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香港精英夫婦的投資路》(1) 巨險重生 。
香港是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風險與機遇共存。有不少睿智和幸運者,他們把握機會趕上潮流,躋身傑出俊才的行列,憑知識和勇氣改變了人生。
籍文,從小天資聰明,讀書非常優秀。她以優異的會考成績,高中還沒畢業就被香港中文大學優先錄取,入讀工商管理專業。九零年代初畢業,後來成了活躍在香港中資上市企業的上層精英。
潘生是籍文的老公。他在英國學的是房地產管理,九一年畢業後,很順利地進入香港的一家國際知名的房地產顧問公司。在圈子內耳聞目染,很快就摸清了房地產市場運作的秘籍。他思維敏捷,勇於開拓,在行內嶄露頭角,很受老板賞識。
在九七年回歸前,香港社會經曆了一輪動蕩,不少人背井離鄉移民北美。此時籍文已成家,兩人各自在事業上剛有起色,是走?是留?小夫妻陷入迷思。
他們回想起1993年結婚之前,曾曆盡艱難,想方設法籌集購房首付。那時香港房價之高,名列亞州之首。一對剛剛走上社會不久的年青人,全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來之不易!香港有他們的家,是他們美夢開始的地方。他們沒有選擇移民,對香港前景,他們並不象一些人那樣悲觀。他們朦朧中感覺應該走自己的路。一個學工商金融,一個學地產,相信留在香港,有機會遞補真空的要職,將會有所作為。
1996年潘生受派北上進京,做房地產市場開發的先期調研。他成了香港第一批進京的房產開荒牛。
而當時撲朔迷離的香港房市不被看好。而籍文和潘生不以為然,他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記得投資寶典中說“人棄我取”,憑著感覺走,自信天外有天。他們學著借雞生蛋,善用銀行資金的杠杆。受益於當時寬鬆的低首付,把四套物超所值的房產逐一收入囊中。
在九七前後,香港的房產並沒有因大批人移民北美而暴跌,卻意外上揚。香港房產指數居然從95年的150點急升到98年初的260點。這令那些炒房大鱷和業界猛龍大為意外。原因之一是一部分移民保畄了他們的房產,另一原因是外資陸資入市接盤,引發本地炒風盛行。籍文夫婦的物業價格日新月異,眼看著樓盤急速升值,小兩口興奮不己。
可是不久,香港經曆了一場瘋狂的亞洲金融風暴,股市樓市應聲下跌,跌勢凶猛,令人猝不及防。房產指數經曆了五年漫長的下滑,從98年260點,到2003年SAS終止時為100點。物業平均縮水50%到60%,藉文夫婦與眾多苦主一樣,麵臨嚴重的家庭經濟危機,往日尚存的紙上富貴,迅速變成過眼雲煙。手頭的房子價格全部跳水,資不抵債,成為負資產,接近破產的邊緣,形勢非常嚴峻。好在兩人有不錯的薪資收入和優質的信用曆史。籍文熟知金融服務,擅長融資。一方麵與銀行商討調整還貸方案,另一方麵見步行步。麵對跌跌不休的熊市,該退則退。他們分期虧本出售了大部分房產,保住了自住的房產,現金流出現平衡。
難能可貴的是這對夫妻在危難時期沒有張惶失措,驚鳥分飛。而是咬緊牙關,相互鼓勵,攜手共渡難關。
當年,經過亞洲金融危機和SAS,接二連三的狂風暴雨,多少香港人損失慘重,從此沉淪。破產的,結業的。。。首戰失利,籍文潘生開始變得審慎穩重。這場腥風血雨,讓這對年青的夫婦領教了市場之凶險。政經動蕩,自然災害,泡沫消退,實在難以抗拒。明白了任何時候都要防範規避風險,每次投資的債務最好控製在50%到60%,而自身的財力必須足以應對。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他們沒有停止投資的腳步,而是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2001年,潘生在香港理工大學,獲得了國際房地產管理碩士學位。事業上也走上了北京項目管理高層的職位。
業餘,他們對市場投資給予更多的關注,逐步從香港的社會現象中,發現了更多深層次的脈動,及時調整了投資策略,見機行事,重組資產,把目光轉移到中高檔優質房產。漫長的熊市,耐心等待。持之以衡的分析研究,他們終於看到樓市即將反彈的跡象。2004年SAS剛過,眾人依然感覺悲觀無望,心如冰點時,美元匯率開始走低,物業也由低位反彈,他們悄然入市,搶占先機。隨後,在香港房產市場中連續出手。。。
2005年, 那時北京為迎接奧運,大興土木。房市全麵開始啟動,但均價還沒有破萬。北京政府加強土地控製,停止劃撥製度,進一步控製土地供應。潘生看清了這個市場的趨勢,認為供應將不能滿足城市化的需求,房價應會長遠向上。另一方麵,國家發展迅速,每年貨幣供應超過15%,將帶來大量的中產家庭。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都希望在首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潘生毫不猶豫將自己的一部分資金投到了北京,在北京三環領館區和機場新區,買下了優質房產。
正所謂商場如戰埸,這裏沒有硝煙戰火,一切都在運籌帷握。角逐較量,步步見招!特區政府趕跑了索羅斯,香港人趕走了惡熊,籍文潘生終於迎來了遲到的牛市。
日後,他們在這場危機中的沉著淡定,堅毅果敢,令不少圈內的朋友刮目相看,引以為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