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城開博時間晚,但是對文學城中過去兩年內曾經的風波口水仗也是有所耳聞,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最近聽說戰鬥又開打了,起因是一位文學城名博主寫了篇事無巨細的買菜日記,記載了多倫多華人超市魚和湯骨的價格,成為推薦熱點。但是也遭到看不慣者的留言攻擊,更激發了支持者的奮力維護,讓短短一篇文章累計上萬點擊和上百回複,並引發了其他博主的回複分析文章也掛在城頭。
這種現象其實古來有之,正應了一句英文俗語,the more things change, 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 中國現代的社會學經濟學大師費孝通,出國留學前,在上世紀30年代在中國蘇北的一個叫“江村”的小鎮住了一個月,街頭巷末,所見所聞,事無巨細寫了一大本流水賬,細致到村裏的農民送禮要送多少錢,到一畝地的租金,還有婚嫁所花掉的費用。後輩追讀名著,雖然嘴上都是佩服無比,心裏納悶的也不少,這一大本賬,也沒什麽像樣的觀點,到底好在哪裏?
除了對內容的不屑,也有人分析,博主曬生活的平常日記,被小編頻頻推上熱點,讓她人氣大漲,未免名不副實。這是眼紅嗎?如果是的話,就大可不必了。博主辛辛苦苦碼字兒,雖然成了熱門博主,十大人氣,但這也就是網上一個虛名,一個子兒沒有,費力也就是賺個吆喝。可是看看費孝通先生的那本賬,被他帶到了倫敦,成了自己博士論文《江村經濟》的藍本,而且被世界人類社會學權威馬林諾斯基教授一眼看中,驚為天人,稱之為“社會學曆史上的裏程碑”,甚至多年來成為世界各國社會學研究生的必讀參考書。可以說,費老一生的名望和成就,就是建立這本坐在田間壟頭和農民嘮磕的流水賬上。
那麽買菜博文和《江村經濟》到底好在哪裏?馬林諾斯基為《江村經濟》 所作的序言中說:我敢於預言費孝通博士的《中國農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經濟》--譯注)一書將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裏程碑。之所以評價這麽高,因為30年代是社會學才剛起步的年代,踏踏實實的實地調查是任何高深理論的基礎。買菜文作者也在日記中應和了這一點:“今天買菜23元65分,記錄下來,或許將來誰寫多倫多華人移民生活史,可作參考”。看來文城博主和學術大師,心有靈犀,所見略同。文學寫作也是一個道理,藝術高於生活但是源於生活。馬伯庸為寫力作《長安十二時辰》,把西安的道路交通一街一巷研究個透,他的作品讀來就有身臨其境之感。
另外一個原因,馬林諾斯基是洋人,看到一個中國學生用諳熟的英文原汁原味記錄一個遙遠神秘國度人民的衣食起居,自然極有興趣,未免有一點“過譽”,同樣的文字,如果讓國人評價,說不定還看不上,說你這是糊弄老外。而文學城的讀者裏也沒有歪果仁兒,有人總是讀到逛街買菜蒸饅頭這樣海外華人每天都經曆生活白描,感到不解不屑,也不出乎意料。可貴的是,費老對自己成名的“取巧”之處也是心知肚明。據說,50年代,胡喬木為《毛主席選集》的英文翻譯物色人選,他是黨務專家對西學一竅不通,隻是對費老這位用英文寫下世界學術經典名著的大師,久仰大名如高山仰止,遂邀他加盟。但是費老對自己吃幾碗幹飯有點自知之明,就推薦了英文比自己好的錢鍾書。於是,由於《毛主席選集》英文翻譯這身保護服,一向特立獨行的錢鍾書在反右中安然穩度,文革期間繼續翻譯《毛主席詩詞》,也混過去了,同時業餘搞學術寫出了《管錐篇》。而大義讓賢的費老,對黨毫無用處,57年被劃右派,蹉跎歲月20年學術人生一事無成。
說到這兒,費老名著《江村經濟》的橫空出事,背後還有一段淒婉的愛情故事。原來他在出國前夕,和新婚妻子同赴大瑤山做學術考察兼新婚蜜月,結果他誤入獵人陷阱受傷,愛侶尋求救援墜崖身亡。費孝通為養傷在江村耽擱一月,也許是為了逃避巨大人生悲劇對靈魂的糾纏,他一頭紮進學術心無旁騖鑽入社會調查。愛妻的撒手人寰,反而催生了彪炳一生的學術成就,這是喜是悲,是甜是苦?
再回到文學城,我常去那位熱門博主的院子轉轉,如果感到瑣屑就瞟過,看到真知灼見就評論一下。因為我看文章,不在乎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也不在於是否欣賞作者的文風,而是是否能從文章中學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識。讀了她的文章,我這個既不住加拿大也不怎麽食人間煙火的也了解了一下多倫多的物價。她寫道:超市放著“隻要你過的比我好”和“隻願一生跟你走”,我就想象到超市店主已經五六十歲,早已和國內的流行脫節,也不追蹤新一代的思想愛好,或者年輕人也不怎麽逛中國超市,等等,都是人情世態。紅樓夢有言:世事通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既然談到《江村經濟》,就再多扯幾句經濟學,今年的諾貝爾經濟獎授予了Richard Thaler,因為他用數學模型證明,人在市場經濟中的行為經常是不理性的。其實何止經濟行為,文學城罵架本身就是不理性行為。你如果討厭一個博主,再去鬧場,增加對方的點機率不說,還吸引博主粉絲去維護,人氣更翻倍,小編也會特意栽培富有爭議性的作者。所以說,在博客界,踢場的其實都是捧場的,這麽一想,被罵的,旁觀抱不平的,氣也就消了吧。
費孝通的一生蠻坎坷的。
這世道。
有沒有什麽美國電影,可以印證文學城這個現象的?
你給土豆出難題了,估計有,得想想,想出來了,換一條鵝牌秋褲,如何哈。:)
估計今年的十大流行詞之一就是“鵝”。
其實呢,評論也是一種寫作,有時,博文隻是拋磚,要引出評論裏的玉。博文因為長篇大論,可能會失焦,而評論者無心插柳,反而點播的頗為精當。
比如本人的川普吃癟文之下,就引出了些許崢嶸畢露,嘿嘿。
你還真別說,我對烹調挺感興趣 :)
第一不是學者,第二,從別人那學新東東太容易了,光讀留言,就知道了好幾個事兒,比如,湖喬木是英文係畢業的,卜凱,侘寂, 等等。
十1。
Wit, humor, 真知灼見,這篇都有。再讚你一遍,真心佩服!我讀文章,先找笑點,樂夠了再慢慢學習。這篇讀了三遍。
覺曉自己選擇把生活日記公開,別人評論她,正麵負麵,就是fair game。評論者的言辭和語調,也反映了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剛好和她博文中所顯示的對比一下。
我閑下來也去覺曉那兒瞟一下。和博主不同,我愛讀她記錄的瑣事。雖然與她的生活經曆和性格不一樣,我並不認同她的生活方式,但我喜歡她的生活態度。有一次我評論她筆下的生活是蘋果味的,甜裏微酸,她告訴我,加些楓糖就好了。
一個東方女人,輕聲細語,帶著鄉音,述說她移民在西方的生活。博主本人和她的生活,或許沒什麽代表性,也不完美,但有一種審美觀叫侘寂,在不完美中尋找美。
我從覺曉老師那兒學來這個新詞,拿出來分享。
卜凱(John Lossing Buck) (1890—1975),美國紐約州人。著名的農業經濟學家和教育家,對中國近代農業經濟研究以及為中國近代經濟學科的建立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卜凱1914年美國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畢業之後,隨即來華從事農業實驗和推廣工作。1920年起擔任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係教授,並兼任農業經濟係主任。在此期間,他兩次回康奈爾大學學習,於1925年獲得農業經濟學碩士學位,1933年獲得博士學位。1935年擔任美國財政部駐中國代表,離開金陵大學。1940年再次回金陵大學任教。從他1915年來華,到1944年離華,除去中間學習的5年,他將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中國近代農村經濟事業。
同樣想問一句,那些看不慣的人,為啥不自己寫, 用自己的好文字,好文筆,提升文學城的水平呢?
我覺得很簡單一件事兒,看不慣,自己寫啊...
我基本不說話,屬於沒有才,不會寫,就是白看類型的...
對別人的不足之處保持緘默,讓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空間,這是善意,也是修養。
同意!
回複 '簡寧寧' 的評論 :
這是本人的主意,請給本人提成。哪位買了,唸語一聲。
因為我們都是不用買菜做飯的主兒,所以才會產生這種八杆子都打不著的聯想 :)
連像你這樣的人也居然認為,起因是一位文學城名博主寫了篇事無巨細的買菜日記,記載了多倫多華人超市魚和湯骨的價格,成為推薦熱點。但是也遭到看不慣者的留言攻擊,結論是攻擊者(這是你的理解)是多麽無理。
你不是沒有分析能力,是你看此博主的文章隻對菜的價格感興趣,其它你視而不見,既然如此,你是否應該把你的題目改成《多倫多菜價與“江村經濟”的養成》?你看文章感興趣的是物,而不是人,感興趣的是菜價的高低,冬衣的品牌,而不是人的品質好壞,做人的道理。
如果你要寫《文城博主的挨罵和民國大師的長成》,是否應該全麵了解一下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這裏的人與人之間發生了什麽事情,因為記錄了菜價就能遭到謾罵嗎?要知道做人遠比做事重要。
文學城應該大力發展你為人氣博主,激發你的鬥誌,我們也有更多的好文看。不過寫博客挺費時費力的。就憑這,我很欽佩覺曉的。
在她自己的文章或留言中,陰陽怪氣的貶損別人,抬高自己,是bully的一種,是passive aggressive。對此保持緘默,不是善意,也不是修養。
巧了,我看到覺曉在最後算的那筆賬,想到的也是”江村經濟“。當然覺曉那篇文章不是社會學調查,所以我就不評論她的文章了。順著費孝通說兩句 --江村經濟給我啟發挺大的,我才知道原來大學問家是這樣做學問的。據說吳健雄也是以同樣風格著稱,她選擇的研究題目都是物理學裏麵最基本的問題,一點不刷花哨。吳健雄的傳記裏說,她少女時代寫過一篇文章,自己很得意,請父親看。她的父親隻在文章上麵批了八個大字 -- 筆大如椽,眼高於頂。自那以後,每當我看到聲嘶力竭的文字,腦子裏總會想起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改變了吳健雄的文風,大概也奠定了她一生踏實務實的風格。
對別人的不足之處保持緘默,讓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空間,這是善意,也是修養。
此次吵架,是因為某博主前有一篇自以穿鵝而高人一等並貶損鄰居不懂鵝,後有一篇講她買菜付款時人家都羨慕她穿鵝,有讀者反感她一再炫耀鵝,有人將批評者悄悄話曝光,從此磚頭橫飛,好一派熱鬧群架。跟社會學論文八竿子打不著。
你把紅樓夢的名言引錯了,我有意見啊,應該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當然博主們的境界和意境不同,對事物的領悟和感悟是有區別的,寫的博文是有差異的.
"因為我看文章,不在乎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也不在於是否欣賞作者的文風,而是是否能從文章中學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金句,寫得極好! 這是我們所有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和修養.
尊重你們的辛勤寫作,筆耕不輟,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