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製造”與“中國製造”

(2017-01-08 21:42:06) 下一個

“德國製造”與“中國製造”

不少國人崇拜“德國製造”,一個典型例子就是:中國生產的菜刀,雖說價廉,十幾塊錢一把,但物並不美,用個三年五載,就切不動肉、切不動豆腐。德國生產的菜刀,永保鋒利,用一輩子都沒問題,還能當成傳家寶福澤兒孫,當然價格,也絕不是十幾塊錢能下得來,沒個幾千上萬的,就甭想打這個主意了。
是中國做不出能用一輩子的菜刀嗎?不一定吧,難道上天的神舟下海的蛟龍,用的材料還不如一把菜刀來得結實?是中國人不願意沉下心來,用心磨煉出一件精品嗎?這倒是有可能,不過,也未必就是答案的全部。
很多人都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經濟體的成色不以為然,說再怎麽厲害,還不是連個像樣的數碼相機都造不出來?其實呢,所有國家,哪怕是世界第一經濟體,也不敢說任何一樣產品都能做到全球最佳,肯定會有所為、有所不為,美國連哈勃太空望遠鏡都造得出,可同樣造不出像樣的數碼相機,而數碼相機的鼻祖柯達,現在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經濟學上著名的“二八定律”:20%的人占有80%的財富,剩下80%的人隻占有20%的財富。想當初,偉人曾說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要按“二八定律”衡量,偉人的論斷端的還是太保守了,遠不如資本主義世界的人來得坦率和直白。那麽問題就來了,假如一個窮人,手裏隻有幾十塊錢,但是也想燒菜做飯、養家糊口,想來他是肯於、也隻能肯於去買十幾塊錢的菜刀的,如果非要等攢夠了錢,買一輩子不壞的德國貨,那百分之百能肯定,他熬不到那一天。德國人自有德國人的高傲,寧可生意不做了,也絕不紆尊降貴去生產十幾塊錢的菜刀,這是人家任性,是人家的民族性格,也是人家自立於世界之林的資本。崇拜當然可以,但是,有些東西未必非要去學,要學也未必能學得來,學來了也未必真的有好處,好比張飛醉了酒,自有一番豪放之美,若非要去仿照楊貴妃醉酒的婉約,必會貽笑於萬世的。德國、日本也曾是“世界工廠”,但似乎更應該稱作是“世界富人工廠”,清一色高精尖的產品,不得不說都是給那20%的人準備的,好在德國日本都不算人口大國,有這20%的支撐,日子足以過得滋潤豐滿。中國就不一樣了,人口第一大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且不說大多數國人自己就算不上富人,消費不起一輩子不壞的高檔品,就算是全世界的富人都用中國貨,能消化得了數以億計工人的產能嗎?中國這個“世界工廠”不同以往,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真正窮富通吃的 “世界工廠”了,是不得不為那80%的人著想的,無論於公還是於私,中國都要首先生產“用得上”、“用得起”的產品,然後才能考慮怎樣升級成“用得好”的產品,好多原先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隻有到了中國這裏,變成“中國製造”,金子價降成了白菜價,才“飛入尋常百姓家”,成了人人觸手可得的日常家當。蘋果發明智能手機許多年了,從來都是技術領頭羊的角色,上流社會的最愛,但是,世界上的窮人們似乎並沒有從蘋果的輝煌中得到什麽好處,反倒是別說歐美,就連中國人都看不上眼的深圳華強山寨貨,幫助不少非洲小國一步跨進了移動通信的新時代。中國從前的理想,是“解放全人類”,現在的理想,則是“實惠全人類”,搞清楚為誰服務的問題,可是一個國家的首要問題,那些質疑中國為什麽不都生產幾千塊錢菜刀的人,就好比晉惠帝質疑為什麽街上的酒樓飯攤不都賣肉糜一樣,站著說話不腰疼罷了。
又想起了那個“造一百萬個茶葉蛋不如造一枚導彈”的爭論,換個角度想,一百萬個茶葉蛋能給無數的老百姓補充營養,是造福於民。導彈嘛,除了殺人毀物,真想不出還能有什麽別的用處,說得再天花亂墜高大上,也不過是造孽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海尾歸 回複 悄悄話 道理雖是如此,等中國脫離的簡單的製造循環,有了高端的需求,一樣造得出來。最怕的就是“眼高手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