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我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經常會用到的造句,也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可是,以後是什麽時候?能等來嗎?
記得兒時,我生活在哈爾濱,我家附近的副食品店櫥櫃裏,總是飄出俄式紅腸的香味,讓我口水直咽,心神不寧。
“等以後,我長大了,能自己掙錢了,我天天下班給你買紅腸下酒,我自己也吃個夠。。。”我每每對著愛喝小酒的老爸這麽說,他就會抿嘴笑。
結果,我剛剛大學畢業,第一個月的工資還沒拿到,我的老爸便因腦溢血和我天人兩隔了,沒有了“等以後”。
後來長大成人,有家有孩子了,看著日漸衰老的老媽,心想,等以後孩子“脫身了”,帶著她去旅行,看看外邊的世界。
等到兒子五歲去了奶奶家那年,我終於陪著老媽遊了桂林,回來後她格外開心,逢人便說,女兒陪著旅行了。我摟著她的脖子撒嬌說,“以後每年帶你出去一次”。
結果桂林回來的第二周,她被查出癌症晚期住進了醫院,三個月後,那趟桂林遊竟成了第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母女遊。再沒有了“等以後”。
很多年前,我來到了美國。在東部的一家醫院工作,病理科有一位苗條知性,蘭花般優雅的上海大姐,白淨消瘦的麵孔上架著黑框眼鏡。我叫她 “虹姐”。
每天的午飯,她會提著飯盒到我的辦公室來邊吃邊聊,這樣的日子我們一起度過了四年。
虹姐由於輸卵管堵塞導致婚後不孕,治了多年無果,本來準備好無子了,誰想到在她四十多歲時竟得了女兒。
老年得女如掌上明珠。每到周末,虹姐夫婦都會花一天采購,廚房忙碌,第二天開著車,帶上熱騰騰的美食,往返四小時到普林斯頓大學看女兒,送吃的。
每個周末風雨無阻,除了女兒回家的時候。
虹姐酷愛旅遊,但那隻是想法,虹姐知道很多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但那是書本上的。
她告訴我,非常喜歡讀關於旅行的書籍,晚上失眠時,會打開台燈,翻翻三毛的撒哈拉,萬水千山走遍;喜歡第一個走出國門的背包客陳丹燕的作品,還有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
那個時候,聽著她娓娓道來這世界不同的風景名勝和人物曆史,也是蠻有趣,蠻享受的。可能我後來非常喜歡旅遊,也是受了她的影響。
虹姐說,等以後要去看挪威漁村極光,去看瑪雅文化遺址,去看埃及古建築, 還要去肯尼亞做義工,順便看看角馬遷途的壯觀。。。
那麽多的“等以後”,她把美夢都放在了遙遠的“以後”。 因為,她的寶貝女兒正在大學讀書。人家是“父母在不遠遊”,而她卻是“兒女在不遠遊”。
我說,那麽,等女兒放假一起去好了。她聽了連忙擺手否定,“那可不行,如果飛機,大巴或自駕車出事了,是全家完了,我們已經活了這麽久,女兒可不能, 我們要去旅遊的,等女兒畢業吧!”。
虹姐夫妻不肯一起旅遊,怕出事了女兒成孤兒。可是,他們各自有老父母在國內。探望父母是要回國的,夫妻兩人選擇了輪流回國,說等到女兒能自立時,夫妻才考慮一起回國。就這樣奉獻著無私的母愛,從未想過自己。
後來,虹姐退休了,我離開那家醫院,孩子大了。我們也開始往外跑了,應她的要求,每次回來都給她發些照片分享,這讓她羨慕不已。
她說,等小外孫大些,不需要她幫助了,他們夫妻便開始瘋狂旅行!。說的鏗鏘有力,聽起來主意已定。後來,女兒的第二個孩子的出世,讓她更加忙碌了。
自從有了微信後,我們的交流方便了,她總是告訴我,真抱歉沒及時回複你,大的感冒不能去幼兒園,小的就是不肯吃奶,夜裏哭鬧。。。午飯都忙得沒時間吃,就更沒時間看微信。
這樣的日子在忙碌中又過了兩年。
兩個月前,她興奮地告訴我,他們從帶孫子中“解放了”。她和先生要一起回國旅遊了。
這麽多年華都付出給了女兒,兩隻老鳥在飛不動之前,終於開始“騰飛”,越過千山萬嶺去看世界了。我替她高興。
虹姐說,今年是走出去的第一年,以後的計劃是,年年飛回國一次見親友,再有一次和老同學們結伴世界遊。
我算計好她動身回國的日子,發了一條信息“祝你們旅途愉快,吃好玩好!”。
他們參加的是夕陽紅江南團,起初玩的很開心,還在朋友圈發照片,感言中寫道,“圖2是南翔小籠包,真的好味道,比在美國的好吃多了,老伴說,以後年年回來吃,並且感慨國內的巨變,和家鄉的久違。
遊到蘇州時,虹姐的老伴兒,一位曾經大學的老教授,可能旅途勞累加上過度興奮,這位從未有心血管問題的老人,心梗發作,躺在了旅途城市的ICU病房,再也沒能走著出來。
老伴的突然離世,讓虹姐如五雷轟頂,徹底崩潰了。
興致勃勃,滿心歡喜牽著老伴兒的手離開美國的虹姐,回來時卻是捧著老伴兒的骨灰盒,那時的心情一定是碎了一地。我知道噩耗後也很難過。
後來,有好一陣子,虹姐患上了憂鬱症,需要服藥。她常常在和我聊天裏,像祥林嫂一樣,嘮叨著,不該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女兒身上,應該多和老伴兒出去走走,因為他喜歡擺弄相機,也喜歡旅遊。
現在,想老伴兒時,想看看他的照片,卻發現相冊裏寥寥無幾,竟沒多少合影。這讓她悔恨不已。
她認真地叮囑我,你還不老,想幹什麽要趕緊去幹,有什麽美夢趕緊去完成,不要像我一樣,那麽喜歡旅遊,都放在了“以後”,可是,這“以後”剛剛到來,卻沒有了“以後”。
“看看我,想走出去看世界,人老了,伴兒沒了,腿疼了,腰也不行了”。電話的那端是虹姐低低的歎氣聲。。。
我和虹姐的故事,讓我說,想做的事情不要等以後,也許那“以後”是等不到的,也許等到了,卻又不想或不能做了。有句流行語說的好“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活在今天,不要把今天的精彩忽視掉,去等著不可預知的明天好。
一個名韓丁的網友在我的公眾平台上留言說的好:“人生很短,經不起漫長的等待。很多事情都被一個‘等’字荒廢了。等將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時間,等有條件。。。誰也無法預知未來。很多事情可能一等就等成了永遠。想做的事情就趕緊去做,不要給生命留下太多的遺憾。”
歡迎掃描下麵的二維碼,關注我原創微信公眾號:燭光咖啡
剛剛讀完你的後一篇博文。公園裏那位講自己故事的美國老人,他是堅強的,這讓他在那樣的情況下依然豁達有生趣。
佩服你的表述才能。
紫嫣節日快樂!
不能等啊!可是我們現在被很多事情限製住了,真是放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