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77)
2022 (73)
2023 (94)
進與退
文/幸福生
“進”,繁體字寫作“進”。甲骨文的“進”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上麵是“隹”(zhuī),一隻鳥,下麵是表示腳趾的“止”。據說鳥類有一個特點,可以前行,蹦跳,爬樹甚至飛翔,卻不能向後退。“進”的本意就是像鳥類一樣勇往直前。後來演化出繁體字“進”。
“進”字在漢字簡化時,來了個戲劇式的“進”化。鳥兒無蹤跡,空餘一口井。“隹”匪夷所思地被“井”取而代之,會意字變成了形聲字。“?”作形旁表義,“井”作聲旁表音。
“退”,甲骨文從皀、從夂。皀(jí),上“白”,意為直白,原本;下“匕”,是吃飯的勺子。合起來“皀”指稻穀原本的香氣。下麵的夂(zhōng或zhǐ),是一隻反過來向下的腳,是表示要離開那個地方。另外,“夂”在現代構字中,被成為“折文兒”,我們有機會再討論。“退”,就是吃完了,走吧,該去哪兒去哪兒。
簡體字“進”,很明顯有投河奔井之嫌。或許是大智慧吧。
與我們的先人相比,當今世界千變萬化,複雜紛亂。我們不再是小鳥輕盈。“進”字苦心地警示我們,當心前方的陷阱,不可冒進,否則會落入萬丈深淵。
如果前方是“井”,沒有翅膀的人類,毫無疑問要以退為進。進退有節是明智的選擇。
沒有不散的宴席。“退”就像吃自助餐,吃飽了走人。可是卻是有人賴著不走,後來就有了限時,以應對人性的貪婪。
退如移山,實為不易,也是人之常情。樂退安貧,能進善退,確是難得的境界。
進,見可而進,循序漸進。退,知難而退,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