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2017-01-13 19:30:15) 下一個

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解放戰爭,是建立新中國的基礎,也是一場令人痛心的戰爭,原因無非一個:這是內戰,是中國人打中國人,是中華民族自己消耗自己的元氣。許多人會想象,如果當時的國共兩黨能放下成見、放下利益、為民族著想走聯合執政的道路,中國的現在,會不會有個更加燦爛的局麵?
想象是美好的,但結論是冷酷的。這場戰爭確實令人痛心,但又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無可避免。沒有它,中國的未來隻會更差,不會更好。
現在世界各國的黨派裏麵,恐怕已經找不出像當初的共產黨和國民黨那樣涇渭分明、水火不容的了:一個追求共產主義一個追求資本主義,一個聯蘇一個聯美,一個要打土豪分田地一個要四大家族,一個是土豹子一個喝洋墨水……從頭到尾,找不出哪怕一點共同之處。聯合執政或者聯合政府,講究的是妥協平衡,在各黨派的利益中找出最大公約數,以此為政權穩定之基礎。而像國共這樣政治理念近乎兩個極端,又都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政黨,最大公約數在哪裏,妥協和平衡又如何進行,強扭的瓜,真的會甜嗎?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聯合政府真的組建成功了,開張執政了,都會有些什麽景象?好一些的結果,如同冷戰時的聯合國,美蘇兩強爭相否決對方的提案,一個政策出台,不是共產黨反對,就是國民黨反對,政令隻能在行政院裏麵打轉,根本出不了門,當然就更別指望能做出什麽大事了。差一點的結果,是國共兩黨輪流執政,前幾年,共產黨搞均貧均富,工農大眾翻身做主人,地主資本家都靠邊站,資產統統充公搞國有化,對外和蘇聯華約結盟,購買蘇聯武器,建立蘇聯基地,和美國對著幹。後幾年,國民黨搞資本統治,“胡漢三又回來了”,拿了的要送回來,吃了的要吐出來,國有資產再統統私有化,對外和美國北約結盟,購買美國武器,建立美國基地,和蘇聯對著幹。如此循環往複,好比把一個大漢一會放在烈火上烤,一會放在冰水裏浸,即便鋼筋鐵骨也經不起這般折騰吧?最差的結果,便是政令不通、摩擦不斷、各拉山頭、武裝割據、最後,還是避免不了另一場內戰,而且那時,美蘇都已經從二戰的泥潭中緩過勁來,一國支持一方,最可能的結果就不是現在某些人希望的“一中一台”,而是真正的“劃江而治” 、“兩個中國”,“中國”這個概念,隻怕要永遠從地圖上消失了吧。
中華民族的幾千年曆史,是多災多難的,又是堅韌頑強的,為了更好的未來,該付出的代價,就一定要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