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原則 (時評溯源2015.11)
美國前幾任大統領還是有原則的,自朝鮮越南戰爭結束,冷戰後期和後冷戰時期,都秉承幾項不成文的規定:盡量不打熱戰,盡量不自己出麵打熱戰,盡量不和大國打熱戰。即便在最鼎盛的克林頓時代,也是作為金科玉律,小心翼翼遵守著。到了奧巴馬這裏,世界大勢早已物是人非,美國自身也江河日下,反而愈發咄咄逼人,據傳說要赤膊上陣開打熱戰了,還一開就是兩場:敘利亞的俄國、南海的中國。端的駭人聽聞,不知是開竅了還是發瘋了?
其實都不是,奧統領自有他的難言之隱。美國自幾十年前起,染上了一種怪病,每隔多長時間,就一定要從全世界吸血才能續命,不然就會奄奄一息,聯邦政府都開不了門。起初還好,七十年代前,美國就是財富的聖地,隻要形勢稍微好一點,一句話不用費,資本都顛顛地自己過去了。八九十年代有點不一樣,以亞洲為例,先有日本暴富,後有四小龍崛起,美國再想資本回流,就非動點腦筋不可,最終,廣場協議製服了日本,金融危機壓塌了四小龍,除了香港沒啃動,總歸是有驚無險。時至今日,亞洲巨人換成了中國,上次的招數又不靈了,以美國的現狀,頗有點力不從心,資本就像塗了生膠一般,牢牢粘在中國身上。夏天時節,美國裏應外合,在中國搞出一場“準金融風暴”,過後一看,好像也並沒怎麽傷筋動骨,資本還依然賴著不走,反倒是弄巧成拙,損失了一大批陳年的深海和峨眉峰。切,資本的膽子越來越大了,小打小鬧還真唬不住他,不動點真格的,就不明白奧王爺三隻眼怎麽的!洋槍洋炮,終於快派上用場了。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熱戰勞民傷財、損兵折將,若非迫不得已,誰願意天天折騰這個,美國也不例外。何況托美國的福,中俄終於被逼得背靠背站在一起了,俄國有槍有油,中國有人有錢,雙方都有地盤,珠聯璧合。隨便一個就不好對付,兩者合體,儼然一隻龐然巨獸,想動手,也不能是腦子一熱的事,暫且不表。這次聊聊美國戰場的選擇,敘利亞沒什麽可說的,中東熱戰打了幾十年了,別人不打,自己還得和自己打,多一仗少一仗根本不是事兒。南海呢,就不那麽好講了,打開地圖,看看周邊都是什麽地方?美國籌算雖精,但好像有點老年症,剛訂好的計劃轉眼就忘,想想自己TPP藍圖怎麽描繪的,那些國家,不正是要取代中國,擔當製造業基地重任的嗎?別處亂得,這裏也亂得?雖說也確實沒什麽別的地方好選,可真要打,日澳雖好,遠水不解近渴,指望不上,那麽西麵的金蘭灣、東麵的蘇比克,便一個都不能少,不用吧,軍隊就成了無根之木,用吧,越菲兩國立時會變成戰場。中國可是最善於學習的,拿美國破壞一帶一路的招數用在這,似乎也挺合適。當年的八路,敵後破襲戰乃看家本行,毀鐵路、炸橋梁、掀炮樓拔釘子,打得敵人魂飛膽喪。把中國惹急了,周圍一畝三分地,不說大打,就是三天兩頭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他們還拿什麽去製造啊!誰還敢投資?誰還敢基建?誰還敢開廠?扔出去白花花的銀子還能不能收得回來?離開了中國,後院又亂成了一鍋粥,TPP裏那麽多人都想喝西北風不成?按下葫蘆起來瓢,也真夠美國鬧心的。
偉人雲: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既然美國這麽急渴渴的要開打,不惜勞師遠征,那一定對他們是有利的,反之,不開打就一定對我們是有利的。中國雖不懼戰爭,但不戰屈人之兵的辦法,老祖宗也傳下來不少,隻要心中有定力,時間就絕對在我們這邊,中國等得起。但美國等不起,資本越不回流,就越要動用非常手段,越動用非常手段,就越是損耗國力,惡性循環,如同一會用烈火烤、一會用冰水浸,鋼筋鐵骨也弄散架了。隨著美聯儲加息日的臨近,南海一遊的絕不止一艘軍艦,很多奇怪的東西都會紛至遝來,可這最後一道命令怎麽下,留給奧統領的時間倒真的不多了。打,還是不打,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