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68·家事記趣

(2017-03-04 14:24:11) 下一個

勇華的生母毛氏從農村進城來我家幫帶小強,她對這個小外孫尤其疼愛,視之如心頭之寶,一次,小強住院,需要掛水,因小手血管太細,某新護士幾次紮針都不成功,強兒哇哇直哭,哭得她老人家心疼難忍,竟阻撓護士不許再紮,指名非要護士長來不可,拗不過她,隻好找來護士長解決,以後每次掛水,非護士長就不給紮,醫院拿老太沒辦法,隻好隨她,小強也因外婆的保護少吃了許多苦頭。

這年夏天,家裏農忙,她要帶外孫回農村家裏去住些日子,這也是常理,沒什麽不可以的,於是勇華幫忙整理了幾件衣服,送他們上車。我們猜想,小家夥到了鄉下一定會感到十分新奇,起碼可以看到許多城裏看不到的東西,那也是一種啟蒙學習呀,本來說好要住三個月才回來的,未曾想才過了個把月,老太就帶著小外孫回來了,小強見到勇華,開口就叫“momo”,這是地道的“媽媽”兩字的六合土音,想不到小家夥這麽快就“入鄉隨俗”了,再看他兩隻眼睛上,結滿了眼屎,人也黑瘦了許多,心疼得勇華忙摟過兒子,許久才緩過神來。

一家人在一起平靜地過了十來天,小強的臉色也漸漸紅潤起來,老人家這才講出了這麽快回來的緣故:

小強到了鄉下自然是高興之極,和幾個姨娘的孩子也玩得很投緣。一天中午,外婆回房間午睡,留下小強獨自玩耍,玩著玩著不知不覺就玩到了門前的大池塘邊,這池塘約有畝把地大,塘裏常有鵝鴨戲嬉,可能是這些小動物吸引了小家夥,他就不知怎麽搞的掉進了塘裏,怪就怪在他在塘裏是臉朝上飄在水麵,沒沉底,也不知飄了多久,被經過的鄰居發現了,急忙高聲喊道:“毛家老太睡死啦!外孫子掉塘裏不管了?!”這一喊才驚醒了外婆,那個驚嚇就別提啦,忙七手八腳請人幫忙打撈,好在沒溺水,抱上岸就沒事了。經這一嚇,她害怕了,怕有什麽後遺症,在鄉下不便處理,就急急地送回南京來了。“我觀察這麽些日子,感到沒問題了,才敢把這事講給你們聽”。老太最後說。真是不幸中之萬幸!是孩子有福抑或老太有福?反正已平安無事,虛驚一場,自此,老人家對小強更是細心照料,疼愛有加。

在小強去外婆家期間,平日裏,我倆上班,小靖上學,家中便沒人了,隻有等我們下了班再忙著淘米煮飯炒菜,時間就顯得非常緊張。思考再三,就想到了試著分派點活兒給小靖幹,他讀一年級,放學早,讓他把飯先煮好,我們回家後,隻需炒個菜,時間就寬裕了。那時每家用的都是“蜂窩煤爐”,首先得教會他開爐門,然後是淘米、放水,等煮滾了還得把爐門關小,墊上鐵片,慢慢燜飯。這一套程序,對一個才七、八歲的孩子來說,難度的確很大,但小家夥挺聰明,教了幾遍就都會了。三個人的米,可以預先量好放在鍋裏,關鍵是怕他水量放不準,我們便拿來一根筷子,刻上一道記號,要他煮飯時把筷子豎在鍋裏,水加到齊記號就行,笨辦法倒也挺管用,從此我們下班回家就可以舒心地吃現成飯了,這大概可以算是“平民的孩子早當家”吧!可高興了沒幾日,一天回家打開鍋蓋,看到的是一鍋稀米湯,怎麽回事,原來是小家夥找不到那根刻著記號的筷子了,就隨便放了些水,弄得全家喝了一天稀粥。為防微杜漸,我便把筷籠裏的所有筷子都刻上了記號,總不能一把筷子全丟了吧!果真再也沒發生“稀飯事故”了。孩子解決了困難,困難鍛煉了孩子。

兩個孩子的故事,伴著平凡的歲月,倒也樂在其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