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姥姥揉揉捏捏的長壽操

(2025-04-23 22:53:27) 下一個

感謝讀者厚愛和提問,此文應《被老美忽視的一項與長壽相關的運動》讀者要求,從我做為學生的角度,在Deepseek的幫助下,整理出來的姥姥係統穴位按摩操。

 

寫在前麵

姥姥(兒子的口氣)今年86歲,從56歲開始跟著電視裏的養生節目找穴位。這一按就是三十年。她平時散步不是掐掐這兒就是揉揉那兒。我們兒女們都習以為常毫不在意了。現在才明白,姥姥早起一個小時的按摩操和平日小動作就是最樸素的養生智慧呀!

 

特別說明

我們不是專業醫師,這套方法來自姥姥的實踐,穴位名稱和功效來自DeepSeek的整理,僅供日常保健參考。具體問題還請谘詢專業醫師哦!

 

一、頭部穴位

1. 百會穴  

   - 位置:頭頂正中,兩耳尖連線中點。  

   - 功效:緩解頭痛、失眠、眩暈,提升陽氣。  

   - 按摩:用指腹輕揉3-5分鍾。

2. 太陽穴

   - 位置: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1橫指凹陷處。  

   - 功效:緩解偏頭痛、眼疲勞、緊張。  

   - 按摩:雙手拇指打圈按壓1-2分鍾。姥姥揉100次

3. 風池穴

   - 位置:後頸部,枕骨下兩側凹陷處(發際兩側)。  

   - 功效:改善頸椎病、頭痛、感冒鼻塞。  

   - 按摩:拇指與食指捏按,向上推壓。姥姥推100次

二、麵部穴位

1. 印堂穴*

   - 位置:兩眉中間。  

   - 功效:安神、緩解頭痛、鼻塞。  

   - 按摩:食指指腹上下推按。

2. 迎香穴

   - 位置:鼻翼兩側凹陷處。  

   - 功效:緩解鼻炎、鼻塞、麵部浮腫。  

   - 按摩:食指打圈按壓。

 

三、頸肩部穴位

1. 大椎穴

   - 位置:低頭時頸後凸起骨(第7頸椎)下方凹陷處。  

   - 功效:緩解感冒、肩頸僵硬、發熱。  

   - 按摩:拇指用力按壓或熱敷。

2. 肩井穴

   - 位置:肩膀最高點與頸部連線中點。  

   - 功效:改善肩酸、落枕、手臂麻木。  

   - 按摩:拇指與其餘四指捏拿肌肉。

 

四、上肢穴位

1. 合穀穴

   - 位置:手背虎口處,第1、2掌骨間。  

   - 功效:止痛(牙痛、頭痛)、緩解便秘。  

   - 按摩:拇指用力掐按。

2. 內關穴 

   - 位置:腕橫紋上2寸(三橫指),兩筋之間。  

   - 功效:緩解心悸、惡心、暈車。  

   - 按摩:拇指垂直按壓。

 

五、胸腹部穴位

1. 膻中穴  

   - 位置:兩乳頭連線中點。  

   - 功效:舒緩胸悶、焦慮、咳嗽。  

   - 按摩:手掌順時針揉按。

2. 中脘穴 

   - 位置:肚臍上4寸(約五指寬)。  

   - 功效:改善胃痛、腹脹、消化不良。  

   - 按摩:掌心輕柔打圈。

3. 姥姥揉肚

  - 位置:上肚皮和下肚皮  

   - 功效:增加蠕動,緩解便秘  

   - 按摩:順時針揉100次

?

六、腰背部穴位

1. 腎俞穴 

   - 位置:第2腰椎棘突旁開1.5寸(約兩指寬)。  

   - 功效:補腎強腰,緩解疲勞。  

   - 按摩:雙手搓熱後上下摩擦。

2. 命門穴  

   - 位置:後腰正中,與肚臍相對。  

   - 功效:改善腰酸、畏寒、精力不足。  

   - 按摩:手掌橫擦至發熱。

 

七、下肢穴位

1. 足三裏

   - 位置:膝蓋下3寸(四橫指),脛骨外側。  

   - 功效: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  

   - 按摩:拇指用力按壓。

2. 三陰交

   - 位置:內踝尖上3寸(四橫指),脛骨內側。  

   - 功效:調經、祛濕、改善睡眠。  

   - 按摩:拇指點按(孕婦禁用)。
 

八、腳部穴位

1. 太衝穴 

   - 位置:足背第1、2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  

   - 功效:疏肝理氣,緩解壓力、頭痛。  

   - 按摩:拇指從腳趾向腳踝方向推壓。

2. 昆侖穴  

   - 位置:外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凹陷處。  

   - 功效:緩解腳踝疼痛、腰痛。  

   - 按摩:拇指與食指捏按。

3. 湧泉穴 

   - 位置:足底前1/3凹陷處。  

   - 功效:引火下行,緩解失眠、頭痛。  

   - 按摩:睡前用拳頭輕敲100次。 

4. 姥姥揉腳踝

 - 位置:腳踝周圍有解溪穴(足背和消退交接橫紋中央,兩筋之間)、太溪穴(內腳踝和跟腱之

    間的凹陷處)、三陰交(內腳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和昆侖穴  

   - 功效: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壞、調節髒腑功能

   - 按摩:揉100次

 

注意事項

1. 此文乃分享,有問題請谘詢專業醫師。

2. 按摩力度以酸脹感為宜,避免用力過猛。  

3. 飯後1小時內、皮膚破損或孕婦慎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ugan 回複 悄悄話 太棒了,簡明扼要,功德無量。
謝謝快樂媽媽專業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