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港獨騷亂最受傷害的是哪些港民?

(2019-08-07 03:31:56) 下一個

港獨騷亂最受傷害的是哪些港民? 

 

港獨騷亂最受傷害的是哪些港民?  是那些“有汗出、有糧出”的港民,  是那些“我要上班”的港民,  是那些"我要廉租房"的港民。

看了文學城博客"wonderful88 "的博文《有一種愛港叫“我要上班” 》 
2019-08-06的文章, 文中說, 港獨分子們為了不讓港鐵正常運行、不讓上班族正常上班,港獨暴力分子無所不用其極,醜態百出。他們躺著、趴著,用自己的身體或是用行李箱等物品阻擋在車門處,不讓車門關上,阻撓列車開動。 甚至還有示威者將自行車、手推車等障礙物放到了路軌上,有列車在行駛中撞到了這些障礙物,險象環生。 

車站人滿為患,示威者的行徑也引起了香港市民的眾怒。大家憤怒地對著堵住地鐵門口的示威者齊聲大喊:“暴徒!暴徒!” 

有幾十條路段都是示威者用水馬圍欄、鐵欄杆等雜物堵住了,車輛無法通行,交通異常擁堵。 

港獨騷亂最受傷害的是哪些港民? 最受傷害的是是那些“有汗出、有糧出”的港民,  是那些“我要上班”的港民,  是那些"我要廉租房"的港民。
統稱“我要上班”族的港民們!  “我要上班”族的港民們每天都要靠公共交通去上班,   每天去上班才有糧出。比如這個搬運工。

香港有個女搬運工名叫朱芊佩,參加過大陸相親節目。有人把她在半山區搬運貨物的視頻發到網上。觀看次數達上百萬。視頻裏她穿軍綠色背心、超短褲、工裝靴,一個人拉一車比她個子還高的貨物。網友說她打扮像古墓麗影裏的勞拉,所以喊她搬貨勞拉。 

作家丁丁張在搜狐視頻的《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節目中觀察了她一天的生活,節目也記錄下另外的香港。香港人管朱芊佩的工作叫“跟車”。每天早上7點半,她要去新蒲崗的倉庫清點並搬貨上車。貨物以糧油為主,一般是8板貨,七八噸重,滿滿一卡車,送去九龍和港島20至30個不同地點。 

送貨太慢,會被顧客催。朱芊佩會扛著30公斤一袋的米小跑,也會一手提一罐15公斤的油。她最多可以扛起90公斤重物。一周六天班,除了周一稍輕鬆,可五點前下班,其他日子都要幹到晚上八九點。 

【“香港有句話說:賺到快錢的人,才是有能力的人。但我自問沒有這種能力,那不是長久之道。現在的工作對我來說,有種比較實在的感覺。”】 

她已做了十年運輸和搬運。貨車駕駛室很高,視野開闊,常有自由的錯覺。她說,這不是她要的香港,但是為了生存也是她眼前的一條路。很早之前,她做過文員、酒店前台、保安,最後還是搬運最自在,她喜歡“有汗出、有糧出”的感覺。 

她包裏總裝著大量零食,低卡是白領要考慮的問題,她幹活餓,需補充體力。入夜,她返回紅磡世界殯儀館斜對麵樓內,一間不到5平米的小出租屋。屋內太擠,房門都開不全。 

幾個月前,她在屋裏哭了兩次,兩個朋友死了,死於欠債自殺和突發哮喘。折疊空間中伸展不開悲傷。她說,人是很化學的,不過一縷煙,一口氣。 

最起碼在這適者生存的地方,她還活著。《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她和丁丁張站在維多利亞海灣邊,隔岸的大廈如蒸騰的幻影。她說,有時她會從三家村碼頭出發,坐船去油塘看閨蜜。拉著她的船,拉著蚊哥的船,在倒映神明臉龐的維多利亞灣相遇。船與船交錯而過,最終隻留下幾道白色的泡沫。 

“有汗出、才有糧出”是這位女搬運工的每日生活。這幾十天來"港獨騷亂"最受傷害的是她, 這位女搬運工。香港如老邁的怪獸,740餘萬人擠在狹長的號稱都市其實就是臨海的幾個海島或半島上,有長長的隧道連著,有迷離的霓虹燈閃著。隧道是地獄, 霓虹是天堂。 

生存在折疊最底層的年輕人,總需有強大意誌力,才不至迷失。普通港民們他們的起點有時在籠屋之內。不到5平的房間被密集床鋪重重分割。夜晚入睡時,絕不能翻身。他們奔忙於神明忽略的都市各個角落,商場的後門,汙濁的小巷,以及遠郊的公路上。 

2016年,香港基尼係數0.539,與部分拉美國家持平。貧富差距急速擴大,折疊壓力更重。銅鑼灣和旺角,路邊魚蛋小吃攤位,買斷價要1億港元,每月租金要25萬。每天至少要賣1000串魚蛋,才夠錢交租。小企業主說,上世紀80年代他還能開廠創業,而兒子將來已經沒這可能。 

上世紀末,香港中學生課外活動寥寥,如今卻是越多越好,會一項才藝才算勉強及格。有小夫妻月入6萬港幣,但還房貸占去其中四成,其餘兩成要均攤在3名子女教育上。他們在狹小的電梯中與鄰居相逢,禮貌微笑,維持體麵。舊電梯轟隆上升,但總是很快就戛然而止。 

一位葉姓工程師,妻子任職貿易公司,家庭月入近4萬港幣,是典型香港中產。然而,他每月供樓需支出收入30%。此外,算上5歲兒子學費、課外活動費、家人保險費等開支,其他70%收入也會極速蒸發。“現在家庭活動以不消費為原則”,他最擔心公司裁員。 

2010年,60歲香港富豪田北辰,參加《窮富翁大作戰》真人秀,與底層人士同吃同住同工作。體驗了兩天環衛工生活之後,他放棄了原本五天的節目安排。他說,“來來去去都在死胡同”。 

長江集團大廈不遠的地下,是港鐵中環站。中環站有十三個出口,麵朝東西南北,上班高峰時,人流像決堤洪水。出口附近,偶爾會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激昂的音樂配合前行的腳步,生活就是一場戰鬥。 

每一個在中環上班的白領,都練就了在地鐵上站立睡眠,到站即醒的本領。即便長時間低著頭走路看手機,也從不迷路。他們最終鑽入由巨型玻璃和不鏽鋼搭建的摩天大廈中,在有限空間內,奔忙求生。 

中環午飯高峰是中午一點,而晚飯時間通常是晚七點半以後。大多數人會工作到午夜,再奔波於夜色中。最晚的港島線開到淩晨一點,專為上班族準備。大多數人,要趕往九龍或更遠角落,回到那些幾十平米的出租屋內。 

這些中環人,一生所想,不過是擁有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港人把首次買房叫作“上車”,寓意買房便是搭上人生順風車。從此之後不用努力,僅靠房價漲幅,便能獲得足夠收益。 

2017年,TVB播出節目《有樓萬事足》,有一個五十蚊哥,強製自己每天消費在50元港幣之內。他用2G手機,每天在家吃飯,去大學淋浴室洗澡,不談戀愛,更不去外地遊玩。 

這樣的日子他過了8年,終於存夠了300萬港幣,再貸款300萬,買了一間不到60平的房子。這就是折疊空間裏的人生,而對很多白領來說,上車僅僅是個開始。 

2016年,香港基尼係數0.539,與部分拉美國家持平。貧富差距急速擴大,折疊壓力更重。銅鑼灣和旺角,路邊魚蛋小吃攤位,買斷價要1億港元,每月租金要25萬。每天至少要賣1000串魚蛋,才夠錢交租。小企業主說,上世紀80年代他還能開廠創業,而兒子將來已經沒這可能。上世紀末,香港中學生課外活動寥寥,如今卻是越多越好,會一項才藝才算勉強及格。有小夫妻月入6萬港幣,但還房貸占去其中四成,其餘兩成要均攤在3名子女教育上。 

香港南岸中部深水灣,南朗山半山腰,有一座4層高白色豪宅,豪宅修建曆時7年。李嘉誠祖孫三代深居於此,多年來,李超人一直抱怨房間不夠用,但卻不願搬離。退休後,他依舊保持平日習慣,清晨6點起床,外出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看新聞吃早餐,白天偶爾看電影,喜歡代入角色,“過他們的生活”。 

有時,他還會在家中給孫輩開課。課程案例都由李嘉誠親手準備,文化曆史,經濟金融,無不包容。白日時光變得漫長,但對90歲老人而言,浮生也不過轉瞬。他在山腰隱居,但沒人覺得他告別了香港中心。 

當年被張子強腰纏炸彈,上門索要10億港幣之後,李嘉誠便加強了家中安保。翻修後的豪宅全換防彈玻璃,廓爾喀雇傭兵隨時巡衛。樓體傳感係統直連香港警署,一有風吹草動,特警便蜂擁出動。港島為之一傾。 

豪宅每層都建有寬敞試衣間,同時也是暗藏裝甲的安全屋,從試衣間前行至落地窗,香港的山海便撲麵而來。壽臣山餘脈俯首低頭,南太平洋海水溫順入灣,香港風水師不喜鋒銳,追崇圓柔,李家所在的圓山,正是運勢高點。 

從李宅沿盤山路而下,一路驅車至香港中環,長江集團大廈,那是李嘉誠人生另外一個高點。他的專屬辦公室在大廈70層,臨窗下望,汽車如奔忙又渺小的螻蟻。 

李嘉誠坐鎮於此,執掌長和帝國68年,20年來,香港首富,從未易主。他的辦公室陳設簡單,桌麵唯一生動擺設是李嘉誠卡通公仔。香港人喜歡喊他李超人,畢竟在長江大廈下仰望,樓尖已藏雲霧深處。

雲端的神明,舉手投足便能左右人間。在香港,賣家電的豐澤電器屬於李家,賣藥妝的屈臣氏屬於李家,賣百貨的百佳屬於李家,香港島南丫島的電力屬於李家,香港七分之一住宅,開發商也是李家。 

2010年,香港青年龐一鳴做實驗,嚐試“告別李嘉誠”的生活。他租破屋,騎單車,去小雜貨鋪買日用。然而最後發現,路燈和電話都是李家的,甚至連常喝的礦泉水也屬於李家。 

有香港小學生寫作文說,這是香港,李嘉誠,李家的城。 

香港法規規定,台風過境,天文台判定風力達到等級,市民可不用上班,然而多年來,大風多次肆虐,但風力常定低級。民眾認為天文台被資本左右,並最後把怒火指向李嘉誠,戲言香港有“李氏力場”,力場無形無影,又無處不在,籠罩著香港的一切。 

網友製作了Flash小遊戲,隻要開啟“李氏力場”,便能彈走台風。 

熱播劇《衝上雲霄II》,張智霖台詞廣為流傳,“你不知道香港有堵牆保護嗎?” 

那牆在暮色中,威嚴牢固。 

2017年,香港十大富豪排名發布,除了第四名和第五名對調外,和過往十年並無多大變化。 

大亨們壟斷如巨網,籠罩香港食物鏈全環節。 

郭氏兄弟掌控九龍巴士,李兆基控股中華煤氣,鄭裕彤手握兩家巴士公司新巴和城巴,包玉剛則買下了天星小輪和港島電車。 

1994年以來,香港出租車牌照數量一直沒有增加,公共小型巴士牌照從1976年起凍結。沃爾瑪和家樂福對香港望而卻步,千禧年後,香港沒誕生任何知名互聯網公司。 

大亨們的後代已不需再賺第一桶金,香港的房地產、港口、電力和超市行業已被他們的家族牢牢控製。

李嘉誠退休時,香港時事評論員稱“這是李氏商業王朝傳承的開始”。 

香港的繁華無限壓縮,最後折疊成大亨手中的積木。港獨騷亂傷害不到他們。 港獨騷亂最受傷害的是那些“有汗出、有糧出”的港民,  是那些“我要上班”的港民,  是那些"我要廉租房"的港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來訪和留言。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原來受害的港民是最低層的人,可歎生存的艱難。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