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冰島2016(十)—— Reykjavík

(2016-11-04 08:56:29) 下一個

Reykjavík 的新家,外表其貌不揚,是個兩家連在一起的小樓。

這個正門不是我們的新家,我們家的門要從下麵照片中間的小道下去走到房背麵,是 一麵地上 一麵半地下 的一樓。房子是剛裝修完不久,設備齊全,客廳舒適,有個大概60吋的大電視,家俱又是全套IKEA。俺家領導最喜歡的是廁所+浴室的地板上有地熱。這個地方房東專門在門口寫了進門要脫鞋。洗衣機、烘幹機很新,我們趕快把積壓了4天的髒衣服拿出來洗掉。房子的地理位置也很好,我們在的路這邊都是住房。路的對麵是個小醫院,有個免費停車場,因此晚上停車很方便。醫院門口的藥店牆上還有個取錢機,如果需要,取現金也很方便。這個房子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兩個房間都是雙人床,客廳的沙發也不能當床,像俺們大兒大女的就變成了男女各用一間。

 

白天可以聽見樓上在叮叮鐺鐺的有人幹活,是正在裝修樓上那套。明年哪位要是再去,估計應該可以租到樓上的兩層小樓了。

這是我們“家”的街名。

從住的地方走路不到5分鍾,就到了冰島首都 Reykjavík 的地標性建築 Hallgrímskirkja 教堂,它是以冰島一位17世紀的教士兼詩人 Hallgrímur Pétursson 的名字命名的。

這個鋼筋混凝土的教堂,設計師的本意是表現冰島常見的玄武岩石柱,可俺見了它腦子怎麽也不往那兒拐,偏偏總是聯想到沒有裝玻璃時的朝鮮柳京飯店。這個教堂的曆史整個一個柳京飯店的前輩。1937年設計完畢,45年才開工,更是86年才全部完工,共蓋了41年。第二年,柳京飯店開工,至今還在那兒半吊子呢。看著是要繼承 Hallgrímskirkja 教堂的遺誌,至少也要蓋41年,命裏定好了要在2028年以後完工。哪位到時還健在,給咱這個預言印證一下?

 

教堂內部

 

教堂的頂端有個瞭望台,可以鳥瞰 Reykjavík 和周邊的郊區。

教堂正麵對著市中心方向。

 

轉90°衝海的方向是市中心的延伸。

 

教堂後麵對著我們住的區域。中間偏左一幢五、六層的小白樓是個醫院,它路對麵兩個白頂之間的灰頂房就是我們的住處。

 

Hallgrímskirkja 教堂門前有個巨大的雕像,塑造的人物叫 Leif Erikson。關於這個雕像和它背後的故事,牽涉到的愛情與謀殺,曆史與傳說,家族與國家,法律與宗教,航海與探險,還有複雜的國際關係,足夠單寫一篇不止。但是因為我們這次冰島遊我發誓不逛博物館,因此這個與曆史有關的雕像俺連看都沒看,與教堂有關的照片幾乎全是女兒拍的。在這兒呢,咱們長話短說,吊一吊大家的胃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進一步的研究。

 

一、對世界曆史略知一二的朋友大概都聽說過 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歐洲人其實不是哥倫布,而是維京人。這個維京人公認是 Leif Erikson (中文一般譯為 埃裏克森或埃爾克森,公元970 – 1020年,他要生在中華,就是北宋開國時的人),現在沒有爭議的是 他是第一個踏上美洲大陸的歐洲人。

二、有爭議的是: Leif Erikson 是不是第一個“看見”美洲的人。一個版本當然是說他就是第一個。另一個版本說,一個叫 Bjarni Herjólfsson 的冰島生意人的船曾看見過格陵蘭西邊有塊地,但沒有上岸。Leif Erikson 聽說後專門去探險的。磚家們一般傾向於第二個版本。由於二者都沒有直係後人,因此這個爭議隻見於史料,現在沒人為此打架搶優先權。

三、但現在還真有為 Leif Erikson 身份打架的人,而且是兩國人,打的也是本來沒必要打的架,旁邊還有起哄架秧子的。這兩個國家是冰島和挪威,都說 Leif Erikson 是自己人。起哄的是美國。

四、那 Leif Erikson 到底是哪兒人呢?得看你怎麽定義這個“哪兒”。

冰島人有冰島人的道理。因為 Leif Erikson 生長於冰島,老爸是挪威的一代移民,老媽是冰島二代以上的移民。Leif Erikson 成年主要在格陵蘭,在北美過過一個冬天,最後逝於格陵蘭。按現代國籍的定義,Leif Erikson 至少九成以上是冰島人——假設當時格陵蘭不能單獨稱國。

挪威人也有挪威人的道理。Leif Erikson 的老爸 Erik the Red 是挪威人,他媽雖然冰島土生土長,十有八九也是挪威後裔。因此,Leif Erikson 百分之百是挪威種——維京人。

看見沒,整個一個雞同鴨講,一個在說國籍,一個在說族群。但俺覺得挪威人雖然也有理,但有點兒霸道。人家冰島人全帶著維京的血脈,難道以後就不能獨立發明、發現什麽了?要這麽說全世界的所有發明、發現都是非洲人做的,因為咱全有非洲血緣。話又說回來,中國人不也把丁肇中,朱棣文,錢永健當自己人嗎?更過分點兒,還有認為成吉思汗、努爾哈赤是中國人的呢?不管怎麽說,這事兒不容易扯清楚。

五、蛋是,冰島人也並不全占理兒。為什麽這麽說呢?Leif Erikson 他老爸人稱 Erik the Red,當年比這兒子更有名。Erik the Red 小時候是挪威人,因為自己的老爸,也就是 Leif 的爺爺,殺人被驅逐出祖國挪威而全家流亡冰島,後娶了冰島妻子,又生了 Leif 等 4個兒女。結果由於自己為下人出頭也殺人,步了老爹後塵,公元980年左右 在冰島人代會和法院合體的 Alþing 一年一度的大會上被判 逐出冰島3年。於是982年,他老爸帶了一幫鐵杆手下離開冰島 到格陵蘭開辟了歐洲人在那兒的第一個根據地。三年驅逐期滿後,老爸樂不思冰島,隻是回冰島拉了十幾船人又回到格陵蘭擴大根據地。後來根據地發展成三個,鼎盛時期共有3000-6000人。直到15世紀,Leif Erikson 及手下的 後人們 才完全放棄了格陵蘭。因此,Leif Erikson 和他爹都應該叫格陵蘭人。雖然人家 Erik the Red 沒有在格陵蘭自立為王,但人家在格陵蘭一言九鼎,也獨霸一方。更何況,你冰島也沒自立為王,雖有個人代會,但連個國家元首都沒有,也能稱國?

六、本來這事兒我看挺清楚,可美國偏要起哄架秧子,把水攪的更渾。問題跟這個 Leif Erikson 的雕像十分有關。這個雕像是美國人在冰島人代會成立一千年紀念時送的。雕像基座的後麵寫著 “Leifr Eiricsson. Son of Iceland. Discoverer of Vínl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o the People of Iceland on the one thousandth Anniversary of the Althing A. D. 1930.” 譯成中文就是“Leifr Eiricsson。冰島的兒子。Vínland 的發現者。在公元1930年 Alþing 的千禧之際 美立堅合眾國送給冰島人民。” 你說這是板上釘釘的證明美國承認 Leif Erikson 是冰島人了吧?至少當時冰島人是這麽認為的。

實際上我也搞不清美國人在這件事上到底怎麽認為,反正做的很不地道。1925年當時的美國總統 Calvin Coolidge 卡爾文·柯立芝就已經把 Leif Erikson 當成挪威人並正式承認了他是美洲的第一個發現者(作為總統,這個發現“承認”的有點兒二百五,此是後話)。後來又正式的有了一個每年 10月9日叫 Leif Erikson Day 的節日,也是把他當挪威人來紀念的。可你要說當年不管是政治宗教,還是曆史考古,有些東西不是那麽板上釘釘,美國人對挪威有點兒偏愛還有情可原,那麽到了今天,現任總統奧巴馬還這麽說,你說冰島人能不氣嗎?

下麵這個網頁鏈接是白宮奧巴馬文件的原文,白紙黑字,用 Leif Erikson Day 來“討好”與挪威的關係: 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5/10/08/presidential-proclamation-leif-erikson-day-2015

文件中雖然指明:Leif Erikson 是冰島的兒子,挪威的孫子。但整篇其他地方再不提冰島,尤其其中兩句話絕對傷冰島人民的心:“On Leif Erikson Day, we honor him as an important piece of our shared past with the Norwegian people……。”(在 Leif Erikson 日,我們紀念他做為我們與挪威人民共同分享的過去的重要的一塊兒……)和 “Leif Erikson's discovery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meaningful friendship between Norway and the United States……”(Leif Erikson 的發現標誌著挪威與美利堅合眾國之間有意義的友誼的開始……)

這不明擺著把 Leif Erikson 還算成挪威人嗎?陽奉陰違,兩麵三刀,……還有什麽壞詞兒,反正都能對上號。

冰島人也不含糊,奧巴馬10月8日簽的文件,人家冰島人9日就開始回罵:說 Leif Erikson 是挪威人?不就是一個挪威爸加個冰島媽又生在冰島嗎?按你O8這麽說,你肯尼亞爹加個美國娘又生在夏威夷,你就該是肯尼亞人。哈哈,有理有據。(見 http://icelandmag.visir.is/article/obama-gaffe-claims-leifur-eiriksson-was-norwegian

七、人家冰島人還有更牛的說法。Leif Erikson 發現美洲大陸是記載在冰島的神話傳說+曆史的混合體 “saga" 中,如果沒有冰島的記錄,你挪威連 Leif Erikson 是誰都沒聽說過,更別提什麽美洲了。

那 saga 裏到底都說了些啥呢?除了上麵已經說過的故事全部來自 saga 以外:Leif Erikson 在冰島長成半大小子後,先去格陵蘭投奔老爹,後又去挪威老家給挪威國王當小廝,並在挪威國王影響下皈依了基督教。公元1000年左右,挪威國王派 Leif 回格陵蘭傳教。老爸執迷不悟,老媽卻如願皈依,她還修建了格陵蘭第一座教堂。

八、Saga 中 Leif Erikson 發現美洲的故事有兩個版本:一個說他在從挪威回格陵蘭的路上偏離航線而誤撞到了美洲——現在加拿大的 Newfoundland 紐芬蘭島。另一個版本是有個叫 Bjarni Herjólfsson 的冰島生意人,他的船看見過格陵蘭西邊有塊地,但他隻顧生意卻並沒上岸,Leif Erikson 聽說後專門去探險的。二個版本殊途同歸,Leif Erikson 到了美洲,並停留了一冬天,第二年春才返回格陵蘭。

Saga 中還說 Leif 把在美洲發現的土地根據特點分別命名為:Helluland (意為:石板地),Markland (森林地),和 Vinland (葡萄酒地,一說認為是 草地)。Leif 隻去過這麽一次美洲,回格陵蘭後輔佐老爹,老爹去世後自己繼位成為當時格陵蘭的一把手,直至去世。

九、Leif 的事跡分別記錄在兩部冰島記錄曆史的“Saga”中:Grænlendinga saga (格陵蘭人的 saga),和以他老爹名字命名的 Eiríks saga rauða (紅色 Eiríks 的 saga)——怎麽樣,他老爹當時比他有名吧?他隻是在老爹的故事和全體格陵蘭人的故事中被提到,而沒能被單獨立傳。對維京人來說,能夠開疆辟壤才叫牛,發現新大陸?那不算個事兒,俺們還發現了英格蘭和法蘭西呢(雖然那兒已經有人了,咱搶不就完了)!

這兩部 saga 還提到 Leif 的一個姐姐和兩個弟弟都去過美洲。其中一個因風暴沒到那兒就又回來了,另一個在與印第安人的戰鬥中犧牲了,是有名有姓第一個被埋在美洲的歐洲人。另一個叫 Thorfinn Karlsefni 的,娶了 Leif 弟弟的亡妻,也被 Leif 的老爹 全家 派到美洲,一住三年並生了個兒子 Snorri,是有記載的第一個生在美洲的歐洲人。

十、看到這兒,仔細又習慣邏輯思維的朋友一定會有個疑問,俺說過冰島人的 “saga” 是神話傳奇曆史的混合體,那怎麽才能從神話與傳奇中挑出哪些講的是曆史呢?為什麽關於 Leif Erikson 的故事就不是傳奇傳說呢?你如果問了這個問題,你已經比中國的許多曆史磚家更有資格成為一個合格的曆史學家了。此話怎講?按大英百科,曆史是研究過去發生的——真事兒——的學問,並加以研究者對這些事情發生原因的分析。也就是說,隻能記載“真事兒”,並加以分析,而不能摻假,才叫曆史。以俺從小受的教育,司馬遷的《史記》是本曆史書,而且是最牛的曆史書。這話隻有腦子缺不止一根筋的人才說的出來。稍微有點兒邏輯的讀者不難想象,其中那麽多具體細節的詳細描寫,包括許多私密話語,他老人家怎麽可能知道?比他早恨不得兩千年的堯舜禹的話,他又是怎麽聽說的?隻可能是傳說或是編。所以說,《史記》充其量是一本故事和曆史的混合,不能當成曆史經典,把它捧成“曆史”的磚家們,都是腦殘混混。魯迅魯大人把《史記》說成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後半句可能靠譜,前半句的“絕唱”如果不打引號,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那麽,判斷一本書講的是不是曆史,有兩個辦法:旁證和考古。旁證 就是有別人的說法來證實。比如,你說某年某月發生了某事,見中央多少多少號文件。或者你不提出處,但隻要能找出真有這份文件,並跟你說的一樣,那你說的就是真的。又比如,咱祖宗記錄某年某月某日看見了一顆某某樣的慧星,與咱無關的歐洲人的祖宗也在大致相同的時間記載了一顆特征相似的慧星,那不僅說明這兩家祖宗說的都靠譜,還可以因此把兩邊的曆法給對上號,因為兩家相互不認識語言不通的祖宗沒本事編這麽巧合的故事。

十一,那關於 Leif Erikson 的故事有旁證嗎?當然有,兩篇 saga 寫了同一件事兒,說明這件事有點影兒,但太弱。最強的旁證是1075年,有個叫 Adam of Bremen 不萊梅的亞當 的教士寫了一本關於他們大主教教區的曆史(別小看這個“大主教教區 archbishop”,不比當時歐洲小國小),其中一卷專講北歐的地理。這位不萊梅的亞當很認真,專門走訪了丹麥國王。他記載了當時丹麥國王跟他吹的牛:俺周圍海裏的許多子民都發現了一個島,叫 Vínland,因為那兒自然生長著許多葡萄,釀酒絕佳。

這事說明了什麽呢?說明當年北歐基本上都知道有個 Vinland,與 saga 說的完全吻合。可惜這個旁證才一句話,沒法證明 saga 裏那麽多內容。而且丹麥國王肯定也是聽說,沒準兒被別人騙了呢?搶 Leif Erikson 身份的挪威人的祖宗又太沒文化,沒留下任何曆史記錄。

十二、還有一類間接的文字和考古的旁證,能證明這兩個 saga 靠譜,那就是關於格陵蘭的記載與考古。因為Leif Erikson 讓格陵蘭的維京人信了基督教,那教會這個係統的記載就多了去了,格陵蘭主教的頭銜在維京人已經不住在那兒以後,還保持了許多年。而格陵蘭的考古,自從丹麥重新占了格陵蘭,發現的遺跡太多了,光教堂遺址就有16個(也有說21個的)。

十三、當年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的挪威學者就是根據這些直接和間接旁證,斷定 Leif Erikson 肯定發現了美洲大陸。可是,間接旁證再確鑿,也是間接。所以我前麵說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正式承認 Leif Erikson 發現了美洲大陸有點兒二百五。美國人民承認的就更早了,全美國一共有十幾個 Leif Erikson 的雕像。最早的一個1887年建於波士頓 Boston,當年威斯康辛 Wisconsin 的密爾沃基 Milwaukee 就馬上複製了一個也立起來。我可沒說美國人民更二百五哈,他們是各有各的原因才這麽說或做的。

十四、直接文字證據沒有,隻能靠考古了。真正的考古要到1960年才出現,挪威人(人家真把 Leif Erikson 當自己人)Helge Ingstad 和 Anne Stine Ingstad 兩口子,一個愛探險,一個好考古。這二位認為古人把 Vinland 解讀成“葡萄酒地”是誤解,正確理解應該是“Meadowland”,草地的意思。於是這二位去加拿大北邊 Newfoundland 紐芬蘭島,專在岸邊找隻有鳥才拉屎的荒草地。結果呢?在 Newfoundland 的最北端,發現了現在被稱為 L’Anse aux Meadows 的冰島維京人遺跡。當年這兒真成了寶地:1961-1968年共進行了一輪七次發掘,73-76年又再一輪發掘,77年納入加拿大國家公園 Parks Canada 管轄,78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第一批世界遺產。細節免去,從此冰島的維京人比哥倫布早近500年發現了美洲大陸板上釘釘了。這時發現者到底是不是 Leif Erikson 已經不重要了,他已成為冰島維京人美洲大陸發現者的代名詞。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才應該是美國總統正式承認 Leif Erikson 發現美洲大陸的時候。自以為是的美國總統五十多年前瞎貓碰上個死耗子,歪打正著了。可九十多年後的美國總統仍然把 Leif Erikson 往挪威人身上扯,除了曆史的慣性和參謀的無知,俺看不出還有什麽其他原因。比如,你完全可以說,啊,美國人真牛,黑人也可以當總統;然後再跟肯尼亞人說,哇,你們太牛了,兒子都當上美國總統了。這不兩全齊美?

十五、今年,2016年,在 Newfoundland 紐芬蘭島的西南端,又發掘到了一處新的冰島維京人遺址,發現了煉鐵的渣子和碳。按一般考古發掘的速度,咱五到十年後等結果。不過每年都會有新發現匯報。 Point Rosee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35935725

十六、這個雕像還有個小故事,一般一個像立在某個建築前麵,是因為先有那個建築。Leif Erikson 的雕像卻正好相反,1932年已經立好了,教堂的設計還沒出來呢,是雕像在前教堂在後。這裏麵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吊吊胃口不講, 這已經是我竭盡所能,寫的最短的介紹了,還是太長。不嫌長的吱一聲,鼓勵一下?

沿著教堂前麵的路往前走,就是市中心。看見一個與俺兒子同名的旅館,不得不照張相。

 

城裏一座教堂,俺家領導用我們的防水不防髒的相機拍的。

 

俺隻是隔著許多障礙物,遠遠的照了一張。

 

兩幅街景

 
 

領導命令,把這個房子拍下來。冰島街上許多房子畫得亂七八糟,號稱藝術,可是俺欣賞不了。

 

幾幅近景。民居

 

書店

 

哈哈,熟悉!

 

櫥窗

 

兒童商店。

 

各位可千萬別以為冰島市中心也沒人煙,我是專找沒人的地方照的,人多的地方不好照,咱也去逛商店了。

到了首都 Reykjavík 逛街,我和我們家領導同時注意到了一個現象:街上說美式英語的人真多,到處都是;而在野外遊玩時,感覺是說法語的人最多。你說這我該下個什麽結論呢?

冰島的最後一站,Blue Lagoon,又一個藍池子,冰島最有名,也是最大的溫泉,我看比我們泡過的第二大溫泉要大十倍不止。

這個溫泉看起來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為遊人設的。離進口處很遠就有個挺漂亮的小房子許多人往裏進,我們於是也好奇的去跟著看看。結果是個箱子寄存處,存上飛機的大箱子。停車場停了很多大巴,在冰島見過的最多的一次。

另一個特點是不實用。它離 Reykjavík 中心大概有40分鍾車程,周圍沒什麽別的景點。誰大老遠開單程幾十分鍾的車去泡澡?反正俺們家沒一個有興趣的,都不用討論,一致否決。

進口處

 

這個溫泉其實不是個純天然溫泉,而是個無心插柳的廢物利用。本來是地熱電站的熱水隨便排放形成的,結果發現很好看,還溫,因此就建成個溫泉。

溫泉外熔岩堆構成的不要錢就可以看的藍池子。俺用腳試了一下,涼的。

 

隔著玻璃照了一張交了錢才能進去的真溫泉,煙霧繚繞,顯然是熱的,還有不免費的吃喝伺候,有點兒“朱門酒肉臭”的感覺。跟俺們一樣的一幫隻看不進的遊客既象逛動物園的,又象“路有凍死骨”。

 

還了車,檢了票,上了飛機。下機時直接就進候機樓了,上機卻需要先坐大巴。其實這樣挺好,每次一輛大巴,上機一點兒不擠。錦上添花的是上機時飛機開兩個門,就前後都不覺得擠,很有“……健步蹬上懸梯,向歡送的群眾招手致意”的感覺。

回家嘍,歡送的群眾已經離開,俺們全家的冰島行意猶未盡。以後還可以再來。

我們有點兒不運氣,在冰島一周是陰天多晴天少,但我們來的前一周全是晴天,分我們幾天也好啊。

全文到此打住,哪位要是真想去,需要具體信息的,俺單獨奉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