱。一些地區在其他日期慶祝勞動節,例如美國和加拿大在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慶祝勞動節。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文革》中,在大眾教育上的首創新生事物《工農兵大學生》。這是人類社會大眾普及教育中的首創。由於被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資本主義改革開放私有化後,被強行扼殺在搖籃裏。
1970年—1976年,在中國,“工農兵”和“大學生”被聯結在一起,這兩個本來沒有必然聯係的詞匯一經結合產生了驚人的“化學反應”,一場前所未見的高等教育模式成為事實,大為推廣,許多人還沒有來得及體會就被強行貼上了工農兵大學生的標簽,他們別無選擇 。 “工農兵大學生”的曆史雖然隻有短短的七年時間,但是它卻對當時的經濟發展、教育理念及個人命運等方麵影響深遠。雖然在許多重要崗位上不乏他們的身影,然而,他們始終都被認為是特殊時代的產物,這個陰影甚至深深地烙在了每個“工農兵學員”的心中。
1970年-1976年,在中國,"工農兵"和"大學生"被聯結在一起,這兩個本來沒有必然聯係的詞匯一經結合產生了驚人的"化學反應",一場前所未見的高等教育模式成為事實,大為推廣,許多人還沒有來得及體會就被強行貼上了工農兵大學生的標簽,他們別無選擇。
"工農兵大學生"的曆史雖然隻有短短的七年時間,但是它卻對當時的經濟發展、教育理念及個人命運等方麵影響深遠。雖然在許多重要崗位上不乏他們的身影,然而,他們始終都被認為是特殊時代的產物,這個陰影甚至深深地烙在了每個"工農兵學員" 的心中。
一位工農兵學員曾寫到:"時下流行寫回憶錄。坊間林林總總的網站裏,'大學歲月'一欄往往是很熱門的。它意味著友誼,青春,熱情,理想和驕傲。大學生活幾乎是所有過來人最值得懷戀的一段經曆。畢竟,在中國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貧困落後的國度,長期以來大學生都是非常稀罕的'天之驕子'。他們有值得驕傲的資本,當然也不怕向人炫耀。如果把中國近一個世紀以來的大學生劃分為: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文革"時期和改革開放以後至今的四個階段,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麽幾乎完全看不見"文革 "時期大學生--'工農兵學員'的回憶文字?"
直到今天,人們對那段曆史的評述仍然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曆史,永遠是一筆財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還是帶來榮耀的,而要得到這筆財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視它。劫難需要記住,生活則需要感恩。對於一個時代來說是這樣,對於我們同樣如此,也許這就是我們記錄的理由。
專家說:"現在衡量和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高考錄取,都是按成績一分一分地順著從高往低排,差一分都不行!但是,一次考試、一分之差真的就差很多嗎?"他搖了搖頭,"現在動不動就是公平、公正,整個社會的神經高度緊張,已經脆弱到不太正常的地步了,學校還能有多大的空間來自由挑選人才!"
改變"一考定終身"的現狀高考指揮棒將從"應試"轉向"素質"
有關人士指出,對於"以麵試結果為錄取依據",雖然有質疑聲,但對於改變高考這座"獨木橋""一考定終身"的現狀,其積極意義不容忽視。
"高分人才並不等同於高素質人才,應試教育培養不出全麵發展的學生,創新能力更無從談起。自主選拔錄取改革實現了高等教育在人才選拔與人才培養理念上的對接。"秦紹德說,此次改革的意義就在於變高考這個"應試教育的指揮棒"為"素質教育的指揮棒",最終培養創新人才。
"高校自主招生在國外已經非常普遍了,實行筆試和麵試結合的方式也很多。每個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加試,自行確定錄取的標準。"華東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韓映雄坦率地說,高校之間的辦學特色和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根據自己的特色和辦學模式,通過自行招生選拔人才、培養人才,十分必要。
高校自主招生並不是滋生腐敗的沃土,招生過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將成為學校的"招牌"。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黨委副書記樓巍也對兩校實行的自主招生改革持肯定態度。他認為,對於一個新生事物不能求全求美,要寬容對待。既然兩所高校在自主招生錄取時有嚴格的製度加以保障,就應該相信它們。這對於現行高招體製來說,無疑是一大進步。
1965年7月的一天,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的西趙村,突然傳出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在人們的疑惑中,一個消息傳來了--村東頭李家的孩子李榮欣考上了高中。這則消息對兩千多人的西趙村來說,實在不平常。這個位於河南省沙河邊上的小村莊,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十幾年的時間裏,總共才出過兩名高中生。
李榮欣(70級工農兵大學生):我們村子包括我一共隻有三個高中生,那段時間,好多人說這孩子肯定有出息,說了一些祝福的話。
高中生,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裏,絕對屬於知識分子一類的人。
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全國在校高中生僅7.1萬人。1952年高中生人數才達到14.1萬人。據統計,1952年,全國每萬人中中學生人數僅為55人。這樣低的比例,使大學招生計劃都受到限製。政府不得不下達指標,禁止各單位自行到中學招工,擴大助學金發放。同時努力爭取95%的高中生能升入大學。但是即使達到了上述要求,還需要從黨、政、軍中抽調兩萬名青年知識分子補足應屆高中生的升學差額。
應當說中國在50年代,雖然當時都有高考。但是有一度是中國高中生比較少,大學生源不足。一度甚至要犧牲很多調幹生來補充大學生源。
由於大學招生人數超過高中生的畢業人數。那個年代,高中生基本都能升入大學,而高中生的素質普遍也比較高。這時的教育界偏向蘇聯式的精英教育,它強調少數人享受教育,培養出類拔萃的專才。並從高等院校、專業學校入手,按層層選拔的方式為國家挑選有用的人才。高等院校和中小學形成了金字塔的形式。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種做法保證了生源的質量,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了最大的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