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貴!要不要治?想活有錯嗎?
為什麽走資派不想實行免費醫療?就是因為製定醫療政策的走資派官員們都是公費醫療,走資派官員們自己看病不花錢,也就不管老百姓看病多麽艱難。為了保障走資派官員們的公費醫療擁有充裕的資金來源,便把原本是老百姓免費醫療的福利事業,改革成了國民經濟的暴利產業。
把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免費醫保體製,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商業醫保體製。而商業醫保體製在全世界僅美國等很少幾個國家實行,並且美國的商業醫保也僅限於富人和中產階級,而社會底層的窮人仍然是由國家負擔的基本免費醫療。
但中國的老百姓尤其是老人們因為長期服用的藥品價格暴漲幾十倍,又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而被迫自殺的等死的又有何人關注。相對應的是中國走資派官員們尤其是中央高層的這些走資派大官員們享有的是全由國家全包的特殊的全免費醫保。
而資本家富豪們有的是錢請個私人醫療團隊買進口高級藥品都不用費力的。這就是走資派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成果。到今天還有人吹捧走資派鄧小平複辟資本主義有功的,必定是走資派或資本家的同類人。相信中國的大多數勞動人民如今應該醒悟了不再被忽悠了。
當窮人看不起病拉著親人回家,那條路就是末路 。一個國家把關於國民生老病死的事情當作一種產業去發展,在整個人生各關節處榨去國民血汗,這是多麽可恥,多麽喪失良知的事啊!
縱觀世界有幾個國家把生孩子、看病、喪葬、墓地辦成風生水起的暴利行業?當窮人看不起病拉著親人回家,那條回家的路就是這個社會的恥辱之路,就是這個國家的末路。
看到杭州一位七旬老人因為長期服用的藥品價格暴漲10倍,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而被迫自殺的消息,居然沒有像此前成為熱點那樣在網絡輿論上泛起絲毫漣漪,感到十分悲哀。看來人們對這種悲劇早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人們不再呼籲要像大多數國家和港澳台那樣實行公費醫療,也不再呼籲政府製止藥品價格爆漲,而是默默接受了讓貧困老人養老送終這個殘酷現實。
這是為什麽?為什麽一直被妖魔化為“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的毛澤東時代,老百姓可以實行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和免費享有一切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而如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引擎和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的中國,作為對世界一帶一路進行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投資的中國,作為美國最大債主的中國,卻在全世界180多個國家都已實行免費醫療的情況下,就是不能恢複老百姓的免費醫療?並且誰提免費醫療就把誰稱為是“極左”?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製定醫療政策的官員是公費醫療,他們自己看病不花錢,也就不管老百姓看病多麽艱難。為了保障他們的公費醫療擁有充裕的資金來源,便把原本是老百姓免費醫療的福利事業,改革成了國民經濟的暴利產業;把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免費醫保體製,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商業醫保體製。而商業醫保體製在全世界僅美國等很少幾個國家實行,並且美國的商業醫保也僅限於富人和中產階級,而社會底層的窮人仍然是由國家負擔的免費醫療,與中國高層官員享有國家負擔的免費醫保一樣。
可見,目前中國老百姓不能實行免費醫療,完全是醫療體製雙軌製的結果,是官員享有公費醫療,不參加醫療保障商業化改革的結果。如果中國官員和老百姓一樣全都實行商業化醫療保障改革,和老百姓一樣花錢看病,恐怕中國早就恢複了全民免費醫療體製。中國這種官員實行公費醫療,老百姓實行商業醫保的醫療改革,結果絕不僅僅是造成官員看病不花錢而是老百姓要看病花錢那麽簡單,更可怕的是造成了老百姓花錢也看不起病的天價醫療體製。官員看病不花錢而隻有老百姓看病花錢的醫療改革,表明中國的官員成為了改革主體,老百姓成為了改革對象,其他方麵改革的弊端也在於此。
《七旬老人病重沒錢治,留下157字“遺書”,扯下了多少人的遮羞布 》2023-05-24
一直以為,人生而畏死,是一種本性。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懦弱,就像沒有人會相信,在貧窮麵前,原來生命是如此之重。重到有人放棄它,可能隻需要薄薄的一張紙。
前兩天,無意中看到一個新聞,這件事看上去很普通又真實,可能就是你、我、他都曾有過的經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留下一頁157字的“遺書”,失蹤了。
她為什麽選擇這樣的方式離開?杭州留下西湖派出所接到報案,報案人稱自己的婆婆失蹤了,還留下了一封遺書。在此之前,家人已經找了7個小時。派出所很重視,組織了包括民警、社區人員在內三十多人,冒雨在附近山上展開了搜尋。三個多小時的搜尋都沒有發現老人的蹤跡。直到一位民警無意間發現,兩三米之外的樹叢中,好像有什麽晃了一下。他連忙跑過去,才找到坐在泥地裏的老人。
老人眼睛腫脹,左右手腕有不少的割傷,其中一隻手上還係著口罩,可能是用來包紮傷口。胳膊上、衣服上的血跡已經幹了。麵對民警的詢問,萎靡不堪的老人一聲不吭。直到女兒跑上來叫媽媽,她才喃喃的說著“對不起女兒,對不起女兒!”
老人是不是因為家庭矛盾想不開,是婆媳關係不好,或者是兒女不孝順?七十多歲,還算不上是老邁的年紀,如果不是心灰意冷到絕望,誰會走這一步。就在有人準備祭起道德大旗,對她的家人進行討伐時,事情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轉。通過老人留下的遺書,知道了事情的起因,雖沒有遭遇親情的傷害,真相卻更讓人心酸。
在她留下的文字裏,我們能感受到這個家庭曾經的幸福。有老伴陪著攜手餘生,有孝順的兒女,兒媳婦和女婿也待她很好,有兩個可愛的孫子和外孫、外孫女。兒女雙全、母慈子孝,這是多少家庭羨慕不已的場景。可是一場疾病,就把他們的幸福打回了原形。
看得出,老人想努力的活著,因為她說“我也不願這麽做……我也天天在堅持”。在潦草的文字裏麵,我們能感受到一個七十多歲老人,對世界的無限眷戀。這份眷戀來自於家人給她的愛。
“寶貝女兒、兒子,辛苦你們了,為媽媽付出這麽大代價,為我花了不少心。你們都是優秀的好孩子。”她也提到“女婿帶她去玩了那麽多風景區,是獨一無二的好女婿、好兒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她留給世界“最後”的話,想必不用再顧及什麽長輩的臉麵、世俗的看法,也不需要擔心被人嚼了舌根。
她口中的好,那就是貨真價實的好。而這一切的好,都是老人傳遞給孩子的財富。他們是外地人,為了治病,輾轉來到杭州,租住在附近。其實,如果有足夠的錢,老人何嚐不想多嚐試一下,一個微小的機會對於這些人來說,都是巨大的希望。
父母的善良,孩子反饋的就是溫暖;你的惡劣,孩子會加倍還給予你。老人害怕自己死在醫院,給人家添麻煩害了別人,就堅決要求出院。她擔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把一家人拖垮,想給孩子們減輕壓力,才有了輕生的做法。
這是多麽善良的一位老太太,她像是我們身邊很多的媽媽、奶奶一樣,一輩子為了孩子活著,連死亡都是如此。臨走還不忘囑咐孩子們:不要難過,不要流淚,學會堅強。因為:幸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她不是不想活著,可是卻為了孩子們能更好的活著,選擇犧牲自己。這是一個母親的偉大,卻是孩子們的悲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醋酸氫化可的鬆片價格暴漲10倍以上,全網斷貨。”據了解,該藥品主要用於治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而這個病需要終身治療。換句話說,它會伴隨病人的一輩子。而這個藥,目前國內隻有天津一家藥企在生產。原先100片一瓶的藥,售價是86塊錢。可現在的價格漲幅之大,已經到了大多數病人無法承受的地步。
在某電商平台,記者4月20日查詢到,為數不多在售的醋酸氫化可的鬆片,30片/瓶和100片/瓶兩種規格,單片價格均在8元以上。三天以後,100片/瓶的價格就超過了1000塊錢。重點在於,這樣的高價還不容易買到。是不是很像疫情期間口罩、酒精的瘋狂。
有一部《我不是藥神》讓我們看到生命在疾病、資本和貧窮麵前,是怎樣的不堪一擊。而這樣的事,在我們身邊裏,還在陸續上演。藥企解釋說,30片/瓶和100片/瓶的老版藥,無法納入醫保已停產,新版7片/瓶的藥,目前僅有浙江、廣西、湖北等少部分省份醫院進行了采購。新舊藥物的交替出現了斷層,才導致藥價的暴漲。
而據查詢,這家藥企生產的新版醋酸氫化可的鬆為7片/板,采購價為69元/板。也就是說,每片藥物的價格將近10元,與漲價後1000元每瓶(100粒)實際上價格一致。還記得《我不是藥神》裏那位演技炸裂的老奶奶嗎?她說,我們就是想活著,這有什麽錯啊。
為了活著,他們把家吃垮了。為了活著,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平淡的看待死亡,他們想努力的求生,有什麽錯呢?
或許錯就錯在,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裏,不得不去麵對而已。有人可以飛美國、歐洲,找最好的醫院,最棒的醫生。有人卻不得不為了廉價的“三兩三”碎銀,就去直麵命運的悲涼。湖北一家醫院,也曾發生過讓人淚目的一幕。視頻裏,一位老父親坐在凳子上,旁邊跪著他的兒子,兩人不停爭論。
父親想放棄治療,兒子苦苦哀求想再試試。能聽得出來,老父親不想再花錢,給孩子增添負擔。這個場景,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無數次的上演。這就是現實,它能觸動你、感染你,激發你,也能讓你陷入無能為力的絕望。人活著很難,在疾病、意外、出身、競爭中,拚盡全力去求得一個能夠掌握命運的機會。
有人一餐能吃掉普通人一年的收入,有人卻為了幾千塊錢的醫藥費,去衡量生死。這對生活來說,不是一種諷刺,而是莫名的悲哀。不能主宰命運,就可能要去承受它給予的痛。
有一篇白血病女孩餘豔的故事。這個7歲的小姑娘,從小被父母遺棄,一個貧窮的男人撿到並收養了她,父女倆相依為命生活在這個偏僻的山村。可是白血病的襲來,讓他們陷入了絕境。靠著二三畝的土地,手工編的工藝品,又能掙到幾個錢呢。
懂事的孩子不想再拖累愛她的養父,她在一張紙上,歪歪扭扭寫下了“我自願放棄治療”幾個字,跟著爸爸回到了山村。這個故事,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天堂的張望》,感動了無數人。
紀錄片《我的白大褂》裏也播出過一個病人,同樣的遭遇,同樣無奈的選擇。76歲的老人因為腦幹出血被送到醫院,經詳細檢查,醫生認為手術風險很大,即便僥幸活下來,植物人的可能性很大。醫生詢問女兒的意見,可是女兒不敢下決定。
更糟糕的是,老人還沒有醫保,這意味著他們可能要麵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女兒找來弟弟商量,醫生也再次查看拍的片子,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療辦法。經過對病人CT的精細分析,醫生覺得還有希望,隻不過治療很耗錢,至少要搶救兩周,醒來後也可能麵臨癱瘓的風險。病人蘇醒的幾率在百分之十到三十,前提是家庭經濟條件要能夠支撐的住。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考驗的不是一個家庭,而是無數個麵臨著同樣選擇的病患與家屬。求生與放棄,可能就是簡單的一兩個字,卻沉重的讓人透不過氣來。有人說,醫院是見證人性與身不由己最多的地方。就像紀錄片裏醫生說的話,很多病人不是沒法治,是沒錢治。
《我不是藥神》裏,藥販子張長林說的很現實:“我賣藥這麽多年,發現這世上隻有一種病,窮病!”姐弟倆在聽到醫生講完可能存在的風險與高額的費用後,他們還是選擇了放棄。如果父親和孩子交換位置,他會不會不顧一切的去救孩子?隻是假設終究是假設,親情還是要敗給現實。
如果不為金錢而擔憂,誰不願意為親人去搏一點生的機會,哪怕是多一天,也全了這一世的緣分。我們無法去責備他們的選擇,隻因我們大都是同樣的境遇。
在生與死的抉擇後,離去的人有了永遠的解脫,而活著的人卻要背負餘生的折磨。那位70多歲的老太太,想著用離開,給愛自己的家人,減輕生活的負擔。卻不曾想過,他們將要承擔的東西,遠遠要比金錢更加的沉重,重到可能無法對自己說一句原諒。這或許就是普通人的無奈吧。
生要經曆現實的摧殘,死也要留下永久的傷痕,時間也抹不掉,一想到就痛到不行。有些無奈,我們躲不開、遮不住。就像在急救室、重症監護室的病床旁,醫生問起:你怎麽決定?一邊是高額的醫藥費,一邊是其他需要撫養或贍養的其他家人。怎麽選,都是一個無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