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60)
2018 (398)
2019 (358)
2020 (353)
2021 (347)
2022 (360)
2023 (339)
《文革》中的石油、電子工業的發展
“文革”時期,石油工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從60年代起,我國已陸續勘探和開發出大慶、勝利、大港等油田,準備投入全麵生產。
“文革”初期受些影響在中央的號召下很快又繼續建設的進程。進入70年代,由於戰備,國家急迫地需要增加石油生產,石油工業進行了整頓,很快得到恢複和發展。
1970年,大慶油田進行了開發調整,重新進入軌道,到1973年,原油產量比1970年增長50%以上。
同時,又開始加強對勝利、大港等油田的開發。
勝利油田原油產量從1966年投入開發的134萬噸,增長到1978年的1946萬噸,成為全國第二大油田。
大港油田新開發了8個油田,原油產量從1966年的11.4萬噸,提高到1978年的300萬噸,增長25倍以上。
克拉瑪依油田從1970年到1976年先後開發了15個新區塊,原油產量從1966年的114.7萬噸增長到1978年的353萬噸,提高近兩倍。
吉林扶餘油田1972年建設工程完工後,原油產量達到126.3萬噸。
同時開發了三個新的小油田。到1978年,吉林油田產量達到185.07萬噸。從1966年到1978年,勝利、大港、克拉瑪依、吉林四個油田的年產量從276.1萬噸提高到2783.67萬噸,增長了9倍多。
這一時期,在黨中央毛主席周恩來的重視下,石油工業部先後在四川、江漢、陝甘寧組織了三個大石油勘探會戰,此後,又開展了遼河和任丘油田的會戰,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四川石油會戰是1965年開始的,“文革”初期中斷,1971年起恢複勘探,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氣田和輸氣管道建設。從1966年到1978年,共獲得氣田30個、油田2個,天然氣產量由1965年的8.9億立方米增長到1978年的60.8億立方米。
1969年,周恩來確定康世恩負責籌劃湖北江漢石油會戰,到1972年,共發現6個油田、1個氣田和一批含油構造,建成了100萬噸的原油年產能力和配套的荊門煉油廠。
到1978年,已建成8個油田、原油產量達到105.6萬噸,天然氣年產量1611萬立方米。
1970年,國務院批準由蘭州軍區組成指揮部,開展陝甘寧石油勘探會戰,到1975年形成長慶油田,轉入開發建設,到1978年年產原油能力達到122萬噸。
同年,石油工業部抽調隊伍進行遼河油田勘探,到1978年共探明11個油田,其中9個投入開發,原油年產量達355萬噸,天然氣年產量16.5億立方米。
1975年,河北任丘油田開始石油會戰,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224萬噸,成為70年代中國石油勘探的重大成果。
從1966年到1978年,石油工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原油產量以每年遞增18.6%的速度增長,1978年突破一億噸,使中國由“貧油國”成為世界第8位產油大國。
從1966年到1978年,這一時期國外化工成套設備的大規模引進,使原油加工量比1965年增加了5倍多。
“文革”時期,電子工業也得到了較快的增長。促進電子工業發展的因素,是其戰略和高科技地位越來越在世界上顯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中央領導層的注目。
在1970年製定“四五”計劃總體方針時,寫進了“加快發展電子工業”的內容。
由於廣大幹部群眾的努力,電子工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衛星通信設備和技術的研製開發獲得進展,建立了多個衛星通信地麵站。
收音機、錄音機等基本實現半導體化,中國電子產品已基本過渡到半導體化的技術階段。
70年代初,隨著三線建設的恢複,地方電子工業得到第二次大發展,全國地方企業由1969年的1600多個增加到1970年的5200多個,29個省、市、自治區都有了電子工業,建成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湖北等一批內地後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