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資派是如何將國企改為私有的

(2021-12-02 08:14:09) 下一個

走資派是如何將國企改為私有的


簡單說: 一是走資派抹黑宣傳"文革經濟崩潰論"。宣傳“大鍋飯養懶漢”。二是“國營企業”原先由政府撥錢計劃生產的,  走資派突然停止政府給錢造成“國營企業”無法經營後,  走資派挖坑讓“國營企業”用固定資產抵押到銀行借錢, 銀行高管成了黑白貓。再讓“國營企業”無序生產造成國企商品賣不出去連工人工資都發不了, 借的錢還不了,  走資派就借機開除了原先工人黨員管理者, 換上走資派自己的人當廠長, 這叫“廠長負責製”,  "外行不能領導內行", 以"三角債"、"產品過剩"、"養懶漢”等罪名將“國營企業”逼成破產, 強迫工人下崗。這時新上任的廠長們成了黑白貓, 這些黑白貓之後用各種各樣方法將“國營企業”占為己有先富後成為了資本家。三是走資派將政策和資金優惠於私企、台商、港商和外資,  更加迫使“國營企業”紛紛被有權有勢的走資派及其家屬親人們私有。

將國企改為私有前後化了近20年左右的時間。從發動所有媒體宣傳"文革經濟崩潰論"。宣傳“大鍋飯養懶漢”。原本國營企業由財政撥款,1983年改為從銀行貸款,國有企業幾乎無法經營下去時,  就實行“廠長負責製”,  取消黨委書記的領導, 利用重新任命新廠長機會將走資派的親朋好友擔任廠長,  因特色政府的政策優惠於私企台商港商和外資,  迫使“國營企業”無法經營,  強迫工人下崗,  工廠宣布倒閉。這時機會來了,具體操作各有不同,這裏聽過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張三是A廠廠長,李四是B廠廠長,張三把A廠搞到破產,李四順勢向銀行貸一筆款買下;然後李四當即把搞到破產的B廠拋出,張三又順勢向銀行貸一筆款買下,他們倆相互交換一下廠長位置,把從對方手中拿來的錢再還給銀行,結果賬就這麽做平了。所有一切手續合規合法,張三李四依舊是廠長,隻不過是換了一下位置而已,但從整個大局上來看,A廠和B廠已經不再屬於國企,而是屬於張三李四的私企了。

毛澤東時代那時候的國企還是叫“國營企業”,而不是叫“國有企業”,一字之差,揭開了國企改製的序幕。後來又經曆了一個堪稱“聰明絕頂”的改製,叫做“廠長負責製”,由此開始,若幹國企化公為私,號稱走上了改製的巔峰。到目前為止,真正屬於國企的叫“國有企業”,但是不少摻了水,企業老板是拿幾百萬幾千萬高薪的,  怎不叫人嗟歎唏噓?

國營企業是人民所有,國家代為經營;而國有企業幾乎就已經跟工人沒多少關係了,國有企業工人隻是作為勞動者存在,不再享有國企資產。這個過程的變化就是80年代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國企改製,原因據說是“大鍋飯養懶漢”,國企不養閑人懶人,為了調動工人積極性,相當於國企重新確權。其實現在想想,有些東西真的很好笑,人的積極性是可以無限增長的嗎?當然不是!可當年卻將國企所賦予工人的各項社會福利給拿走了!

試想,如果工人幹活還要背負巨大的社會壓力,工人的積極性又能高到哪裏去呢?現在的工人積極性很高嗎?很高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躺平”?這一切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反之,如果工人隻需幹活就能衣食住行用不愁,工人還有什麽後顧之憂?還有什麽理由不好好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但現在說這話未免有些“馬後炮”嫌疑,就暫且不說了吧,咱們繼續言歸正傳,說說國企改製的事情。

“國營”變“國有”,國家一手接管國企,這本來也能接受,雖然有些廠,工人逐漸失去選舉代表上台的權利,但能將國企管理好也行。可這樣的日子沒過幾年,國企的管理就出問題了,大概就是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風靡一時的“廠長負責製”紛紛出台,很多廠相繼陷入危機中,這個過程跟廠長任命有一定關係,但更大的關係還是人的私心開始膨脹的問題!絕大多數國企麵臨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有部電影叫《暮鼓晨鍾》,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當廠長的權利大到一定程度時,他的約束力就弱化了,公飽私囊便如雨後春筍般紛紛亮相。據不完全統計,僅開封一地,幾年廠長下來,從一窮二白到腰纏萬貫的就比比皆是。司馬南老師有一句話說得很貼切:“窮廟富方丈”,在那個時期是常有的事情。廠長拿到工廠“至高無上”的權利後,開始悄悄著手搬空工廠,隨著膽子越來越大,有人直接以宣布破產來獲取最大利益,從而“化公為私”,而且都是在國家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開封許多國企下崗老工人提起此事,恨得咬牙切齒!具體操作各有不同,我聽過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張三是A廠廠長,李四是B廠廠長,張三把A廠搞到破產,李四順勢向銀行貸一筆款買下;然後李四當即把搞到破產的B廠拋出,張三又順勢向銀行貸一筆款買下,他們倆相互交換一下廠長位置,把從對方手中拿來的錢再還給銀行,結果賬就這麽做平了。所有一切手續合規合法,張三李四依舊是廠長,隻不過是換了一下位置而已,但從整個大局上來看,A廠和B廠已經不再屬於國企,而是屬於張三李四的私企了。

過程千奇百怪,但有一點是可以判斷的:曾經的國企,為什麽在同一撥人手中,竟然轉眼間變成了私企?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國企去哪兒了,國有資產又去哪兒了?

拿聯想來說。我不管你現在有多少資產,也不管你現在是走技工貿路線,還是走貿工技路線,甚至不管你高管年薪多少,我隻問你,當年100%中科院旗下產業,多少年來,連負責人都幾乎沒換過的情況下,怎麽就成了“不是一家中國企業”,怎麽就成了幾大股東把持企業資產了呢?中科院去哪兒了?如果說,當年的聯想快要飯都吃不上了,必須改製,必須求生存求發展,那麽你生存發展起來後,為什麽企業性質就變了?難道說,你的所謂求生存求發展,就是將國企變成私企嗎?這樣的生存發展,你怎麽向全國人民交代?

雖然有些問題我們需要專業技術才能看透,但大是大非的問題,並不需要多少判斷力!這麽簡單的道理,還需要人們左猜右想嗎?如果柳傳誌總裁是個“好廠長”,他就不會坐視國企變私企,更不會坐視中國企業讓外國人來把持大權。他能帶領企業撐過最艱難的時刻,那是他的本事,我們感謝他為國企做出了犧牲,做出了巨大努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為所欲為!他撐著撐著,把整個企業撐沒了,自己卻富得流油,那不是他的本事,那隻是他將本該屬於企業的東西據為己有了。這就是我們老百姓最樸素的看法。

國有資產具體是怎麽流失的?每個國企都有自己的故事,單就聯想而言,反正人都在,中科院的人也在,柳楊各位大佬也在,大多數人都是伴隨著這家國企一路走過來的,沒有什麽說不清楚的問題,有的隻是不想說,或者不敢說罷了。我覺得司馬南老師問得已經夠清楚了,是或不是,怎麽回事,你正麵回答,讓全國人民來評評理,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很難嗎?

國企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都是工人福利的巨大保障,哪怕在今天,國企依舊承擔著國家基建與社會安定的重要使命,任何一家國企被整沒了,都是全國人民的重大損失,怎麽能含糊其辭呢?多少國企下崗工人成了“待就業”大軍中的一員,本就是無產者的他們,變得更加無產!這難道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巨大成就”嗎?我們是不是對“國企改製”有什麽誤解啊?

開封下崗的一位國企老工人有句話說得很對、很好、很中肯:“國企不是不能改製,改得越來越好,那叫改製;改得越來越糟,那叫折騰;把上百個國企改到隻剩不到一掌之數,那不叫改製,那叫國企倒賣,叫國有資產流失,說得再難聽點,那是‘竊國大盜’所為。”這句話的重點就在於怎麽認識“國企改製”這個問題,我們隻說改,卻不問改好改壞,這叫怎麽回事兒?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多曆史是應該重新回頭看看的。

當年的國企不能平白無故說沒就沒,當年那些說富就富的人,拋開自主創業取得成功者,那些“接手”國企變富的,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呢?以聯想為代表的改製的企業,以柳傳誌為代表的所謂的企業家,你們該如何給全國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呢?

關於國有資產的問題,小老百姓有沒有討論的權力?大佬們告訴咱:“沒有!”因為這個問題一旦討論,就會動了無數人的奶酪,那是比殺了他親爹還要深的仇怨,怎麽能討論呢?然而,我們則有一股子狠勁,正所謂“有關國家事常談”,不討論不足以看清國有資產為何物,它跟每個人有何關係,我們無形中到底損失了什麽,更不足以說明“國資”就是“國魂、國命”!

2011年,小編有幸參加了一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了河南開封國企下崗工人,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揭開了許多心中謎團,也陷入了深深的社會反思中。最近幾天,司馬南老師談聯想的事情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不經意間勾起了我們對當年國企調研的回憶。據統計,到上世紀70年代末,開封共有國企一百多家,這時候的國企還是“國營企業”,而不是“國有企業”,一字之差,揭開了國企改製的序幕。後來又經曆了一個堪稱“聰明絕頂”的改製,叫做“廠長負責製”,由此開始,若幹國企化公為私,號稱走上了改製的巔峰。到目前為止,開封真正屬於國企的,一巴掌都不到,還有不少摻了水,怎不叫人嗟歎唏噓?

走資派為了解散國企讓幾千萬工人下崗做作了功課的。先從時間上來看,  1978年走資派己完全篡權執政,  但讓幾千萬工人下崗的開始時間是在接近2000年之後全麵進行。這二十年中間走資派們做了什麽? 1979年打了一下越南教訓了一下國際上共產黨的議論。1989年調用軍隊殺雞禁猴鎮住了國內的造反派勢力。權力穩固後開始拿社會主義集體製度開刀,  在農村包產到戶解散人民公社, 讓農民個體戶為之後農民工為資本家打工創造條件。但重頭戲在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這個嚴重問題上,  要想解散這個已形成的工人階級隊伍, 首先要砸了工人們的飯碗。國有企業是工人們鐵飯碗的源頭必須讓國有大中型企業成為虧損企業, 有走資派朱鎔基親自操刀政府讓國有企業大部分利潤上交國家,但政府沒有資金下撥給國有企業,  沒有資金更新設備必定效益不好,負債沉重,工資都難發,設備就更難顧及了。而同時政府將資金用於優惠私人企業、台資企業、港資企業、外資企業。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會計製度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內部監督機製、職業風險機製缺失,領導貪汙腐敗,地方政府盲目決策,經營、管理觀念不適應市場經濟等原因,國企經營更加困難。種種原因,致使國企連年虧損,債台高築。原本國有企業由財政撥款,1983年改為從銀行貸款,國有企業幾乎無法經營下去時,  走資派在解散國有企業的目的達到了。

同時拿國有企業內部的資產階級的法權說事,  說什麽國有企業內存在等級森嚴,排資論輩的現象比較普遍, 但這些資產階級的法權是走資派們喜歡的東東。 走資派篡權後的四十年等級森嚴,排資論輩少嗎?  不但資本家的公司裏, 就是在教育界、醫療界、文化界、甚至是軍隊的等級森嚴,排資論輩比國有企業時期少嗎? 等級森嚴,排資論輩是資產階級法權不是社會主義的東東。走資派還造謠說因為吃大鍋飯,平均主義盛行,加之沒有失業的危機,效率不高,人浮於事。但要說中國的工人階級本性懶惰,那就有失偏頗了。本來按照約定,國家終身雇傭工人,中途不能辭退,在幾千萬的工人隊伍中找幾個偷懶的不難。但那個時代,工人是工廠的主人,而且大部分幹部時時深入基層一線,與工人同甘共苦。有時上級安排生產任務緊的時候,連一把領導都與工人吃住在一起,也穿上工作服,手也是油汙的,問寒問暖,關心每一個職工家庭生活的方方麵麵。工人們之間更是充滿了兄弟子妹的情誼。這是現在年青人無法體會的情誼。一個家裏出現了困難,全廠領導上下大家關心幫助,充滿了人間真情。如遇到婚喪病難時,個個都伸出熱心的手,忙裏忙外好幾天。真是一家有難,全體上陣幫助,整個社會幹群之間充滿了陽光和溫暖。工人們有什麽理由偷懶?

國有企業在特色政府坐視不理,任憑國企繼續虧損,情況將持續惡化,最終難以挽回。最後國有企業被搞兼並、破產,被有權有勢的官員親屬們占為私有成為先富的資本家。這時走資派特色政府違背之前的契約,讓幾千萬工人下崗,同時產生諸多問題。國企工人曾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做出過貢獻,現在都被走資派特色政府強迫解雇了,於情不合,過於殘酷,企業效益不好,責任是政府的並不在職工;社會保障體係不健全,養老問題如何解決?幾千萬工人下崗以後,失去生活來源,靠什麽活下去?如果在上海、蘇南地區,可能還好點,要是在東北,或者內地的落後地區呢?能夠給下崗工人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嗎?幾千萬工人下崗,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最需要錢的時候,失去工作,他們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犯罪率會提高多少?走資派特色政府管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