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教改不是為改命運脫離工農
文革教改從工農兵中選拔推薦工農兵學生上大學脫產讀書掌握科學知識,不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逃離工廠農村脫離工人農民去做人上人的,不是為個人升官發財的,不是為當磚家叫獸的。
1966年下半學期文革開始,學校停課進行鬥批走資派,1967年取消了高考招收大學生製度。
1968年進入文革《改》的階段,為了培養各行各業的科學技術人員。試點招收大學生。以上海機床廠為首例有了工農兵大學生的雛形,開始衍生了《工農兵大學生》的招生有工廠農村基層領導和群眾推薦選拔的製度。
1970年5月27日,北大、清華兩所大學向中央提交了招生的請示報告,予以批轉,同意兩校試點招生。
毛澤東:“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裏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
1970年6月20日,中央批準了兩所大學提交的《關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報告》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向國家申請,恢複開辦大專院校,通過縮短後的學製,根據專業具體情況分別為2~3年,另外再辦一年左右的進修班,從工農兵中選拔推薦《工農兵大學生》上大學,學習2一3年後再回到工廠農村。這樣以實現人才選拔、培訓與滿足工廠生產農村需求的人才。在這兩所大學開始招生後,全國各地的其他大學也開始陸續招生,清華和北大相當於是在這次恢複招生政策中打了個樣。
一聲令下,群起響應。各地開始按照上級分配的學校入學名額,對那些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進行初步推薦,上報當地縣鄉"革命委員會"批準,學校派出招生老師赴各地招生,對其審查並進行初步簡單的數理化語文知識的測試和複核後,即等待學校發出正式錄取通知書後即可上大學。
各大學、大專院校也開始紛紛進行招生,這些被推薦上學的大學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工農兵大學生》,也叫《工農兵學員》。
文革中《工農兵學員》隻招收了七屆,從1970年第一屆開始,1976年第七屆結束,共有94萬人被推薦上了大學。推薦上大學模式隨著走資派鄧小平篡權改革開放而宣告謝幕,退出了曆史的舞台,但對這94萬《工農兵學員》來說,後麵的影響卻經久不息。
推薦上大學模式中有一條是《家庭出身》是最基本的要求。群眾推薦是由被推薦選拔《工農兵大學生》所在工廠的工人,農村人民公社的社員和解放軍連隊的戰士們推薦選拔的,再經文革中革委會集體討論後批準後決定的,在這總共七屆,共計94萬《工農兵學員》中有沒有幹部濫用職權,"走後門"?沒有官方數據證實。但也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一個沒有。就如“高考“?每年高考如臨大敵,有沒有代考作假的?但能說“高考“都是假的嗎?94萬《工農兵學員》大多數是公平公正合簡規定被推薦選拔的。
《工農兵學員》的年齡差距較大,這主要是因為1966年開始停課的原因造成的,文革改的初期各大學對學生上學的年齡限製放得很寬,有17、18歲的當年畢業生,也有前幾年畢業的初高中畢業生,受教育程度也是參差不齊,有高中畢業,也有初中水平,這也僅在開始的第一年第二年中發生。往後幾屆就很接近了。當然作為新生事物肯定還有別的不完善。但要是能堅持下去在實踐中不斷改正錯的保持好的必定不斷完美的。可惜被走資派強行取消了。
在文革時代當年的大學校園裏,到處可見《工農兵大學生》認真學習的身影,早晨不到6點就起床讀外語,晚上熄燈後還有人在廁所看書,就連吃飯都站在一起討論問題,《工農兵大學生》們太想奪回自己得到上大學能學習的大好機會,《工農兵大學生》們一到學校報到安置好就紛紛表示要盡可能多地學知識。《工農兵大學生》們不用擔心要租房,住宿是學校後勤安排好的。《工農兵大學生》們不用擔心要買米買菜要做飯,因為學校有大食堂一日三頓供應。《工農兵大學生》們不用擔心要帶錢,學費書雜費房租飯票洗澡票等都是免費的,還發十幾到幾十元不等的零化錢。
這樣的《工農兵學員》除了認真學習還有什麽擔心。《工農兵學員》認真的場景在所有的文革時代《工農兵學員》大學校園裏不斷重複出現,《工農兵學員》大家都感覺人生太短,都在爭分奪秒地從任何能拿到手的書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識,來填充自己盡快學到知識回到被推薦來的工廠農村連隊發揮作用,來回報工農兵,服務工農兵。而不是為改變自己的命運,逃離工廠逃離農村逃離當兵,去升官發財,去成名成家,去出國留學移民,去當磚家叫曽。
大學裏的老師將理論教學與真正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這種教育模式主要思想就是開門辦學。老師首先在課堂上把所學課程提綱挈領地介紹一遍,然後帶領學員進行現場教學,即大學生帶著學到的理論到廠礦工地"學工"、到農村"學農"、到部隊"學兵",一步到位,實現大學要求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訓練的目標。
這種方法恰好跟文革那個時代要求把教育同三大革命運動緊密結合的要求相契合,達到了教學相長的預期效果。整個教育培訓的過程就是理工科類的學業為主,對學生縮短學製,主要培養技術技能。通過短期的學習與培訓再回到生產實踐當中。
在文革當時的時代下,能夠成為《工農兵大學生》,殊不容易。講究的是身家清白,出身於貧下中農,對於家庭背景有著詳盡的政治審查。加上與嚴格的個人品行、才能的評估製度。換言之就是需要政治思想基礎好,出身清白是工人子弟,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最好是“又能勤勞又能吃苦,又要思想紅又要專業精”,並最好不超過20歲,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還必須要通過本單位的委員會推薦,審查合格之後才能成為《工農兵大學生》。
於是以清華、北大的試點開始。從1970年的8月,首批《工農兵大學生》正式開學,在當年北大的招生當中,首批工農兵學員2665名,其中,初中生占主要成員2142人。
在試點成功之後,自1970年到1976年,全國各高等院校總共招收了七屆工農兵大學生總數達94萬人。當時的工農兵大學生在2~3年的學製裏,尤其是一年左右的精修班學習課程,設置的確極為簡單,以政治課教育為基礎的同時,進行了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業務科。在對於《工農兵大學生》的招錄的過程當中,的確是嚴格地講文化知識講政治,講出身,要健康,因此在這94萬中的極大多數《工農兵大學生》是在《德、智、體》全麵發展的人才。
《工農兵大學生》是新中中國毛澤東時代文革時期的新生事物,中國從1966年大學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複高考的10年間,全國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萬基於推薦製的大學生,統稱為《工農兵大學生》。 這批《工農兵大學生》雖然與以前大中專學生一樣畢業後即確定幹部身份,但他們的起薪要低於文革前入學的本科生,隻相當於文革前入學的大專生。在走資派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後,本科及相應的學位逐步成為中國就業和核定工資的重要參考因素,一些高校重新研究以後,給本校畢業的《工農兵大學生》補發了本科畢業證書。
《工農兵大學生》是1970年開始至1978年10月停止。工農兵是指工人、農民和士兵三個詞的合稱。這三個階層低層階級,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最具有革命先進性的階層。為了解決城市中的就業問題,從50年代中開始就組織將城市中的年輕人《上山下鄉》,尤其是邊遠的農村地區建立國營農場。
進入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開始允許知識青年以招工、考試、病退、頂職、獨生子女、身邊無人、工農兵學員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名義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停止上山下鄉運動。
雖然九十四萬工農兵大學生與以往大中專學生一樣畢業就當了幹部。對於“幹部”一詞,這裏先將其簡化概括為“國家工作人員”或“公職人員”,公務員是幹部的一部分。而“領導”可以理解為擔任職務的幹部。
《工農兵學員》的身份,走資派特色政府是不認可的還是在一些《工農兵學員》的心裏,留下了不能承受之重,依然有人困擾於《工農兵學員》的心結。《工農兵大學生》這個帽子似乎是不光彩的,還在他們心裏留下陰影。而當年走資派各級特色政府在選拔幹部時,很多地方都有限製使用的規定。因此,有些《工農兵大學生》能至高層當大官,他們洗白了《工農兵大學生》的身分,冠上了改革開放後的“博士“等更高學曆的身分。
1970年第一屆工農兵大學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學,招收學員9萬人。1971年,沒有招生。
1972年第二屆工農兵大學生,1972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3萬人。
1973年第三屆工農兵大學生,1973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5.3萬人。 “文革”期間唯一的一次全國高考是1973年。
1974年第四屆工農兵大學生,1974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6.5萬人。
1975年第五屆工農兵大學生,1975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9萬人。
1976年第六屆工農兵大學生,1977年3月入學,招收學員21.7萬人。
1970年到1977年恢複高考前全國高等院校共招收了六屆(因為1971年沒有招生)94萬基於推薦製的“工農兵大學生”。有插隊多年的老知青、基層幹部,有高幹子弟,有工廠的技術骨幹,有部隊的宣傳幹事,有真正落實推薦精神、經過相對嚴格入學考試進來的,也有組織指派進來的,開後門進來的。如過多地考慮地區平衡、男女比例平衡、各類群體之間平衡的因素而造成的工農兵學員“文化不齊”的問題,也存在著“反潮流”後一概排斥試卷而遺漏了大量賢才的問題。
從1970年至1976年,中國共招收六屆(因為1971年沒有招生)工農兵學員(大中專學生)約有2300萬人,另說有2880萬工農兵學員,其中錄取在全日製普通高等院校就讀的學生又稱為:工農兵大學生有94萬人,約占工農兵學員的三十分之一,所以工農兵大學生隻是工農兵學員的一部分。
第一屆1970年清華、北大8月底報到,9月入學,全國其他有招生的大專院校在1971年2月入學,都稱1970年為第一屆(有少數大專院校是1970年以後才開始招生,這些院校內稱是他們院校裏的第幾屆學員會有不統一,對全國而言稱1970年為第一屆),學製三年至三年半。
第二屆1972年入學,第三屆1973年入學,第四屆1974年入學,第五屆1975年入學,第六屆1976年,因為打到‘四人幫’推遲到1977年3月入學。
《工農兵大學生》隻是工農兵學員的一部分從1970年開始招生,到1976年結束,中國共招收六屆(因為1971年沒有招生)工農兵學員(大中專學生)約有2300萬人,另說有2880萬工農兵學員。
1970年春天,全國重點院校,如北大、清華、武大、華工等,開始試招工農兵學員,試招人數大約5萬人。1971年全國院校基本上都恢複了招生,僅武漢地區就有17所地方院校恢複招生,全國招生人數大約有15萬人。
1972年之後高校在恢複的基礎上開始拓展,如武漢測繪學院由此前專招部隊學員的“軍測”恢複為地方院校,不少高校逐漸開辦了一些分校,如複旦大學分校、華中師院京山分院、黃石分院,湖醫鹹寧分院等,全國大專院校招生的人數每年在16萬到17萬人以上。
從1970年試招到1976年招收最後一批為止,全國大專院校共計招收工農兵學員百萬人以上(之前采用的據網友提供的95萬人的數字偏低),這還不包括部隊院校的學員。全國縣以上各類中專從1971年開始全麵招收工農兵學員,其中各級師範學校、財貿學校、機械學校、衛生學校招收的人數尤多。從1970年到1976年全國共招收的大中專工農兵學員大約有2300萬人。全國縣以上的共大、全國各級各類廠礦企業的工人大學、技校共計培養的工農兵學員也不下2000萬人。
“文革”之後,《工農兵大學生》成為一個被貶值的身份證明。《工農兵大學生》一書客觀真實地寫到嚴鳳英、王思哲、呂誌軍等人在“文革”後遭到的歧視,他們有才華卻不能發揮,有誌向卻無處施展,這一切皆因他們工農兵大學生的身份。王金昌寫這部作品,試圖還被妖魔化的工農兵大學生一個清白。但他也表達了一個挑戰社會不公的理想:“一個個當初或宏大或渺小的詞語標簽,注定要被活在當下的一個個有血有肉、用奮鬥來證明自我的個人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