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時評溯源2016.08)
“中國要以各種方式支援敘利亞政府軍了”,一條不怎麽起眼的消息,預示著一些不尋常的事也許會發生,中東雖然尚未到改變顏色的時候,但諸多潛移默化的可能性,還是讓各國政治家們繃緊了腦筋。
美國搞的頁岩油氣開采和能源自給化,看起來是好事,也不算什麽太大的事,但的確是把雙刃劍,未來,很可能是撬動地緣政治的一根大杠杆。為什麽呢?在以前,美國是最大的政治軍事帝國,也是以沙特為首的中東產油國的最大買家,美國需要石油美元和能源輸入,沙特需要政治扶持和軍事保護,郎情妾意、天作之合,政治經濟的高度統一,保證了美國中東控製力堅如磐石,冷戰前後方得以睥睨天下。頁岩油氣和能源自給,雖說挺好,但的確來得不是時候,美國要重返亞太無妨,要中東戰略收縮也無妨,但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此時得罪沙特這個昔日的大賣家。現在美國還是需要沙特鎮守中東地盤,沙特也還是需要美國支撐門麵,但石油經濟上,兩國已成了水火不容的對手,就像從前和俄羅斯一樣,在世界經濟全麵低迷的今日,美國多賣一桶油,沙特就要少賣一桶油,沒什麽好商量的。美國打壓油價,擠垮的不僅有俄羅斯,也有沙特,世界大土豪都弄出好幾千億的赤字了,這還能是假的嗎?誰不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上的對立,早晚會反映到政治上來。再說,美國不買了,沙特會坐以待斃?肯定會尋找新買家,中國、歐洲、日本、印度等等都是,而取悅買家、和俄羅斯伊朗競爭的法寶,最大莫過於本幣結算,這正是各石油輸入國求之不得的,也是動搖美元霸權的必由之路,美國自己逼著別人這麽做,能怪得誰呢?
土耳其忽然倒戈投向俄羅斯,中國抓住時機落子入局,中東已經不是昨天那個中東了,美國走了,中國來了。如果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黎巴嫩連成一線,加上背後的俄羅斯和中國,中東必然會有一番新的景象,中國“到敵人後方去”的大戰略,就算是初戰告捷,世界鹿死誰手,也就變得更有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