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蘭子------青春的傷痛也是一種財富
卜蘭子,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係,俄勒岡州立大學數學和計算機雙碩士,高級軟件工程師。
<霧橋>是卜蘭子的一部自傳體的校園青春愛情懸疑小說。寫得是北大女生楊亦蘭的兩段校園愛情,和一段陰差陽錯的現實姻緣。
小說中的楊亦蘭,是中國版的郝斯佳(美國小說<飄>中的女主)----為心目中的愛人衛斯理(虞美人)而對現實中的愛人白瑞德(李聰林)視若無睹。 很多女人在少女時代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心理吧,但隨著年齡漸趨成熟,她心中的愛人逐漸和現實中的愛人重疊在一起,她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尋覓的那個人,就在身邊。原來神給你的另一半,就是最適合你的人。而最適合你的人,就是最好的那一個。 醒悟過來的楊亦蘭,雞肋婚姻最終變為雞湯婚姻(猶如聖經新約中耶穌變水為酒的神跡-----蒙神祝福的婚姻也是一個水變為酒的過程)。從這點意義上,我想定義它為一部女性心靈情感的成長和覺醒之作, 一部治愈係暖傷青春小說。
小說情節曲折,引入入勝,令我時而伏案大笑,時而拍案叫絕,結尾蕩氣回腸,散發出淡淡的憂傷和惆悵,猶如一曲宏大的多聲部<青春頌>交響樂,在一連串戲劇性的華麗高潮之後, 尾部漸收入低沉凝重中,令人低徊不已; 又如一杯泛著歡笑眼淚喧鬧孤寂,愛恨情仇等泡沫的青春之酒,飲來令人不勝唏噓,五味雜陳; 又如一杯龍井茶,微苦中回甘悠長,香遠溢清。
蘭子的文筆生動鮮活,空靈跳躍,幽默詼諧,又不乏精準細膩的心理描寫。作者擅長以大段的對話和富有輕喜劇色彩的戲劇性衝突,來勾畫每個人物的性格,和推進情節的自然發展,過渡流暢自然,一氣嗬成。行文筆觸,如出自一個 17、18歲,恣意縱情又嬌憨任性的可愛少女之手----使我幾乎忘記作者已步入中年。
作者對女主的人物塑造真實豐滿立體: 她最初愛得執拗單純,沒有心機城府,對意中人掏心掏肺到了似乎有點缺心眼的地步,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善於隱藏掩飾自己、喜怒哀樂不形於色的溫婉淑女, 而是如生猛海鮮般敢愛敢恨,敢追男生的女漢子; 但也不乏一點點花癡,花心,自我調侃和善於嫉妒;失戀後絕不死纏爛打,而是及時調整狀態,移情別戀,再戰江湖; 但是意中人回頭又常使她無法自持自控,出現感情遊移不定,死灰複燃的心理變化。典型的戀愛中的尚未成熟定性的小女生形象。
即使女主的幾段失戀, 也刻畫得悲而不傷,哀而不怨,甚至時常令人忍俊不禁----- 使我常有出戲的感歎和壞笑: 這位少女得有多麽強大的心理,才能做到失戀時還不忘自黑和自嘲?! 而這種難得的勇敢和清醒,正是作者和作品的迷人之處,可能也是她令三位男主都對她情有獨鍾的魅力所在吧。 因為年輕,在愛情中衝得急,跌得痛,或是愛得用力過猛,好像也不大要緊了----因為年輕,犯錯也是可愛的和可以被原諒的吧? 因為年輕,即便跌斷腿也總是會恢複得快些吧?!
女主楊亦蘭,愛得單純投入,愛得酣暢淋漓,愛得幾乎毫無保留, 正所謂 "哭過笑過,愛過恨過,才曉得, 我真正活過"-----看了之後我總不由得想,初戀為什麽那麽令人難忘,可能就在於,人一生中,可能隻有初次的戀情,才做得到傾盡所有,全情投入,如癡如狂,熱烈似火,不計代價-----因為那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第一個怒放的春天,那是生命中愛欲的第一次覺醒,隻有經過戀愛和失戀的成人儀式,我們才真正在心理上, 從青少年的純真年代,過渡到成人世界----那個充斥著世俗功利和利益算計的世界。我們懷戀青春,就是在懷戀我們那個失去了的、曾經一塵不染的童貞和純淨的世界。
我對蘭子是羨慕的: 她一頭軋入愛河,雖免不了嗆水,撲騰,但她青春的故事很精彩,她最美的季節沒虛度。 不像俺那時怯弱膽小,隻敢站在河邊望著那些在愛河裏暢遊的人,所以俺的青春是空白乏味的。從這點上, 我想對蘭子這位勇者而言,青春的傷痛也是一種財富。若幹年後,在某個月色如水之夜,她發現從那結疤之處,隱隱地散發出一種幽香,勾她回憶起那令人無限傷感惆悵的, 如詩如歌如電影慢鏡頭的青春時光---<霧橋>因此誕生。
我不由想起台灣詩人席慕容的詩 <青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隻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麵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是的,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霧橋>已經簽約出版)
蘭子的另一部代表作是《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小說以詼諧的筆調描述海外知識分子的生活百態。工程師陳思誨,鬱鬱不得誌,渴望青春激情。全職太太秦曉蓮,生活安逸,意外發現丈夫購買了嬰兒床。夏誌強海歸創業成功,回美探親時察覺妻子懷孕。清高自傲的胡愛萍追求詩意浪漫,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不完美的人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智慧,一場婚外戀演變出一個美好的結局。
世界是不完美的,沒有人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學會與環境妥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生態度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與智慧,靠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處事方式,人與人之間才能夠形成一種和諧,才能在不完美中求得「完美」。
有讀者說,深深地被這本書中流淌著的「人性」所感動。這些事業有成的海外學子,陷入「食色,性也」之中而無法自拔,所謂的事業、婚姻均讓位於原始的慾望。書中對婚姻的背叛者,從最初無情地批判到最終的憐憫與同情。
長篇婚戀題材小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帶個人們的啟迪同時也是最大的社會意義,就是書中的每個人都能夠用正常的、理性的、光明的、負責任的態度,來處理一段因「本性」所帶來的「失誤」的情感。
詩人葉虻的讀後感非常精彩到位。魯班門前,不需弄斧。就請有興趣的讀者,點擊鏈接,閱讀詩人葉虻所寫的 <帶著病痛活下去--《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讀後感>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585/201509/13448.html
百花寫得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