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要命的不是病而是昂貴醫療費用

(2023-04-06 06:55:17) 下一個

要命的不是病而是昂貴醫療費用

 


《觸目驚心!四川省醫療係統4000人被查!醫院竟變成了貪腐搖籃》。來源: 聊娛樂司機。2023-03-13。很多中國現代人調侃“一個闌尾炎,回到解放前。”有啥也別有病,這句話用在現代的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複辟資本主義下的社會製度更貼切。

以前生病是疼痛,現在生病是要命,要命的不是病痛折磨,而是昂貴的醫療費用。醫療費用讓多少有病人的家庭忍不住抹眼淚,有的甚至無奈放棄治療,家人隻能看著親人痛苦熬過最後時光。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醫療技術的發達,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明提高了,怎麽連生病都治療不起了呢?  這是因為如今的醫院,已經不再是聖潔的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之地了,很多時候很多地方的醫院已經成為了貪腐的搖籃。

據官方數據,四川省醫療係統,從2021年至今,僅兩年的時間,就有超4000人被查,這個數字令人觸目驚心。醫療腐敗,四川塌方4000人被查,令人駭然。

醫院不像其它地方,可以討價還價,生病了得看病,做什麽檢查,用什麽藥,都是醫生說了算,病人隻能接受。如果遇到有良知的醫生,可以讓病人用最低的成本治好病。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生陷進了腐敗的深淵,這貪腐的結果還要由病人承擔,最後導致了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老百姓緊衣縮食幾十年,一並回到解放前,為了保命掏空了家中所有積蓄,而這些因醫療器械、藥品,吃高額回扣的醫生們,卻生活奢靡。

自從2021年以來,四川省醫療衛生係統共查處4000餘人,上到醫院的院長一把手,下到各科室的主任,護士,無一不貪。涉及範圍之廣,人數之多,讓人不禁為之驚歎,實在是讓老百姓心寒。

這種塌方式的落網,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這背後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積累。醫院本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可這些本該是心懷仁愛之人,卻一次次把黑手伸到了老百姓的腰包。這隻是四川省,全國各地都有這種情況,醫院和藥廠之間存在有利益輸送,已經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這些人已迷失在金錢欲望裏無法自拔。縣醫院院長貪汙千萬,會計自首,牽出醫院駭人亂象。

“沒有我的關照,他們在醫院做不成生意,想賺更多的錢是不可能的。”這是廣安市鄰水縣第二人民醫院醫院院長張曉明的坦白,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的貪汙邏輯:“而且他們給我的錢,也是從利潤當中拿出來的,所以我覺得收錢心安理得。”利潤,最後不是病人買單嗎。

從院長張曉明第一次收錢之後,他的“帶頭腐”,開高價藥拿回扣,成了醫院內公開的秘密。收回扣成為全院心照不宣的約定,院長收10%,財務、庫房收2%,臨床醫生、護士收15%,形成了藥品耗材采購“全鏈條”腐敗。如果不是財務主動投案,也許這些“黑心醫生”還在逍遙法外。

從2003年到2020年,張曉明以各種方式向醫療器械,藥品和衛生耗材供應商要錢,最終貪汙金額高達2000萬,在大城市這個金額已夠震懾的,但這還隻是個縣城。張曉明不但帶動了全院腐,還帶動了全家腐。妻子收高額回扣,兒子打著父親旗號到處斂財,但仍不滿足的張曉明還把手伸向了醫院公款。

財務科科長譚旭,在院長的帶動下,不但陷進了貪汙,還迷上了網絡賭博,貪的錢輸光了,就挪用公款,最終導致2000萬的虧空。沒辦法的譚旭,選擇了自首,最後拔出蘿卜帶出泥,牽出了這個窩貪大案,紀檢委把他們一鍋端。醫院藥廠巨額利益輸送,如何解決百姓看病難。醫療係統腐敗不除,百姓的醫療費用降不下來。醫療費用持續攀升,除了醫院內部腐敗,還跟醫藥廠商不斷侵蝕有很大關係。

藥廠為了銷量,醫藥代表為了業績,在跟醫院聯係業務時很容易滋生腐敗,他們為了打通關係送禮吃飯,這些廠家肯定不會買單,最終還是會反映在老百姓身上。這需要兩頭整治,上下徹查。醫療問題已像一座大山壓在百姓身上。

《今年已有22名醫院院長因腐敗落馬,反偵察意識強,非專業很難發現》進入2023年僅1個半月,全國已有22名醫院院長、黨委書記被免職,其中14人接受監察調查,5名院長被免職或免去公職。如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區湖中區人民醫院院長賀憲偉,相當於內地偏遠地區的小型社區醫院,已查出近400萬元。

現在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治下的醫院院長、學校校長成為重災區。 其中一個領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另一個領域是人類生活的塑造者。這兩個領域出現如此多的腐敗現象,是非常不正常的。這些領域對人的品德要求非常高,但是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這些人不適合擔任這樣的職位,但是為什麽這些人能坐到這個位置,除了提拔他們的人就應該被問責外,整個社會一切向錢看爭做先富的人將醫療教育產業化私有化後造成無官不腐是根本。

醫療產業化私有化後造成醫療腐敗、拿回扣等問題存在,醫療腐敗不可避免。 一是患者處於弱勢地位,你無法知道自己被哪個環節給騙了。醫療腐敗隱蔽性極強。 除非暴露利益鏈,否則幾乎沒有其他途徑被發現。人性不容挑戰。 貪汙是人之常情。 一切的根源在於醫生是否有足夠崇高的價值觀

醫療腐敗主要表現在入院、訂餐、藥品回扣、設備耗材回扣、基因檢測回扣等方式。說實話,院長的回扣一般不會致命,因為都是金錢和權力的交易藥物進入醫院的方式。

醫生的回扣更為致命,因為它讓患者花費了不必要的檢查、中成藥、過度治療、無效治療。醫療腐敗現在一般是不收病人紅包的,因為這個很致命,也很容易暴露。

他們中的大多數從製造商和銷售代表處獲得回扣。 這裏要說明一點,幾乎所有的外企、進口藥、原研藥都沒有返利。因為95%的外企都強製遵守了規定,外企給醫生的福利幾乎隻有講課費, 這需要醫生為此付費。

再加上有第三方監管,不會有外企的現金回扣。幾乎99%的國有企業都有藥品回扣,因為政府不監管國內的藥企,國內95%的企業都是仿製藥,成本極低,所以藥品回扣空間很大。德不近佛者不能為醫,才不近天者不能為醫。 人性是貪婪好色的,但行醫救人,千萬不能因為金錢而失去了尊嚴。靠回扣得到的好處,肯定會反噬自己。 即使你有很多錢,你也會感到不安。

連續數月,多位醫院院長、書記頻繁被調查。視線再拉長,醫療反腐甚至延續了數年。以2022年計,據官方媒體報道,各地累計已經有超46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而據八點健聞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至少已有196個醫院院長、黨委書記等醫院高層管理人員因貪腐問題落馬。且自2021年以來,被查醫院院長、書記中,三甲醫院占比過半。紀委官網上的一紙調查公告,對涉事醫院來說,是一場實實在在的震動。

一位北方某三甲醫院的工作人員曆經了所在醫院院長被查後,隨涉事院長,一同被查處的幾位科室主任,紛紛接受采訪,“一個酒桌上放著茅台,一片觥籌交錯、鶯歌燕舞的景象。”這個細節讓他記得最深。涉事院長曾是當地遠近聞名實幹能幹的院長。

2021年,國家印發了《關於印發全國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行動(2021-2024年)的通知》(以下簡稱“廉潔從業行動”),正式啟動了一場為期四年,針對所有醫療機構全體工作人員的反腐行動。

近幾年來,醫療反腐打擊範圍從中小醫院,一直上升到省級、國家級三甲醫院,甚至橫跨整個醫療行業。“之前被查的更多是鄉鎮衛生院和縣醫院的院長,”一位醫管專家指出這次行動的不同之處,“到現在,很多省級大醫院的院長都被追查了,力度和決心是不一樣的。”

如果說2020年之前,醫療反腐更多是散發性、為震懾而行的,那麽從2022年初開始,一場自上而下的係統性反腐行動開始了。近年以來,一些全新的貪腐路徑,正在應運而生。

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的回扣,曾經一直是一條“曆史悠久”的行賄路徑,也是始於1996年的醫療反腐風暴的發軔點,那場由國家衛生部、國家工商局等六部門聯合部署的藥品回扣整治行動,為全國範圍內的醫療反腐做了一次漂亮的開局。

但漂亮的開局後,卻是一場漫長而難見奇效的拉鋸戰。三令五申下,醫生回扣、紅包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到2010年,藥品回扣依然高達450億元,過度醫療浪費1800億元。公立醫院逐漸成了醫藥市場的主力,80%的藥品都由通過公立醫院賣出。

“畢竟,界限很模糊。”某位北方三甲醫院的知情人士如此描述,“藥企的人和醫院一打交道就是十幾年,都成了朋友,這時候送點東西,到底是行賄,還是正常的交往?院長很難把握尺度。”

醫療代表們在醫院裏進進出出,“回扣”成為醫生們收入的一部分,這一度是行業裏見怪不怪的常態。也正因意識的淡薄,部分醫生或院長被作為“典型”抓起來時,所起的行業震懾力並不足夠。

這其中,既與早期習慣成的自然慣性有關,還與一直變革中的醫療體製密不可分。2000年左右,彼時的公立醫院依然麵臨“政事不分、管辦不分,缺乏獨立人事權”的困境。但醫療係統內部的生態,在時代洪流下,也一點點變遷。時代變遷,會讓部分貪腐路徑消失,但也孕育出新的路徑。

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顯現出重要性的公立醫院,也在後疫情時代迎來了一波洶湧的擴建潮,這波醫療體係的新基建潮流,滋生出新一輪的招標腐敗。互聯網醫院、信息化建設帶來的醫院係統更新等項目,又將促進新的腐敗潛規則形成。相較於此前風口浪尖的藥劑科,設備科、基建科與信息科,也成為高危科室。

“哪裏蛋糕多,哪裏蒼蠅就多”,一位醫管專家如此總結,“醫院要蓋一棟樓,到底是由A公司還是B公司來蓋,買藥買設備,乃至供水供電誰來做,都是院長的一個決定,而這對別人可能是一個生殺大權的事,這就是發展所伴生的誘惑,也讓有權力的院長職位變得高危起來。”

“不少因為疫情突擊上的建設項目,往往設置在偏遠地區,在疫情結束後很可能就成了利用率不高的爛尾樓。”北京大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嶽指出了擴建潮帶來的資源浪費問題,沒有很好落實“平戰結合”的原則。地方政府與醫院趁疫情要資源,要撥款的思想也是存在的,應該對重大行政決策進行科學評估和論證,並通過聽證方式,讓公眾參與。而往往基建項目也是腐敗高發的重災區。

對此,有人總結道:“所有的行賄和受賄都是博弈,是一場囚徒困境。”終身追責,院長成高危職業。監管部門“殺一儆百”的鐵腕行動,正悄然開展。從近兩三年的院長落馬案中可以發現,終身追責製或將成為常態。

就今年而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原院長魏永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周晉、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原院長馬柏林、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斌全等省級醫院院長,均在退休後被查處。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院長隻要通過了退休前的審計,就可以“安全著陸”了。但如今,被查處的院長中,已經退休、或升遷到行政部門任職的不在少數。從基層到大三甲醫院,從普通醫務人員到高級管理人員,所謂的“安全著陸”不存在了,終身追責製已經逐漸確立。

醫療腐敗一直以來都是令全球各國頭痛的頑疾,但在中國獨特的醫療體係中,以院長為首的係統性腐敗尤其難以根除。公立醫院既是公益性的單位,每年擁有10%左右的財政撥款,但又是一個自負盈虧的經濟體,需要謀生存。

“我們經常拿大三甲的院長和大型國企單位的一把手做比較,前者所受的約束更少,”一位業內人士向八點健聞解釋,“不論是國企還是私企,上市公司會受到證監會的嚴格監管,財報等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但醫院更像是一個黑箱,財務上有特殊性,監管單位隻能從進出賬目、治療合理性、醫保等方麵入手,很難管。”從內部來看,院長多重權力交疊,是利益與資源的匯集中樞。

一方麵,院長們往往是掌握精湛醫術的臨床專家、擁有公務員身份的體製內幹部;另一方麵,院長們又像是營業額幾十上百億元、擁有幾千員工企業的CEO,時刻考慮著如何維持機構運轉,甚至擴張地盤。

藥品、耗材、大型設備、基建等涉及醫院準入的方方麵麵,都需要院長拍板決策。大權在握,監管缺乏,院長不可避免成了重點圍獵對象,這使得他們時刻麵臨金錢、名譽的蠱惑,時刻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會在某一個社交場合,某個難以拒絕的親朋好友的請托,老上級的“打招呼”中墜入貪腐的深淵。

在一位醫管專家看來,如何界定什麽好院長是非常困難的,“你的權力影響著別人最關鍵的發展,不敢做決定的話,又沒法發展。”危機四伏中,不少公立醫院院長正有計劃地轉嫁風險,將藥械采購、蓋樓等“肥差”交給了分管副院長或後勤部門,或者開始申請提前退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