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鬥》與《鬥什麽》《怎麽鬥》

(2023-06-18 06:05:52) 下一個

《鬥》與《鬥什麽》《怎麽鬥》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

在人類的認識史中,從來就有關於宇宙發展法則的兩種見解,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見解,一種是辯證法的見解,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種宇宙觀。

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這個問題有兩方麵的意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

矛盾的普遍性:“在數學中,正和負,微分和積分。在力學中,作用和反作用。在物理學中,陽電和陰電。在化學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在社會科學中,階級鬥爭。”

戰爭中的攻守,進退,勝敗,都是矛盾著的現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雙方鬥爭而又聯結,組成了戰爭的總體,推動了戰爭的發展,解決了戰爭的問題。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異,都應把它看作是客觀矛盾的反映。客觀矛盾反映入主觀的思想,組成了概念的矛盾運動,推動了思想的發展,不斷地解決了人們的思想問題。

由此看來,不論是簡單的運動形式,或複雜的運動形式,不論是客觀現象,或思想現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著,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這一點已經弄清楚了。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前麵已經說過了。現在來說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首先是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帶特殊性。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就人類認識運動的秩序說來,總是由認識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

不但要研究每一個大係統的物質運動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規定的本質,而且要研究每一個物質運動形式在其發展長途中的每一個過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質。一切運動形式的每一個實在的非臆造的發展過程內,都是不同質的。我們的研究工作必須著重這一點,而且必須從這一點開始。

不同質的矛盾,隻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

一個大的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包含著許多的矛盾。

研究問題,忌帶主觀性、片麵性和表麵性。所謂主觀性,就是不知道客觀地看問題,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觀點去看問題。所謂片麵性,就是不知道全麵地看問題。

不但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中的矛盾運動,在其相互聯結上,在其各方情況上,我們必須注意其特點,而且在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也有其特點,也必須注意。

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及為此根本矛盾所規定的過程的本質,非到過程完結之日,是不會消滅的;但是事物發展的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的階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區別。這是因為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質和過程的本質雖然沒有變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采取了逐漸激化的形式。並且,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影響的許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暫時地或局部地解決了,或者緩和了,又有些是發生了,因此,過程就顯出階段性來。如果人們不去注意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人們就不能適當地處理事物的矛盾。

不論研究何種矛盾的特性——各個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各個運動形式在各個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各個發展過程的矛盾的各方麵,各個發展過程在其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以及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麵,研究所有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帶主觀隨意性,必須對它們實行具體的分析。離開具體的分析,就不能認識任何矛盾的特性。我們必須時刻記得列寧的話:對於具體的事物作具體的分析。

由於事物範圍的極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所以,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為特殊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普遍性。資本主義製度所包含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製的矛盾,是所有有資本主義的存在和發展的各國所共有的東西,對於資本主義說來,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資本主義的這種矛盾,乃是一般階級社會發展在一定曆史階段上的東西,對於一般階級社會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說來,這是矛盾的特殊性。然而,當著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社會這一切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來之後,同時也就更進一步地、更充分地、更完全地把一般階級社會中這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的普遍性闡發出來了。

由於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聯結的,由於每一個事物內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於特殊性之中,所以,當著我們研究一定事物的時候,就應當去發現這兩方麵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兩方麵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許多事物的互相聯結。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其共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否認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認了一切。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絕對性。然而這種共性,即包含於一切個性之中,無個性即無共性。假如除去一切個性,還有什麽共性呢?因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個性。一切個性都是有條件地暫時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對的。

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

在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還有兩種情形必須特別地提出來加以分析,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麵。

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主義已從舊的封建主義社會時代的附庸地位,轉化成了取得支配地位的力量,社會的性質也就由封建主義的變為資本主義的。在新的資本主義社會時代,封建勢力則由原來處在支配地位的力量轉化為附庸的力量,隨著也就逐步地歸於消滅了,例如英法諸國就是如此。

就中國的情形來說,帝國主義處在形成半殖民地這種矛盾的主要地位,壓迫中國人民,中國則由獨立國變為半殖民地。然而事情必然會變化,在雙方鬥爭的局勢中,中國人民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所生長起來的力量必然會把中國由半殖民地變為獨立國,而帝國主義則將被打倒,舊中國必然要變為新中國。

舊中國變為新中國,還包含著國內舊的封建勢力和新的人民勢力之間的情況的變化。

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之後,我們必須進而研究矛盾諸方麵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問題。

同一性、統一性、一致性、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賴(或依存)、互相聯結或互相合作,這些不同的名詞都是一個意思,說的是如下兩種情形: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麵,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麵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麵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

一切過程中矛盾著的各方麵,本來是互相排斥、互相鬥爭、互相對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過程裏和人們的思想裏,都包含著這樣帶矛盾性的方麵,無一例外。單純的過程隻有一對矛盾,複雜的過程則有一對以上的矛盾。各對矛盾之間,又互相成為矛盾。這樣地組成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們的思想,並推使它們發生運動。

事物總是不斷地由第一種狀態轉化為第二種狀態,而矛盾的鬥爭則存在於兩種狀態中,並經過第二種狀態而達到矛盾的解決。所以說,對立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而對立的互相排除的鬥爭則是絕對的。

前麵我們曾經說,兩個相反的東西中間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夠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這是說的條件性,即是說在一定條件之下,矛盾的東西能夠統一起來,又能夠互相轉化;無此一定條件,就不能成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轉化。由於一定的條件才構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說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這裏我們又說,矛盾的鬥爭貫串於過程的始終,並使一過程向著他過程轉化,矛盾的鬥爭無所不在,所以說矛盾的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我們中國人常說:“相反相成。”就是說相反的東西有同一性。這句話是辯證法的,是違反形而上學的。“相反”就是說兩個矛盾方麵的互相排斥,或互相鬥爭。“相成”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之下兩個矛盾方麵互相聯結起來,獲得了同一性。而鬥爭性即寓於同一性之中,沒有鬥爭性就沒有同一性。

在同一性中存在著鬥爭性,在特殊性中存在著普遍性,在個性中存在著共性。

在矛盾的鬥爭性的問題中,包含著對抗是什麽的問題。我們回答道: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鬥爭的一切形式。

在人類曆史中,存在著階級的對抗,這是矛盾鬥爭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無論在奴隸社會也好,封建社會也好,資本主義社會也好,互相矛盾著的兩階級,長期地並存於一個社會中,它們互相鬥爭著,但要待兩階級的矛盾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的時候,雙方才取外部對抗的形式,發展為革命。階級社會中,由和平向戰爭的轉化,也是如此。

炸彈在未爆炸的時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條件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的時候。待至新的條件(發火)出現,才發生了爆炸。自然界中一切到了最後要采取外部衝突形式去解決舊矛盾產生新事物的現象,都有與此相仿佛的情形。

認識這種情形,極為重要。它使我們懂得,在階級社會中,革命和革命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會發展的飛躍,不能推翻反動的統治階級,而使人民獲得政權。共產黨人必須揭露反動派所謂社會革命是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等等欺騙的宣傳,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革命論,使人民懂得,這不但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整個人類的曆史和蘇聯的勝利,都證明了這個科學的真理。

但是我們必須具體地研究各種矛盾鬥爭的情況,不應當將上麵所說的公式不適當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矛盾和鬥爭是普遍的、絕對的,但是解決矛盾的方法,即鬥爭的形式,則因矛盾的性質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開的對抗性,有些矛盾則不是這樣。根據事物的具體發展,有些矛盾是由原來還非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對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則由原來是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非對抗性的。

共產黨內正確思想和錯誤思想的矛盾,在階級存在的時候,這是階級矛盾對於黨內的反映。這種矛盾,在開始的時候,或在個別的問題上,並不一定馬上表現為對抗性的。但隨著階級鬥爭的發展,這種矛盾也就可能發展為對抗性的。

中國共產黨的曆史也有過這樣的情形。我們黨內許多同誌的正確思想和陳獨秀、張國燾等人的錯誤思想的矛盾,在開始的時候也沒有表現為對抗的形式,但隨後就發展為對抗的了。如果犯錯誤的同誌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那就不會發展為對抗性的東西。因此,共產黨一方麵必須對於錯誤思想進行嚴肅的鬥爭,另方麵又必須充分地給犯錯誤的同誌留有自己覺悟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過火的鬥爭,顯然是不適當的。但如果犯錯誤的人堅持錯誤,並擴大下去,這種矛盾也就存在著發展為對抗性的東西的可能性。

列寧說:“對抗和矛盾斷然不同。在社會主義下,對抗消滅了,矛盾存在著。”這就是說,對抗隻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處套用這個公式。

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它是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的。它對於人類的認識史是一個大革命。

按照辯證唯物論的觀點看來,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麵各有其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麵去,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然而矛盾的鬥爭則是不斷的,不管在它們共居的時候,或者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都有鬥爭的存在,尤其是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鬥爭的表現更為顯著,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麵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區別。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鬥爭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