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77)
2022 (73)
2023 (94)
2024 (68)
2025 (3)
何處是吾鄉
文/幸福生
“鄉”始見於甲骨文。在甲骨文中其字形類似繁體字“鄉”,由左中右三部分構成。中間是盛滿食物的器皿,兩邊是兩個人相向而食。
“鄉”的本義與飲食有關,而且至少要兩個人麵對麵相伴而食,不能像李白那樣“獨酌無相親”。 “鄉”本義泛指聚餐,此詞義後來加“食”字,造出了“饗”字,也就是今天“饗”的繁體字。
“鄉”由相對而食引申為朝向,方向,此詞義隨後造出了“嚮”,後來簡化成為方向的“向”。古字“鄉”也有方才,從前之義,並造出“曏”字,後來簡化字也用了方向的“向”。
家鄉的記憶少不了美食,少不了吃吃喝喝,少不了歡聚。由聚餐順理成章地引申出家鄉。“鄉”也是一個行政區劃,而且在曆代不盡相同,從幾千到上萬戶。
“鄉”由行政區劃,還引申分化出“卿”,鄉老,鄉長,鄉領導。
再看看繁體字“鄉”,中間由一個少一撇的“良”字表示食糧,美食,家鄉的味道。左邊的“鄉”字應該是走過曲折曆程的鄉人,而右邊是一個耳刀旁。
在構字上,耳刀旁在左邊和右邊意義完全不同。左阜右邑,左耳刀由“阜”字演化而來,多與山地、地形相關。如,“陵”、“陡”、“險”、“陸”、“陰”、“陽”等;右耳刀由“邑”字變形而來,與城市、鄉鎮、及地名有關。如,“都”、“郊”、“邦”、“郡”、“郭”、“鄭”等。
“鄉”字中的右耳刀就是鄉土,與左邊的鄉人,中間的鄉味一起構成了家鄉的記憶。
簡體字的“鄉”,去掉鄉土和美食,隻剩下曲折的道路。背井離鄉,流落異鄉,去國懷鄉,是一條坎坷的路,是一條掙紮的路,也是一條不歸的路。人在家鄉想出去,人在他鄉就思鄉,鄉愁,思歸途。
有人說鄉土難離,我覺得是鄉土易離不易回。歸來已是物是人非的浮萍,處處有熟悉的味道,又處處是陌生感覺。回鄉已成他鄉客。
鄉就是一方水土,那裏有永遠不變的鄉音,美食,以及時光中匆匆而過的一方人。
“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繁體“鄉”字的核心,是中間的“良”,即糧食。能養家糊口, 並有親人相向而食的地方就是鄉。
無論是為了詩和遠方,還是為了碎銀幾兩,漂泊異鄉的人,最終應該,也都會入鄉隨俗。
此身在何處,何處是吾鄉。
東坡說 “此心安處是吾鄉”,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