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正式通過了參院的確認,正式走馬上任,票數是54比45,三位來自保守地區的民主黨員投下讚成票,一位共和黨員反對。
這位巴爾部長對中俄威脅的立場,值得注意。比如,他對美國舉國上下怒懟俄國的現狀,表示了憂慮,他是這樣說的:
“對俄國威脅的過分關注,會分散我們對中國威脅的精力”。
司法部長,曆來就是聯邦政府裏最重要的位子,想當年,美國剛建國的時候,政府隻有四個部,除了不可或缺的外交財務國防部之外,就是司法部了。美國司法部長的英文名字也夠霸氣: ATTORNEY GENERAL, 這就是全國第一律師的意思,放在美國這個出產律師最多的法治國家,司法部長,政府總律師的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兩年,也是特朗普總統和司法部長恩怨情仇糾纏不清的兩年。總統上任伊始,言語失察,行為乖張,讓不少人覺得他的當選和俄國普京大帝不清不楚。偏偏,特朗普一開始特別信賴的司法部長塞申思,因為是特朗普競選團隊大將,焉能自個調查自個,就很自覺地回避了特別調查官穆勒主持的通俄調查,這下把總統惹惱了,因為他無法通過操縱司法部長而控製這個調查的規模和走向。
中期選舉一過,特朗普終於熬到了頭,一紙命令讓塞申思這位競選老功臣連夜走路,按照常理,他應該任命一位對自己忠貞不渝的鐵杆川粉才對,這位死忠將不必再象前任一樣回避通俄調查,而是直接向穆勒這個瘟神發號施令。那麽這位威廉巴爾是何方神聖? 他今年68歲,是一位在官場和商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法律人,此人職業生涯的頂峰,是年僅41歲就出任了老布什內閣的司法部長,後來又擔任過VERIZON的首席法律顧問。本次成功回爐,巴爾僅僅是而已官複原職。
有趣的是,27年前巴爾出任司法部長,在參院得到全票通過,而本次更加老成持重經驗加倍的他,讚成票卻減半,這也反映了這三十年來美國政治生態的演變。
按照特朗普對“抽幹政治沼澤“,DRAIN THE SWAMP的定義,這位威廉巴爾可以算是沼澤裏的大鱷魚了,他的經曆和特朗普毫無交集和共通之處,那麽,總統是看上了他哪一點呢?
首先,也就是廣大媒體集中報道的一點,巴爾在去年穆勒調查正酣的時候,以前任司法部長的身份給老單位寫了一份長達19頁的備忘錄,勸告書。其中他對穆勒調查提出了嚴重質疑,認為發起這個調查行動的根據有嚴重的問題。比如,穆勒調查的起因之一,就是總統突然開除了正在調查自己的FBI局長科密,並對外得意洋洋地宣傳,開除科密以為通俄調查解套。而在巴爾看來,單純解雇下屬的行為,是總統權限所係。而如果批評者妄揣聖意,僅以這個原因就給特朗普戴上妨害司法公正的大帽子,未免失之公允。
顯然,在法律界有一定江湖地位的巴爾,能給出如此偏向總統的觀點,是十分難得罕見的。在特朗普的“家臣”中,為忠心護主而不惜口吐蓮花的人不少,比如前紐約市長朱利亞尼,總統政治顧問凱利燕康蔚等,但這些人能過參院同意的幾率基本為零。所以巴爾這樣挺川的成名人士,對總統來說就簡直像大熊貓一樣稀罕了。想來總統的團隊,必然是狠下了一番苦工,才讓總統和巴爾能對上眼兒,讓整個提名和確認的過程一氣嗬成。
不過,從巴爾和議員在提名過程中的問答交鋒來看,總統及其團隊的希望,並沒有得到實現。因為巴爾一露麵就忙不迭地撇清,自己的反穆勒備忘錄,是作為一介平民的身份寫就,依據的都是媒體上剛開的資料,難免有盲人摸象的感覺。而既然目前穆勒團隊已經井然運作,就必有其成立的原因,他向現場兩黨的議員拍胸脯保證:會確保穆勒完成他的調查。
在我看,在未來和威廉巴爾的合作中,特朗普的憂患有三:
第一,巴爾對自己和穆勒深厚的私人友誼毫不隱諱。議員追問他有無可能開除穆勒,巴爾說那隻有在穆勒嚴重違規的情況下,而根據他對穆勒的了解和尊重,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第二,特朗普總統不滿意通俄調查,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他在推特上大罵穆勒搞的是“獵巫行動”,大概有幾十上百次了。而巴爾在聽證過程中紅口白牙向議員們保證:根據他的了解,穆勒不會搞捕風捉影的莫須有行動。
第三,兩年來最讓特朗普總統失望的就是首任司法部長塞申思,老賽最讓總統失望的行動是回避通俄調查。但是巴爾沒給總統麵子,明確表示“塞申思回避是對的”。
那麽特朗普是否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呢? 也未必,這就要從他選擇巴爾的第二個理由談起。
巴爾出任老布什手下的司法部長,為期才一年,而且是在快三十年前,以今天政治新聞的循環速度來看,那簡直就是遠古恐龍時代了,所以關注的人不多。但是,在老布什任期將盡的最後一個月,卻發生了一件貌似很不起眼的事情,大部分人都忘記了,卻逃不過求賢若渴的特朗普司法團隊的放大鏡。
不少年長人士,或許會記得一個名詞叫“伊朗門事件”。在很多保守人士看來,這個案子是劃時代的裏根任期裏,唯一有損他威名的醜聞:和伊朗秘密交易武器,賺的錢用來非法資助中美洲的武裝叛亂集團。
疑似卷入伊朗們事件的人有,裏根總統,布什副總統和幾位內閣高官。但是這個事件風聲大雨點小,因為到了最後,一位"黨性"很強的中下級軍官站出來頂崗,他說,“都是我幹的,和領導無關”!這個人的名字叫奧利弗諾斯(OLIVER NORTH), 最後,這位諾斯成為整個醜聞中惟一一個被定罪的政府官員。
一個小插曲,就在諾斯被國會拷問的時候,一個正在加州的烈日下給房子刷油漆的年輕工人恰好聽了實況轉播,他怒不可遏停下手裏的活,給電台熱線打電話,為諾斯仗義執言,傾情辯護。其口才之出眾,把主持人和聽眾都鎮傻了,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事後轉念一想,幹脆我也幹電台主持人得了,強於風吹日曬的油漆工。
這個年輕工人名叫漢尼迪(SEAN HANNITY),諾斯的遭遇誘發了他對自身價值的驚鴻一瞥,讓漢尼迪成為今天在電台電視通吃的保守派第一名嘴,據說特朗普和他每天通電話問計。漢尼迪的世界觀,極大地影響著今天美國的大政方針。這也是三十年前伊朗門事件對當今時事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
奧利弗諾斯,當年為黨犧牲,黨最後也沒虧待他。在福克斯新聞出任名嘴多年之後,諾斯被當今勢力最大的保守利益集團,美國步槍協會(NRA)聘為主席,可謂是功德圓滿,衣錦還鄉。
扯遠了,再回到伊朗門事件,這個醜聞在諾斯之後的最後餘波,在1992年底老布什總統任期的尾聲中還翻起了幾朵小浪花:政府的內部調查,挖出了前任國防部長韋恩伯格在伊朗門中的角色,起訴似乎不可避免。
老布什總統決定特赦韋恩伯格。在批評者看來,如果韋恩伯格獲罪受審,他可能把布什的名字招供出來。而布什先下手為強讓為恩伯格脫鉤,等於是封住了他的嘴。老布什自己也知道,這個一個處於灰色地帶的決定,有妨害司法公正的嫌疑,盡管,他絕對聲稱自己從來就是無辜的。
這個特赦令,必須得到一個人的點頭,他就是當年的司法部長威廉巴爾,他點頭了。
這個特赦令,在當年並沒有引起軒然大波,有三個原因,第一,老布什一輩子小心謹慎,有一個按規矩辦事的好名聲;第二,總統已經風燭殘年,又剛剛輸給了克林頓,丟掉連任,可憐兮兮,就是反對黨也懶得繼續糾纏這個已經成為曆史的人物;第三,伊朗門事件,終究是個政治事件,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很多人願意打這個馬虎眼。
威廉巴爾當年的決定,在今天有極大的現實意義。特朗普當年的戰友,目前官司纏身的不少,比如前國安顧問福臨,前競選主席馬納福,前律師科恩等,現在又增加了一個總統老朋友羅傑斯通。如果總統祭出特赦這塊香餑餑,身陷囹圄的人也許心領神會:哪怕坦白從寬,得罪了總統,你也要把牢底坐穿;雖然抗拒從嚴,保護了老川得特赦,說不定就回家過年。你怎麽選?
威廉巴爾當年支持特赦韋恩伯格的決定,對特朗普今天的特赦牌至關重要。但是,這也將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決定,讓老布什當年有驚無險過關的三個因素,今天的特朗普一個也沒有。
坐著輪椅進監獄的馬納福,被FBI在清晨從被窩裏拽出來的白發老翁羅傑斯通,對這個消息都會高興的。
單以實力和人數論,民主黨方麵應該是一位女將出戰。當然,也許民主黨選民想避免重蹈覆轍,這次避開女性,也未可知。
為什麽你覺得民主黨會推出一位女性呢? 今天三德斯正式宣布參選,現在他的聲望僅次於拜登。 我是對這次可能參選的女政治家們一個都不看好,出於各種原因。 不希望看到Warren加入角逐。
美國骨子裏還是一個SEXIST國家,很多人看不清這一點。
川普身邊的人紛紛陷入牢獄之災, 也是古今中外的一個奇觀。 川普也是外鬥內行內鬥外行, 連自己的身邊的人都保護不了, 跟著他的人都沒啥好命運, 或是辭職或是被開, 鐵杆的都遭殃了,很讓他的鐵杆們心寒。 自己掌握著司法部, 居然沒把希拉裏身邊的搞幾個下獄, 幹打雷不下雨, 川普也是夠窩囊的。
不過貨以類聚人以群分, 川普身邊這麽多人出事, 說明原來跟隨他的就是一個黑幫而已。 現在隨從們都被逮了, 幫主是想法切割還是兩肋插刀特赦保護, 美國人民拭目以待。
“對俄國威脅的過分關注,會分散我們對中國威脅的精力”。”
美國民和兩黨對中國的敵視防範態度是一致的, 雖然這次川普為了2020 選舉不想經濟垮掉,會和中國達成臨時貿易協定減少逆差, 中美別的方麵的衝突還是不可避免的。 明年世界經濟會不會出現衰退至關重要, 要是去年12月份的股市下滑現象重新出現,川普2020也就沒戲了。
是這樣。有位美國前總統,將卸任時突擊赦免了很多人,包括毒梟,他是個很負責的總統,所以他這些赦免決定都和他的白宮法律顧問,司法部長討論過,而這三人對於赦免這些人比如毒梟,都是一致同意的。
有些被這位赦免的毒梟,後來又犯事了。這當然不是上麵這三位的責任。而上麵這位司法部長也是守法的模範,比如16年大選年秘密會見某黨候選人的丈夫,被人揭穿後說隻是聊家常。比如卸任後在網上號召民眾上街暴動。當然我們必須相信這位司法部長。
對了博主,如果你是有點以己度人的心態,總是想著“還真拿馬,科恩,石頭沒辦法,大不了川普隨時赦免這幾個人”才心理預防地寫了這個博文,大可不必;右派和共和黨臉皮要比某黨薄得多,這幾位絕對不會被赦免。確實被查出來有證據的罪行(不管調查者的動機是什麽),按法律辦,該怎麽罰就怎麽罰。
簡寧寧,沒關係。這些東西網上都有,就看你願不願意打五個字母ANTIFA然後再花幾分鍾看看搜出來的鏈接;真沒什麽好謝的。
職場,是一份耕耘一分收獲。:)
如果是不負責任的總統,不需要。
美國確實是律師最多的國家。上下班一路上看到各種和我一樣擠公交並且抓緊時間看LegalBrief的苦逼上班律師,心情真有點難以形容。
問樓下瘋牛同學好!上次你幫我找到關於AntiFa的信息,還沒謝過你呢 :)
今後兩年政治局勢的看點在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