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上山溝下農村去接受改造

(2023-04-28 05:01:02) 下一個

毛澤東上山溝下農村去接受改造

 


毛澤東說:“在這裏,我可以說一說我自己感情變化的經驗。我是個學生出身的人,在學校養成了一種學生習慣,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學生麵前做一點勞動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覺得不像樣子。那時,我覺得世界上幹淨的人隻有知識分子,工人農民總是比較髒的。知識分子的衣服,別人的我可以穿,以為是幹淨的;工人農民的衣服,我就不願意穿,以為是髒的。革命了,同工人農民和革命軍的戰士在一起了,我逐漸熟悉他們,他們也逐漸熟悉了我。這時,隻是在這時,我才根本地改變了資產階級學校所教給我的那種資產階級的和小資產階級的感情。這時,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幹淨了,最幹淨的還是工人農民,盡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還是比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都幹淨。這就叫做感情起了變化,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

《毛澤東在中央革命根據地鬥爭時期的調查文集》是毛澤東《〈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反對本本主義》(一九三○年五月)、《尋烏調查》(一九三○年五月)、《興國調查》(一九三○年十月)、《東塘等處調查》(一九三○年十一月)、《木口村調查》(一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長岡鄉調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和《才溪鄉調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共八篇已經公開出版的著作。《〈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 一文以作為全書的序;而《反對本本主義》(一九三○年五月)一文,原名就叫《調查工作》,是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最早的闡明,它對於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毛澤東在中央革命根據地鬥爭時期的調查文集》的文章,分別選自《毛澤東選集》一九九一年版第一卷、第三卷,《毛澤東文集》一九九三年版的第一卷,《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一九八二年版。毛澤東深入農村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在革命情勢異常艱難的中央蘇區, 有時甚至是在戰鬥的間隙, 開展深入的農村調查。 毛澤東的農村調查當然不是出於他的個人愛好與雅興, 他在這一時期的農村調查報告, 基本是圍繞土地、 階級分析以及革命的底層動員問題。當時的中國革命被 “左傾”教條主義嚴重束縛, 毛澤東強調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他試圖通過一係列的農村調查, 對中國革命過程中革命策略的靈活運用、 社會資源的最大化動員、 階級鬥爭分寸的及時調適等重大問題提出符合實際情況與革命需要的主張。

毛澤東引兵抵達井岡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書寫了一段艱苦卓絕、蕩氣回腸的紅色歲月。當年的挑糧小道蜿蜒穿梭,銘記著紅軍將士的身影。萬山紅遍的杜鵑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黃洋界的隆隆炮聲早已逝去,井岡山的濃濃硝煙久已散盡……但荷樹下的一次對談卻永遠鐫刻進時光的年輪。

1927年9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隊伍果斷放棄攻打大城市長沙,經過一個多月艱苦轉戰,行程4000多裏,終於將紅旗插上了井岡山。當年,井岡山上除正規紅軍部隊外,另有八百多名傷病員,還有黨、政、軍等後勤機關的工作人員,每天需要大量的糧食。但山上“人口不滿兩千,產穀不滿萬擔,軍糧全靠寧岡、永新、遂川三縣輸送”。為了粉碎敵人的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隨之,紅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挑糧運動。

1928年冬,毛澤東穿著破舊的草鞋、朱德挑著寫有自己名字的扁擔,和紅軍戰士們一起走在這條小路上。每次挑糧上山時,也常常在這棵樹下歇腳。有一天,大家在這裏歇腳時,毛澤東問身邊的戰士:你們說,站在這裏可以看到哪裏呀?戰士們有的說:站在這裏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說:還可以看到湖南。毛澤東接著大家的話說:對,我們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站在井岡山,不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還要看到全中國、全世界。

在井岡山極端艱苦的鬥爭環境下,毛澤東沒有被一時一隅的困難所局限,也沒有為我方力量暫時弱小所氣餒,而是以無產階級革命家宏闊的眼界格局和思想方法,指明了中國革命光明的前途。毛澤東說:現在我們人少,但是很精幹,大有希望。我們當前力量還小,還不能去攻打敵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應當先到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去保存力量,發動農民革命。我們現在好比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反動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總有一天,我們這塊小石頭,一定要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這大大鼓舞了廣大紅軍指戰員的精神和士氣。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幹小塊紅色政權的區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而“有些同誌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候,往往懷疑這樣的紅色政權的存在,而發生悲觀的情緒”。毛澤東在1928年10月《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一文中,精辟指出“這是沒有找出這種紅色政權所以發生和存在的正確的解釋的緣故”。他站在世界革命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全局和理論高度上分析指出:這一奇怪現象的發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的國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中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兩種,即地方的農業經濟(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的分裂剝削政策。因為有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便給了一種條件,使一小塊或若幹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湘贛邊界的割據,就是這許多小塊中間的一小塊。”

1930年1月,毛澤東在撰寫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進一步分析指出:這種悲觀情緒其“理論的來源,主要是沒有把中國是一個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爭奪的半殖民地這件事認清楚。”而一旦認清了這件事,“就會明白相應於全世界隻有中國有統治階級內部長期混戰的一件怪事而產生出來的另一件怪事,即紅軍和遊擊隊的存在和發展,以及伴隨著紅軍和遊擊隊而來的,成長於四圍白色政權中的小塊紅色區域的存在和發展”,就會深刻理解中國革命要走“以鄉村為中心,以農村根據地促進全國革命高潮”道路的必然性。毛澤東堅信隻要走上正確的革命道路,掌握了“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鬥爭的最高形式”——“紅軍、遊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中國革命必將迎來高潮,“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曾有人說:山溝溝裏出不了馬克思主義。而身處山溝溝的毛澤東,就用他胸有全局、胸懷天下的遠見預見和腳踏實地的革命奮鬥粉碎了這一武斷結論。

麵臨大革命失敗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屠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而是繼續高舉革命大旗,開展武裝抵抗,力挽狂瀾、成功開辟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始終胸懷全局、著眼長遠,始終立誌於為中國人民得解放而不懈奮鬥,因為相信,所以能夠看見;因為信念,所以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遠方;因為信仰,所以能夠堅持走向遠方。

早在1920年,27歲的青年毛澤東就為新民學會確立了“改造中國與世界”的辦會宗旨,並以此作為畢生奮鬥的目標。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過程中,他始終胸有全局,胸懷天下,思考和把握問題時,總是注意把曆史、現實和未來,國際和國內聯係在一起。毛澤東指出:“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使用局部性的東西,因為局部性的東西是隸屬於全局性的東西的。”毛澤東反對“丟掉主要矛盾”,“研究細微末節”,隻“見樹木而不見森林”的片麵方法。具體聯係戰爭指揮等問題指出:指揮員必須注意戰略問題,殲滅大批敵人,“。戰略問題是能否在戰爭中掌握主動,包括吃飯問題,戰爭在哪裏打,把戰爭引向什麽方向的問題。”毛澤東在抗戰時期撰寫的《論持久戰》,就是共產黨人運用戰略和全局思維的典範。

新中國建立後尤其是在如何進行《教育改革》這個問題上,《教育改革》是文革中一個重點。毛澤東提出《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是從他及他的兒女開始的。毛澤東一生誠請《貧下中農》當他的老師。毛澤東終身在《免費的》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服務的。在毛澤東時代尤其是文革中有一大群這樣的毛澤東式的中國共產黨人。

一個人不願意《免費的》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服務的,怎麽能懂得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一切服務都是要《錢》的,這些人對《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當然是不理解不懂的。古今中外隻有毛澤東的中國共產黨人去實踐了。然而地富反壞右和牛鬼蛇神們自己不願意還嘲瘋攻擊那些願意《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共產黨人,就顯得不道德了。

《貧下中農》是貧農和下中農的合稱。貧農是農村中的半無產階級,土地不足或沒有土地,占有不完全的農具,須租入土地耕種或出賣部分勞動力維持生活。下中農是中農的一部分,生活來源靠自己勞動收入,經濟地位較低,生活狀況在普通中農以下。貧農和下中農,是無產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在農村依靠的主要力量。這說明《貧下中農》的稱謂是從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才有的。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後的《貧下中農》是延續來的。這個延續至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就被強行在各種場合和文件中取消了。

《貧下中農》的稱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之前的幾千年的中國曆史上是沒有講的,同樣在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複辟資本主義後也是不講的。那麽這部分人怎麽被稱謂呢?稱謂有很多如奴隸、農奴、長工、短工、下人、傭人、農民、鄉下人、背朝天臉朝地的、賣苦力的、不識字的、庶民、農夫、農民工、山裏人、種地的、老百姓、平民、窮人、貧民,髒的人、下裏巴人、遊民、暴民等等。總之是下等人,被上等人看不起的一群人。這群人數量還不小。

在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複辟資本主義後,有人問:地富反壞右和牛鬼蛇神的後代都在控訴土改血淚,貧下中農後代去哪裏了? 這就說明走資派鄧小平上台後基本上都是用的地富反壞右黑五類的後代。反複證明:就是在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複辟資本主義所謂的“改革開放”後迅速能成為新時期精英群體的,基本上都是有地富反壞右和牛鬼蛇神及其他們的後代掌握一切話語權。尤其是文革中的造反派紅衛兵殺的殺趕的趕都己自生自滅了。即使有一些貧下中農後代當權了,也很快被同化了。而且還不願提自己是出生在貧下中農家庭裏,假如出生於資本家和地主早就反複強調:祖上有多富!有房產有出國留學的。有哪個官敢說下人出身的。所以《貧下中農》在現如今是不值錢的。

《貧下中農》怎麽能教育有“知識“的人?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包括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複辟資本主義後,那些有錢人包括地富反壞右和牛鬼蛇神是不可理解的,也是不可能接受的。在新中國之前的千年曆史上沒有過,在鄧小平篡權上台複辟資本主義後不可能做得到,在世界上任何資本主義國家裏不可能會發生的。因為讀書人大多數是有錢人又或稱上等人,而隻有上等人教育下等人的,決不可能讓下等人來教育上等人。上等人是這個社裏的主人,是老爺,是帝皇將相才子佳人,是官老爺父母官說了算的。《貧下中農》懂得什麽?怎麽可能讓知識青年接收《貧下中農》再教育?這不是胡鬧嗎?想不通?不理解?不懂?

《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對於帝皇將相才子佳人,對於資產階級的官老爺磚家叫獸精蠅們,對於地富反壞右和牛鬼蛇神們的是想不通?不理解?不懂?是可以理解的。在他們腦子裏《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上大學有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可以升官發財,可以離開農村到城裏去,到國外去做人上人。所以他們是不需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他們是不懂得《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他們是不理解《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他們也想不通為什麽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