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生易老天難老戰地黃花分外香

(2024-06-09 10:20:04) 下一個

人生易老天難老戰地黃花分外香

 

 

 

毛澤東詩詞欣賞

采桑子 重陽 (1929.10)

作者: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像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

【注釋】

采桑子:詞牌名,本於古樂采桑曲。

重陽:陰曆九月初九,傳統上文人登高賦詩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陽是十月十一日。

天難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題解】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閩西龍岩召開了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被朱德、陳毅等批評家長製",未被選為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隨即離開部隊,到上杭指導地方工作,差點死於瘧疾。

毛澤東詩詞《采桑子·重陽》賞析:

據《毛澤東年譜(1893—1949)》記載:“(1929年)10月11日,農曆重陽節,當時臨江樓庭院中黃菊盛開,汀江兩岸霜花一片,毛澤東觸景生情,填詞《采桑子·重陽》一首:‘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

這首詞通過度重陽,詠菊花,讚秋色,抒發了詩人毛澤東的人生感悟和革命豪情,獨具神韻,極富曠古絕倫的藝術魅力。毛澤東以特有的胸懷、氣魄和藝術眼光,譜寫了一曲革命人生的壯美頌歌。

毛澤東的逆境人生多感慨。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6月下旬,在龍岩召開的紅四軍第七次黨代表大會上,紅四軍內部關於建軍原則和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等問題發生意見分歧。

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未能被多數同誌理解和接受,毛澤東也因此未能繼續當選前委書記。此後,毛澤東身患疾病,在閩西一邊養病,一邊開展地方工作。10月,毛澤東帶病坐著擔架趕到剛解放不久的上杭,住在汀江岸邊的臨江樓。第二天,適逢重陽節,毛澤東倚樓遠眺,詩興油然而生,吟成這首《采桑子·重陽》。

《采桑子·重陽》是毛澤東身處逆境時寫的感懷之作。大病初愈的毛澤東心情複雜、百感交集。起句“人生易老天難老”,人生短暫,而自然界的發展變化則比較緩慢,好像不容易衰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這裏反用其意,以“天難老”反襯“人生易老”。

1964年1月,毛澤東對英譯者口頭解釋說:“與人間比,天是不老的。其實天也有發生、發展、衰亡。天是自然界,包括有機界,如細菌、動物。自然界、人類社會,一樣有發生和滅亡的過程。”

“歲歲重陽”,每年都有重陽節。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有飲宴祈壽之俗。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既是“天難老”的特點,也是“人生易老”的證明。

每年都有重陽節,景色依舊,而人的年齡卻不斷增加,特別容易使人感慨人生短暫。

麵對重陽節,想到人生短暫,悲觀者歎息“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樂觀者表達“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1929年的毛澤東年富力強,但又身處逆境,對於像毛澤東這樣一個胸懷宏圖大誌而又深感創業維艱的人來說,內心的體驗是極其豐富的。

單純看詞開頭這幾句似乎有些沉悶,略感壓抑,但毛澤東終究是有偉大抱負的政治家,不會因時間無涯、人生有涯的感慨而消沉衰頹,反而更加激發起“及時當勉勵”的緊迫感。

毛澤東吟詠菊花有新意。

“戰地黃花分外香”,作者毛澤東筆鋒突然一轉,寫出今年重陽節獨特的感受和不同尋常的意義。

“黃花”即菊花,典出《禮記》:“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菊花與重陽習俗有密切關係,重陽節也被稱作菊花節。早在西漢,中國就有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重陽節登高賞菊,也是千百年來詩人吟詠的傳統主題。

如王勃《九日》:“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杜甫《複愁》:“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

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句在不同的手跡中有不同的文本。

初稿作“但看黃花不用傷”,後改為“野地黃花不用傷”和“大地黃花分外香”。

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詩詞》時才定稿為“戰地黃花分外香”。

客觀地說,初稿的“但看黃花不用傷”最能反映毛澤東當年寫詩時的心境狀態,但它的境界不如定稿。

改成“戰地黃花分外香”,給讀者創造出一個色香俱佳的非凡意境,原來的感傷情緒一掃而空,顯得格外開朗灑脫。

著一“戰”字,把戰地的環境和氛圍烘托出來了,從而為此詞塗抹了一筆革命色彩。

古代詩人中,把菊花和戰爭、戰場聯係在一起的並不多。

唐代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寫道:“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表達了詩人濃重的思鄉之情。

唐末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詩人把菊花與戰爭相提並論,但充滿了血腥殺氣。

“戰地黃花分外香”化用楊萬裏的“若言佳節如常日,為底寒花分外香”,與元好問“高原水出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的句意完全相反,將消沉情緒轉化為激揚的格調。

毛澤東筆下的戰地菊花與革命戰爭聯係在一起,經受丹心熱血撫育,因而更加芳香四溢。

1996年1月28日,《文匯報》所載《舒同與毛澤東》一文中寫道:“1932年春漳州戰役結束,毛澤東同舒同第一次會麵。打掃戰場時,毛澤東握著舒同的手說,早就知道你了,看過你的文章,見過你的字。毛澤東邊走邊從彈痕遍地的地上撿起一顆彈殼,輕輕地說:‘戰地黃花嗬!’舒同會心地一笑,他為毛澤東如此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如此神妙的結句所觸動。”

這是革命家的視角, 這是思想家的氣魄, 這是革命樂觀主義的自然流露。

毛澤東激越豪邁讚秋景。毛澤東詞的下闋通過吟詠秋景表達對待秋天的態度。“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一年一度的秋風猛烈地吹來,與春天明媚和煦的春光迥然不同。

秋季不及春天那樣萬紫千紅,嫩綠嬌黃,香鬱迷人,但秋風具有掃蕩酷暑、蕩滌塵埃的巨大威力。“勁”字寫出了秋天強勁有力的個性,也隱隱透露出詩人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

春夏秋冬四季中,秋以蕭瑟凋敝、滿目蒼涼等特質給人以悲傷之感。“睹落葉而悲傷,感秋風而淒愴。”

絕大多數古代詩人每每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係在一起,以蕭瑟的清秋意象傳達人生的煩悶、生命的憂患。無論是風格婉約的柳永、李清照,還是詞風豪放的蘇軾、辛棄疾,在紅衰翠減、萬物凋零的秋天,都禁不住感傷身世,悲從中來。

然而,毛澤東沒有附和古代文人的悲秋情調。“勝似春光”一句,寓意非凡。在毛澤東看來,秋色比春光更加美好,更有魅力。

毛澤東打破了肅殺哀婉的文人悲秋傳統,高揚讚秋情愫,展現出遼闊豪邁的藝術境界,彰顯了豁達激越、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

“寥廓江天萬裏霜”,秋高氣爽,水天相接,這是對“勝似春光”的具體詮釋。雖是繪景寫實,卻又胸襟寬廣,有“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壯闊之感。

如果說“戰地黃花分外香”是芬芳秀麗的近景,表達詩人對戰鬥勝利的溫馨心境,那麽“寥廓江天萬裏霜”則是遼闊壯麗的遠景,寄托詩人對革命前途的美好遐思,餘韻悠揚。

“萬裏霜”之“霜”不是霜雪之霜,而是秋色的代字,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霜”,色彩斑斕,絢麗迷人。

這首詞的原稿是下闋在先,先描寫秋天的壯美和江天的寥廓,再感悟人生的短暫和宇宙的無限。

詩人毛澤東進行修改時,將上、下兩闋互易位置。采用這種“挪移法”之後,原先字裏行間透出的抑鬱情緒銳減,先抑後揚,境界變得更加開闊,更使人感受到生生不息、激越豁達的活力。

這是毛澤東創作於逆境中的作品,有沉鬱的思索,但全然不見怨天尤人、消沉鬱悶的牢騷與哀歎,呈現給世人的是積極樂觀、豁達昂揚的人生追求與灑脫心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高考》一直存在《方法》變了







毛澤東時代的《高考》是一直存在的。隻是《高考》的《方法》改變了。走資派鄧小平篡權改革開放後的《高考》用對付敵人的《方法》了。有些人不認真讀《文革》的有關文章。看看走資派鄧小平是怎麽對待一個"赤腳獸醫"的。文革中《高考》交白卷事件證明有《高考》。

再看走資派特色政府官方網對"高考"的注解:高考全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曆的考生參加的全國統一選拔性考試,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設置的全國性統一考試,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試。

中國有1300多年科舉考試的曆史,1904年,清政府在張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頒行了《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科舉考試製度壽終正寢。

1936年,全國已經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製度是各所高等學校自主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

1952年,新中國成立後, 全國統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製度是按舊中國的考試製度。

1977年,走資派鄧小平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分管文教,主持恢複高考。恢複高考是為了改變個人的命運。

隻有"恢複高考"。

唯獨沒有取消高考的注解。

這就是走資派鄧小平反對抹黑文化大革命和毛澤東的陰謀。

文革中直到學校停課搞文化大革命結束時的1968年7月21日,毛澤東對《人民日報》文章《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作出批注:“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裏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據此,七·二一大學遍地開花,開始了工農兵學員的招收。從一九六九年試點大學招生到一九七0年擴大招生再到一九七一年後全國各大學校招生。從工人農民解放軍中選拔學生後各招生學校出題數學、化學、物理和寫一篇作文進行摸底考試。之後等待學校通知, 接通知後去學校報到。這就是工農兵學員。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六年每年都有《高考》的。

從一九六九年試點大學招生到一九七0年擴大招生再到一九七一年後全國各大學校招生。從工人農民解放軍中選拔學生後各招生學校出題數學、化學、物理和寫一篇作文進行摸底考試。之後等待學校通知, 接通知後去學校報到。這就是工農兵學員。

不懂得《共運》以及中國共產黨內出現修正主義的鬥爭胡扯什麽廢話。

站在走資派的立場上就是會抹黑文革和毛澤東。沒有別的思路的。

用"開會"騙去坐了十五年的牢叫"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嗎?

不了解共產黨是幹什麽的, 除了反對還會有什麽呢?

想反共產黨就自己寫文章反。沒有人去你那兒胡攪蠻纏評論的。

張鐵生被棗山大隊推薦考大學工農兵學員,他在公社招生組“考生登記表”中的“本人誌願”一欄填寫了獸醫、農田水利兩個專業。作為生產隊長,他要率領社員鋤草抗旱,沒時間複習功課。

本來縣裏通知稱,考前會組織考生統一複習3周,張鐵生認為有這3周足夠。

不料縣裏後來取消了複習計劃,但張鐵生不知道。

6月27日,接到通知的張鐵生趕到縣城,成為最後一個到達的考生。

1973年9月,根據張鐵生想學獸醫或農田水利的誌願,有關部門分配他到遼寧農學院畜牧獸醫係學習。

張鐵生成為遼寧農學院工農兵學員。1974年3月,張鐵生和師生們一起到農村。在4個月時間裏,張鐵生和同學們為生產隊治療牲畜疾病,並且為農村培訓了一批赤腳獸醫。

1976年10月10日張鐵生大學畢業,回到棗山大隊第四生產隊繼續插隊務農。

1976年10月17日,遼寧省知青辦的一位領導和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的一位幹部乘吉普車來到村裏,以到錦州開會的名義,將張鐵生帶走。從此張鐵生開始了監禁生涯。

有關部門起初將張鐵生安置在興城縣當地駐軍的軍營內。一位軍代表向張鐵生傳達了中央粉碎“四人幫”的文件。張鐵生當即表示:“這是政變,右派上台了。”

被安置在軍營一個多星期後,張鐵生的思想始終無法轉變,隨後又被帶到沈陽,繼續參加學習班轉變思想,但仍無果。

張鐵生對遼寧省知青辦的一位領導說:“希望組織上盡快給我一個結論,我好早點回農村去,改變生產隊的落後麵貌,實現我的理想。”

這位領導勸張鐵生趕緊表態轉變思想,揭發批判毛遠新,但張鐵生並未領會其中涵義。

1976年11月18日,《山西日報》刊登《二月裏的反革命噪音》,揭露張鐵生1976年2月在山西進行“反革命煽動”的言行,這拉開了揭批張鐵生的序幕。

12月,張鐵生被押到沈陽市郊陳相屯,單獨關押在某防化部隊的院子內,每天24小時處在監視下。

對張鐵生的批鬥會隨之展開,第一站就是他的母校鐵嶺農學院。

在批鬥會上,張鐵生得知自己被定性為“新生的反革命分子”,從鐵嶺農學院批鬥會上被押走時,隻有董禮平一人送別。

《批鬥會》很熟吧! 文革開始對"地富反壞右"的《批鬥會》,反右中的《批鬥會》等都有鄧小平的影子吧! 毛澤東在文革初就說"地富反壞右"早己定性, 錯定的也己脫帽還批什麽!

12月14日晚,在錦州開完批判會後,張鐵生被關進沈陽看守所。

遼寧知青的典型人物柴春澤、吳獻忠、劉繼業等人也相繼被關進看守所。

張鐵生不僅被撤銷黨內外職務,還被開除了中國共產黨黨籍。

1983年3月,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公開審理張鐵生反革命案。

在審理過程中,張鐵生沒有委托律師辯護,並拒絕法院為他指定辯護人。

在辯論發言時張鐵生表示,自己隻是個不明真相的“小將”,在複雜的路線鬥爭中犯了應當被寬容諒解的“錯誤”。

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陰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張鐵生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刑期自1976年算起。

張鐵生不服判決,以沒有反革命目的、構不成反革命犯罪為理由,上訴至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被駁回,維持原判。

文革中分散的造反派紅衛兵幾乎都是這樣一個個被關被殺被消失的。

假如分散的造反派紅衛兵都集中在天安們, 鄧小平恐怕不用坦克用大炮轟了。

有些人不認真讀文章。為了便於讀, 在文章中再讀一篇。看看走資派鄧小平是怎麽對待一個"赤腳獸醫"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走資派鄧小平在高考上耍兩麵派






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注:此時的中共中央主事的是劉少奇和鄧小平等一線領導)批轉高等教育部黨委《關於改進1966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請示報告》後,當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把當年的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推遲半年進行。緊接著18日的《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徹底搞好文化革命徹底改革教育製度》,文章說,舊的招生考試製度已成為革命運動的絆腳石,所以“不僅招生製度要改革,學製、考試製度、升留級製度等等也要改革,教育內容也要改革……初小可以學些毛主席語錄,高小可以學更多的毛主席語錄和‘老三篇’等文章。中學可以學《毛澤東著作選讀》和有關文章。大學可以學《毛澤東選集》。”同時決定全國所有高等院校在1966年停止招生,高考被廢除。

中共中央主事的是劉少奇和鄧小平等一線領導。在這很短時間內劉少奇和鄧小平等一線領導完成的一係列動作是劉少奇和鄧小平想搞的文革。劉少奇和鄧小平要"初小可以學些毛主席語錄,高小可以學更多的毛主席語錄和‘老三篇’等文章。中學可以學《毛澤東著作選讀》和有關文章。大學可以學《毛澤東選集》。”是何居心? 是和毛澤東通氣了嗎?得到毛澤東認可嗎? 文革開始的五十天內劉少奇和鄧小平做了很多對抗毛澤東的事。如同林彪一麵稱毛澤東"四個偉大", 另一麵謀劃暗殺毛澤東。如此複雜內幕下毛澤東寫了第一張大字報進行反擊。最後反擊成功。然而毛澤東逝世了, 小醜們都一個個跳出來翻案了。就如一個張鐵生也關了15年。

對於當年廢除高考,毛澤東有沒有指示或批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毛澤東有關廢除高考的任何文字資料。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同意並批轉的《關於改進1966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請示報告》亦並沒有取消高考的內容。然而,當劉源6月10日將北京四中高三(五)班致毛主席的信放置劉少奇的案頭不過兩天,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便作出廢除高考製度及當年高考推遲半年進行的決定。自1952年以來已實施14年的高考製度,說廢除就廢除了。須知八年抗戰,國民黨政府都堅持一年一度的高考製度。為了解決撤退到大後方的高校和流亡到大後方的學生招生高考的困難,實行全國統一命題,用飛機空運試卷到各考點。劉少奇如此不顧及民意,隻是為阻止毛澤東回歸一線,竟以幾千萬在校學生的命運作賭注,是可忍孰不可忍?!實在匪夷所思啊!

劉少奇、鄧小平的這步棋絕非教育改革問題,而是設局,妄圖嫁禍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的如意算盤是:廢除高考,將會民心喪盡,女一中、四中的信是寫給毛澤東的,人們自然而然地誤認為廢除高考是毛澤東的決策。毛澤東將背負人民的罵名,背負曆史的罵名。廢除高考將導致全國停課,勢必造成天下大亂,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還能進行下去嗎?毛澤東還能重新回到台前嗎?就是我劉少奇、鄧小平下台,我也要留個爛攤子給你毛澤東!不幸的是,劉少奇、鄧小平的陰謀得逞了。這是中國的悲哀,曆史的悲哀。

毛澤東之所以發動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旨在反修、防修,避免資本主義複辟,不讓勞苦大眾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當然教育革命是一項具體內容。網各"居士"通過大量的周密考證,當年的廢除高考以及全國性的“停課鬧革命”,壓根兒不關毛澤東的事。結論是:1)、關於廢除高考,未作任何指示;2)、關於廢除高考,劉少奇、鄧小平不曾向亦不必向毛澤東請示甚至通報,而是劉少奇、鄧小平的一大陰謀;3)1966年5月至7月下旬,毛澤東一直在南方,不在北京。

更重要的是,最知情的孔丹、劉源都沒有披露毛澤東與廢除高考有關的半點信息。此外,記者與當年在北京四中高三(五)班就讀的“大師級”學者周孝正(居士於2012年9月28日在北京京西賓館曾與周孝正有一麵之交,他見我談吐不俗,還把他的家庭電話和郵箱號留給了我)作過一次談訪。

記者:如果不介意的話,談談你們班在1966年寫的廢除高考的那封信吧!

周孝正:可以。我們班47個同學,當時以全班同學的名義給毛主席寫信,倡議廢除高考.....後來就登在《人民日報》上了。

記者:聽說你們這所學校有很多高幹子弟,來自上麵的信息很靈通。

周孝正:是的。林彪孩子林立果,劉少奇的孩子都是我們學校的。孔丹(學生黨員,團支部書記,寫信就是由他率領的。博主注)是孔原的孩子。孔原當時是中央調查部部長。實際上我們班有的高幹子弟知道“上麵”有這個意思,他們就來一個倡議,況且上麵也要利用我們學生。(引自《在高考風雲中沉浮的學子細述當年》................

須知,周孝正是著名的反毛學者,連他都不得不承認“‘上麵’有這個意思”,“況且‘上麵’也要利用我們學生”。這裏的“上麵”分明是指劉少奇、鄧小平一夥,而不是毛澤東。如果是毛澤東,不知有多少反毛文章麵世了。總之,當年廢除高考倘若與毛澤東有半點幹係,早就你知我知天下盡知了。故奉勸全國當年的在校生,千萬不要錯怪毛澤東。除了走資派、官二代、紅二代、富二代外,我們都是受害者,然而,真正最大的受害者,是毛澤東,是他參與創建的中國共產黨,是他締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專政集權》隻會存在資本主義






《專政集權》隻會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 所謂選舉產生的總統議員都是為少數人服務的。隻是為資本服務的。隻是為了《錢》而提供服務的。離開了資本家的《錢》,離開了執政黨作為一國的最大的資本家財團給議員們發工資,每年漲工資之外,這些議員願意會免費為《誰》服務?被選上作為麵試成功獲得一份工作而己。各個議員都得聽令於該黨的黨領之《專政集權》舉手表示同意而己。

共產黨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 所以不可能也不允許也不可能更是不存在"專政集權"的。(請注意:如今的俄羅斯和中國都是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不同的是前者也同西方一樣“民選“。而中國走資派是隔幾代指定的。他們都不是共產黨。)

真正的共產黨執政的各行各業上上下下各級領導部門中都有工農兵參加。軍隊中有士兵委員會 , 幹部沒有特殊待遇,沒有將軍和士兵的不同夥食標準,官兵同吃同住。工廠中工人參與工廠管理和決策。農民為人民公社社員, 管理者產生於社員中間。

共產黨人的目的是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

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

共產主義的特征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製,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製。

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製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麵、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麵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後而又最完備的表現。

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製。

共產黨宣言中說,有人責備我們共產黨人,說我們要消滅個人掙得的、自己勞動得來的財產,要消滅構成個人的一切自由、活動和獨立的基礎的財產。
  
好一個勞動得來的、自己掙得的、自己賺來的財產!你們說的是資產階級所有製以前的那種小資產階級的、小農的財產嗎?那種財產用不著我們去消滅,工業的發展已經把它消滅了,而且每天都在消滅它。
  
或者,你們說的是現代的資產階級的私有財產吧?
  
但是,難道雇傭勞動,無產者的勞動,會給無產者創造出財產來嗎?沒有的事。這種勞動所創造的是資本,即剝削雇傭勞動的財產,隻有在不斷產生出新的雇傭勞動來重新加以剝削的條件下才能增加起來的財產。現今的這種財產是在資本和雇傭勞動的對立中運動的。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對立的兩個方麵吧。
  
做一個資本家,這就是說,他在生產中不僅占有一種純粹個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種社會的地位。資本是集體的產物,它隻有通過社會許多成員的共同活動,而且歸根到底隻有通過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活動,才能運動起來。
  
因此,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
  
因此,把資本變為公共的、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財產,這並不是把個人財產變為社會財產。這時所改變的隻是財產的社會性質。它將失掉它的階級性質。

《專政集權》隻會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 所謂選舉產生的總統議員都是為少數人服務的。

共產黨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 所以不可能也不允許不存在"專政集權"的。各級領導中都有工農兵參加。軍隊中有士兵委員會 , 幹部沒有特殊待遇, 同吃同住。工廠中工人參與工廠管理和決策。農民為人民公社社員, 管理者產生於社員中間。

共產黨人的目的是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

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

共產主義的特征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製,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製。

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製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麵、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麵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後而又最完備的表現。

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製。

一位擁有很高成就的理論工作者這樣寫道——

“在人民看來,毛澤東是他們永遠的驕傲,毛澤東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燦爛升華。其品格,雖珠峰不足以奪其高;其思想,雖大海不足以奪其深;其功勳,雖日月不足以奪其光。”

一位曾經為保家衛國出生入死的老軍人用詩一樣的語言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中外曆史上流星般閃過的眾多風雲人物,大多數隻創造過局部的業績,留下過瞬間的燦爛。而毛澤東作為太陽式的曆史巨人,卻代表和塑造了整整一個時代的輝煌。毛澤東創造的宏業偉績將永載史冊,永久閃爍在時空畫卷和人民的記憶中。”

更多的人是普通人,雖然他們不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如此的情真意切的語言表達出來,但會用更加深情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懷念——

默默地在胸前別上一枚像章;輕輕地唱起“抬頭望見北鬥星,心中想念毛澤東”;在毛主席的塑像前虔敬地獻上一束鮮花……

人們為什麽懷念毛澤東?

懷念毛澤東,是在懷念一個時代,同時也是在表達一種對未來的向往。

也許,我們可以把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的曆史,簡單地劃分為兩類。

第一類,少數人統治、剝削、壓迫多數人;

第二類,多數人統治少數人。

人類幾千年的曆史,絕大多數時間處於第一種狀況,隻有極少數的時間,如毛澤東時代,屬於第二種狀況。

從這個角度來看,毛澤東時代是相當“反常”的,和曆史上的一切時代,都有本質的區別。

說毛澤東時代是多數人統治少數人,這不是一句空話或溢美之詞,而是指當年的一切製度安排,一切政策的製定,首先考慮、服務的是勞動群眾階級,是大多數人。

這樣的製度和政策,我們可以羅列出很多——

包括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為勞動者參加企業管理開辟道路的鞍鋼憲法、農村的赤腳醫生製度、七十年代的工農兵上大學製度、著眼於提高整個工人階級政治水平的“七二一工人大學”製度、“五七道路”……,等等。

從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時代,是一個高度民主的時代,這種民主不僅是形式上的,更是實質上的。

由於大多數人被壓迫、被剝奪幾千年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還不夠高,政治經驗也不豐富,所以這樣一個“多數人統治少數人”的實踐,必然充滿了挫折、乃至痛苦。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把顛倒的曆史重新顛倒過來”的嶄新世界,是一個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高度一致的世界,因此,也是一個代表了人類社會未來的世界。

有人說,懷念毛澤東就是“懷舊”,就是想“回到過去”。

這種說法,如果不是無知,就是蓄意汙蔑。

隻有對這個世界仍然充滿希望,對未來美好的理想社會仍然充滿信心的人,才會懷念毛澤東!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多數人統治少數人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一定要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定要“鬥私批修”,抑製少數精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衝動,防止他們重新爬到多數人頭上,重建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

所以,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

由於複雜的曆史原因——包括缺乏正反兩方麵的教訓,勞動群眾階級缺乏足夠的政治成熟、中國革命的勝利過於輝煌以至於很多人篤信一種紅色版本的“曆史終結論”等……,很多時候,毛主席不得不靠自己的一人之力平衡整個精英集團===文革。

毛主席意識到了這種狀況的危險性。他說,“我是準備跌的粉碎的”,同時,他也是達觀和坦然的,“物質不滅,不過粉碎罷了。”

毛主席在長征途中,有詞詠山“天欲墜,賴以拄其間”。

事實上,他又何嚐不是阻止天塌地陷的擎天一柱呢?

毛主席身後,他的擔憂很大程度上變成了現實。

新自由主義肆虐的世界,變得極度腐朽、極度不合理——極少數人迅速暴富,攫取了大多數人創造的財富,反過來還要汙蔑大多數人是“垃圾人口”,必欲除之而後快!

由於毛主席的去世,全世界的精英都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甚至無惡不作。

但毛主席已經證明了,把“顛倒世界重新顛倒過來”是完全可能的,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多數人統治少數人的世界,不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懷念毛主席,不僅是一種情感,首先是一種政治。

懷念毛主席,就是要從毛主席領導億萬中國人民改天換地的偉大革命實踐中汲取信心、勇氣和力量,學到理論、經驗和方法,然後身體力行,去建立一個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新世界!

“這是最後的鬥爭,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選集》英文本翻譯出版








英國勞倫斯出版公司出版的《毛澤東選集》英文本,第1版就能印刷12000冊。查閱相關資料顯示,21世紀初期(零零年代),專職研究毛澤東人數最多的國家是英國——有3000多專業學者。當時,日本出版毛主席的著作品種最多的國家,出版品種至少千種以上。

當下,全世界有至少50多個國家與地區也翻譯出版了毛主席著作,有至少20個國家以20種文字翻譯出版《毛主席語錄》。

?在中東地區,伊拉克政府曾組織翻譯、選譯毛澤東的著作,1958年的發行量為9萬冊,到1959年達到33萬冊,1955-1961年累計發行超過50萬冊。敘利亞大馬士革出版社翻譯阿拉伯文版《毛澤東選集》1-3卷、毛澤東著作單行本多種,並把中國圖書發行到沙特、卡塔爾、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家、地區。

1962-1966年五年間,中國書刊在加納的發行量為138萬冊,坦桑尼亞53萬冊,尼日利亞85萬冊,阿爾及利亞64萬冊、埃及56萬冊。毛澤東著作在非洲是極其廣泛的“暢銷書”。

烏拉圭共產黨所創辦的人民聯合出版社曾翻譯出版毛澤東著作每種訂貨基本在1000冊以上,。

古古巴書店、新民主同盟所的光華書店,曾發行毛澤東著作每種2000冊至5000冊。

?70年代上半期,墨中友協和國際補償公司發行毛澤東著作,每次訂購數量均超過萬冊,例如1974年進口毛澤東五篇哲學著作8萬冊、1975年提出進口《毛主席語錄》10萬冊。

哥倫比亞的70年代,各種革命黨派、革命組織發展,積極訂購毛澤東著作,毛澤東著作為代表的中國圖書由1967年的6萬多冊增到1971年的40多萬冊。

1992年,阿根廷一家書店翻印西班牙版《毛澤東選集》兩卷本,很多書店供不應求,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就銷售1000部。委內瑞拉僅有600萬人口,而且文盲極多,毛著作卻極其暢銷。

?看看毛主席的世界影響,中國曆史上無人可比!

毛澤東,世界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

毛澤東的著作,也是世界各國大量的政治家、軍事家——包括他的階級敵人的必讀書。

毛澤東的階級敵人——資產階級、歐美日政客、西方資產階級軍事家,也把他的著作視為企業管理和政治謀略、軍事戰略學習的必讀著作。

中國對於人類世界影響力最長遠、深刻的文化“輸出”,就是中國自己創造性特征的共產主義革命文化的“輸出”,是世界無產階級偉大導師毛澤東締造的“毛澤東文化”的“輸出”。

這種影響力,比元朝時期中國對世界影響力還要大。元朝影響到了歐洲和廣大的亞洲以及部分的非洲,但是對於南北美洲沒有影響。

而且,元朝的影響力僅限於武裝力量和政治統治等硬實力,而毛澤東思想的世界影響和曆史影響,在於哲學思想、政治思想、軍事理論、文化思想、經濟思想等軟實力領域,比蒙元深刻得多、持久、廣泛得多,對於全人類解放事業特別是共產主義事業貢獻巨大!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真實經濟概況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真實的經濟概況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工業總產值從約 142億元成長到4 681億元,成長32倍。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都有迅猛增長。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發電量由43億度增加到2 820億度,增加了65倍。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原煤產量由0.32億噸增加到6.35億,增加近19倍。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鋼產量由15.8萬噸增加到3 448萬噸,增加211倍。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棉紗產量從32.7萬噸增加到263.5萬噸,增加7倍。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329.5億元增加到1979年的1,698億元,以可比較價格計算,增加8倍多。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主要農產品產量也有明顯成長。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中,特別是糧食產量在30年中由1.12億噸增加到3.048億噸,平均每年增長3.5%,大大超過人口每年2%的成長速度。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國民所得從358億元成長到1978年的3 350億元,增加9倍多,按可比價格計算,30年約增長4.5倍,年平均增長15%,按人均數額計算,從66元增到343元。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國民所得中用於消費的部分也增加較快,1952年隻有477億元,1979年增加到2,195億元,增加4.6倍。

1949~1979年,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扣除人口成長因素,近30年人均消費額成長1.6倍。

毛澤東時代新中國(1949~1976)經濟發展成就,綜合體現為成功地實現了經濟起飛和增長,從1952年到1979年,新中國社會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8%~9%,國民收入平均每年遞增7 %(見表2)。新中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為中國現代化的推進打下了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實現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曆史性變遷。

在現階段特定的內外社會背景和條件下,一種貶抑毛澤東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經濟和社會進步的言論總是若隱若現。西方產權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國籍張五常教授不顧主要事實,對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建設成就采取曆史虛無主義態度,聲稱「共產製度在中國推行幾十年,行不通也是事實。 」新中國「是人類曆史的大悲劇」等。張的荒謬之言遭到國內著名經濟學家程恩富、左大培、李炳炎、顧征民等人的實證性批駁。在與張五常的論戰中,程恩富教授如此寫道:「新中國成立後的三十多年,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經濟封鎖、對外援助較多和缺乏經驗的條件下,盡管沒有完全扭轉一窮二白的遺留狀況,但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改善比過去快,與世界多數國家的經濟差距在縮小。

相比在走資派鄧小平“貓論“指導下的改革開放的今天是:

吾笑貧不笑嫖娼小姐爺叔同床睡

搞活特色市場下密友親朋結成黨

經濟掛帥向錢看 保護環境往後放

國財更名變私產 那顧道德耍淪喪

先富起來一小幫 遊戲規則資商量

盡早把錢弄到手 黑貓白貓皆無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