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每個人心中有一杆秤
文/幸福生
“價”和其繁體字“價”本來是兩個不同的字。
繁體字“價”(jià),始見於秦代小篆,從“人”從“賈”,“賈”亦聲。
“賈”字在甲骨文中,是由一個大容器和容器中間的“貝”字組成,為囤積盈利之會意。讀音為gǔ,也就是“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的賈。“賈”引申為買賣生意,以及做買賣的商賈之人。
“賈”(gǔ)進一步引申指買賣的核心問題——價格。為了便於區分買賣本身與商品價格,後人另造出加單人旁“亻”的“價”字,來分擔“價格”的意思。
簡化字“價”並不是一個新字,也是始於秦代小篆,從“人”從“介”,“介”亦聲。那時的“價”字並不讀jià,而是讀jiè。
“介”象形字,始見於甲骨文,是身披鎧甲的人。後來幾經演化,成了今天的“介”字。“介”上麵的兩筆是“人”,而下麵的兩筆便是由甲衣演化而來。
披戴盔甲,人則在盔甲之中,因此延伸為夾在中間。如“天禍鄭國,使介居二大國之間”。披甲則不易屈身,由此引申為特立獨行和氣節操行。如,耿介之臣。
在“介”字的基礎上,加了單人旁“亻”,造出的“價”字,仍讀jiè。本義是善,也做介紹,仆役或軍隊。“價人惟藩,大師維垣”,軍隊隻是籬笆,而大眾才是城牆。
明代出現“價”假借“價”字,因此在漢字簡化時,以“價”做為了“價”的簡化字。
“值”也要從右邊的“直”說起。“直”會意字,甲骨文中“直”字從“目”、從“丨”。在遙遠的工具匱乏的年代,以目測確定曲直,以確保成一條直線。
“直”本義是不彎曲的一條直線,引申為正直、正義、率直、值得、伸直、當值等。“直”也是“值”的初文。後來加了“亻”,造出“值”字,專門指價值、產值、數值等等。
“價”,即商品的價格,首先是單人旁“亻”,價格的人為性;其次是“賈”,商賈之商業性和盈利性;最高的境界是來自“介”的耿介與善良,即互利雙贏,商人的良心和社會責任感。
價格是商品的特征,而非商品都是無價的,如生命、愛情、信念。然而在功名利祿的誘惑下,商品化無處不在。能做利益交換的就是商品,暫時無價隻是待價而沽。
“值”以其公正性,確定了價值的意義。價值歸根到底是有用性,而價格確是交換性。
價值和價格不同,價值不一定能夠量化或商品化,卻遠遠超出了商品而存在。價值和交換無關,甚至無法交換。如,生命的價值,人生的價值。
價值不同與價格,不會彎曲,不會隨行就市,或者說完全沒有議價的空間。
價值,兩個單人旁的字,就像一千個人眼裏的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用無用,因人而異。其實,做人無非是讀懂“介”和“直”二字,書寫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價值,每個人心中有一杆秤。值與不值,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