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時評溯源2016.11)
對於美國大選,中國人的看法不同於美國人,坐的椅子可以決定腦子,此言不虛。
選擇特朗普還是選擇希拉裏,中國人當然要從中國利益的角度出發,看法並沒有像美國人那樣被撕裂,反倒出奇地一致:情感上,會選擇特朗普,理智上,會選擇希拉裏。
中國承受的壓力,來自於美國的戰略擴張和咄咄逼人,從奧巴馬到希拉裏,在這點上做到了極致。重返亞太、TPP、美日安保條約、釣魚島、解禁自衛權、台海風雲、南海仲裁、朝核危機、薩德直到百分之六十的軍力部署,中國人是有切膚之痛的,希拉裏上台,這些危機隻會變得更瘋狂。所以從情感上講,沒人會希望美國還由這麽一個人來執掌。
而特朗普,從他的大嘴巴和不著邊際的胡言背後,中國人看到的是戰略收縮、減少對抗、削減海外駐軍、廢除TPP等等,和現在一比,實打實地感覺這可真是個好人,中美互利共處有望、世界和平大同有望,真乃天降祥瑞,不滅我地球家園啊!不支持他,還有天理麽?
但是,“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有利或有弊,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承擔美國的重壓固然很難受,但這也是以美國加速消耗本已不大寬裕的國力為代價,拿軍力部署來說,美國是全球霸權,有著數不清的核心利益和數以百計的各種盟友,沒有一處不需要盡心維持,拿出百分之六十的兵力放在亞太,已經是到了極限,其他戰略區都開始捉襟見肘了。即便希拉裏上台,又能怎樣,從百分之六十變成百分之八十?那中國的壓力沒有增加多少,美國的全球布局卻有可能瞬間崩塌,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理智上說,選擇希拉裏,隻要中國挺過這最難熬的一段日子,等到美國實在無法支撐亞太控製力的時候,後麵將會是一片坦途。
相反,拋開特朗普的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這些末節,他提出的戰略收縮、休養生息,抵製移民、減少內耗,重新工業化、增強硬實力,降低全球化、關注美國造……樁樁件件,都是挽救美國於既倒的治本之策,這才是全心全意為美國人民辦實事的人。如果依此去做——假設真能做到的話——中國在短暫的輕鬆之後,將迎來一個重新煥發生機的、更為難纏的、比現在還要可怕得多的對手。依照小平的名言:長痛不如短痛,特朗普這個笑麵虎,實在不是中國人的好選擇。
但政治家的臉,如同六月的天,是說變就變的。這不,特朗普一天總統還沒當上,就讓人們覺得,他越來越不像先前那個特立獨行的特朗普了。近日有傳言,說特朗普上台之後準備放棄戰略收縮,大幅增加亞太軍力,不少人開始悲觀起來,說中國希望有位親中總統的幻想又要破滅了。其實呢,最讓中國人擔心的,是一個能長久保持原生態的特朗普,並不是一個希拉裏化的特朗普,更不是一個希拉裏化而又跛腳的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