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融入社會

(2017-02-05 19:35:48) 下一個

融入社會

“融入社會”這個詞,在各個不同場合,被提起越來越多了。足以看出,不融入社會帶來的危害,對世界各國,都已是個迫在眉睫的定時炸彈。
曆史上,農民起義、改朝換代,主力軍不是災民就是難民,特別是那些遭了災難還得不到救濟的。這些人,根本上說,就是一群不能“融入社會”的人,不再對社會有一絲一毫的指望,社會的好與壞,社會其他階級的好與壞,已經完全與他們自身的好與壞沒有任何關係了,他們境況的改變,隻能依靠自己的努力、隻能去摧毀那個不想接受他們的社會,別無他途。所以,世界上的富人們或中產階級,也不該對國家扶持窮人或社會底層,再有什麽抱怨之詞,這既不是殺富濟貧、也不是共產主義,更不是高尚道德的體現,而是為了社會各階層的共同生存、共同穩定、共同發展,不得不做的一件事。社會麽,就應該是個海納百川的的地方,局外人的破壞力之大,沒有親身經曆過的恐怕很難想象得出。
為什麽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也是個與“融入社會”有關的話題。秀才之所以成為秀才,之所以說話有分量別人願意聽,不過是他們參加過科考,並且成功了而已,是社會賦予了他們高人一等的身份認定,隻有融入社會,這個認定才有價值。而造反,就是要割裂社會和自身的聯係,由建設者變成破壞者,可這樣一來,那個身份就不再值錢,變得和泥腿老百姓一個檔次了,怎麽能甘心呢——受困於這個身份認定的悖論,秀才造反總是首鼠兩端,順則想登基做皇帝,逆則想招安當賢臣,好事都占著,一個都不願放,漫說十年,一百年能成功才怪,雞飛蛋打倒是大多數,宋江就是個典型例子。
美國的千萬黑人、歐洲的百萬穆斯林,都是“融入社會”最迫切的對象,相比起來,歐洲可能更著急,但著急有什麽用處?不是說融入,就一定能融入的,從曆史、宗教、戰爭、文化到地位收入,都看不出哪些地方有一點融入的跡象,反倒是歐洲自己,開始有被融入的例子了——據說IS負責斬首的那家夥,就是個地道的英國本土人。隻不過,這種被融入,非但不是歐洲人願意看到的,也不是任何喜歡和平的人願意看到的吧。
“融入社會”,仍任重道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