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弄堂回憶和俺的混沌童年

(2017-07-15 08:08:08) 下一個

俺是由俺外婆一手帶大的, 俺的童年是在上海弄堂裏度過的。

記憶中的外婆家是在淮海路後麵的一條弄堂裏, 不算是什麽”上隻角“也不是什麽”下隻角“。但地段還是相當不錯的,出門5 分鍾就是淮海路。那裏有著名的 ”婦女用品商店“, ”長春食品店“ , 和”全國土特產品店“等等。

70年代的弄堂裏住著各色人等。5號的廂房裏住著的是一個裁縫, 50多歲,背有點駝, 跟我外婆挺談得攏的, 她們倆在一起經常切磋女工。我也經常隨著我外婆進出他們家,耳聞目染的,算是學前教育。 小小的我書讀得實在不咋樣,倒會做娃娃衣裳和繡花,還蠻像樣的,還在學校裏展覽過。

住在2號的客堂裏的兵兵姆媽,是在淮海路上一家照相館工作的。她跟俺阿姨是老要好的。他們家兵兵大我三歲, 俺小時候弄堂裏木有年齡相仿的女孩子,所以隻能找他去玩。他和他哥大概老討厭我像一跟屁蟲似的跟著他們, 但礙於他媽,隻能勉強地敷衍敷衍我。記得俺為了拍兵兵的馬屁, 還給他送過一隻斷了一條腿的蟋蟀。那蟋蟀是俺爹的徒弟送我的,鬥敗了,退役的。

住一號二樓的一個老太太人看上去清清爽爽,慈眉善目的。但好像比較神秘,據說解放前是一有名的舞女。她後來改革一開放就去了香港。她跟我外婆隻是見麵寒暄的交情。但她挺會說話的,誇我人長的白淨,聰明, 將來會有出息之類,把我外婆哄得屁顛屁顛,心花怒放的。

俺們對麵人家住著一居委會幹部,人老凶的。我們家跟她還吵過架的。她還是挺有辦法的。別人家都有子女上山下鄉或者支內的,他們家的都留著了上海。

俺們這樓裏總共住了兩戶人家。樓上人家的兒子就在隔壁的菜場做事, 很能幹,最後做到了經理的位置。記得我們兩家人相處還是很和睦的。有事會互相照應,有好吃的,有時還會給對方端過去一碗的。記得那樓上阿娘也是寧波寧, 嗓門洪亮,人的精神頭十足。隻可惜她在我讀大學時得了不治之症, 人一下子垮了,這是後話。

我的外婆是蘇州人, 不過她是寧波寧的媳婦。她做了一手好菜, 但是我們平時吃的家常菜是以改良的寧波菜為主的。到現在我還非常懷念她做的醃篤鮮,鹹菜烤毛筍,醉蟹等等。我外公當時在支內, 外婆家常住的就是我外婆,小娘舅,我和阿花。我小娘舅向來很疼我的,後來也去安徽插隊落戶去了,臨走時他往我兜裏塞滿了大白兔奶糖和椰子糖,當時這種糖算是挺高級的,平時是吃不到的。 我外婆給他帶到鄉下去慢慢地吃的。記得當時我雖然兜裏滿滿的都是糖,我那不爭氣的眼淚還是禁不住往下滴, 外麵是震天響的歡送鑼鼓聲。

至於阿花跟我沒有血源關係,他是一隻三花貓。他是我外婆從後弄堂陳家阿婆那兒討來的貓娃。在大人眼裏, 他的脾氣乖戾,據說是因為他是一個“太監貓”。 但他和我還是非常投緣的,我們經常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我們外婆做的美食,玩遊戲。 我們家客堂有一個小洞, 能通天井的,發大水時能排水的。俺和他守著洞的兩端,撥弄一個乒乓球,能玩好一會兒。在別人看來非常“boring”的事,我們玩得很高興。但阿花確實是一“問題少年”, 他更喜歡的是離家出走,找別的貓打群架。終於有一天,他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阿婆後來告訴我外婆,阿花極有可能給偷貓的人給偷了,因為某地的人喜歡吃“龍虎鬥”。

俺外婆文化不高,據說是助產士沒讀完就嫁俺外公了。俺沒怎麽上過幼兒園,所以沒有受過非常良好的學前教育。俺讀小學一,兩年級的時候非常懵懂,成績挺糟糕, 我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天馬行空想些別的什麽事。俺小學一年級語文考過20 分,數學好點,60 分。俺父母當時不能理解為什麽兩個大學生會生出怎麽個笨女兒,一度還懷疑俺是智障什麽的,帶俺去看了醫生, 結果不是。於是決定給俺上家法, 俺看俺的保護神外婆也救不了俺了。 俺急中生智,心一橫,學習劉胡蘭的臨危不懼,站在椅子上大叫 :“ 有什麽好打的,我下次語文考個60分不就行了。”結果俺下次真的就考了60分,一分也不多,一分也不少, 這就是俺的本事。恨的我父母牙癢癢的,怪我外婆不會帶孩子。當然後來,我自己開竅了,學習也越來越好了。 俺外婆說得一點沒錯, 小孩自己會慢慢開竅的,不用急,急也沒用,她這才是大智慧。

這就是我一個上海小弄堂裏長大的中年大媽的故事。我挺為自己是一個上海人驕傲的。雖然我都不清楚我自己算不算一個正宗的上海寧。小時候填籍貫時填的是"寧波“, 因為我老爸的籍貫是“寧波“。人家說婚姻是二次投胎, 俺嫁的又是一個“外地人”。 俺就是想嗲和作, 他也不解風情,隻能實實在在地過日子好。

其實上海是一個移民城市,很難有人說自己的祖祖輩輩都是正宗的上海寧。我們的祖祖輩輩來自五湖四海,海派文化是各地文化的匯融和傳承,還是那一句話,存在就是合理。上海寧做事體講究的是“上路”,“爛汙三七”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上海人交友是慢熱型的, 講究的是有眼緣 ,君子之交和禮尚往來。 我也喜歡上海人的精明,精打細算和巴結過日子。隻要是省得是自己的錢, 不去偷,不去強的, 不吃別人,不占別人的,為什麽不可以呢?其實愛挑三揀四,賺小便宜的本性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民皆有之。 你若不信去中國超市走一趟,那些忙的不亦樂乎在剝菜葉的人們是帶有五湖四海的各地口音的,對伐?  連我這上海人也看不下去了, 你這樣子店家還怎麽做生意,怎麽能賣給別的顧客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hhtt 回複 悄悄話 不用客氣,婦女用品商店附近,那絕對是上作角。
LaMirada 回複 悄悄話 上海人交友是慢熱型的, 講究的是有眼緣 ,君子之交和禮尚往來. --
+1, 是這樣的。
MILAN6 回複 悄悄話 頂一把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穿高跟鞋的貓' 的評論 : +1
LILAC201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到訪。
LILAC201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吉祥一家人' 的評論: 謝謝
吉祥一家人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好,很生動。
LILAC201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穿高跟鞋的貓' 的評論 : 我也十分懷念小辰光的鄰舍。後來九十年代末拆遷了, 大家都搬得遠了。
穿高跟鞋的貓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很感動,想起我們家以前的弄堂生活及其左鄰右舍,十分懷念!
LILAC201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處處糊塗' 的評論 : 謝謝留言。俺童年時, 解放了,已經70年代了。沒什麽上隻角或下隻角了。弄堂裏的都是平頭百姓。
處處糊塗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上海隻是中國一部分,從小地方成大都市不過200年的時間。 大部分居民都是五湖四海來的。小晨光四鄰八舍都說各種口音上海話,隻是共產黨來後不讓外地人進上海,上海才開始形成比較統一的上海話。

各地有各地文化, 如花開成各式各樣。

樓主是在上隻角, 那是法租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