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為貴 (時評溯源2015.12)
民族和宗教衝突,遲早要成為全人類的心腹大患。中國雖說是幾千年大一統的帝國,這類問題不是曆史的主流,但是,也並非沒有過黑暗的時代。蒙元統治下,民眾被分為了三六九等,為數最多的漢人成了最低下的賤民,統治者高高在上,享受著種族征服的榮光。但是,正因為如此,蒙元也成了一個相當短命的王朝,後世的統治者們以此為鑒,不敢再明目張膽地搞什麽民族等級化了,下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滿清,不僅傳統的儒家文化保持得很好,漢人也能作為國家機器的基石予以倚重,在後期,居然是由漢人掌控了王朝的大半權柄。再到以後,無論是民國還是北洋,甚至日本的傀儡偽滿洲國,不管是不是情願,也都要以“五族共和”作為凝聚民心的立國之本,滿清垮台時,並沒出現以種族報複為目標的大清洗大屠殺,前輩統治者的明智,也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一條出路。如今更不用說,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民族政策之寬鬆可說是前無古人,並且這種寬鬆,不隻是為執政想出的權宜之計,也是所有民眾內心的共同理想,絕不會有哪個漢人因為點事就去燒古蘭經,查理周刊之類東西更沒有任何滋生和繁衍的土壤。放眼未來,能在一片混沌中獨善其身,不得不說這是我們的大幸。
民族和宗教,在這裏是和諧的,但這個“和”字,可不是用嘴說說就能做到的,為此,無數人已經努力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