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殲-20:似乎是尚未“量產”而先“服役”了。

(2017-03-11 10:04:02) 下一個

量產,需要達到一定的量,兩三架肯定不夠。

服役,隻要換個地方就行了。從成飛轉到邊上某個空軍機場呆下來,就算“服役”了。

中國媒體上從前年起就不斷傳出殲-20要“量產”的消息。但中國軍方迄今未能出示任何有力的證據以證實這種說法。網上有很多的殲-20視頻或照片。本人搜尋檢視過四、五個視頻和近百張照片。但無論是在視頻裏還是在照片上,能夠同時出現在同一處的殲-20的最大數量始終沒有超過兩架。PS或人工繪製的除外。

兩架當然不能算“量產”。總要有足夠組成一個飛行團或至少是一個飛行大隊那麽多,才算得上“量產”吧? 

誰有非PS的、顯示有超過兩架的殲-20在一起飛行或停在同一地點的照片?跪求公開。

如果有了足夠的數量,要證明殲-20已經量產就再簡單不過了:把十架或八架殲-20停在一處拍張照公布出來不就完了嗎?這麽簡單的事,憋了快兩年都辦不出來,當局像是遇到了“巧婦難為”那類的困難。

更怪的是,中國媒體上的文章頻頻地拿機身上的編號說事。一直要把不同編號說成不同飛機。拿不出照片視頻來證明,而是反複地想通過新編號來讓人相信有了新飛機。世界上恐怕找不到第二個用這種方法來證明飛機“量產”的國家了。而這種奇葩做法不見得有效。因為人們會想:對一架飛機噴塗十個不同編號再拍十張照片,就等於有十架飛機了嗎?還有,如果新編號就是新飛機,那塗著老編號那幾架呢?都被神馬神火給燒得無影無蹤了嗎?

因此,真相很有可能是:殲-20還沒被當局認可接受。從頭到尾最多也就三幾架試驗機在亮相。一會兒上這個色,一會兒塗那個裝。編號換來換去,其實都是那幾架。至於要不要投入量產,目前尚難決定。因此先到部隊去,繼續進行測試研究。
央視對外宣布殲-20“服役”,首先應該說它的確符合“服役”的定義。哪怕隻有兩三架,進駐部隊就可以算該機“服役”。當然,更重要的目的是搞宣傳,用這種說法忽悠大眾,讓國人覺得項目“有進展”,“快成功了”等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