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揭妖魔化謊言還原文革教育改革

(2023-08-03 05:28:59) 下一個

 揭妖魔化謊言還原文革教育改革

 


揭開妖魔化謊言,還原文革中的教育改革,還原文革中的工農兵大學生的真實曆史。

在聽到的曆史裏,所謂的文革十年,就是中國教育癱瘓、人才荒蕪的十年,並且直到今天,仍有人在諄諄告誡著那些未曾經曆過那一時代的人們——那個年代就是混亂、無知與瘋狂的年代。然而,在大部分人喋喋不休於現行高考製度弊端的時候,極有必要把那段毛澤東主席對於中國高考製度嚐試性改革的曆史重新還原,給當時的教育改革以及工農兵大學生一個公平的交代。

讓我們從頭說起。

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保持高等教育的連續性,新中國共產黨政府提出“維持現狀,立即開學”的方針,全國高校基本單獨招生。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5.5億人口中,文盲率高達80%以上。1950年9月,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後,一場大規模的識字掃盲運動在全國各地迅速展開,其中,西南軍區文化幹事祁建華發明的“速成識字法”在全國範圍廣泛推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先後四次開展掃盲運動,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不僅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

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把《工農教育》有中國共產黨政府提到國家議事日程上來……,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之初就迅速開展了大規模的掃盲運動,設立了大量的夜校、冬學和識字組,孩子教媽媽識字、夫妻互教互學的動人場麵隨處可見。這首《夫妻識字》就來源於著名作曲家馬可在延安時期創作的秧歌劇。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政府是為《工農教育》的。不是為少數有錢人的教育。新中國成立後立即開辦學校到文革也隻有十幾年,那些工農子女從掃盲到小學中學上課學習,教的老師都是舊中國留下來的老的教育方法。又有誰能做到讓這些學生都能懂得“微積分“?文革中的工農兵大學生不懂“微積分“能怪誰?

1952年,全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開始,招的都是舊中國留下來的初高中生,有的還是私人教的,也是參差不齊的大學生。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一律實行的是全國統一命題,一次考試,分批錄取的辦法。同時也有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招生工作的原則是階級路線與政治和學業兼顧,生源主要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

1957年,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毛澤東主席講到:“我們高校的學生,據北京市的調查,大多數是地主、富農、資產階級以及富裕中農的子弟,工人階級、貧下中農出身的還不到20%。全國恐怕也差不多。這種情況應當改變。”這一時期,毛主席的教育方針已經明晰:“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服務。”

1958年,中國政府作出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十五年左右普及高等教育。”1958年一年,全國新增普通高校兩百多所,平均每三天就有兩所高校成立。到1960年,全國高校的數量已經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了1960年的1289所。

1964年春節,毛澤東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召開座談會。座談會上,毛主席批評了當前的教育方法和考試製度。他認為:“我們的教育方針是對的,但是辦法不對。課程太多,壓得太重,是很摧殘人的,”“現在的考試辦法是對付敵人的辦法,而不是對人民的辦法”。此時,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已經很明確,抵製“精英教育”,強調“平等教育”。

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改革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辦法”:從本年起,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區辦理。高等學校取消考試,采取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辦法。堅持“政治第一”的原則,貫徹執行黨的階級路線。《通知》指出,從1966年起招收的新生將來畢業後,可以分配當技術員、幹部、教員,也可以分配當工人農民。

從此,“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的十六字方針就成了中國大學錄取方法。

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聯合發出《關於大、中、小學校複課鬧革命的通知》。這個通知發布後,自11月起,全國中小學生陸續回到課堂,新生也開始入學。

這時,上海機床廠的培訓經驗引起了毛澤東主席的注意。1968年,為了培養工程技術人員,上海機床廠舉辦了一次培訓。1968年7月22日,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人民日報》刊載了《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的調查報告,毛澤東親自寫了一段編者按。他說:“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裏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後來人們把毛澤東這段話稱為“七二一指示”。 同年9月,為了貫徹“七二一指示”。上海機床廠創辦“七二一工人大學”,學製為兩年,學生畢業後仍回廠工作。此後,“七二一工人大學”的教學模式逐步向上海市以及全國的工廠企業推廣。

“七二一指示”的發表,構成了毛澤東主席培養大學生的兩個相互結合的方針:一個方針是,高校畢業生到工廠、農村、部隊去參加勞動和軍訓,當普通勞動者或士兵,接受工農兵再教育;一個方針是,從工人、農民、解放軍指戰員中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後再回到生產實踐中去。這種通過相互結合的兩個方針來培養工人、農民、解放軍大學生,或者把大學生改造成為工人、農民、解放軍知識分子的思路,就是毛澤東設想的“教育革命”的方向。

1970年—1976年,“工農兵”和“大學生”,這兩個本來沒有必然聯係的詞匯一經結合產生了驚人的“化學反應”,一場前所未見的高等教育模式成為事實。

1970年,關於恢複大學招生的議論,成為當時社會關注的焦點。5月27日,北大、清華兩所大學提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招生(試點)具體意見(修改稿)》。在集中了各大學意見的基礎上,政府形成了恢複辦大學的思路。這個思路就是:恢複開辦的大專院校,學製要縮短,要從工農兵中選拔、推薦學生。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決定廢除考試製度,“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相結合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並決定先在以上兩校進行試點。

1972年春,北大、清華招生試點經驗在全國高校大麵積推廣。

這種推薦製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嚐試。那些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年齡在20歲左右,有相當於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還有在單位表現特別突出的人,一經當地“革命委員會”推薦,政治審查合格後,即可成為“工農兵大學生”。

北京大學為第一屆工農兵學員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典禮由8341部隊的政委、兼北大黨委書記的楊德中主持。會議特意傳達了毛澤東主席的指示精神,要求大家為“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爭光、爭氣”,並重點指出:工農兵學員的任務是“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

當天江青、姚文元等人也出席了這次活動。由於毛主席對工農兵大學生入學的事情特別重視,江青等人都是在中央開會的途中請假出來的,而且一直到中午12點開學典禮結束,他們才匆匆忙忙地坐車離開。開學典禮結束後的第二天,工農兵大學生開始正式上課學習。

第一屆工農兵學員中,解放軍學員占有很大的比例。此前一年,中蘇兩國在黑龍江珍寶島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毛澤東發出警告:“要準備打仗。”為了普及部隊的外語喊話,了解對方的動向。部隊開始著力培養這一方麵的人才。當時北大的東語係、西語係、俄語係招收的基本上全是解放軍學員。

據統計,工農兵學員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學員在整個工農兵學員中不到20%,大部分學員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其比例達到60%,另外還有不少人隻有小學文化水平。

為了彌補文化水平上的不足,北京大學決定安排中文係的老師給學員們進行語法輔導,讓大家從基礎開始學起。

為了解決教師問題,毛澤東主席確立了這樣一個方針:對高校的教師既要進行再教育,又要使用。這種使用,就是使他們與工農相結合。他們與工農相結合了,也就匯入“教育革命”的洪流之中了。

中國從1966年大學停止考試招生到1977年恢複傳統高考的10年間,全國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萬基於推薦製的大學生,統稱為“工農兵大學生”。 “工農兵大學生”(又稱“工農兵學員”),特指在文革期間進入高校學習的學生群體。

其實,文革前上大學也不單是高考這單一的形式, 還有調幹生這種形式。到了文革期間,實際是把這種高校招生擴大化了。所以文革期間的招生形式49年以來一直存在著 ,直到現在的優秀運動員上大學也是這種形式的變異.。

這些工農兵大學生和走資派鄧小平主政時期上大學的學生之間被人為地劃了一條分界線, 40多年來, 他們以及當年的高考製度改革一起一直被妖魔化、被社會邊緣化。文革期間實施教改不單是大學,小學、中學都不再考試, 但文革中的小學生、中學生,文革前的調幹生及64 、65年進校大學生就沒有象上文革中的大學生承受那樣大的壓力。顯而易見,是有人並沒有按照知識水平來劃分學生,而是出於一種另外的政治目的來評判社會。

中國現行的“一考定終身”的精英教育發展的方向必然是大眾教育,是讓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更完全沒有必要把有限的知識階層劃分為三六九等.。

如今,經曆了文革時期的大有人在. 我們應客觀地記錄下這段曆史,還原這段被歪曲曆史的本來麵目。

塵埃落定,時間終會還曆史一個公道,妖魔化文革教育、妖魔化工農兵大學生的謊言也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優秀的《工農兵學員》的共同特點很多,最主要的特點是:獨立思考、求真務實。《工農兵學員》,全國總數大概94萬人,是在文革時期,采用了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文革《鬥、批、改》中的社會主義教育製度,采用學理論和三大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下培養出來的一批人。他 們中很多人在恢複高等教育後,讀了研究生、博士,有的出國學習。

近十幾年來, 他們成為在行各業的中流砥柱, 各級領導幹部、當教授、院士、 校長,院長,科學家、研究員、工程師、主任醫師等等都有工農兵學員的身影。相對而言,工農兵學員中的優秀人才比例較高,很多人對此現象很不理解,也很不願意去關注和了解他們真實的成 長經曆,認為這代人是文革的產物。其實,這批人才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是符合人才成長和發展規律的,值得很好地去分析研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