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生長與窗口期
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稱得上是“野蠻生長”,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後遺症嘛,也著實不少:貧富分化、房價高企、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產能失衡、道德敗落……能舉出來長長的一大串,這都是事實,也不容否認或視而不見。有些人很是懷念幾十年前的田園時光,質問政府為什麽不能把發展速度降一點,讓國家更平穩更健康地富強起來呢?
我也是這些人之一,但並不相信政府會想不到這些問題,或者政府是有意為之,理由呢?一直弄不明白。直到中秋夜看天宮二號發射實況,聽到了專家的一句話,準確說是一個詞,頓時茅塞大開。
這個詞就是“窗口期”。
一個國家的發展,特別是大國和弱國的發展,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不是什麽時候都可以的,符合條件的戰略機遇,可能幾十年才有一次,每次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過了這個“窗口”,外部條件惡劣起來,那時首先要考慮的,可能就不是怎麽發展,而是怎麽防止衰退,要把生存和溫飽放在第一位了。
據科學家研究,中生代的蜥腳類食草恐龍,是生長速度最快的動物,巔峰時每天光憑吃草,就能增加幾十公斤體重,不出十年,便可以從胚胎變成數十噸的龐然大物。為什麽要這樣?那時候的掠食者,遠比現在可怕得多,霸王龍、迅猛龍都是耳熟能詳的,食草恐龍一無尖爪、二無利齒、三無快腿,能夠保護自己的,隻有龐大的身軀,在弱小的狀態多待一天,生存的幾率就要減少一分,它們那種“野蠻生長”,是被殘酷的生存環境生生逼出來的。
以前的中國,從體量和國力上看,活脫脫就是一頭食草恐龍,大而不強、強敵環伺,幾十年來一直都是被打壓、被封鎖的角色,沒有任何戰略機遇可言。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後,用不少本不該付出的代價,換來了幾年融入世界的太平時光,又拜拉登用生命相助,硬是把這段時光延長了十年。這段時光,就是“窗口”,在這段時光裏能做什麽,又做了什麽,對華夏民族的未來是決定性的。試想,如果現在中國的體量不是美國的一半多、不是日本的兩倍、不是英法德的總和,而是隻和俄羅斯印度一個檔次,那會是什麽樣的光景?美國肯定不會“重返亞太”了,但這並不是美國大發慈悲,而是根本用不著,隻要稍稍撩撥一下,北邊的俄羅斯、東邊的日本、南邊的越南、西邊的印度都會對中國虎視眈眈、相機而動,中國在四麵夾擊之下,隻能步履維艱、疲於奔命,一個應對錯誤有了閃失,幾匹餓狼就會一擁而上。當今人們的腦海裏,似乎隻有美國才稱得上對手,其他都不值一提,這是因為日本、印度、韓國、越南、菲律賓等等,中國光憑體量就足以碾壓得他們斷了任何念想、不敢輕舉妄動,如同迅猛龍禁不起食草恐龍的一踩,俄羅斯更是認定中國的體量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而不得不全麵向東轉,自覺不自覺地成了中國的小弟。四鄰的相對平安,不是別人賞賜來的,完全是中國自己幾十年拚命掙出來的。
那些想象中的美好:均貧均富、山清水秀、知書識禮、幸福爆棚,固然是我們要始終追求的理想。但殘酷些說,生死相爭的大國博弈中,這些不是一點用沒有,可在政治家的眼裏,僅僅是些次要得不能再次要的因素,決定存亡的硬實力,還要看你有多少鋼鐵、有多少石油、有多少水泥、有多少工廠、有多少鐵路、有多少軍艦戰機、有多少導彈坦克大炮。抗戰時期,我們資源不少、房價不高、汙染不重,又有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一心救亡,可積貧積弱的現實,還是讓我們丟了東北、丟了華北、丟了華東、丟了華南、丟了大半個中國。如果現在的中國還是這副模樣,曆史百分百會重演,並且,也絕對不要指望會有另一些“同盟國”來真心真意幫助我們了。
開篇提到的那些弊端,是一定要治理的,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在一個性命無憂的氛圍下去治理,相比起在一個朝不保夕的氛圍下去治理,是不是要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