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上山下鄉有什麽錯?

(2020-12-24 09:34:43) 下一個

上山下鄉有什麽錯?

 

新中國的上山下鄉始於1955年,北京的年輕學生們為了緩解城市就業壓力,在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市團委的批準與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毛主席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國政府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群眾路線來解決城市青年就職難的問題,   同時又幫助解決中國幾千年來農村農民缺乏文化落後貧窮的大問題。這是一項功德無量的古今中外前所未有過的大事件, 同時對於年輕人到最艱苦貪窮落後的農村去幫助改變農村農民落後麵貌,  也是對有誌年輕人的一種人生鍛煉。

經曆過的知青說,  我的成長、進步應該說起始於陝北的七八年間。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麽叫實際,什麽叫實事求是,什麽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這幾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後來遇到什麽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還可以幹事,現在幹嘛不幹?  一個人要有一股氣,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的勇氣,什麽事都不信邪,就能處變不驚、知難而進。而在大規模的"上山下鄉"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通過政府權力也是可以解決的。而改革開放後取消了"知青上山下鄉"之後,  留在城市的大量年輕人沒有什麽問題嗎?  有大量有錢的"洋插隊"到了世界各地沒有什麽問題嗎?  就從加拿大這幾年來看有被失綜的被強奸的被殺死的被抓的吸毒的等等許多個案出現,  但還是有人不斷到世界各地去留學去移民。

新中國的上山下鄉有兩大模式:農場包括生產建設兵團、幹部參加勞動學習的五七幹校和邊防的軍人農場,  以及到農村去插隊。與農場模式不同:插隊屬於集體所有製,無需政審體檢等手續,也沒有嚴格的名額限製(赴邊疆除外),顧名思義就是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鄉以農場模式為主。因文革的中學生從1968年三屆初、高中學生(即“老三屆”)一起畢業的。這年的冬季起,插隊模式就成為上山下鄉的主要模式。人數規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動員力度之強、國內外影響之深,都是空前絕後的。上山下鄉並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從20世紀50年代便被倡導,至60年代而展開,70年代末結束。對當時的知青來說,他們到農村去,是為了消滅“三大差別”即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體力與腦力勞動差別,如邢燕子、侯雋、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們的典型代表。

上山下鄉運動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以楊華為首的六十名北京青年組成了青年誌願墾荒隊,遠赴關東的北大荒去墾荒。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於 8 月30 日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歡送會。團中央書記胡耀邦在歡送會上把“北京市青年誌願墾荒隊”的隊旗授予這批青年。中共政府鼓勵當時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自願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去鍛煉自己”,把邢燕子等人做為典型模範在青年人中大為宣傳。在黑龍江省蘿北縣(現今黑龍江農墾共青農場)開墾出1200畝荒地,第二年生產了13.5萬公斤糧食、30萬公斤蔬菜,還蓋起了宿舍和食堂。 隨後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誌願墾荒隊以及河北、山東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誌願墾荒隊員的身份來到黑龍江墾區。上海青年則要求去淮北開荒種糧。 在北京、上海的影響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開發新疆、廣州青年去開發海南、江蘇和四川的青年去開發青海,從而奏響了城市青年上山下鄉的序幕。1958年,美術家朱宣鹹創作的作品《知識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動的記錄了在那個特定時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畫麵。

真正有組織、大規模地把大批城鎮青年送到農村去,則是在文革後期,毛主席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1968年12月,毛澤東下達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鄉運動大規模展開,1968年當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屆學生,後來被稱為“老三屆”)經過自願報名街道批準同意並且落實好上山下鄉到具體地址並召開歡送會,   被接受的鄉村幹部和貧下中農負責接待安排好。但因農村落後貧窮生活上是艱苦的簡單的還要參加體力勞動的。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

文化大革命後期尤其是在毛澤東病重期間,  走資派們為了他們的子女動用了一切關係開始"走後門",   將紅色子女們調回身邊調回城市或去參軍或去機關或去工廠或去學校。而那些關係不夠的紅色子女或是工農子女就找不到後門可走,  因而許多知青們就有意見,  有些經不起艱苦生活的就鬧事。加上政府管不了,  文革中的領導四人幫多次想反對走後門,  但強大的走資派老革命集團根本不理。四人幫向病重的毛主席請示,  毛主席說的大意是,  別反走後門了,  到時候他們都從前門進時, 你們怎麽辦? 走後門的也不一定都是壞人,   走前門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人。進入70年代以後,開始允許知識青年以招工、考試、病退、頂職、獨生子女、身邊無人、工農兵學員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名義逐步返回城市。到70年代後期,那些沒有關係走後門走前門的就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的抗爭。然後改革開放了,  把抗爭知青的目標指向了毛澤東一個人。而鄧小平胡耀邦們都成了知青們的救世主。

回顧知青上山下鄉的曆史,  最初由北京學生共青團員們提出的,  又有中央共青團委書記胡耀邦授旗支持的,  又有中央集體開會舉手同意做的,  事實上也是符合國情的大事。單從開懇荒地有轉業部隊和知青們生產的糧食有多少?  如今的這些大型農場還不都是那個時代開出的?  按鄧小平胡耀邦"包產到戶"的私人經營農村能開懇荒地嗎?  現在農場承包給個人發財先富,  而大片農村農田都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婦女守著,  糧食大豆靠進口就好了嗎?  知青參加的“生產建設兵團”的準軍事化生活,“生產建設兵團”雖有“屯墾”的功能,但卻非正規軍隊,它同時兼具安排城市失業青年就業和備戰的目的。1968年底,中蘇關係對立,毛澤東向全國發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備戰備荒為人民”,“深挖洞、廣積糧”等一係列關於備戰的指示。城市裏開始修建防空洞,沿海地區不少軍工企業紛紛西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組建了以“知青”為主要成員的大量“生產建設兵團”。從1969年初到1970年,原有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大規模擴大建製,同時新成立了內蒙古、蘭州、廣州、江蘇、安徽、福建、雲南、浙江、山東、湖北共10個“生產建設兵團”以及西藏、江西、廣西的3個農墾師,加上50年代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國共有12個“生產建設兵團”及3個農墾師。

城市中學畢業生的出路以上山下鄉為主有什麽錯。上山下鄉雖然緩解了城鎮的就業壓力,上山下鄉運動令無數中國城市青年接觸了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從未去過農村,對農村的了解僅僅局限於課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傳。中國是以農業為主的,  讓年輕人了解農村有什麽錯?  去農村難道不是一種學習?  毛澤東讓他的孩子都去過農村。而如今堤倡"高考改變命運"、"知識能改變人生"不就是鼓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十年寒窗一朝中舉"逃離農村嗎? 人以食為天,  沒有農民種糧何來食?  上山下鄉運動是毛澤東為加強工農聯盟基礎、教育青年、消滅城鄉差別的一個重大嚐試。同時知青下鄉對於農村的教育普及、合作醫療製度的建立以及鄉鎮企業的建立(鄉鎮企業成立多是知青推動,初期其業務骨幹也大多是知青擔任)都起到決定性作用,大幅度改變農民麵貌。運動過去幾十年後,當年的知青們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主力,他們通常對自己留在農村的青春年華抱有懷舊情緒,甚至有人自稱“在廣闊天地裏度過了少年和青年時代的這一代人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決不後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ogicabc 回複 悄悄話 任何事情強迫都有錯,即使打著為你好、對社會有益的旗號。何況產生了那麽多痛苦和悲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