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5)
2018 (59)
2020 (70)
2021 (95)
2022 (122)
上海一些戲劇演員的保留工資
五、六十年代雖然製定了文藝工作人員的全國工資標準,並評定了工資級別,還是有很多名演員的工資高於他們的級別工資,高出的部分稱作保留工資。這裏介紹的是上海一些戲劇名演員的保留工資情況。保留工資比較多的主要存在於京劇、滬劇、越劇等幾個主要劇種的名演員以及一些評彈和滑稽演員中,電影演員有保留工資的很多,因為五十年代初,電影演員的工資並不高,在56年評到文藝3級以上的演員(如趙丹、白楊、張瑞芳等)標準級別工資都高於他們原來的工資,除了個別原來工資較高,但定級低的(文藝8級以下)可能有保留工資(上海電影廠有十來人)。
現在先介紹滬劇演員的工資情況。因為是上海本地人,那時長輩和鄰裏中有不少滬劇迷,小時候常聽到收音機中播放的滬劇,特別是星期天。另外有幾位滬劇名演員就住在我家(安福路128弄,靠近烏魯木齊中路)附近,顧小珍住安福路184弄,筱愛琴、邵濱孫住烏魯木齊中路的麥琪裏,丁是娥、解洪元住在附近華亭路,曾在“三角花園”看到解洪元下象棋,所以對滬劇演員更熟悉些。
52年評級滬劇團的工資情況:(圖1.、2.)
一般演員的薪金是幾十元(按新幣),丁是娥、筱愛琴、石筱英、邵濱孫都是314元;解洪元是286元。 52年進行了評級,工資以工資分計(1工資分約等於新幣0.26元),級別和工資情況如下(圖3.), 52年的文藝3級工資180元,4級工資168元,5級工資157元,比他們原來300元左右的薪金低不少,差額成了他們的保留工資。
1956年工資改革,製定了新的工資標準(圖4.): 並重新評定了級別:丁是娥、石筱英評為文藝2級;邵濱孫、解洪元評為文藝3級;筱愛琴評為文藝4級。但他們實得工資:丁是娥、石筱英、筱愛琴都是339元;邵濱孫、解洪元是290元,都比他們標準級別工資高。
還有其他一些演員,因為1960年前都在私營劇團,沒有評級,他們的工資情況是:
楊飛飛、趙春芳、王盤聲、王雅琴都是 300元,淩愛珍231元,韓玉敏148.5元。
這些名演員有些是夫妻檔:筱愛琴與邵濱孫是夫妻,筱愛琴在文革中去世,邵濱孫後和韓玉敏結了婚。解洪元和顧月珍是夫婦,解放後離婚後解洪元與丁是娥成了夫妻。楊飛飛和趙春芳也是夫妻檔。
京劇、越劇和評彈演員的保留工資更多,以後繼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