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壓力容器廠被政工娘娘稱為藏汙納垢的地方。所謂的政工娘娘就是廠裏的人事科長、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娘們,好象她掌管著所有哀家的身家性命一樣,老是一副馬列主義老太婆的麵孔。工人們因此都稱他為政工娘娘。
上午勞工科長去政工科。政工娘娘正在倒騰檔案,一見勞工科長來了沒待人家說話就撰著一摞檔案朝著勞工科長的臉甩了兩下:瞧你招的這些人。快把省誠的老資本家的後代都招來了。沒待勞工科長接話就又手指著那摞檔案:這次更不得了了來了個雙料的,即是資本家的又是叛國分子的後代 。
勞工科長有些變臉了:你這人說話怎麽這麽難聽啊,什麽是叛國分子,那文化大革命的冤案多了去了,你們家沒受衝擊啊?再說北向這小青年要什麽有什麽如果不是家裏落難你這種破廠人家還不來呢。
政工娘娘本來是有點兒居高臨下半開玩笑的意思,這下見勞工科長認了真,趕緊打圓場的說,你知道工人私下裏說你招來的這些人什麽吧?
什麽呀?能說什麽,我招來的沒一個孬的。
說咱們廠裏藏有四大股東兩大派外加一例外。
什麽四大股東?勞工科長氣鼓鼓的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抓起政工娘娘的杯子就喝。
政工娘娘一下奪下杯子:哎,你怎麽回事啊,你不嫌我髒我還嫌你髒呢!等著,我再給你倒一杯。她邊給勞工科長倒水邊說,你看啊,這省誠的浴池股東、麵粉股東、鋼管股東、眼鏡股東的後代不都在咱們廠裏嗎。還有兩個大右派的子女,新進的這個北向就更別提了。
勞工科長氣呼呼的說看來你是把檔案都背下來了。
那是自然了我是幹嗎的。政工娘娘得意的說。
你是幹嗎的,你是幹保密工作的,別人的檔案你為什麽出去亂說。勞工科長鑽了個空子。
誰亂說了
你沒亂說別人怎麽知道的?
噹、噹、噹,書記站在門口在敞開的門上敲了兩下,說什麽呢你們?書記笑著走了進來。
書記啊,勞工科長象碰上了救星:你說說我招來的這些小青年怎樣?政工娘娘說我淨招來些資產階級的後代。
書記在屋裏轉了一圈,大學招生都廢除了這個成分論,我們這個小破廠還什麽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你也不看看咱廠裏考上大學的不都是這些所謂的資產階級的後代嗎!說完背著手走了出去。
勞工科長起身得意的亨了一聲也走了。
政工娘娘翻著白眼,衝著勞工科長的背影。
---------------------------------------------------
中午,飯堂。
挨到陸明買飯了,大師傅衝著胖胖的陸明說:大藝術家今天有豬蹄給你留了個大家夥。陸明用筷子叉著饅頭,頭探進飯堂四下張望:還有比這好的嗎?大師傅說你想吃燕窩啊,待給你單獨買去,別人吃不起。
這陸明就是所謂的兩大派裏的其中的一個。父親是省城藝術學院的教授,五七年被打成右派,陸明自然就是沾的這個光流放到這個廠裏的。不過他和別人不一樣,什麽也不在乎,自然包括也不自卑。他畫畫的特別好,字也寫的相當有水平,經常有人找他幫個忙什麽的,大錢那時還沒興起,小錢肯定是不斷,不然他怎麽能頓頓吃好的呢。全廠的人都知道陸明是廠裏最想的開的人,食堂裏什麽最好他就吃什麽。所以一做好吃的大師傅首先要給他留一份,這當然也是他人緣好,對誰都大大咧咧的,婚事、喪事、寫個字、畫個畫的誰請都到,有忙就幫。
這會兒他用筷子挑著個大豬蹄子滿飯堂裏找北向,他轉了一圈也沒找到北向。
有人給他開玩笑:陸科長豬腳快跑了。
陸明憨厚的嘿嘿了兩聲。其實他隻是個宣傳科代理科長,代了有兩年了,就因為他經常出去幹私活這個代字總也有人不同意去掉,又因為廠裏所有的宣傳工作非他莫屬,這個科長也同樣去不掉。他呢也就整天的當榔著。用他的話就是工作不耽誤就行了唄,那有哪麽多的條條框框。陸明的玩世不恭是出了名的,恢複高考後,所有的人都覺的他是非走不可的了,但兩年高考都沒見他動靜。有人問:陸明你那麽好的條件為什麽不去考學,陸明說什麽好條件、好條件能分到這破廠裏來。對於分配陸明是耿耿於懷的,當時不是沒有大國營廠子,但能要他嗎?他有個右派父親。用陸明的話說,壓力容器廠看的起他,他就要對得起這個廠,他要在這個廠戰鬥一輩子。
陸明挑著個大豬蹄子直衝著財務科奔去。
北向進廠有一年多就自然的融入到了四大股東兩大派中,這幾個人年齡都相差不了幾歲,關鍵同是天涯淪落人。那兩年考學走了三個,現在剩下的一是陸明、一是財務科長王大姐她是他們中最大的,再就是宗軒,省城浴池股東的小孫子。
陸明一手挑著饅頭,一手挑著豬蹄子用腳將財務科的門踢開,果然三個人都在。
你們今天怎麽買飯這麽早啊?陸明找了個座位坐下後問。
大家瞧著陸明笑誰也不答話。一會兒王大姐是誰象你啊,天天找好吃的,你不怕得高血壓啊,這麽胖了還吃。
陸明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豬蹄咀嚼了半天終於可以說話了。王大姐,這人生在世第一的就是食欲,吃在人生中是第一有意義的事,你們想啊,人們的一切不都是因為這一張嘴嗎,包括戰爭侵略,歸根結底不都是因為物資嗎,而吃的應該是物資中屬第一的物資
王大姐說照你這個理論日本侵略我們說到底是為了豬蹄子啦!
陸明幹脆用手抓著豬蹄子啃了起來,油呼呼的嘴裏發出不錯不錯的聲音。
北向看著陸明閉著嘴笑。
王大姐說你說清楚,是我說的不錯還是你的豬蹄子不錯?
宗軒端起碗將菜湯喝盡放下碗:老陸你這是什麽紐論,你幹嗎將你的意誌強加於別人,你吃飯是為了享受我吃飯可是為了我的理想。
陸明聽了宗軒的話手抓著豬蹄子停止了啃:老宗你活的累不累啊,你什麽理想啊,不就是想上戲劇學院嗎,那個戲劇學院有什麽好出來還不是個戲子,我看還不如你當初當個編月星牌的呢。
宗軒不作聲了,王大姐衝陸明說你怎麽回事啊,哪壺不開提那壺。
按宗軒的年齡應該是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學生了,那年他考上了南京大學的天文係上了一年後怎麽想出來也是個編月星牌的,就誰也沒商量肄了業,改考中央戲劇學院。宗軒生活能力不行但絕對是個才子,結果一舉中的。不幸的是那年正趕上成分論,一下就被刷了下來。後就淪落到了這個廠當了一名毛刺工。他整天的一幅自命不凡的樣子,毛刺工是個挺髒的工種,可他的身上總是幹淨的很,手裏永遠的抓著一小把雪白的棉紗。他從不同工人攀談,隻有同四大股東兩大派在一起的時候他才開始滔滔不絕。他們這個小團體裏也隻有陸明經常的和他叮噹。
宗老師,北向想起前一陣宗軒考戲劇學院研究生的事就問到,你考的怎樣?
宗軒還沒發話,王大姐搶說到,北向咱們要敲宗軒一下了,他的通知書都到手了,就差報到了。
陸明說我出去這幾天塵埃落定啊!老宗政工娘娘不是不給你開證明嗎?最後是怎麽解決的?
一提起政工娘娘宗軒就來氣:那個熊娘們最不是東西,宗軒雖不同工人聊天但罵人的惡習卻染了不少。她非的按我的實際年齡寫,那肯定連名也報不上,按規定我超了三歲。最後書記出麵他才嘟嘟囔囔的開了,還衝書記說出了事你負責。。
宗軒剛說完王大姐就提醒他說,哎,宗軒這個事可不是件小事啊,你沒同別人說吧?
宗軒定了定神,好象和我同考的一個人他知道我的實際年齡。
王大姐說他考上了嗎?宗軒搖了搖頭。
王大姐眨了眨眼睛沒再說什麽。
宗軒的事鬧的全廠沸沸揚揚的,宗軒也感到飄飄呼呼的,近十幾年的努力和願望終於實現了。
火車站上,所謂的四大股東兩大派都來為宗軒送行。
一個星期後,
當人們還沉浸在對宗軒的稱讚和羨慕中時辦公室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的內容讓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宗軒自殺了!
-------------------------
北向從外麵辦事回來正走到廠門口,正待出發的白色麵包車裏伸出了王大姐的頭:
北向快上車。
幹嗎呀?
上車再說吧!
北向趕緊放下自行車跑著上了車。車上坐著書記、政工科長、工會主席、陸明等。王大姐招呼北向坐在自己的身邊,北向奇怪的掃了一眼車內,感到氣氛有些異常。王大姐湊進北向的耳朵:宗軒自殺了。聲音是那樣的小,卻驚的北向半天沒緩過神來。他居然沒有問王大姐這是為什麽。靜靜的車內傳來了政工科長的聲音:其實這個事已經不歸我們管了,他已經不是我們的職工了。全車的人沒有一人與政工科長答話。
白色的麵包車在寬敞的柏油路上疾駛著,車內的人們在心裏作著各種的猜測,北向的第一反映是宗軒可能沒被戲劇學院錄取,可原因呢?錄取通知書都已經發了,難道是成績,他隨機就否定了這個疑點。在學術上宗軒絕對是一個誠實甚至於虔誠的人。在學術上,對,他的虔誠僅限於在學術上,北向想到了年齡,年齡是個最大的疑點。北向心裏湧出一陣莫大的悲哀。
汽車拐進了一條小道,在一座高大的四合院外停住了。黑色的大門緊閉著。工會主席快步上前拍了幾下大門上的鐵環,很快門開了,一位中年婦女探出頭來,接著又將大門大開開,在工會主席身後人們魚貫而入。
白布單下宗軒安靜的躺著。瞻仰儀容就象是提前了一樣人們又魚貫般走過宗軒的遺體。
在宗軒大哥的屋裏,宗軒的嫂子平靜的敘說著她所知道的情況。就是那位開門的中年婦女。
她的聲音裏明顯的沒有悲傷。我們誰也沒有想到宗軒在走了三天後就又回來了,看他冰冷的臉我們猜想一定發生了大事,宗軒進門後一點沒理會我們的疑問,經直進了他的屋子,後來又有人敲門,來的是宗軒的女朋友。那姑娘敲他的門沒敲開就來到了我們屋,我們這才明白了一切。
大家都在靜靜的等待著宗軒死因的揭謎。
宗軒的嫂子掃了一眼大家說這是誰也想不到的,宗軒下了車直奔中央戲劇學院,當他將錄取通知書遞給接待新生的人後,那人隻看了一眼通知書就對宗軒說你的通知書被沒收了,
宗軒不解,什麽沒收了?
通知書。那人回答院裏已經決定取消你的錄取資格。
據那位姑娘說宗軒當時差點兒暈了過去,好半天他才問了一句為什麽?那人說有人告了你,你隱瞞了你的真實年齡。宗軒沒再審辯,轉身緩緩的離開了。
政工娘娘用得臆的眼光掃了一眼書記。她忽然發現所有的眼光都射向了自己,她趕緊解釋:可不是我告的。我是明人不做暗事。
誰也沒有答腔。
在回去的路上,一車的人都在譴責宗軒。
路明說:宗軒啊,真是理想的奴隸,真是搞不懂,理想就那麽重要?比生命還重要?
工會主席說:是搞不懂,這有文化的人腦子裏都想的什麽?幹活吃飯不挺好的嗎,那麽多人都平淡的活著,為什麽他宗軒就不行呢?我看他神經有毛病。
王大姐接過話:這人啊,必須有個奔頭。比方說你吧。她衝著工會主席說:這個所謂的奔頭就是理想,你說那麽多人都平淡的活著,是因為那麽多人的理想就是平淡的活著,而並不是這些人沒有理想。而宗軒的理想不是平淡的活著,而是夢寐以求的想當個戲劇家,他幾乎從可以確立自己的理想時就朝這個方麵努力了,十幾年過去了,在他的多年夢想要變為現實時,卻突然的化為烏有了,這個打擊太大了。
有人附和著說:是啊是啊。
書記終於開口了:宗軒是個才子啊,隻是呆錯了地方。你們看過他發表的文章嗎?很有深度的。本來嘛,我想,過一陣兒把他調到宣傳科去,那裏應該能發揮點他的特長。人有點追求不是錯誤,他瞞報年齡也實屬無奈啊,社會應該給他以寬容諒解,但是,人啊,嫉妒心啊……書記無奈的搖了搖頭。
北向騎著車在回家的路上,他不可能從宗軒的自殺中擺脫出來。雖然人們在議論宗軒時,他一言沒發,無疑,宗軒的自殺又將他帶回到那個久遠的秋天。無論自己對宗軒的死有什麽看法,他都不想去譴責死者。人在無奈中的抉擇,僅是瞬間的差別,北向甚至都有些佩服宗軒。雖然有人說宗軒是理想的奴隸,但是也可以說宗軒的一生是為理想奮鬥的一生。理想,這是讓北向永遠感到痛楚的事情。北向想:自己不是一個為理想而奮鬥的人,在自己的眼裏,母親永遠比理想更重要。他忽然覺得自己很卑微,痛苦的歎了一口氣,緊騎了兩步,拐進了居住的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